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的渊源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什么关系?~


孙子兵法比三十六计好.
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所做.分析问题鞭辟入里,言简意赅.不仅适用于战场,也适用于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适用于古代也适用于当今.中外很多军事院校都把孙子兵法列为教科书.著名西点军校就很重视学生对孙子兵法的理解.拿破仑称霸欧洲也有孙子兵法的一份功劳.它不仅讲战争,更蕴含很多哲理.是本好书.

孙子兵法是三十六计的源头,三十六计是孙子兵法的支流,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三十六计是从包括孙子兵法等古代兵法中总结、精炼出来的。孙子兵法是百代谈兵之祖,兵学圣典,兵学鼻祖,是古代兵法的集大成者,古人云: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可见孙子兵法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三十六计》的渊源演变及其影响
最近,由于西安出现了古代兵法研究学者张联甲(1898年—1972年)在上世纪20至60年代编撰的《秘本兵法》中,包含有比现今流行本《三十六计》更为丰富、完整的手稿,被专家认为这是《三十六计》版本学上的一个重要新发现,引起了中外人士的极大关注。为此,记者就《三十六计》一书的渊源、演变及其影响等问题,访问了学者张晓鸿先生。
张晓鸿先生现年50岁,陕西省军事哲学研究会会员。他早在上世纪70年代在部队从事军事情报资料工作时,即致力于中国古代兵书资料的搜集、学习和研究,到上世纪80年代中转业到西安碑林区人事局、司法局等部门工作至今,他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部用于兵书方面的研究,曾编译出版了《千古奇谋三十六计》一书,撰写学术文章十余篇。记者首先问道:《三十六计》最早的渊源何在?
张晓鸿说,“三十六计”一语,源于三十六策,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王敬则传》:“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到宋代惠洪《冷斋夜话》卷九有:“渊才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近代朱琳《洪门志》上载有“三十六着”名称,除少数几个计名与现今流行本《三十六计》略有不同外,其余全部相同。学者估计它与近代白莲教、天地会等农民反抗运动有关,故推测《三十六计》的雏形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之际。记者问:现今流行本《三十六计》始于何时?
张晓鸿说:现今流行本《三十六计》一书,是在民国32年(1943年)叔和(身份不详)在成都祠堂街一个旧书摊上无意中发现的,他见到后当即购下,这个土纸印本是1941年由成都瑞琴楼发行、兴华印刷厂翻印的,为小32开,封面书:“三十六计”,旁注小字:“秘本兵法”,但未见作者或编者姓名。篇首有一简短说明,说原书是手抄本,于民国30年(1941年)在陕西州(今彬县)发现,抄本“前部都系养生之谈,而末尾数十篇,附抄三十六计,然后知其果为兵法也。”
1961年9月16日,叔和在《光明日报》“东风”副刊上撰文对上述发现加以介绍。这个孤本后经无谷(姚炜)先生作了译注,流传较广,现今市面上流行的众多《三十六计》出版物皆源于此。记者问:此书公开问世之初有什么反响?
张晓鸿介绍:据莫文骅将军回忆,上世纪60年代初他任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时,在《光明日报》上看到叔和的这篇文章,引起极大兴趣,通过与报社联系,获悉收藏者叔和将原书赠送给解放军政治学院,他初读之后,感到很有兴趣,便令人印成册,在院内供教职工学习参考,同时也送呈毛主席及中央领导同志和元帅、将军们,他们阅后均认为此书确有参考价值。记者问:《燕山夜话》中有篇写“三十六计”的文章?
张晓鸿说,上世纪60年代初任北京市委副书记的邓拓,应《北京晚报》约请,开辟《燕山夜话》专栏,撰写系列文章,关于“三十六计”的文章,发表于1962年9月2日,是《燕山夜话》的最后一篇。文革初期,《燕山夜话》被列为大毒草,声讨文章说:《燕山夜话》暂时“下马”了,形势不妙,暂时退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以便保存实力,日后东山再起。”在这场浩劫中,邓拓终于遭迫害而惨死。记者问:《三十六计》公开出版后的影响如何?
张晓鸿说,无谷译注的《三十六计》自1979年公开出版以来,迄今已发行50余万册。由李炳彦改编的《三十六计新编》已印行161万册,十分畅销。同时它不但被绘制成连环画,还被拍成电视系列片,像1992年6月由中央电视台“军事天地”推出的“三十六计古今谈”,播放后收视率极高。如今《三十六计》一书,成为中国兵书中不可多得的后起之秀,与两千多年前的《孙子兵法》并列为兵学经典。记者最后问道:《三十六计》在国外反响如何?
张晓鸿说:这本小册子不但中国人研究,外国人也在研究。像瑞士的汉学家胜雅津博士经过潜心研究后,于1988年编著了《智谋———平常和非常时刻的巧计》,曾经引起轰动。他认为,西方人无论计谋怎样花样翻新,大抵都跳不出中国人高度概括了的计谋范围。中国人开辟的智谋学,是一个既深邃又广袤的天地。他这个西方人虽然只是品尝了其中的点滴,便深感其味无穷,欲罢不能。日本人称三十六计是“运筹帷幄的诀窍”,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工商企业经营和相互之间的竞争上。法国海军上将科拉斯特认为《三十六计》是中国战略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小百科全书,其中关于战略的描述要比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要精细得多。


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的渊源视频

相关评论:
  • 18331435565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的渊源
    艾芝胥孙子兵法是三十六计的源头,三十六计是孙子兵法的支流,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三十六计是从包括孙子兵法等古代兵法中总结、精炼出来的。孙子兵法是百代谈兵之祖,兵学圣典,兵学鼻祖,是古代兵法的集大成者,古人云: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可见孙子兵法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

  • 18331435565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区别
    艾芝胥区别:1.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著,年代比较早,是中国最早的兵法。三十六计是明末反清复明洪门帮派所总结的,具体作者不详,要晚一些。2.孙子兵法论述的内容是战略战术,是用兵作战的大方略。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战略理论的基本确立;三十六计是计谋,是可以用于政治与军事领域的计策,二者...

  • 18331435565孙子兵法是不是三十六计的源头?
    艾芝胥孙子兵法是三十六计的源头。三十六计是从孙子兵法等古代兵法中总结出来的。更加具体,更加实用,可操作性较强。三十六计是支流,他们都是中国古代战略文化中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价值,至今被各行各业广泛运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 18331435565《孙子兵法》跟《三十六计》有何区别?
    艾芝胥1. 起源和背景不同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杰出代表,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由孙武所著。它是系统阐述战争规律和军事策略的著作,具有深厚的哲学背景。而《三十六计》则是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的兵法策略集锦,是在长期战争实践中总结出的智慧结晶。2. 战略全局与具体战术 《孙子兵法》是一个完整...

  • 18331435565《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是一回事吗?
    艾芝胥《孙子兵法》是春秋末孙武所著,有“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十三篇;《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经典谋略之一。被称为“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成”的兵学奇书《三十六计》源自20世纪40年代发现的一个孤本,该孤本是抗日战争期间四川民间...

  • 18331435565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区别和联系
    艾芝胥孙子兵法作为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石,为三十六计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三十六计则是在孙子兵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战争经验,进一步发展和细化军事策略。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两者在实践中相互影响和补充使得古代军事智慧得以传承和发展。两者都对后世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

  • 18331435565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有什么关系
    艾芝胥在很多场合下,三十六计的运用是基于孙子兵法的理论基础进行的。因此,可以说孙子兵法为三十六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两者共同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深邃与智慧。二、详细解释两者的关系 孙子兵法是古代中国军事文化的巅峰之作,涵盖了战争策略、军事组织、士兵训练等多个方面。其核心理念是强调战争...

  • 18331435565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区别和联系
    艾芝胥孙子兵法,这部源自公元前506年柏举之战的军事经典,更侧重于战略原则和道义指导,它是军事理论家孙武的智慧结晶。相比之下,三十六计则更像是术的集大成者,其原始形式为“三十六策”,出现在《南齐书——王敬则传》中,其作者身份未明,体现了集体智慧的结晶。尽管两部作品的源头和作者不同,但它们...

  • 18331435565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什么关系?
    艾芝胥为了便于记忆,人们创作了多种形式的诗歌,如以字为线索的诗词,巧妙地将三十六计融入其中,如“金蝉脱壳”、“借刀杀人”等,使得这些计谋更具诗意和趣味性。总之,孙子兵法是三十六计的源头,而三十六计则是孙子兵法理论在实际策略中的具体运用和演变,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军事智慧的宝贵遗产。

  • 18331435565三十六计出自孙子兵法吗
    艾芝胥三十六计不是出自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完成在明清时期,是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军事思想总结而成;《孙子兵法》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虽然《三十六计》中部分计谋脱胎于《孙子兵法》,但二者并不是同一本书。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