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林家的林本源园邸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板桥诵书中,板桥“善诵”表现在哪些方面?~

不论地点“舟中、马上、被底”,不论情境“或当食忘匕箸”,不论对象“或对客不听其语”(包括自己“并忘其自所语”),都能进入忘我境界。

你到板桥不就到了

林本源园邸为板桥林本源家族于板桥兴建的房舍,是目前台湾仅存最完整的园林建筑。该居可追溯至1847年,当时为林本源家族北上屯租的租馆,后经林国华、林国芳两兄弟扩建,成为林本源家族居所。1977年,林本源家族将庭园部分捐给台北县政府,并于1982年开放参观。目前林本源园邸由文建会、内政部、观光局、台湾省政府以及台北县政府共同负责保护与整修的工作,并为园林类二级古迹。
林本源园邸总面积约6054坪,可分成「园」和「邸」两个部分:园又被称作「板桥林家花园」,指的是住屋之外的庭园部分,其中包含来青阁、月波水榭、定静堂等多处房舍与人造山水;邸指的是林本源家族居住处,即庭园西侧的三落大厝。目前三落大厝仍属于林氏祭祀同业公会,需专人带领才能入内导览。 林本源家族始祖林应寅于1778年来台,早先定居于新庄一带,后其子林平侯靠贩米为业,获得大利,并大量收购农地,大抵奠定日后林本源家族的巨额财富。
到了1846年至1848年之间1,为了方便屯放收来的租榖,林平侯的三子林国华与五子林国芳在板桥一带兴建弼益馆作为「租馆」。该馆面积约150坪,为特殊形式的四合院,并于前后设有凉亭,以作为点收租榖的地方。
1851年,林本源家族迁居至板桥,并于同年兴建三落大厝以作为家族居所。这时由于漳州人与泉州人对峙,拥有庞大财力的林本源家族自然成为当地漳州人的主要领袖,而三落大厝也成为当时漳州人的主要指挥所,因此该厝不但在建筑时加上诸多防御设计,平日亦有数百壮丁在此戒备,并维持至日据时期初期。 ▲汲古书屋
仿明代毛子晋之汲古阁而命名。昔收藏图书数千卷不乏宋元善本,为林家子弟读书之所。前有雨亭造型奇巧。它是一座三开间并带轩亭的建筑,前后皆设格扇门,以利出入,作为书屋,其窗格子均采较简洁大方的形式。前庭布置名条花盆架,供摆奇花异卉,作为饱览辟籍之馀的调剂。
▲来青阁
走出方鉴斋,景色转趋开朗,迎面而来的是来青阁,耸立在庭院的中央,乡人又以绣楼或梳粧楼称之,当年作为贵宾下榻之所。登楼眺望,附近绿野平畴及大屯观音山尽收眼底,也许因而取名为来青吧!此阁全为楠木及桦木所见,且处处可见华丽的雕刻。阁之屋顶采歇山式,飞檐高昂,门窗精雕细琢,为林园建筑物之冠,阁前又有一戏亭,其横额题曰:「开轩一笑」。林园当年邀请戏班子娱宾,观众不是自家人就是贵宾,人数不太多,因此戏亭并不大。昔日招待贵宾处。登楼四望,青山绿野尽入眼底,故名来青。阁前有剧堂,有横额题曰:「开轩一笑」故称。
▲香玉簃
簃为阁边小屋之意,观赏花花卉之所筣前为花圃,每遇花季遍地似锦,与周围台阁相映,富有诗情画意。香玉簃是由回廊转折扩大而成,面积不大,是观赏花卉之所,前面有一花园,种植奇花异卉,每当花开时节,主人即邀请宾客共赏,此时花团簇与周围亭阁相映,极富诗情画意。
▲观稼楼
它的方位与三落旧大厝一致,关系也很密切,可能是园内较早期的建筑,当年由此可远眺观音山下田园里农夫耕作。其本身亦有档景的功能,使人不能一眼望穿大水池与假山壁。以观稼楼为中心,旁又有曲折之回廊,顺此回廊游走,每有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感,那知峰回路转,又有一片幽静的小天井又出现在你眼前。楼前小院围有书卷形花墙,俗话说开门见山,这而却是开门见书,大概隐喻开卷有益吧!更使人著迷的是墙上有,水果形漏窗,取用石榴、南瓜、仙桃于柿子为图案, 福、禄、寿、喜之意。登楼眺望,面对观音山下一片田园,阡陌相连,田家风景尽数眼底,恍若置身圆明园之「多稼如云」,故名。
▲定静堂
定静堂名系取大学「定而后能静」,林维源亲题,为光绪元年堂名匾额,为园中占地最广的建筑,它是四合院,前后进之间均以亭相连。两廊不设门窗,直接面向天井。当时做为宴会场所,堂中开敞的廊亭可以摆酒席,约可同时容纳一百多人用餐。定静堂之外观有些像住宅,两侧的围墻是用八角花砖砌成,墻上有蝴蝶及蝙蝠的漏窗,代表「赐福」。
▲月波水榭
榭是盖在水边的建筑,外型为双菱形,因伸出水面所以有小桥与岸相连;屋顶有平台,可供人赏月。因月影映於水中,故名「月波水榭」。
▲榕荫大池
为园内最大的水域,池畔深植老榕数株,岸北仿林家漳州龙溪故里敷石为山。绕池有钓鱼矶、云锦淙等台榭。榕荫大池为曲尺形的不规则水池,临观稼楼的案边设有码头,可使船停泊。水池周围分布著大小形式不同的凉亭,有八角亭,菱形亭及平行四边形得叠亭,又依地势作变化,表现灵巧。
▲敬字亭
榕荫池边,有一座焚纸炉,凡有字纸必拿至此焚烧,有石尊文字,珍视民族文化。敬惜字纸,乃国人之美德,旨在尊重文字,珍视民族文化。敬字亭即为敬惜字纸之唯一设施,古今奉行至谨。




板桥林家的林本源园邸视频

相关评论:
  • 13277859434林本源园邸林本源园邸
    明促齿林本源园邸,位于台湾板桥,是林本源家族历史上的重要建筑遗产。这座建筑可追溯至1947年,起初作为家族北上屯租的租馆,经过林国华、林国芳兄弟的扩建,逐渐发展成为林本源家族的主要居所。1977年,他们慷慨地将庭园部分捐赠给了台北县政府,此后,园邸在1982年开始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林本源园邸占地约6054...

  • 13277859434板桥林家林本源园邸
    明促齿板桥林本源园邸是台湾仅存的完整园林建筑之一,建于1847年,起初是林本源家族的北上租馆,后由林国华和林国芳兄弟扩建为家族居所。1977年,庭园部分被林本源家族捐给了台北县政府,并在1982年开始对公众开放。如今,园邸由文建会、内政部、观光局、台湾省政府和台北县政府共同管理,是园林类二级古迹。园...

  • 13277859434板桥林家的林本源园邸
    明促齿目前林本源园邸由文建会、内政部、观光局、台湾省政府以及台北县政府共同负责保护与整修的工作,并为园林类二级古迹。林本源园邸总面积约6054坪,可分成「园」和「邸」两个部分:园又被称作「板桥林家花园」,指的是住屋之外的庭园部分,其中包含来青阁、月波水榭、定静堂等多处房舍与人造山水;邸...

  • 13277859434林本源园邸 历史
    明促齿林本源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78年,当林应寅作为始祖抵达台湾,最初选择在新庄地区安家。林平侯,林应寅的儿子,凭借贩米的贸易活动积累了可观财富,并积极购置大量农田,这为林本源家族的财富奠定了坚实基础。1846年至1848年间,林平侯的三子林国华和五子林国芳在板桥地区为了存储收取的稻谷,建造了一座...

  • 13277859434东南林氏之台湾板桥林家
    明促齿林本源家族在台湾的影响力可见一斑,从1776年发迹至1913年分家,历时一百三十余年。林本源的经营之道,使其从米店店员发展为年收租谷数十万石的巨富。林本源园邸为现今台湾仅存最完整的园林建筑,是台湾第一家的代表,受到保护与整修。在漳州市台商投资区角美镇过井社,座落着“永泽堂”林氏义庄,由...

  • 13277859434板桥林家历史沿革
    明促齿林本源家族的居住地——板桥林家花园,曾是清代的显赫府邸,现已成为板桥地区的重要古迹和旅游景点。到了清治时期,林维让和林维源兄弟将林家的声望推向顶峰,林家花园也在此期间得以扩建。在同治13年的「牡丹社事件」后,沈葆祯任钦差大臣,林维源积极参与抚垦和防务,捐款20万两。光绪10年的中法战争...

  • 13277859434板桥区观光旅游
    明促齿板桥区作为旅游胜地,拥有丰富多样的观光资源。首先,不可错过的古迹名胜有林家花园,又称《林本源园邸》,以及历史悠久的大观义学(大观书院),让人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而接云寺、板桥妈祖庙、潮和宫和板桥圣若望天主堂等宗教圣地,更是展现了板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信仰文化。夜晚来临,板桥的夜...

  • 13277859434林家花园的建造过程
    明促齿而往昔的“林本源邸园”的花园,经台北县政府着手修缮整建,自民国70年至76年完成正式开放,让国人一睹台湾现存格局最广大、结构峻伟的古绩庭园。板桥林家花园是台湾最著名的私人园邸,也是中国私人园邸中最大的,是台湾传统建筑群中最美丽的。近年林家后代林伯寿先生将其捐给政府,内政部并拨款修建于七十一年底开工,...

  • 13277859434雾峰林家宅园的莱园
    明促齿即林家花园。以莱园十景著称;与台南吴园、新竹北郭园及板桥林本源邸园合称台湾四大名园。1893年(清光绪19年),林文钦乡试中举于,筑莱园于雾峰之麓,奉觞演剧侍其母罗太夫人以游。命名出典自老莱子彩衣娱亲。梁启超曾于1911年访台期间题诗十二首咏赞莱园景致,后人称为「莱园名胜十二绝句」。现...

  • 13277859434板桥区历史
    明促齿道光年间,林本源家族从新庄迁移至此,进一步推动了板桥区在宗教、商业和文化领域的繁荣,使之成为邻近地区的核心。到了大正九年,全台行政区调整为五州三厅,板桥作为海山郡役所的所在地,确立了其行政中心的地位。在日治时期,板桥成为海山郡的核心,名为海山郡板桥街。二战结束后,日本撤退,国民政府...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