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锐减是因张献忠屠川吗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清初四川人口锐减,真的是张献忠屠川所为吗?~

首先来说,单从人数上来讲这件事情是完全可以否定的,有种说法说是当时的四川人口最初在1000万左右,但是当时有一段时间四川人口锐减到10万,也有说锐减到50万的这种说法,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四川人口最初是600万左右,最后被屠杀的只剩60万,死亡将近90%。但是笔者认为这都是后人夸大了!如果真是这样也未免太可怕了!

但是无论是10万还是50万。这所死亡的近千万的人数。都不可能是一个人所为。这也太过危言耸听了。当然张献忠这个人肯定是杀过不少人的。而他虽然说不是四川人口锐减的最终原因,但是也是多多少少有一定关系的。因为当时张献忠的大本营可以说就是四川一地。

而清朝当时可以说是在满天下的追杀张献忠。而张献忠在被清朝军追杀的情况下,硬生生是跟清朝对抗了20多年。这20多年,清朝多次对张献忠进行围剿。这就造成了张献忠所在地方人口的大量死亡。在这数十年的战争动荡之中,四川的人口可以说是开始大量锐减。

然而当时的清政府为了摆脱这种,可以说是会背后世戳脊梁骨的罪名的行为,试图将这一罪名强加给张献忠。但是虽然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可是四川人口大量锐减的背后跟张献忠多多少少还是有一定关系的,可以说四川人口之所以死亡,都是清政府对张献忠的围剿所造成的。而张献忠也因为自己导致了四川人口的大量死亡。

张献忠对于明末清初四川境内的人口锐减虽不像《明史》中描述的那样需要承担全部责任,但也有不可推卸的罪恶。明朝中后期,四川人口数量在310万左右,明朝万历年间,四川人口接近750万。顺治十八年,四川人口锐减,四川人口在清初出现大锐减的情况,按照清史和明史记载,应是杀人如麻的大西政权创立者张献忠屠川所为。

清史、明史对于张献忠屠川都有官方记载,记载张献忠对四川人的残暴行为,称他杀人无数,清初文学家毛奇龄所著,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后鉴录》,也描述了张献忠杀人如麻,《纪事略》、《湖光水利论》、欧洲天主教著作《圣教入川记》对张献忠屠川行为都有记载记载,都说明张献忠对于清初四川人口锐减有推卸不了的罪责。

张献忠位居蜀地的大西政权正是清王朝和南明政权的必争之地,其所处位置战略意义重大,也就是说,谁拥有了四川这块战略要地,谁就能基本掌握西南大片疆土较长时间的统治。而且,南明政权本就是明朝皇室后裔称帝的延续政权,对张献忠的反扑只是时间问题。在清军入川进攻和南明政权反扑的联合攻击下,本身就有推翻暴政精神的川民反抗活动更盛。

清初明末的四川人口锐减并不能将责任归结于张献忠一人,清军官兵对四川的武力平定和清军在四川境内同明军、同吴三桂等的数场战争才是主要原因。清军在四川境内共发生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在张献忠死后,面对不折不挠的四川民众竟然用了整整十三年的时间才完全平定,入主四川,对四川人民的这种顽强不屈的抵抗,清军采取了彻底屠杀的办法作为报复。

浏览原图张献忠 文章摘自《大明王朝36大悬案》 作者:向飞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本书简介:由畅销图书《细说中国历史36大悬案》、《细说世界历史36大悬案》、《细说中外文化36大悬案》、《细说远古文明36大悬案》、《细说未知世界36大悬案》作者倾力打造,属同一系列。以流畅的文笔、生动的语言,带您走……[连载内容] 明清交替之际,四川人口锐减。据《明会要》卷五十载:明万历六年(1578),四川省尚有“户二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四,人口三百一十万二千七十三”,这还不包括大量的荫户、漏户以及逃亡人口。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锐减至“通省之户口,总计一万八千零九十丁”,若把妇孺估算在内,设每丁折合五人,也只有九万余口。近百年来,许多史学家都惊奇地发现,没有几个四川人是土生土长的,几乎都是“湖广填四川”,从外省迁来的。 血泪斑斑话“屠川” 张献忠,生于1606年,陕西延安人,出身贫寒,当过捕快、边兵。崇祯三年(1630),他率领米脂县十八寨穷人举起义旗,绰号“八大王”。他同李自成分兵两路,一个往东北,一个向西南,彻底埋葬了朱氏王朝。张献忠在成都建立了历时两年多的农民政权——大西王朝。 有关张献忠“屠蜀”的记载,野史中比比皆是。其中最大规模的是“屠城”。 崇祯十七年(1644)八月,张献忠攻打成都,因城墙坚固,久攻不下,后来在城外隐秘处挖地洞,打隧道,一直掏挖到城墙根,埋入火药,又把竹竿捅穿竹节,竿竿相连,然后在空心竹竿内装置很长的导火线,悄悄点燃。守城兵丁见“贼兵”撤退一空,正要欢呼,忽然爆炸掀天,城墙垮了。《蜀难》记载,城陷后,“屠城三日,贵贱同尽。唯少艾妇女为营伍所匿者暂得免”。 《罪惟录》载:“屠重庆——取丁壮万余,刳而鼻,断一手,驱徇各州县。”所谓“徇”,意思就是“巡行示众”。 此外,还有“屠广元”、“屠保宁”、“屠锦州等州县”、“屠邛州”等等。大凡不事先投诚、经战斗而攻破的城镇,都一屠了之。其中极大规模的是1645年秋,马元利屠成、龙两府,刘文秀屠巩州,二百里为血肉之汤。 这一年,张献忠还派孙可望等四将军分四路出城搜杀,穷乡僻壤,危崖深谷,无不搜及。得男子手足两百双者升把总。正月出,五月回。《蜀乱》


人口锐减是因张献忠屠川吗视频

相关评论:
  • 18949532788清朝初年四川人几乎灭绝是啥原因导致的真象长篇概论的来
    茹帘轻张献忠攻入四川后确切有屠戮但屠四川的不止他一个啊清军大年夜将睿亲王多尔衮命肃亲王豪格征四川灭张献忠平平易近有不屈从的全部杀掉落使得四川人口锐减几乎灭尽

  • 18949532788张献忠为什么要杀四川人?
    茹帘轻没有完全的证据证明张献忠即大西军是否杀尽古四川人。目前流传下来的张献忠屠川的史料主要是清朝官修史书、民间野史及西方传教士记述。 流传下来的史料,都把明末四川人口锐减的责任,无一例外的算在了张献忠头上。如果史料是客观的,那么张献忠肯定难辞其咎。问题是,按照史料提供的描述,完全有悖于常识,有悖于一般的逻辑情况...

  • 18949532788张献忠为什么杀四川人,张献忠为什么屠杀四川人?
    茹帘轻1 四川人口在明末清初锐减是事实 2 张献忠并没有系统的屠杀四川原住民,原住民是钱粮兵员的来源,谁会傻到把原住民都杀了?那么军队吃什么 3 所谓七杀碑和张不停的杀人基本是胡扯 4 真正导致四川人口灭绝的是:连年的混战,清军的攻入 现在四川人的来源 1 湖广流民 2 当地的少数民族 张献忠是哪里人?他当时为什...

  • 18949532788张献忠屠蜀的真实历史,张献忠的历史真相
    茹帘轻最后,清军入四川肯定也有杀戮,不过入川的时候,天下大部分地方已经平定。震慑需要已经比较小了,我觉得有组织的大规模屠杀应该不多。而且也的确无相关历史记载。但是,古代打仗谁也不会遵守啥日内瓦条约……所以肯定有很多杀戮。综上,四川在清初人口锐减应该是官军(明朝部队)、张献忠集团、乱世小规模起义(...

  • 18949532788张献忠作为明末起义的首领,真的是杀人如麻的屠川真凶吗?
    茹帘轻很明显,在明万历六年到清顺治十八年这段时间里,因为某些原因,四川人口锐减。在正史中,四川人口急剧减少的原因,是张献忠对四川的大屠杀。《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七·流贼传》记:“献忠黄面长身虎颔,人号黄虎。性狡谲,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不乐。诡开科取士,集于青羊宫,尽杀之,笔墨成...

  • 18949532788张献忠屠川的原因
    茹帘轻根据清朝官方记载,张献忠在占领四川期间曾多次“屠蜀”,以至当地人口仅剩十分之一二。但到了现代,也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减少过半是事实,但这并非全是张献忠造成的,因为在张献忠死后,清军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占领四川地区。如果说张献忠几乎杀光四川人的话,那...

  • 18949532788张献忠屠川事件是什么?张献忠屠川背景揭秘
    茹帘轻同时造成死亡的因素还有大旱、大饥、大疫;史载大旱大饥大疫,人自相食,存者万分之一,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 清初时以湖广填四川来解决四川人口的缺口。张献忠屠川的背景揭秘 进入17世纪中叶的时候,张献忠和清军先后入四川,是四川人的巨大灾难。屠川事件几乎从根本上彻底摧毁了...

  • 18949532788张献忠的轶事典故
    茹帘轻有关张献忠屠蜀的争议由来已久。清廷和当时的一些文人就曾指控张献忠在四川进行过多次大屠杀,这一说后来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可。但也有人认为,类似指控有很大嫌疑是基于为了讨好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和政治上的对立(张属于“贼寇”)而非客观事实。首先前提是:四川人口的锐减。四川的人口在万历六年(1578年)有口三百一十万...

  • 18949532788张献忠屠川的历史究竟是真是假的,他真的有这么暴虐吗?
    茹帘轻个人认为张献忠即使说不上是主凶,但这“始作俑者”恐怕是跑不了的,因为从他1644年攻陷成都,到他于西充山被清军射杀,差不多两年多的时间,他不仅未能将四川建设成为一个牢固的根据地,反而对于四川的经济造成巨大破坏,致使“天府之国”遍地饿殍,在战乱、饥谨、瘟疫的打击下,四川人口锐减,据说清军入川时,四川人口已...

  • 18949532788张献忠屠川是什么时候 枫录
    茹帘轻张献忠屠川子虚乌有,张献忠屠川早被证明是清政府在1659年攻陷四川后,在长达13年战乱导致蜀民锐减,借此对张献忠的污蔑,试问,张献忠如果真的屠川的话,为什么他死后13年间川民抗清运动一直不停止?当时领导抗清的是张献忠四大养子之一的李定国,广受川中百姓爱戴。如果张真的屠川的话,13年抗清是谁在抗清...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