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临死前,为何后悔没有除掉姜维?两人有何矛盾?

来自:排行榜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姜维好战自重!姜维对蜀国的亡国负有责任。

其实诸葛亮的北伐国策本身就不妥当。先看三国实力:


蜀国就在一个角落里,占据了今天四川省的大部分,陕西省的汉中地区及其周边地区,云南省和贵州省的这些南蛮地区,表面上是逆来顺受的。


魏是最大的疆域,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北北部、陕西东部、甘肃省,辽东也在臣服之列。


吴,长江以南地区,皖南、江苏、鄂南,西部宜昌,甚至越南都属于吴。


吴的苏南、浙江、皖南、武昌、荆州、湖南、江西等地人力物力资源丰富。


从这样的区域地图划分,我们知道诸葛亮是很难消灭魏屯武的!


战争靠的是人力物力金钱粮食支持!魏国一河南一河北足以压倒蜀国的国民经济总量!


为什么牢牢掌握着曹的大权?是大众支持!他真的很重视发展民生,解决民生,大力恢复生产的政策!


孙权不傻。在东南拥有这么大的地盘就够了。他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生的政策,使吴国也繁荣起来。


两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割据,百姓生活贫困,百姓苦不堪言!很难有一个稳定的社会,能安居乐业,种田能解决温饱,织布能卖个好价钱,养鸡养猪能卖个好价钱。谁愿意打?人们讨厌战争!人就是想过上好日子。谁管皇帝姓刘还是姓?

当时三国分裂,各自为政。


蜀人也是这么想的!刘备入蜀,战斗,赶走刘章,政局稳定;刘备没多久就集结全国兵力攻打东吴,被打败了。他羞于回成都,死在白帝城!诸葛亮设法稳定局势,南下孟获。战争中有人伤亡!


嗯,没多久诸葛亮就聚集了几十万人马北伐中原,再次败北。马谡失守街亭全军急退!


没过多久,诸葛亮出兵北伐,北伐,北伐,北伐,北伐!诸葛亮离开祁山的时候六次出兵打仗!没有一次成功!


在一个国家打仗,不仅仅是军队的事!征兵,中青年军人,没人种地!粮食征用,青壮年参战,留下老弱病残种地,粮食产量和收入减少。在干旱、洪水和蝗灾的情况下,没有人力来抗击灾害。


诸葛亮认真考虑过这些情况吗?没有!


近两年诸葛亮出兵打仗!


所以,诸葛亮北伐的国策本身就是错误的!魏国力强大,比你多几倍的人,十倍的钱!魏也是人才济济。没看到舒的时候只剩下一个姜维。魏有司马师、司马昭、钟会、邓艾、郭淮(此人可抗姜维之攻)。后来两军攻陷蜀国,魏军在马庄势力强大,武将如林,能人众多,士气高昂。(因为经常被蜀国侵占和掠夺,魏和百姓也愤怒了很久)


诸葛亮没有北伐,是姜维接手。此人善战,伐中原九回!你什么意思?就是九次出兵打仗。


有道理。姜维一心想着出兵打仗,国内军需都没上来。人民被战争拖累,越打越穷。蜀国没有繁荣!而姜维坚持战斗,他就不裁军,不减兵,老百姓的负担就重了!


后来姜维两次出兵中原,连蜀将张仪也明确反对,劝说姜维:国家连年征战,国内百姓苦苦挣扎,内政不修。为什么要出兵?


可是姜维就是不听!


姜维在雇佣兵中的自尊是怎样的?后来刘禅反对他继续北伐,他带着8万主力去屯田,就是驻扎在某个地区开荒种粮解决军粮问题!这是什么意思?蜀国供应不了那么多军粮!而姜维不肯缴械!

诸葛瞻一定是不满姜维的嚣张跋扈!我一定说服了他。姜维会听吗?


诸葛瞻也不傻:他父亲诸葛亮太牛逼了,打不过魏。你能为姜维做些什么?


诸葛瞻是的女婿,朝廷的高级官员徐。他目睹了姜维连年征战,而刘禅纵情声色,任由宦官盘剥权力,朝政日渐式微,百姓失意。

纵观姜维九伐中原,每两年就出兵一次!


刘禅在位41年,包括:


诸葛亮南下云南孟获;


诸葛亮六次北伐中原;


姜维九次北伐中原。


所谓北伐,一共15次!平均2年做一次!失败过一次!


一个小国如果不管理好内政,不发展好民生,每两年出兵打仗,普通老百姓怎么过上好日子?


后来,姜维被杀。邴巍为什么切他的肚子?就是恨他多年反对魏!

诸葛瞻就是不喜欢姜维连年带兵,刘禅也拦不住。蜀国社会矛盾多,民生艰难!他一定和姜维争论过。


诸葛瞻也是个人才,能带兵,但没有战场经验,没立过战功,全是理论知识。所以,刘禅当然是用姜维当统帅,而不是把兵权交给诸葛瞻。


既然是同一个带兵的将军,诸葛瞻对姜维不满,政见不同,不能和平共处!但是是诸葛亮授予姜维控制蜀军的军权。刘禅信任姜维,诸葛瞻无奈!


直到邓艾攻打江油城成功,绵竹着急之时,刘禅才急忙召集诸葛瞻,把成都的驻军全部交给他,让他在绵竹迎敌。诸葛瞻奉命率军前往绵竹。


邓艾攻占江油城,立即收编江油蜀军。为什么这么顺滑?说明蜀国士气厌战,迷失方向,超然物外,都痛恨姜维连年征战好战,黑暗!


诸葛瞻到达绵竹。就真相而言,他要抢占危险地形,防守严密,不宜出战!因为邓艾被小股部队攻击,他的后续部队因为山还没到!这就是诸葛瞻失策的地方:以为自己兵多,又以为在蜀作战占了便宜,所以轻敌,不准备防御,不听部下劝告,先守住险要。他急于求成,就跟邓艾走了!


没想到,邓艾的部队是一直在魏国边境与姜维作战的勇敢勇士,战斗力强,经验丰富!虽然人数不多,但都是强兵!诸葛瞻带来的是成都驻军,平时享受特权,作战经验少,上战场少,士气低落。反正他们打不过邓艾部队!

诸葛瞻父子战死沙场,永垂史册!也算英雄!


其实决定两军攻打蜀国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蜀国的财政空虚,民生艰难,君臣不和,姜维对开荒的无节制自重,所以决定出兵!历史证明,司马昭的决定是明智的!


没有回过六次或九次,只是一次,就把舒放了出来!


晋武帝司马燕评论说:诸葛亮在蜀中,鞠躬尽瘁,其子死而后已,天下之善也!


诸葛瞻当然也是这么想的:姜维是国家衰弱,人民贫穷,导致蜀国灭亡的最大元凶!所以我后悔没有尽快摆脱他!


灭蜀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是姜维好战,连年征战!第二,刘禅黑暗,不同情民生疾苦,只会玩弄权术,并且雇佣奸夫,造成更大的危害。



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这是诸葛瞻临终前的遗言!

两人的矛盾是在诸葛亮去世后日益白热化的,那么两人的因和产生的矛盾?我们先分析一下两个人:

先来说说诸葛瞻,诸葛亮只有诸葛瞻一个儿子,诸葛亮去世时诸葛瞻才8岁,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但诸葛瞻能力一般,因诸葛亮在世时常年南征北战,缺少对儿子的教育,所以诸葛瞻并没有从父亲那边学到多少的本事,他是一直生活在诸葛亮的光环下面。“嫌其早成,恐不足为重器耳”这是诸葛亮对他儿子的评价。

再说说姜维,在蜀汉大将刘,关,张死的死,被杀得被杀,整个局面一落千丈,诸葛亮为了保住刘家的江山,发起五次北伐,但都以无奈告终,后来也有许多能人志士出场但都没有撑起什么局面,这时候姜维扛起了这把大旗,这就意味着军事方面的权利就在姜维的手上了,诸葛瞻继承诸葛亮的爵位却没有得到诸葛亮的官职,而诸葛亮把蜀汉的大旗传给了姜维,这让诸葛瞻心里极度的不满。

内政有黄皓弄权,军事被姜维把控,这就让头顶着父亲光环的诸葛瞻更加让“权臣”二字有名无实,这也是他们矛盾的所在。

姜维在接过这把大旗后,严格的执行者诸葛亮定下的各种政策,最重要的还是北方的计划,后来在北伐中大胜大败皆有,不好不坏,当然也没有进一步的发展。长期的北伐到底后勤的供应空虚,国家资源紧张,其实在诸葛亮生前刘禅对北伐也有微词,只是因为诸葛亮的原因不敢多说,后来一次姜维大败,诸葛瞻乘机落井下石,刘禅收了姜维的兵权,让姜维回家种田了。

景耀六年时,魏国大将邓艾决定征服蜀汉,诸葛瞻于蜀地阴平与其对抗,但诸葛瞻毕竟不是诸葛亮,战场厮杀必须杀伐果断,而他犹豫不决错失良机,导致兵败。魏国使者劝降,他怒不可遏杀了使者,临时前还不忘说那句“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可见对他们的成见有多深。

各位小伙伴们,这是在下的一点见地,写得不好还请多多指教,如有意见或建议可在评论区留言!



因为如果当初处死姜维,可能就不用北伐,这样蜀汉的江山没准就能再延续多年。最大的矛盾就是政见不合,姜维始终是个主战派,而诸葛瞻则希望休养生息,从长计议。

两个人没有什么矛盾,就是诸葛瞻纯粹觉得姜维太菜了,太菜又爱玩,天天被邓艾吊打,害的蜀汉损失太多国力了,不然最后也不至于被灭国。

蜀汉因为常年的北伐导致经济民生凋敝,可以说曹魏能够顺利地占领蜀国,与数次北伐失利有关,数次的北伐耗尽了蜀国大量的钱财人员。


诸葛瞻临死前,为何后悔没有除掉姜维?两人有何矛盾?视频

相关评论:
  • 18878943922诸葛亮儿子死前,说了一句“最大的错误是没有阻止姜维”,是什么意思
    路文类他说自己后悔最大的错误就是没能阻止姜维。还有就是没有守好国土,没有除掉黄皓,关于国土和黄皓的事情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说阻止姜维的事情让人很纳闷。因为姜维是一个对朝廷忠心耿耿的人,对于诸葛瞻说出这样的话,让人表示不解。

  • 18878943922为什么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临死前后悔没有除掉姜维?
    路文类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临死前,后悔没有除掉姜维,并非是因为跟姜维有私人恩怨,完全是因为政治观点不同。而且,诸葛瞻并没有打算除掉姜维,毕竟姜维并非奸佞之人。诸葛瞻只是想制约姜维,夺了姜维的兵权而已。诸葛瞻发出如此慨叹,是在蜀汉炎兴元年(263年),曹魏伐蜀之时。这一年,魏国派出了钟会、邓艾...

  • 18878943922诸葛瞻临死前后悔没有除掉姜维,他们之间有什么仇呢?
    路文类诸葛瞻之所以会后悔自己死前没能除掉姜维,是因为诸葛瞻认为姜维喜好战争又没能取得胜利,这才导致了蜀汉实力越来越孱弱。诸葛瞻死前曾经说过自己的三大遗憾,其一是没能及时除掉奸臣黄皓,其二是没能抵抗住邓艾的攻击,其三就是没能制衡姜维。黄皓和邓艾一个是奸臣一个是敌人,诸葛瞻遗憾是很正常的,而...

  • 18878943922诸葛瞻死前,悲愤的忏悔之词,暴露了什么秘密?
    路文类诸葛瞻因为没有得到诸葛亮的智慧,在行军上节节败退,这时他心中最无奈也是最痛的一点。蜀国的灭亡其实这个是必然的,因为刘禅在看到诸葛亮生前的六次北伐都没有成功,而诸葛亮死后,智慧更差的姜维怎么可能会取得成功。所以刘禅一直是反对北伐的,他的这种心理最终导致他信任黄皓,最终使诸葛瞻、姜维都死...

  • 18878943922“卧龙”诸葛亮的儿子临死前,为何直言自己后悔没有除掉姜维,二人有何深...
    路文类诸葛亮死后,姜维一直都坚定不移地奉行诸葛亮的北伐政策。因为数次北伐不仅没有战果,而且还耗尽了蜀国的国力,让蜀国积贫积弱,以至于后来亡国。诸葛瞻死前称自己当初没有约束姜维北伐,而导致姜维将国家带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如果早早的除掉姜维那蜀国也不至于那么快灭亡。作为诸葛亮的孩子,诸葛瞻觉得...

  • 18878943922诸葛亮儿子的临终遗言,为什么竟是后悔没有除掉父亲钦点的接班人?_百 ...
    路文类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他的临终遗言是没有杀掉他父亲的接班人的原因,是因为当时他父亲钦点的接班人将为他的理念和他的理念不一样。因为姜维是当时诸葛亮他亲手带出来的学生,一直是跟着诸葛亮他北伐的,所以他很能理解,为什么诸葛亮他想要进行北伐。但是当时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他8岁的时候诸葛亮他就去...

  • 18878943922诸葛瞻临死前,为何后悔没有除掉姜维?两人有何矛盾?
    路文类诸葛亮在蜀中,鞠躬尽瘁,其子死而后已,天下之善也!诸葛瞻当然也是这么想的:姜维是国家衰弱,人民贫穷,导致蜀国灭亡的最大元凶!所以我后悔没有尽快摆脱他!灭蜀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是姜维好战,连年征战!第二,刘禅黑暗,不同情民生疾苦,只会玩弄权术,并且雇佣奸夫,造成更大的危害。

  • 18878943922临死之前,诸葛亮的儿子为何后悔没杀姜维?
    路文类因为他认为姜维投降了魏国,姜维是诸葛亮的传人,他为了复国忍辱负重投降了魏国,当时诸葛亮的儿子以为姜维叛国,因此后悔没有杀他。

  • 18878943922诸葛亮儿子的临终遗言,为什么竟是后悔没有除掉父亲钦点的接班人?_百 ...
    路文类因为他与对方的政见不同,并认为是对方的穷兵黩武才导致了蜀汉当下的现状。题目中出现的武侯之子,指的就是诸葛瞻,他曾经在死之前表达过一个想法,即希望除掉黄皓和姜维这两个人。前者大家都知道,就是刘禅宠幸的宦官弄臣,至于后者,则是诸葛亮钦点的接班人之一。从诸葛瞻的话中,不难看出,他对姜维...

  • 18878943922诸葛亮儿子临死前,为什么后悔没有杀掉姜维?
    路文类诸葛瞻在绵竹之战中战死沙场,在最后时刻说到在国内除不了太监黄皓,在对外作战的时候守护不了国土,最朝廷外不能制衡姜维,恨最后不能杀了姜维。可见诸葛瞻在临死前对于姜维的意见非常之大,恨不得早早除掉了姜维。要知道姜维可是诸葛瞻的父亲诸葛亮临终托付的蜀汉重要之人,但是诸葛瞻却和姜维彼此...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