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应该读过不少史书吧,写武侠这么厉害

来自:校园生活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金庸先生写得武侠小说这么精彩,可谓每部都是经典,为何他老人家的口碑还比不过鲁迅冰心杨绛?~

如果金庸写的是内地政治小说,或许会有你说的口碑,不在一个领域,你能用这个来比较,何况现在的市井之地,有人可能没读过鲁迅,但肯定他们看过金庸的小说或是电影。
就像拿J·K罗林和莫言比一样,完全不是一个领域的东西。

现在武侠算没落了,读者并不多。现在最火的是玄幻以及架空历史。我以前也写过小说,是灵异的,用龙空(网络小说作者论坛)里面的前辈的话来说:“现在灵异,竞技以及武侠是最扑街的类型。”
不知道你是写好了200W字还是构思了两百万,要是真能搞出200W字来,只要质量达到及格线以上,吃全勤都能赚不少钱吧。不过当时我写了十几万签不了约,就放弃了。
说真的,新人写手没读者的话,很难坚持下去的。

熟悉他的朋友们说,他将来很可能会写一两部历史小说。

金庸武侠小说的巨大影响:
从1955年第一部金庸武侠小说问世迄今,该作品的发行量已逾亿册!

金庸的每一部武侠小说都被搬上了银幕和银屏,有的武侠小说甚至被反复改编、拍摄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今天,近半个世纪过去了,然而,根据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和电视连续剧,仍是中国银幕、银屏不可替代的观赏热点!

金庸武侠小说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一个难解之谜。上至政府首脑要员、文人墨客、学者教授,下至农夫民工小贩,从中国到美利坚,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层出不穷的金庸迷……

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地位:
奇特的金庸现象已引起世界文学史家的广泛注意,并引发了海内外“金学”的蓬勃兴起,尤其在台湾,“金学”研究更是轰轰烈烈,许多学者对金庸作品的理解及阐释,深刻而独特,称其为“内涵挖掘不尽的神奇之作”。想必不久的将来,“金学”和金庸的武侠小说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热点,并被载入世界文学史册。
+++++++++++++++++++++++++++++++++++
金庸年记:
金庸,本名查良镛,生于1923年,浙江宁海人。查家几百年来名人辈出,领尽风骚,清朝皇帝康熙称之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8岁那年,查良镛无意中看到武侠小说《荒江女侠》,“琴剑二侠”的行侠生涯深深地吸引了他。这是查良镛看到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之后,查良镛到处搜罗武侠小说,一睹为快。
15岁时,查良镛编写的《给投考初中者》一书出版,畅销省内外,初露才华。
17岁时,查良镛做出了一件叛逆之事:写一篇题为《阿丽漫游记》的文章贴在学校墙报,影射学校的训导主任。
查良镛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外交官。抗战后期,他如愿考进中央政治学校外交系。查良镛看不惯一些国民党职业学生在大学里横行霸道,整人打人,于是“行侠仗义”,打抱不平。谁知,他的“侠举”惹了祸,校方勒令他退学。
“查少侠”只好离开校园,浪迹江湖……
1948年底,查良镛被派往香港《大公报》工作。“身无分文走香江”的查良镛从此就得靠自己的双手打天下,而他与《大公报》几十年的恩怨情仇也由此开始。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圆自己的外交官之梦,查良镛毅然抛妻离职,北上京都再敲“外交官之门”。由于种种原因,查良镛最后只好垂头丧气地南回香港。
查良镛重回《大公报》,不久就调到《新晚报》当副刊编辑。梁羽生正好也在《新晚报》任职,两人遂成朋友。他们一起下棋,一起写棋话,时常海阔天空闲聊——而聊得最起劲的则是武侠小说。
1953,梁羽生以《龙虎斗京华》一书打响。
1955年,查良镛偶试身手,写出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一举成名。“金庸”作为一个“神话”由此诞生。
50年代,查良镛、梁羽生、百剑堂主同写武侠小说,人称“三剑客”。
一日,他们突发剞想:在报上开设专栏《三剑楼随笔》,三人合写,以展现“三剑客”“社会时互放的光芒”,给“新派武侠”留下一段历史见证。
金庸自《书剑恩仇录》后,一发不可收。接着,《雪山飞狐》一出,石破天惊,全城争读。《射雕英雄传》更被视为“天书”,新派武侠小说的宗师地位,由此奠定。那年,查良镛34岁。
35岁那年,查良镛拿着他的8万港币,自立门户,创立《明报》。很多人都认为不出一年半载,《明报》就会关门大吉;但查良镛凭着他的一支如椽妙笔,凭着他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等,撑起《明报》大业,使《明报》得以苦苦维持下去。
1962年5月,10万大陆居民波浪式地涌向弹丸之地的香港,形成一股浩浩荡荡的“逃亡潮”,香港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明报”倾力倾情报道、评论“逃亡潮”,声名大噪,发行量倍增,苦苦支撑的局面终于结束。
1960年,台北市出动大批警察,在大大小小书店搜缴武侠小说,查良镛的武侠小说自然在查禁之列,台湾当局指之为“毒素颇深”,是“统战书本”。
1965年年中,查良镛漫游欧洲一个多月,于是请倪匡“化笔”《天龙八部》。
查良镛旅欧回港,倪匡相告:“金庸,真不好意思,我将阿紫的眼睛弄瞎了!”
1965年底,查良镛创办了《明报月刊》。
这本杂志是由散居在世界各地、素不谋面的学人通过书信来筹划、创办的,这在世界出版史上实属罕见。
“文革”期间,《明报》以及时、准确的中国报道,在香港报界独领风骚,大放光芒。《明报》因而销路突飞猛进,正式确立大报地位。
1967年夏季,被称为“香港式文化大革命”的“暴动”发生,查良镛因支持港府被“左派”骂为“汉奸”、“走狗”、“豺狼镛”。
《明报周刊》开了香港娱乐周刊的先河,也为查良镛带来可观的利润。《明月》和《明周》这两颗星星,辉映着《明报》这个月亮。
查良镛有两支笔:一支是写武侠小说的“世界第一侠笔”,另一支是写社评的“香港第一健行”。香港市民喜欢看他的社评,连国共两党政要、美国国务院也剪辑他的社评,作为资料加以研究参考。
查良镛写武侠小说,最初是为了赚钱,而后是为了撑《明报》大业;
到了60年代末期,则是试图在武侠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一些新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政治取向和对现实社会的一些看法。于是,便有了政治寓言——《笑傲江湖》,以及社会问题小说——《鹿鼎记》。
1972年,金庸挂印封笔,金盆洗手。封笔之后,查良镛把近20年来所写的武侠小说逐字逐句地修改。经过10年的修订,一套15种共36册《金庸武侠小说全集》终于出版完毕。
从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到贩夫走卒,从黄土高原到美利坚,各个阶层各个地方,到处都有“金庸迷”。从来没有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像查良镛的武侠小说那样广受欢迎。有人甚至说他是武侠小说创作的“真命天子”!
中国武侠小说百年发展的壮丽风景,由“十大宗师”的作品构成;而当中最为辉煌的当是查良镛、古龙、梁羽生、三位大师的新派作品;而其中又以查良镛的武侠小说为巅峰。
这正是:“武林”至尊,唯数金庸;风行天下,谁与争锋?

1993年4月1日,查良锒宣布辞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之职。多年来一步步“淡出江湖”的“金大侠”,这次可是一退到底,退得干干净净。从此,他不再拥有曾给他带来财富和荣耀的《明报》。
“淡出江湖”的查良镛,过着平平淡琰、自由自在、无牵无持的生活。除了周游列国、游山玩水,更多的时候,他是在家里读书、研经、下棋、听音乐……
但查良镛并未就此封笔。熟悉他的朋友们说,他将来很可能会写一两部历史小说。

金庸武侠小说的巨大影响:
从1955年第一部金庸武侠小说问世迄今,该作品的发行量已逾亿册!
金庸的每一部武侠小说都被搬上了银幕和银屏,有的武侠小说甚至被反复改编、拍摄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今天,近半个世纪过去了,然而,根据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和电视连续剧,仍是中国银幕、银屏不可替代的观赏热点!
金庸武侠小说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一个难解之谜。上至政府首脑要员、文人墨客、学者教授,下至农夫民工小贩,从中国到美利坚,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层出不穷的金庸迷……

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地位:
奇特的金庸现象已引起世界文学史家的广泛注意,并引发了海内外“金学”的蓬勃兴起,尤其在台湾,“金学”研究更是轰轰烈烈,许多学者对金庸作品的理解及阐释,深刻而独特,称其为“内涵挖掘不尽的神奇之作”。想必不久的将来,“金学”和金庸的武侠小说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热点,并被载入世界文学史册。

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特点:
金庸的武侠小说与清末民初武侠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深厚的东方文化内涵,灌注于神奇而浪漫的武侠故事之中,使之上升到文学艺术的高度。而且,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知识,从天文地理、历史宗教、文学艺术、医药民俗到道德人伦无所不包。读后在陶冶性情的同时,给人一种知识上的极大满足。金庸的武侠小说,还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个性鲜明、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萧峰、段誉、陈家洛、张无忌、杨过、令狐冲、郭靖、小龙女、黄蓉、韦小宝等,这些形象如水墨人物,飘逸潇洒,长袖当风,令人刻骨铭心,爱恋难舍。以上正是金庸作品经久不衰的奥秘所在。

是的,金庸先生的国学功底是很了不起的。不过,他的小说中,历史是为情节服务的,所以在他武侠小说中的历史或多或少都做过一些改变,不过很精彩。

听说,金先生是北大中文系的教授?当然厉害了,要不能成为一代武侠宗师吗?他和单老师没有可比性,单老师是整理润色前人留下来的作品。而金先生是以一些历史为背景自己创作。不一样的。两个人都是强人!一代人物的代表!

从他的作品中可看出.没有深厚的积累是不可能把事情描述的那样淋漓尽致.当然,小说毕竟不是历史,先生书中所述未必全是真.

当然了,他现在还编史呢


金庸应该读过不少史书吧,写武侠这么厉害视频

相关评论:
  • 13138159689金庸是如何把小说写的这么好的?在金庸先生小时候是怎么学习的?_百度...
    印石健金庸是书香门第,有学习的传统。金庸本身爱学习,爱思考,多读书,从人物生平就能分析出来。金庸首先是个新闻工作者,其次才是大家熟知的武侠著作家。你如果是想写小说,首先要读中外文学名著,知道中国人在想什么,外国人在想什么。其次读一些哲学著作,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再次,通读下历史书,史书不感兴...

  • 13138159689金庸惊人的记忆力——《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读后……
    印石健初中时读金庸小说,就觉得他老人家特别厉害。硬生生编造出一个浩大的江湖,门派人物,武功秘籍,暗器毒药,剑法刀法拳法,还夹带着地理历史风土人情各种我觉得应该在史书或字典百科全书里才能查找得到的知识(这些蔡先生在书里说喜欢查先生作品的一个读者,对此做了分析:史、地、易、儒、佛、道、兵、典...

  • 13138159689金庸小说哪个是武学巅峰
    印石健王重阳读过《九阴真经》,但没有练过上面的武功,可见,《九阴真经》上的武学境界对王重阳没有产生太大的震撼,不然的话,他肯定会认真习练的。既然五绝已经接近人类的极限,为什么一灯大师为什么没练会六脉神剑,这个问题要从金庸小说的创作脉络来分析,创作《射雕》的时候他的想象力没达到《天龙》的水...

  • 13138159689不要像懦夫一样退缩,要像勇士一样战斗 这句话咋解释
    印石健金庸对南宋词人李清照的名句,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解读:“李清照以‘人比黄花瘦’为得意,而抗战的巨潮并不曾完全夺去这种思想。

  • 13138159689金庸看完了,我很失落...
    印石健刚把《昆仑》前传匆匆读罢,恩,感觉很好。至少看不到太多的刻意去模仿金庸的痕迹,比起我看过的确是技高一筹,但还是不免和金庸对比之下有点貌似神离之感,可是仅是这样也可以看到现今武侠至少不是一片漆黑... 那位得心应足仁兄,很高兴看到你的答案,相信不少有考证爱好的金庸迷和历史老师会十分的开心...这位syft...

  • 13138159689写武侠小说必须看的书
    印石健金庸在博,你学不了;古龙在新,温瑞安在奇,凤歌在继承金老和数学。你首先要明确自己想写出什么风格,擅长什么,扬长避短,这样省力也不至于会遇到特别大的难题,也许刚刚开始也不知道自己走什么风格,那么就把自己擅长的拿来先写,像古龙就没有那么精深的传统文化功底,所以他借鉴西方和侦探小说的手法,...

  • 13138159689金庸的生平简历
    印石健金庸,本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并被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1...

  • 13138159689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铁掌帮帮主上官剑南简介
    印石健上官剑南;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当中的人物,上官剑南原是南宋名将韩世忠部下的将领,武穆遗书流传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人物。曾经亲笔书写, 关于武穆遗书所藏之,在铁掌山,中指峰上,第二指节”,并附铁掌山画与岳飞诗作于纸上的暗谜。见于他亲笔记载的铁掌帮历年事件的小册子。后来被穆念慈拿到...

  • 13138159689金庸小说阅读顺序 教你怎样看金庸(附金庸小说历史顺序)
    印石健金庸小说阅读顺序 1、射雕-神雕-倚天,搭配天龙(因江湖帮派和武功体系都很接近,年代在射雕之前)2、书剑-飞狐-雪山(线索型的人物承接一脉相承)读完《飞狐外传》后再读《雪山飞狐》,老子和儿子的故事不能颠倒了,你懂的;3、两部较为独立的大长篇笑傲江湖、鹿鼎记 4、明显不如大长篇但是仍旧好于那...

  • 13138159689有金庸王朔之争
    印石健1999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刊出了王朔先生的《我看金庸》,现将全文刊出: 金庸的东西我原来没看过,只知道那是一个住在香港写武侠的浙江人。按我过去傻傲傻傲的观念,港台作家的东西都是不入流的,他们的作品只有两大宗:言情和武侠,一个滥情幼稚,一个胡编乱造。尤其是武侠,本是旧小说一种,80年代新思潮风...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