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蝉》,回答下面的问题。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阅读《蝉》和《贝壳》这两文,回答下面的题!~

①相同之处:1,都是有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都细致入微,笔触轻柔而自然。
不同之处:1,【蝉】是先扬后抑,【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的感悟是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抒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把事情认真做好的想法,表达了要留下使人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②写出了作者受贝壳生命的启示所引起的感慨:珍惜生命,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完美,让生命更充实,更有意义,留下的痕迹才会更加美丽。

③“固执”和“简单”分别是执着和单纯的意思。只有珍爱生命,不虚度每一天,才会给自己留下美丽的生命痕迹,抒发了作者珍爱生命,创造生命价值的感慨。

练习说明
一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题旨在了解作者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同时引导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现的主题。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二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语句的深刻意蕴。
1.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2.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本题旨在通过对语句的揣摩,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1.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的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2.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固执”和“简单”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人们对她绝对地赞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的美感动她一样感动着世界。
三对比阅读两篇课文,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把两篇课文结合起来阅读,在对比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1.本文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作者在文章开头先写自己对蝉的反感,表现了 抑,后来通过朋友的介绍感悟到生命的意义:不敢生命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都要珍爱生活。这就是扬。好处,传达了本文主题。
2.这样写突出禅师一个微不足道的。
3.开始对于蝉声作者是“烦”,后来是“宽恕”。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这是摘得,我看合适就弄上了)。
4.他为了生命的延续.....活着。蝉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为了体现生命的价值要好好
活着5.听觉 视觉 (这是我第一次回答,请多多支持)

1.欲扬先抑,以蝉的聒噪来为下文写蝉的生命意义做铺垫。
2.一天,在树下拾得一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抖,没有声响。
这句话,以病蝉为例,为下面赞扬蝉的精神埋下伏笔。纵使只能活一个夏天,但那是生命的意义,蝉无怨无悔。
3.作者对蝉先是嫌它烦人嫌它聒噪、后来了解了蝉的生命意义后,便对蝉起了敬意、宽恕了它的聒噪。
文章使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写出了蝉对于生命的伟大。
4.文眼是:生命意义。 万物的存在都有其规律和特性,我们人类更应该把握生命,珍惜时间,去做值得做的事情,去完成自己的生命价值,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让生命的存在变的更有意义。
5. 触觉 视觉


阅读《蝉》,回答下面的问题。视频

相关评论:
  • 153710824911.阅读《蝉》,回答下列问题。 (1).梳理蝉的生命历程,并指出作者对蝉的...
    咎药福答:B好 运用关连词使句子的结构更加紧凑

  • 153710824911.阅读唐诗《蝉》(李商隐),回答问题:
    咎药福答:1.(1)“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是白费,是徒劳,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2)借物喻人,托物...

  • 15371082491阅读《蝉》,回答下面的问题。
    咎药福答:1.本文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作者在文章开头先写自己对蝉的反感,表现了 抑,后来通过朋友的介绍感悟到生命的意义:不敢生命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都要珍爱生活。这就是扬。好处,传达了本文主题。2.这样写突出禅师一个微不足道的。3.开始对于蝉声作者是“烦”,后来是“宽恕”。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

  • 15371082491阅读诗歌《蝉》唐(李商隐)回答问题
    咎药福答: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钱先生指出不仅树无情而蝉亦无情,进一步说明咏蝉与抒情的错综关系,对我们更有启发。

  • 15371082491阅读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禅》,完成题目,急!(阶梯作业里的)_百度知 ...
    咎药福答:(1)以强烈的反差,来强调说明“那么小,却那么响”;(2)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的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3)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的活着。(4)秋风无色秋有色。秋的颜色是金黄。

  • 15371082491阅读《蝉》一文 ,回答问题
    咎药福答:1、阅读第一段,作者为什么说今年的蝉声来得早?2、阅读第二段,体味作者对病蝉的态度。3、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五段中朋友的话的理解。4、最后一段中''秋风颜色''具体指的是什么?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一...

  • 15371082491《蝉》蒋勋的阅读答案
    咎药福答:1.这是一首咏物诗,从 等三个方向写出了蝉的特点.2.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 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3.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形状、习性、声音 2.托物言志 3.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在的凭籍,像地位、权势、吹捧等,他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昭示力...

  • 15371082491阅读题《蝉》
    咎药福答: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①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蝉栖身在高树上餐风饮露,因而难以饱腹,费力地鸣叫怨恨也是徒劳。B.颔联写五更时蝉的鸣叫声稀疏欲断,而一...

  • 15371082491蝉古诗阅读题答案
    咎药福答:李商隐的《蝉》则从蝉的生存困境入手,如居高难饱、徒劳鸣叫,以及在五更时分的凄凉,反映了诗人的困窘和不得志。诗中的蝉形象暗喻了作者的自身遭遇,表达了对生活艰辛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阅读理解时,要注意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情感寄托,把握主旨。同时,掌握答题技巧,如通读全文、定向扫描...

  • 15371082491〈蝉〉的课后问题
    咎药福答:三、 课文朗读: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 四、整体把握,问题探究: 《蝉》 1.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同学们尝试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学生探究。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