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明朝灭亡的最终原因是什么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大明朝灭亡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任何事物的灭亡都有其内外因,明朝的灭亡也不例外,明朝灭亡的原因如下:
一、朝廷内因。诸多的内部原因导致明朝民心涣散,众叛亲离,最终灭亡。
1、皇帝昏庸无能。
明朝后期,皇帝多是荒淫无能之徒,有好道教的,有沉溺女色的,甚至有喜欢当木匠的。皇帝是封建国家的主心骨,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他的昏聩,势必会在朝野掀起一股荒淫之风,导致朝纲败坏,国本不固。
2、官场腐败。
明中后期,贪官横行,暴吏无数,他们媚上欺下,贪得无厌,残暴至极,搞得民不聊生,最后导致民变,这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3、宦官专权。
明中后期,皇室嫡亲香火不盛,接位的多是小皇帝,这样,导致内宫宦官有机可趁,把握了朝廷大权,甚至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这些宦官多是残暴、荒淫之辈,他们为了一己之私,杀忠臣,刮民膏,还勾结敌国,是明朝灭亡的另一重要原因。
4、无可战之师。
明后期,军队装备差、纪律差、统帅也多是无才无能一辈,根本就不是闯王及大清军队的敌手。
5、崇祯皇帝个人原因。
崇祯虽有治天下之心,却无治天下之才。他生性多疑,刚愎自用,致使好多的有才之人得不到实用,军事部署也失当,最终才导致国破家亡。
二、明灭亡的外因
1、天灾人祸。
崇祯时期,北旱南涝,天灾严重,农田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十室九空,而朝廷不闻不问,甚至变本加厉的盘剥,这是导致起义的导火线。
2、农民起义军力量强大,各地起义风起云涌,难以对付。特别是闯王一支,人数众多,战略得当,抚民安民,深得人心,一路势如破竹,最终打破北京城。
3、满清强大,牵制了明的军事力量,才导致镇压起义兵力不足。
总之,明到后期,内忧外患,重疾缠身,灭亡是必然的。

1571年,明朝与蒙古终于和解,此后九边军费逐渐下降,这时倭患也已绝迹。没有军费压力,又有张居正主持改革,大明王朝的财政状况迅速好转,国库开始有了存银,最多时达400万两,北京粮库存粮可供8年食用。1582年张居正去世,19岁的万历皇帝开始亲政。这个皇帝心胸狭窄又热衷敛财,疑心病重又贪图安逸、沉湎酒色。他从23岁开始“怠政”,一方面不上朝也不批复奏章,另一方面挥霍无度。光禄寺主管皇帝的伙食,一年开支最高达到29万两白银。当时一个二品高官的年薪不过153两银子。据黄冕堂的统计,万历年粮价在5至7钱银两1石。① 1石大约折合现今120~150斤,价格不到一银两,29万两可以买到大约4000万斤米,大约是8万人一年的口粮。为皇帝购买的食物要比市价高出许多,因为宫里养着两万多太监,他们要加码找回扣,弄点儿油水。每个活着的皇帝都要为自己建陵墓,定陵是万历帝的陵寝,为此耗银800余万两。万历皇帝在位48年,前13年有些积累,后35年基本耗尽了帝国财富。黄仁宇以《万历十五年》作为书名,意指万历中期已经显示出明朝气数已尽。
1592至1598年,援朝对日战争打了7年,又花了不少银子。1620年万历帝死前,后金的努尔哈赤已宣誓对明开战。到崇祯继位,1628年陕西农民大起义爆发时,蒙古已归顺满洲,清军得以绕道内蒙古从大同、宣化进入山西和河北北部。清朝占领辽东大部分土地后,直接从居庸关、山海关之间的墙子岭、喜峰口进入京畿,最远攻占了济南、兖州。清军铁蹄深入冀鲁,在京师周围如入无人之境,明军根本不是对手。他们抢掠财物人畜后从容回师,还在道路上竖起木牌,上书“各官免送”,嘲讽明朝将官。1642年,清军第五次从喜峰口进入关内,一路攻下府州县88城,往返8个月,俘获人口36万,牲畜32万,掠得黄金1.2万两,白银220万两。当时明军以重兵防守山海关和京东一带,但其以东、以西的长城各关口已经形同虚设。要不是顾虑被明军包抄后路,清军可以早于李自成进入北京。这年李自成军还在陕甘活动,转年才渡黄河进入山西。如果推翻明朝不以谁先占领北京为依据,那么,至少可以说清军消耗了明朝最后大部分的经济、军事实力,更何况“辽响加派”是引发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关外的政权一直以取代明朝为目标,而农民起义军在十几年中都没形成统一的核心,也没有推翻明朝的明确意向。张献忠造反的目的就是做“南霸天”。李自成1642年才开始政权建设。据说,他打到北京城下还写信给崇祯皇帝,要求割让西北自治,给100万两银子慰问,然后他替朝廷打击清军等敌对势力。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年号崇祯,17岁继位。1644年李自成军进入北京城的凌晨,他吊死在万岁山寿星亭旁的一棵树上,万岁山俗称煤山,清朝更名为景山。“万岁”“寿星”对这位34岁的死者是绝妙的讽刺,据说崇祯皇帝在衣服上写下:“因失江山,无颜见祖宗,不敢终于正寝。”说句公道话,他已经尽力了。
年轻的皇帝17年来始终克勤克俭,专注政事,但他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和一个虚伪而又贪腐的官僚群体。他太缺乏政治经验,急于求成又刚愎自用,不惜痛杀高官以儆效尤。他处死内阁大学士2人、总督7人、巡抚11人,其中有冤死的袁崇焕。他用人又疑,半年之内蓟镇总督换了5个人;17年内兵部尚书换了14人、内阁班子先后用过50人。满朝文官有见识的可用之人实在太少,都是些善于唱高调的、无德无才的庸人。即使如袁崇焕这样的有谋略、懂军事的文官,也不免流俗。崇祯即位后马上启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召见他时问及_后金的战略,袁崇焕说“计五年,全辽可复”。退下后有人问,你具体打算怎么实现?袁却说:“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皇上着急,我就是说说安慰他而已。其实他看清了敌我态势,到辽东后以防守为主,但是在皇帝面前也敢唱高调。在辽东基本失守后,八旗军再次南下,深入冀鲁,与正在蔓延的农民起义对明朝形成两面夹击之势。时任兵部尚书的杨嗣昌力主议和,提出“必安内方可攘外”的战略方针。无论关外的清朝是否接受议和,以明朝的实力,外患内忧不可能一并解决,攘外必先安内是最佳选择。事实也证明了这个方针的可行性。杨嗣昌一方面下令明军在陕西围追堵截,另一方面派人在湖广大力招安,李自成被迫败退商洛山中,张献忠接受招安。但是对清朝议和的试探,招致群臣反对,半途而废。皇太极抓住把柄再次发兵入关,北京告急,崇祯帝将征讨农民军的部队调回驰援首都,造成中原空虚,李自成、张献忠趁机再度兴起,一发不可收拾。当崇祯帝想明白了与清朝妥协才能专心对付李自成后,便秘密指示兵部尚书陈新甲筹划议和。这个陈新甲马马虎虎,竟然将议和的重要密信随手放在案上,使书童误以为是“塘报”,拿出去交各部门传抄,于是引发大臣上书弹劾陈新甲贪生怕死、妥协投降、私定议和。崇祯被舆论绑架,处死陈新甲,于是明朝在攘外与安内的两难中加速走向灭亡。
在朝廷上唱高调的那些官僚其实最无廉耻。李自成大军进入山西,两个月即可兵临北京。大臣李邦华、李明睿等建议南迁南京,但绝大多数官员认为撤退可耻,反对南迁。崇祯帝又想放弃辽东,让驻扎在山海关外的辽东总兵吴三桂回防北京,大臣们又借口“一寸山河一寸金”反对。他们慷慨陈词,要与北京共存亡。高调唱了一个多月,李自成已攻下居庸关。此时北京守城士兵尚有15万,但缺饷,国库存银仅8万两,于是崇祯帝下令百官、皇亲、太监捐款救急。但很少人响应,崇祯自己也没有倾囊而出,捐款总共收到20万两。而在李自成进京后“追赃助饷”的威逼下,权贵、太监和京官总共交出了5600万两现银。当农民军破城时,没有官员血战到底,有自杀的,更多的是排队要求李自成安排工作。之前皇帝下诏要求各地发兵勤王,响应者只有一个将领带了8000人来,崇祯马上召见慰劳,派驻居庸关,但没几天这支军队就投降了。
明朝上层官员如此,下层也普遍贪腐。官吏升迁,全凭贿赂,各级官位,定价不一。军费下拨一万回扣三千。部队普遍吃空饷,有记载说,京师驻军十一万实际人数仅过半。地方官则贪赋税。崇祯即位之初,吏部官员韩一良上奏疏说:现在的世道,没有不爱钱的官,没有钱不能办的事,官场之中不可能洁身自好,我也不例外。①崇祯帝不是不知道,他厉行节俭,杀鸡儆猴,无奈积重难返。
李自成是陕北米脂人,原为驿站马卒。陕北贫瘠,又连续5年发生大旱、蝗虫、地震、瘟疫等灾害,促生大量饥民。陕北地近蒙古,设有边镇驻军,崇祯年辽东吃紧,军费多数用于辽战,陕西边镇往往拖欠。饷额不足,军士生活已经很困苦,军官还要克扣,再加上自然灾害,士兵也被逼上绝境。崇祯即位那年,陕北发生饥民与贫军的起义,李自成加入其中。1632年李自成26岁,已颇具名声。《明史·李自成传》说他“善骑射”,“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1636至1638年,各路起义军或被镇压、或被招抚。李自成也偃旗息鼓,带领几百人在人烟稀少的川、陕、楚交界蛰伏了两年之久,不为人知。
从1639年起又是连续三年自然灾害,河南、山东最为严重,农民被迫造反。李自成乘势再起,出商洛、入河南,队伍得到大量补充,这时李岩、牛金星、宋献策等读书人加盟,为李自成军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此前李自成的队伍也烧杀抢掠,自这些读书人为李自成制定了减轻赋税、赈济贫穷、严明军纪、不许扰民等一系列政策之后,李自成军不断壮大并连续取得几次大战胜利。1642年李自成开始政权建设,改襄阳为襄京,修宫殿,仿照明朝设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和官员配置。1643年李自成军挥师陕西,占领西安,继而控制西北全境。李自成又把西安作为中心,称王建国,拜官授爵,开科取士。1644年初,李自成分兵两路进取北京。此前各路农民军都不会宣传造势。这次渡河入晋,李自成军广发檄文,宣布:“明朝大数已终,严刑重敛,民不堪命

1、农民起义——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缺粮、赈灾不利。
由于南方耕种田地不如种植桑麻赚钱,所以江南的苏杭一带,本身是粮食生产区,但是,到了明后期,则种植桑麻,而自身去两湖一带买粮食吃。
有明一代,近200年没有兴修水利,而明末年那些水利,是明初修的。明朝控制能力很差,跟宋朝不能相比。
明朝有皇帝、太监、亲王、宗室、勋贵、文官、武将、读书人,这些有权利的人把百姓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不是想办法发展生产力,而是兼并土地,导致民无立锥之地。
明末正处于小冰河时期,这也是粮食减产的原因。但是根本原因还是控制能力弱,无法救济。所以,清朝吸取教训,对救灾格外上心。

2、北方后金入侵
后金是农耕、渔猎混合民族,所以战斗力很强。

3、党争
明朝末期,东林党执政,对非东林人士大肆打压。例如熊延弼,如果在东北待个10年,就根本没有后金问题了,但是东林党非要打压熊延弼。派了个王化贞来分权,结果导致一发不可收拾。
另外还有东林干将袁可立、袁崇焕杀死毛文龙,是导致后金入侵北京的主要原因之一。

基本上失民心了 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折腾亡国了!腐败呗 !


导致明朝灭亡的最终原因是什么视频

相关评论:
  • 19370814771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夏凌屈答:明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政治腐败 明朝晚期,官员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导致政府效能下降,民生凋敝。这种政治腐败加剧了社会矛盾,削弱了统治基础。二、经济困境 明朝晚期,国内经济面临困境,农民负担沉重,商品经济发展受阻。加上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导致了社会经济体系的崩溃,加剧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 19370814771明朝为什么会灭亡
    夏凌屈答:3、无可战之师。明朝后期,军队装备差、纪律差、统帅多是无才无能一辈。4、崇祯皇帝个人原因。崇祯虽有治天下之心,却无治天下之才。他生性多疑,刚愎自用,致使好多的有才之人得不到实用,军事部署也失当,最终才导致国破家亡。外因:1、天灾人祸。崇祯时期,北旱南涝,天灾严重,农田颗粒无收,...

  • 19370814771明朝亡国的原因是什么?
    夏凌屈答:外部原因:1. 自然灾害:明朝末年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如旱灾、蝗灾和瘟疫,农业收成锐减,民不聊生。2. 满清的入侵:明王朝未能有效统治东北地区,导致女真族逐渐统一并强大起来。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消灭了南明政权,最终建立了清朝。总结来说,明朝的灭亡是内部腐败、政治失策和外部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 19370814771明朝灭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夏凌屈答:明朝灭亡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便是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制度,明后期朝政腐败,君主无能,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无地可种,权贵阶级借势加大盘剥,导致国家税收大幅减少。外因是各地农民起义,动摇了明王朝的根基,后金对明的作战,消耗了明王朝仅有的国力,加速了其土崩瓦解的速度。但最根本的原因是...

  • 19370814771明朝的灭亡有三大原因,哪一个是最终的推手?
    夏凌屈答:想想那有着三十年不上早朝的万历皇帝,还有短命的明光宗,更有致力于手工艺发展的明熹宗,那一个将国家大事放在第一位,明朝如何发展壮大,只能越来越脆弱。最后,若说这最后的推手,理应还是第一个原因导致的农民大起义。但独木不成林,偌大的大明朝最终走向灭亡,肯定是这些原因的共同推动。

  • 19370814771明朝怎么被清朝灭了
    夏凌屈答:1、明朝并非被清朝直接灭亡,而是先遭到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导致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明朝因而灭亡。随后,清朝利用明朝瓦解之机入关,逐步消灭了南明及其他抗清政权,最终统一中国。2、明朝灭亡的原因:(1)军事力量衰败。明朝初期凭借朱元璋建立的强大军事制度,能够对抗蒙古军队并平定多次起义。

  • 19370814771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夏凌屈答:而东林党也正统自诩,支持朱常洛成为太子,而万历想要立自己和宠爱的郑贵妃生的朱常洵为太子。三、自然灾害 明朝的灭亡还有一个重大的影响就是自然灾害,万历末年北方的中国进入了小冰河期。最终成为压迫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起义军来得更加猛烈再度席卷全国,最终李自成进入了北京城灭亡了大明。

  • 19370814771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明朝为什么会灭亡
    夏凌屈答:这就使得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演变成星火燎原的农民起义军。2、第二个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就是长年累月的战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烧钱的项目就是战争,没有之一。历史上许多盛极一时的王朝最终都是被战争给拖垮的。仅仅是一场大型战争就足以掏空一个国家的家底,可是倒霉的明朝却偏偏要应对两...

  • 19370814771大明王朝最终灭亡的原因
    夏凌屈答:流行的观点认为明朝灭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明朝亡于党争。哪朝哪代都有党争,而且皇帝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人为地制造党争,以取得朝局的平衡与稳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党争不仅不会使天下灭亡,反而会稳固君主的统治。 二,明朝亡于厂卫。东厂和锦衣卫是为了加强皇权而诞生,东厂和锦衣卫并不像影视所描绘的那么夸张...

  • 19370814771明朝是怎么灭亡的?清朝怎样建国的
    夏凌屈答:明朝灭亡的原因:1、天灾。15世纪,世界进入了小冰河时期,全世界的气候都在变冷,寒冷的气候引发了严重的旱灾,中国是这场灾难中受灾严重的国家。持续的干旱造成了北方农业的绝收,导致陕西、河南等地灾民遍地,所以激发了严重的民变,大明朝无力赈灾,引发了席卷北方的叛乱。2、内忧。大明朝北方遭遇了严重...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