《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把枯燥无味的历史,讲得如同小说一般吸引人,这就是著名口述史学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的长处。本书也是论文集,然而可读性比之吴晗先生的《明朝简史》不知好到哪里去了。唐德刚先生出生于上个世纪,父辈是安徽的官僚,身处如此家族,因此对清朝末期李鸿章所代表的的淮系和袁世凯所代表的的北洋军阀的轶事如数家珍。其中调侃清末人物,月旦时评,不仅有真知灼见,读起来也让人总是会心一笑。

        本书述说了晚清到民国间发生的四件大事,分别是太平天国、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义和团和八国联军、辛亥革命。对于清朝,网上民众的看法颇为极端。男性对清朝更加反感,因为民族主义和近代耻辱的缘故。而女性则受电影电视剧的影响,对清朝颇有好感。有清一代,褒贬不一。然而世殊时异,中华文化到了明朝本来就已经式微,除了现代化一途之外,已然陷入死路。从天朝上国遇见脱胎换骨的西欧列强,哪怕是汉人王朝也不能轻易应付他们。更何况清朝带来了满蒙回藏四处嫁妆,总体来说功大于过。虽然金钱鼠尾的发型让我十分厌恶,但是从整个国家发展的历史来看,也应当肯定清朝的统治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那么清朝晚年,为什么会遇见这样一种千年未有之变局呢?读者须知,我们中国社会的演变是十分缓慢的。两千年以降,不过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要知道西欧列强,虽然在数百年前还处于黑暗中世纪,百姓愚昧无知,贵族腌臜简陋。可是经过他们数百年的思想进步,研发科技和殖民掠夺,在制度,文化和科技上远远超出了中国的发展。在康熙时仰慕中国文化的欧洲人,到了同治年间,就转而蔑视中国了。

        按照中国的传统思维,你洋人这么厉害,打败了我,就应该灭了我,然后自己做中国的皇帝。可是英国人他是一个殖民帝国,它更擅长于和当地上层合作,来剥削殖民地的人民。面对中国如此广阔的疆域,虽然垂涎三尺,但终究是力不从心。

        英国人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市场,却导致了另外一件事情的发生。在之前,中国对外贸易的通道就是广州。等到其他口岸开辟之后,广州出现了失业潮,整个广州治安环境为之一变,起义不断。这时候一位靓仔科举失败,生了一场大病,回到他故乡广西后,用传教的方式拉起了一支部队。就是这一支不起眼的部队,从广西打到湖南,从湖南打到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

        按照传统剧本,像洪秀全和杨秀清这类的统治者,虽然打响了推翻腐朽王朝的第一炮。但是因为他们缺乏统治和斗争经验,只能作为王朝更替的前奏。后面的起义者将接过他们的接力棒,一波一波地向清朝统治机器扑过去,直到清政府灭亡。可是这是千年未有之变局啊,英国人为了维护自己在中国的利益,大力扶持了清朝政府。派遣官僚去控制中国的海关,清朝政府因此拥有了坚实的财政基础。有了稳固的财政基础,再加之太平天国反传统的性质。于是清政府最终才形成了对太平天国的合围,使得自己又延长了半个世纪的寿命。不过至此以后,中国的内政极大程度受制于国际外交。列强的意志,影响中国的政局。

        等到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变法图强成为了社会共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可惜可幸的是,康有为并不是一个能够改变中国人的人。戊戌变法在反动派的联合杯葛下失败,而维新派对保守派的激进态度,让慈禧性格大变。不仅对维新派赶尽杀绝,对于支持维新的中立派如李鸿章等人也疏远了。国中大事皆由皇亲国戚把持,可跟这些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政治呢。山东的义和团一起,和京城的颟顸贵族们一合流,中国历史上最为耻辱惨痛的八国联军侵华事件就此发生了。

        说起来这件事起源于一个误会,慈禧听从小道消息,一位列强要求她退位给光绪,于是对十一个强国宣战。这老不死的家伙一发昏,中国百姓就跟着遭殃了。此次事件后,在李鸿章熟练的外交挑拨,勉力维持下,中国清朝竟然做到了只赔款不割地。现在有许多人说英国和美国对中国有恩,这也不知道从何说起了。英国在中国拥有大量的贸易利益,一个整体的市场当然比被分割的市场好了。至于美国,是因为它建立事件短暂,等到它想去殖民的时候,已经错过时机了。中国之所以没有落得波兰和奥斯曼土耳其的下场,并不是英美的施恩,只是因为中国离他们太远了。

        庚子拳乱后,即使是最最保守的人,也要动摇了。清朝已然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书中还讲了一些关于孙中山和袁世凯的轶事,还挺有趣的。例如孙中山本身并不是在中国出生长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屡战屡败的原因。辛亥革命成功的那天,他还在美国旧金山刷盘子赚钱。袁世凯的家族一直科举失败,等到他爷爷那辈的时候,才突然发力,做到父子双进士,兄弟两举人。而袁世凯的角色更偏向于练兵的将领,狡猾的政治家。本是曹操一般的人物,可惜的是当时的中国不再需要曹操,而是需要孙中山,需要黄兴,需要蔡锷了。

        从晚清到民国,中国人民一直在艰难地进行现代化。我们现在可以说现代化完成了一大半,起码经济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物质基础既然有了,精神建筑就要搞起来。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的文学、美学、哲学需要现代化,这是中华文化的根。巩固了根本,其他的自然水到渠成了。相信在二十一世纪中叶,中国将涌现一大批优秀的学者学问家,中华文明又将迎来一个全盛的时代。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视频

相关评论:
  • 15147618323《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
    梅雪柱11. 从晚清到民国,中国人民一直在进行现代化努力。现在,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精神文化层面的现代化也同样重要。12. 二十一世纪中叶,相信中国将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者学问家,中华文明将迎来一个新的全盛时代。

  • 15147618323从晚清到民国的读书笔记?
    梅雪柱4. 在这百年历史中,甲午战争是我最不愿意触及,也是最难以忍受的部分。每当我翻阅相关书籍,尤其是涉及到这场战争的部分,总是感到愤怒和悲痛。尽管如此,我依然坚持阅读,力求更深入了解这段历史。5. 最近在双十一期间购买的图书中,包含了一套"传记文学书系",其中就有唐德刚先生的《从晚清到民国》。

  • 15147618323从晚清到民国的读书笔记?
    梅雪柱《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 纵观中华千年历史,百年中国近代史本在浩瀚的中华千年历史上不值得一提,但就是这短短百年历史留给了我们千年来未曾经历过的痛苦和悲愤。人们常说,中国的百年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我不敢苟同:那我们那些为了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而奋斗一生的革命之士有算什么呢?我们先辈在永...

  • 15147618323《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
    梅雪柱其中调侃清末人物,月旦时评,不仅有真知灼见,读起来也让人总是会心一笑。        本书述说了晚清到民国间发生的四件大事,分别是太平天国、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义和团和八国联军、辛亥革命。对于清朝,网上民众的看法颇为极端。男性对清朝更加反感,因为民族主义和近代耻辱...

  • 15147618323民国十年为何没有发展重工业
    梅雪柱第一,从晚清到民国,中国一直内忧外患,外部有列强侵略,内部有军阀混战国民政府上台后,除了外债可以说一无所有,建设非常困难,国家实在没有余力搞建设。重工业投资大、周期长、收益慢,对于中国这种一穷二白的国家来说,发展轻工业也是无奈的选择。第二,中国的黄金十年正赶上世界经济大萧条,经济危机...

  • 15147618323从晚清到民国.一百年,怎样的一个中国
    梅雪柱贫穷,落后,民不聊生,战乱,衰败...普通人别说和英法美德等老牌资本国家比,就是比第三世界什么中美洲殖民地,都差的远了。

  • 15147618323《说晚清 道民国》5.5 闪电出击
    梅雪柱这个陷阱的关键在于,八大臣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将力量一分为二,削弱了抵抗。然而,肃顺虽然察觉到潜在的威胁,却过于信任载垣和端华,没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政变的转折点 当11月1日,慈禧和太后一行抵达京城,奕䜣带领在京官员出迎,慈禧立即揭露了八大臣的专权行径。群情激愤中,载垣和...

  • 15147618323一分钟读懂从晚清到民国
    梅雪柱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 15147618323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留学生在什么留学的人数最多
    梅雪柱晚清到民国初期留学生对于推动中国近代化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中国必须进行新技术的引进和吸收,留学生们成为了新思想、新技术的传播者,不仅接受了国外的技术知识和文化成果,而且带回了现代化的观念和思想, 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留学生对于中外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留学生...

  • 15147618323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变化
    梅雪柱章程颁布后,各类学堂迅速发展,到1909年,全国各类小学已达5万多所,高等学校123所。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清朝廷还先后派遣青年学生和官员出国留学,民间也大量出现自费留学生。留学生在在国外大大开阔了眼界,接受了新知识,成为中国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分子。 张之洞与晚清学部 京师大学堂章程 民国政府...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