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杂忆(三)——白话趣事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白话,是老百姓对粤语的俗称。在我的老家,因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日本侵略广东潮汕地区时,有不少潮汕地区的难民流入,有部分难民被村子里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人家收留,男的被统称“学佬古”,女的俗称“学佬嫲”,他们讲的广东话,就叫“学佬话”。很小的时候,以为学佬话就是广东话,到了珠海才知道,学佬话是潮洲话、汕头话,而白话才是广东话,有时候听广播或看电视听到的白话才是广东话(粤语)。

        记得一九九二年七月第一次到广州,因为火车转深圳有时间差,我溜出火车站去站前广场看一看。一到出站口,很多人拿着纸牌大声喊叫“深圳,深圳”,意思是他们的中巴车去深圳,那种节奏感很强、语速极快的白话,是我第一次听到并记住的白话词语,那个热闹场景和深圳这个词的叫法,至今不忘。

        到了珠海平沙,身陷白话的世界,那是乐趣和尴尬并存。在一个把广州以北的人都称“北佬”或“北捞”的社会,要正常工作和正常生活,那就必须学会听白话,更要学会讲白话。于是,在办公室,在路上,在家里,在一切要讲话的场合,我都坚持跟人学讲白话,从最基本的、最简单、最常用的口语开始,比如早上好,吃饭没有,去哪里啊等等。一开始,就如当年跟吴国珍和连月美老师学英语一样,讲出来的白话总是引起本地人善意的笑声,有时候连自己也觉得好笑,总是被人家善意的纠正和重新讲。最早学会的应该是“早晨”(早上好),“食佐饭没”(吃了饭没),“系边度”(去哪里)。

      根据我的经验,学习任何一个地方的方言,最好是从骂人的赃话开始。因为骂人的赃话,简短有力,朗朗上口,而且经常可以脱口而出。在江西南昌,南昌话有客家话的元素,基本上都听得懂,也比较容易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和8160班的男同学一样,没有几天就把南昌人骂人的话全部学会了,讲的最多的是“操他们娘”,“搞什哩鬼”,后来跟四川同学学四川话也是这样。相比之下,广东人骂人的话比较粗糙,非常不文明,没有几天,我就把“丢”,“丢你螺母”,“其马过海”学会了,就跟国骂“他妈的”一样,白话中骂人的话从口中说出来,除了生气的因素外,其实并无实际的意义,大可不必当真。

     

        但是,说实话,刚一开始,真的非常不习惯,内心深处还十分排斥动不动就“丢”,一开口就“丢你螺母”。记得那天一大早,第一次去竹园农贸市场买菜,在市场逛一圈时就听到有人说什么“北佬”来了,心里就很不爽,他们以为我听不懂,其实“北佬”这个词我已经和同事辨论过一场,我认为就算我是江西人,江西和广东一样属于江南,只不过广东属华南,不能把我们归于北方人。但固执的同事,或者说广东人,真的没文化,他们把广州以北包括韶关都当成北方,而且带歧视性统称为“北佬”或“北捞”。

        应该是挑拣什么鱼的时候,我刚翻动了一两条鱼,摊档男主人就来了两句“丢你螺”,“冇得拣既”,他的本意是说不能挑拣,可一开口却“丢你螺母”。我那时还是把“螺母”当成“老母”,一听就很生气,随口还了一句狠毒的骂人的南昌话,然后就告诉他,我老母已经过逝七、八年了,在地下,你怎么“丢”?搞的这个家伙一脸懵逼,看到我凶巴巴的样子,抓了几条小鱼给我,赶紧让我走,怕影响他卖鱼。后来才知道,广东人的“丢你螺母”,实际上就是普通话的国骂,相当于我们平常的口头禅。

        第一期培训班结束后,单位领导安排我去相关单位走访调研,熟悉一下基层情况。那一天,应该是去南新分场,分场领导十分热情,居然去地里摘了早熟的小西瓜,负责切西瓜的那个记不住名字但肯定是姓莫的大叔,亲自给了我一大块西瓜,当然也给了其他人,正当我准备品尝时,他自己拿了一小块西瓜,笑着对我们话了一句后来流传很广的“段子”,把我旁边的吴多柏老师已经吃进嘴巴里的一口西瓜喷了出来。原来,他把切的不均匀的西瓜分完后,看着自己拿的一块小西瓜,自我调侃说:“领导食大片,我食小片。”这句话本来没有问题,意指领导吃大块的,他吃小块的。可用白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传到我们耳朵里却变成了“领导食大便,我食小便”,把我们笑得半死。

        其实,白话并不太难学,没有多久,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已经可以半生半熟半开玩笑地用白话和本地人交流了。可是,还有一句我从来不说的骂人的话叫“其妈过海”,我一直以为是广东台山人很厉害,经常“骑马过海”去上川岛或下川岛。但又觉得不对,又不好意思问人家,在心里闷了很多年,一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那天,在一个台山人为主的饭局上,问台山本地人,才知道这是白话骂人赃话中最坏的一句,惹的大家哈哈大笑。

        俗话说,清高纯洁难,同流合污易。应该不到半年,我的白话就过关了,特别是骂人的话一句带一句,和本地人没事什么两样了。记得一年后,已经调区体改办工作的我,在全区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动员大会上,斗胆用白话对相关政策和做法讲了一个多小时。但是,后来调市区工作了,语言环境发生变化,除了偶尔讲几句外,基本上不再讲白话了。


珠海杂忆(三)——白话趣事视频

相关评论:
  • 15091645741珠海杂忆(三)——白话趣事
    堵云看一到出站口,很多人拿着纸牌大声喊叫“深圳,深圳”,意思是他们的中巴车去深圳,那种节奏感很强、语速极快的白话,是我第一次听到并记住的白话词语,那个热闹场景和深圳这个词的叫法,至今不忘。        到了珠海平沙,身陷白话的世界,那是乐趣和尴尬并存。在一个把广州...

  • 15091645741珠海杂忆(53)——吃河豚趣事二则
    堵云看那个时候,河豚我是知道的,但没有吃过,有河豚吃的餐厅也不多。在广东这边,河豚叫“鸡泡”,白话说出了就是“鸡脯”,这种介乎于海鲜和河鲜之间的东东似乎非常神秘,好像餐厅还不准公开叫卖,不是熟客还吃不到。在金杯面包车上,除了我,还有四个人,都认识,但都还不太熟悉。一路上,一车人都...

  • 15091645741他人品不好,性格乖戾,为什么仍被尊为国学大师?
    堵云看刘成禺在《世载堂杂忆·纪黄季刚趣事》中写道:「 ”黄季刚侃平生有三怕:一怕兵,二怕狗,三怕雷。”其中怕雷更是怕到「 ”蜷踞桌下”的地步。黄侃留下了八十万字的《日记》,从中看出怕雷、怕兵、怕狗之说乃是千真万确的。黄侃还交代了他怕雷的原因,主要是受了《论衡·雷虚》和文学书的影响,因而落下...

  • 15091645741杨绛杂忆与杂写读后感
    堵云看初次接触杨绛先生,是在她为《围城》写的后记里,她用平淡而优美的笔调讲述钱钟书的一桩桩趣事,连钱钟书也觉得是“文笔之佳,不待言也”(《记钱钟书与<围城>附识》,钱钟书散文集《人生边上的边上》)更觉得这是个聪明而又灵巧的女子,而后来果真见识了她的智慧,长篇小说《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

  • 15091645741五年级下册一二单元300字反思
    堵云看我这样尝试着安排了以下的学习程序:一、童年杂忆,漫谈童年,老师讲述名家的童年趣事,这些都激发孩子们也畅谈自己的童年趣事,这样大家的故事就在孩子们的头脑形成丰富的素材库,在孩子们情感饱满的契机,让孩子们在学习本单元课文之前提笔成文。二、围绕““爱”这一情感体会挖掘童年生活的“趣”。小英子...

  • 15091645741鲁迅有哪些书呢,家乡在哪里
    堵云看鲁迅的作品有:《呐喊》《中国小说史略》《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坟》《野草》《朝花夕拾》《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两地书》《南腔北调集》《拾零集》《准风月谈》《集外集》等。鲁迅的家乡:浙江绍兴 鲁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

  • 15091645741杨绛的简介
    堵云看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1911年7月17日,杨绛生于北京。1923年,杨绛在启明上学,举家迁苏州。1928年,杨绛一心一意要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但南方没有名额,杨绛只得转投苏州东吴大学。1932年,从苏州...

  • 15091645741季羡林八十述怀写作文
    堵云看《清塘荷韵》《赋得永久的悔》 《九十抒怀》《幽径悲剧》《二月兰》 《清塘荷韵》《荷塘月色》 《赋得永久的悔》写母亲 季先生的散文数量很多,《牛棚杂忆》是其中精品 散文集有:《赋得永久的悔》。 主编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主要译著有《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印度简史》、《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