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自己立这块异乎寻常的空白石碑,用意何在?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千古一帝的女皇(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为什么要给自己立一块“无字碑”呢?~

  武则天死前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次年五月她与高宗合葬于乾陵。令人奇怪的是这位冲破男尊女卑的罗网,打碎封建时代的桎梏,一跃登上皇帝宝座,生前唯我独尊,治国安邦的女豪杰,在死后,她的碑上一个字都没有留下,耐人寻味。

  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位于西安市西北80公里的乾县梁山上。墓前有两块高均为6.3米的石碑,西面为"述圣碑",碑文主要是歌颂唐高宗的功绩,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书写。该碑由7节组成,榫卯扣接,故又称为"七节碑",碑宽1.86米,重81.6吨。东面是武则天的"无字碑",碑由一块巨大的整石雕成,宽2.1米,重98.8吨。碑头刻有8条互相缠绕的螭龙,碑东、西两侧各刻有冉冉腾飞的"升龙图"一幅,升龙高四米、宽一米,其身躯矫健扭动,神态飘逸若仙,线条流畅,刀法娴熟。阳面是一幅狮马图线刻画,其狮昂首怒目,威严挺立;而马则屈蹄俯首,悠游就食。整座碑高大雄浑,雕刻精细,不失为历代石碑中的巨制。

  令人奇怪的是,当初立这块碑时碑上竟未刻一字。后人所加的文字,也斑驳若离,若明若暗,模糊不清。据《乾县新志》载:"向无字。金元后,往来登眺,有题咏诗篇刊其上。"《雍州金石记》也载:"碑侧镌龙凤形,其面及阴俱无字。"只是从宋代起碑上才有了笔力险峻、字体俱备的题刻。那么,女皇武则天立这块异乎寻常的空白石碑,用意何在?成为一千三百多年来人们猜测、探究却莫衷一是的"千古之谜"。纵观诸说,大致有以下四种说法。

  一说武则天认为自己功高德大,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的。武则天从公元655年做皇后开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也有二十一年。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杰出的女皇帝。在武则天看来,自己虽是女人,但高宗平庸,自己的才能绝对优于高宗,而且她统治期间在政治上打击了豪门世族,并通过发展科举制度,使得大量人才进入政治舞台,抑制了豪门垄断;她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并整顿均田制,使社会经济不断上升,民户数不断增长;她知人善任,破格用人,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并虚心纳谏, "累朝得多士之用"。她还加强封建国家的边防,改善与边境各族的关系。这就使得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而小小的一块墓碑是记不下自己的功绩的。正如明代一位无名诗人在无字碑上题的诗中写的那样:"乾陵松柏遭兵燹,满野牛羊春草齐;惟有乾人怀旧德,年年麦饭祀昭仪。"

  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此说提出的主要依据是:一是武则天以阿谀奉承的手段取得信任,从地位较低的"才人",爬到掌握大权的皇后,最终废唐改周,自立为帝,建立了武周政权。二是,武则天培植自己的亲信,建立宫廷奸党集团,并打着李唐"朝庭"的旗号,实行告密和滥刑的恐怖政策,铲除异己。

  岑仲勉、吕思勉等隋唐史专家根据宋代著名学者朱熹的《通鉴纲目》和欧阳修的《新唐书》等史籍,认为武则天"即使撇去私德不论,总观其在位廿一年实际,无丝毫政绩可记"。武则天当政时期,"对外族侵凌,全乏对策,而又居心疑忌,秉性残酷,陷人于罪,全凭锻炼;赋民间农器立颂德天枢,铸九鼎,构天堂,对国民生计毫无裨益",武则天的统治阻滞了贞观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曾失掉安西四镇,危害了国家的统一。武则天自知自己执政中,篡权改制,滥杀无辜,荒淫无道,罪孽深重,无功可记,无德可载,与其贻笑后世,不如一字不镌。吕思勉还在其两卷本《隋唐五代史》中,把武则天说成是"暴君",说她"使滥刑,任酷吏",所谓"识人才"也是她拉帮结伙,结党营私而已。

  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一生聪颖机警,常做惊人之举,立无字之碑是聪明之举,况且武则天留有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武则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应该否定的地方。武则天当政期间,贞观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仍在继续;在处理唐高宗去世前后的复杂局面中,她表现了不平凡的个人才干;就"纳谏"和"用人"这两点,连许多具有封建正统思想的人土,为之赞叹不已。但是,武则天的消极面也十分突出。如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费等。特别是统治后期,朝廷政治日趋腐败,形成一批为武则天所纵容支持的新的特权贵族。武则天被迫交出权力,还政于唐中宗,她知道对自己的一生,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写好写坏都是难事,因此决定立"无字碑",由后人去评价。

武则天死前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次年五月她与高宗合葬于乾陵。令人奇怪的是这位冲破男尊女卑的罗网,打碎封建时代的桎梏,一跃登上皇帝宝座,生前唯我独尊,治国安邦的女豪杰,在死后,她的碑上一个字都没有留下,耐人寻味。 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位于西安市西北80公里的乾县梁山上。墓前有两块高均为6.3米的石碑,西面为"述圣碑",碑文主要是歌颂唐高宗的功绩,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书写。该碑由7节组成,榫卯扣接,故又称为"七节碑",碑宽1.86米,重81.6吨。东面是武则天的"无字碑",碑由一块巨大的整石雕成,宽2.1米,重98.8吨。碑头刻有8条互相缠绕的螭龙,碑东、西两侧各刻有冉冉腾飞的"升龙图"一幅,升龙高四米、宽一米,其身躯矫健扭动,神态飘逸若仙,线条流畅,刀法娴熟。阳面是一幅狮马图线刻画,其狮昂首怒目,威严挺立;而马则屈蹄俯首,悠游就食。整座碑高大雄浑,雕刻精细,不失为历代石碑中的巨制。 令人奇怪的是,当初立这块碑时碑上竟未刻一字。后人所加的文字,也斑驳若离,若明若暗,模糊不清。据《乾县新志》载:"向无字。金元后,往来登眺,有题咏诗篇刊其上。"《雍州金石记》也载:"碑侧镌龙凤形,其面及阴俱无字。"只是从宋代起碑上才有了笔力险峻、字体俱备的题刻。那么,女皇武则天立这块异乎寻常的空白石碑,用意何在?成为一千三百多年来人们猜测、探究却莫衷一是的"千古之谜"。纵观诸说,大致有以下四种说法。 一说武则天认为自己功高德大,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的。武则天从公元655年做皇后开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也有二十一年。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杰出的女皇帝。在武则天看来,自己虽是女人,但高宗平庸,自己的才能绝对优于高宗,而且她统治期间在政治上打击了豪门世族,并通过发展科举制度,使得大量人才进入政治舞台,抑制了豪门垄断;她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并整顿均田制,使社会经济不断上升,民户数不断增长;她知人善任,破格用人,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并虚心纳谏, "累朝得多士之用"。她还加强封建国家的边防,改善与边境各族的关系。这就使得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而小小的一块墓碑是记不下自己的功绩的。正如明代一位无名诗人在无字碑上题的诗中写的那样:"乾陵松柏遭兵燹,满野牛羊春草齐;惟有乾人怀旧德,年年麦饭祀昭仪。" 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此说提出的主要依据是:一是武则天以阿谀奉承的手段取得信任,从地位较低的"才人",爬到掌握大权的皇后,最终废唐改周,自立为帝,建立了武周政权。二是,武则天培植自己的亲信,建立宫廷奸党集团,并打着李唐"朝庭"的旗号,实行告密和滥刑的恐怖政策,铲除异己。 岑仲勉、吕思勉等隋唐史专家根据宋代著名学者朱熹的《通鉴纲目》和欧阳修的《新唐书》等史籍,认为武则天"即使撇去私德不论,总观其在位廿一年实际,无丝毫政绩可记"。武则天当政时期,"对外族侵凌,全乏对策,而又居心疑忌,秉性残酷,陷人于罪,全凭锻炼;赋民间农器立颂德天枢,铸九鼎,构天堂,对国民生计毫无裨益",武则天的统治阻滞了贞观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曾失掉安西四镇,危害了国家的统一。武则天自知自己执政中,篡权改制,滥杀无辜,荒淫无道,罪孽深重,无功可记,无德可载,与其贻笑后世,不如一字不镌。吕思勉还在其两卷本《隋唐五代史》中,把武则天说成是"暴君",说她"使滥刑,任酷吏",所谓"识人才"也是她拉帮结伙,结党营私而已。 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一生聪颖机警,常做惊人之举,立无字之碑是聪明之举,况且武则天留有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武则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应该否定的地方。武则天当政期间,贞观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仍在继续;在处理唐高宗去世前后的复杂局面中,她表现了不平凡的个人才干;就"纳谏"和"用人"这两点,连许多具有封建正统思想的人土,为之赞叹不已。但是,武则天的消极面也十分突出。如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费等。特别是统治后期,朝廷政治日趋腐败,形成一批为武则天所纵容支持的新的特权贵族。武则天被迫交出权力,还政于唐中宗,她知道对自己的一生,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写好写坏都是难事,因此决定立"无字碑",由后人去评价。

对于武则天立无字碑的原因,历史上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武则天认为自己功高德大,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的。二说武则天自知罪孽深重,刻了碑文恐怕更招世人辱骂,还是不写为好。三说武则天想让后人去评说她的一生。这种说法与前一种说法恰恰相反。武则天对自己一生还是颇感自豪的。作为一个女流之辈,能在政治斗争中脱颖而出,并到达权力的巅峰。她要后人客观地评价她的文治武功,雄才大略,而与自己有利益冲突的儿子李显肯定不会对自己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鉴于此,武则天要将无字碑交与后人,就是要让后人对自己一生的功过是非作出评价。这三种说法似乎每一种都很有道理,至于哪一种说法是她的本意,现已无从考证。这三种解释都不科学。
大家知道,无字碑是武则天死后立的,与她本人的活动没有关系。我国古代的陵寝制度规定,皇帝的功绩太大的,不立碑。而武则天是一个善于标新立异的皇帝,非要给给他老公唐高宗立了一块碑,上面刻了一篇文字:“述圣记”。武则天死后,帝王立碑成为一个新的传统,她的儿子李显就给她立了一块碑。碑立好了,麻烦也出来了,上面的文字怎么写?这倒成了一个问题。直到唐玄宗天宝八载,她的尊号才最后定下来“则天顺圣皇后”。这时离武则天去世已过去近半个世纪,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没有人能够给武则开一个定评,于是刻碑的事情,也就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于是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无字碑。

是非功过,后人来说!

乾陵“无字碑”,也称丰碑,是为女皇武则天立的一块巨大的无字石碑。它与西侧唐高宗的述圣纪碑相对应。历代对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有不同的说法,或许较为合理的解释是,这“无字碑”是按武则天本人的临终遗言而立的,其意无非是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说,这充分展示了她博大的帝王胸怀与气魄。因为她临终前已经历了被逼退位,早已预见到她身后将面临的无休止的荣辱毁誉的风风雨雨……

武则天政绩卓著,却不为自己歌功颂德,让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是非,精神难能可贵,这表明她是有历史眼光的政治家。
还有其他说法:武则天立无字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或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


武则天为自己立这块异乎寻常的空白石碑,用意何在?视频

相关评论:
  • 18479199091武则天为自己立这块异乎寻常的空白石碑,用意何在?
    弘巩宇一说武则天认为自己功高德大,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的。二说武则天自知罪孽深重,刻了碑文恐怕更招世人辱骂,还是不写为好。三说武则天想让后人去评说她的一生。这种说法与前一种说法恰恰相反。武则天对自己一生还是颇感自豪的。作为一个女流之辈,能在政治斗争中脱颖而出,并到达权力的巅峰。她要后人客观...

  • 18479199091...一帝的女皇(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为什么要给自己立一块“无字碑”呢...
    弘巩宇特别是统治后期,朝廷政治日趋腐败,形成一批为武则天所纵容支持的新的特权贵族。武则天被迫交出权力,还政于唐中宗,她知道对自己的一生,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写好写坏都是难事,因此决定立"无字碑",由后人去评价。

  • 18479199091代李敬业讨武曌檄的注释译文
    弘巩宇武则天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她的淫乱、她的残暴都是为了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包藏祸心,窥窃神器”。为了这样的终极野心武则天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大肆排除异己、任用亲信、屠杀宗室、罢黜功勋,致使大唐江山风雨飘摇,“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一时之间先...

  • 18479199091睡前故事《井底之蛙》
    弘巩宇那么,女皇武则天立这块异乎寻常的空白石碑,用意何在?成为一千三百多年来人们猜测、探究却莫衷一是的“千古之谜”。纵观诸说,大致有以下四种说法。

  • 18479199091雾锁亳州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弘巩宇定都洛阳,并改洛阳为“神都”,史称武周。一晃七年过去,到了神功元年,四海承平,朝中无事。这种异乎寻常的平静下面蕴藏着巨大的危机,现在这危机已经愈压愈近。阳春三月,神都的天空碧蓝通透。蓝得像一块未经雕琢的蓝宝石,没有一丝云彩。上阳宫。武则天独自立在廊下,静静地看着一只鸿雁潇洒地划过...

  • 18479199091武则天是一位怎样的人物?
    弘巩宇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以一弱小女子,14岁为唐太宗才人,继为唐高宗昭仪、皇后,最后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竟然坐上国家庙堂的第一把交椅,对文武大臣召来挥去,掌天下生杀予夺之权,使男人威风扫地,这实在是一件异乎寻常之事。究其原因,固然与武则天的个人因素有关...

  • 18479199091关于善与恶的小故事
    弘巩宇他认为,乌鸦虽不是人,但母子亲情,与人同理,乌鸦被人迫害,前来官府伸诉,求助于官,此事本来就有些异乎寻常。那掏走小乌鸦的人,拆散乌鸦母子,残害弱小,行为恶劣,不能宽容。于是,温璋下令将那人处死,为乌鸦伸了冤,报了仇。 后来,此事传开,那些为非作歹之徒更是小心翼翼,收敛了许多,再也不敢轻易干坏事。温璋...

  • 18479199091唐朝武则天的后代皇帝怎样看待武则天
    弘巩宇如同武氏本人唯权是务、品行俗劣一样,武则天时代朝中的下三滥也异乎寻常的多。并且这些下三滥根本不屑以假仁假义的面目出现,处处以丑恶本色招摇得势,整个朝廷乌烟瘴气,有正义感及有才干的人处处受倾轧,常常处于下风,且人材凋零。就在这种状态下,武则天的政权经历了诸多的外忧内患,策动了无数次腥风血雨,竟是...

  • 18479199091帮找一下古诗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古从军行( 李颀) 马诗(李贺) 登飞 ...
    弘巩宇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其六)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

  • 18479199091历史上最邪恶的10个女人 武则天排最后
    弘巩宇腊纳瓦洛娜一世是马达加斯加王国君主,1828至1861年在位。腊纳瓦洛娜采取自给自足和孤立主义的政策,缩小政治上和经济上对欧洲列强的依赖,在沿海城镇Foulepointe击退法军,并镇压了马拉加什基督教运动。数千名被审判和处死。她的处理方式也显得异乎寻常和残酷的,总体而言,这些政策和军事行动造成了数以百万计...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