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责任教育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责任感教育~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纪元,人与人之间将更加走向合作与分享,责任感将成为现代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小学阶段,孩子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发展,这个时候正是培养责任感的最佳时期,所以我们要为孩子在小学阶段就打好这个基础,切实培养起小学生的责任感。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在社会关系中,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就确切无疑地指出了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肩负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责任。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责任教育?
一、小学责任教育的定义
责任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途径、方法,培养责任主体的责任素质,以使其对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加以确认、承诺并履行的教育。学校责任教育就是使学生践行某种职责,而对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影响的过程。
小学生的责任心根据其年龄特点,可以从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以及对自然这几个维度,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的责任心:
1、自我责任心:自主、认真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自己的事自己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珍爱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2、 他人责任心:心中有他人,对他人负责包括对家庭负责任,对集体负责任,感受责任带给自己的益处等。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育学生去付出责任,并且享受责任带来的益处,更高层次的是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责任习惯。
3、 社会责任心:承担家庭责任,对家庭负责。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对集体负责。讲公德、守规则,对社会负责
4、 自然责任心: 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对自然负责。
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怎样对他们进行责任教育?
二、小学生责任教育的方法
小学生的责任教育应该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多个环节入手。应该从学习实践中培养,从行为实践中培养,从家庭实践中培养,从社会实践中培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责任教育呢?
1、根据文本内容,制定有利于学生责任教育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美、山河壮丽、人民勤劳智慧;了解和热爱革命领袖及中国共产党……”例如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目标制定其中之一:“以读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的自然责任心,即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对自然负责。
2、利用新课中的导入,渗透责任教育
在教学中,首先抓好“导课”这一环节。我用生动、形象的电化教学和富有感情语言,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教材所描写的情境之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例如新授课文《詹天佑》一课时,我设计的导入是:多媒体出示青龙桥站旁的铜像,讲述铜像的由来,让学生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根据文本的内容,设计导入,在导入中渗透对学生的责任教育,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在教学中融入了德育教育,真是一举两得。
3、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主动地渗透责任教育。
从阅读课文的全篇内容中,感受人性关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情感教育”为主线,把“关爱生命,塑造完美人生”的人文意识倾注给学生,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从中感悟、体味人性关怀。
上课之前我们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文本,挖掘其中德育的材料,利用语文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在《穷人》一文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 贫困毅然收养了已故邻居两个孤儿的事,他们的高尚品质让人感动。为了培养学生对他人的责任心,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问题: “说说桑娜和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研读文本,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善良、爱帮助人、勤劳、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有同情心、淳朴……”。通过对教材的发掘,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主人公的高尚品质,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在教学中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讲述人间真情故事,让学生感受互相关爱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了责任教育。
汉语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
教学中,我们的课本有很多的课文,我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时间的投入,重要的文章要精讲,让学生能够很清晰的了解文章主题思想、文章的重要内容、文章的重要句子等等。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勇于进取,用一种独特的思维去引导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将学习作为一种乐趣长期的坚持下去,养成一种爱读书、好读书的境界。
4、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言传身教相结合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以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的行动更是无声的教育和最有影响的榜样。由于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可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具有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言传身教等人格力量的德育功能,其中特别是身教的作用就显得十分的必要。首先,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学生中模糊的认识或错误的观点要帮助澄清或予以纠正,切忌将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带进课堂,片面的看待个别社会问题;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表现出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师德,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认真对待各项工作;第三,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知识渊博、语言表达、板书等教学能力强,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形成良好的学风。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表达教师爱心,荡起回应。“爱”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基石,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没有爱,所有的人文精神将失去了光彩。教师要以爱为根,多种方法与学生产生共振,从而达到教育目的。我们不能把眼光放在知识接受上,重知识能力而轻爱好与特长教育,使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不能和平共处,缺乏融洽宽容的人文内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无私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并欣赏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都能成才,并把这种信心传递给学生,在学生心中荡起回应。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明确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念。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使学生不仅得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美。使学生在学习中接受责任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熏陶,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谐社会的新人才。但我们也看到,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总会有反复,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责任心的支撑。责任心以认识为前提,以情感为基础,靠意志来维持,通过行为来体现。一个人具有对己对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心,良好的行为才可能稳定持久,进而形成受益终身的良好习惯。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如在教授《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先让学生充分体会志愿军战士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感动氛围的基础上,再启发引导学生:那么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还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呢?以及该如何去做才是爱国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践表明,搞好环境保护既要靠管理,靠科学技术,更要靠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而学校教育首当其中要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环保意识的任务,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必要结合教材渗透环保教育。
如在学习《向沙漠进军》一文时,首先让学生了解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以及想要战胜沙漠必须付出巨大代价。其次,启发学生,土地沙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是我们人类人为造成的,再联系实际,谈谈近年来西北地区发生的“沙尘暴”给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然后再启发学生为了我们人类以后不再遭受土地沙化之苦,我们该如何做呢?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真正成为全社会共识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现代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滋生着个性强、突出自我和娇纵任性等缺点,尤以自我为中心表现特别严重。在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懂得个人服从集体的协作关系,要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呢?
在学习《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时,先 让他们整体感知内容:一群斑羚被逼上伤心崖,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老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心甘情愿的选择死亡,让年轻斑羚获得新生。借此,启发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需不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呢?让学生与之相比较,谈认识,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的的确确少不了这种团队合作、自我牺牲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 而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仅有一次,是来之不易的。但是我们的一些中学生由于缺乏对生命的认识,不尊重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的生命当作儿戏,厌学、早恋 、泡网吧、群殴等这些不光彩的事不乏发生。
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敬畏生命》一文时,我让学生了解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经过豪华的、奢侈的投资之后才得到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热爱我们这来之不易的生命。
五、语文教学中渗透谦虚上进教育 韩愈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阅读好文章,就是和大师对话,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阅历有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蕴含在文中的深层含义,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适时准确地加以引导,并拓展开去,让学生明白:学无止境;人活到老学到老;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唯有如此,方能不断进步,受益无穷。
六、语文教学中渗透责任感教育 一个人富有强烈的责任感是有所作为,事业成功的基本因素之一。如果学生缺乏责任感,就难以担负起时代、国家赋予的重任,而起重要作用的正是学校的教育。但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出现了话不由衷、不负责任的言行,作为语文教师,应把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里。
如在学习《散步》时,先引导学生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深刻含义——表现了作者肩上肩负的承上启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我们需不需要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呢?要求学生结合自己谈感受,使学生的责任认知与现实状况有机联系起来,并逐步落实到行动上,培养起学生的责任感,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总之,教育贵在以人为本,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愿能在新形势的大语文背景下谱写崭新的一页。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翻开中国的历史,有多少仁人志士,他们对祖国赤胆忠心,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牺牲精神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如击退匈奴的霍去病、为民族的大团结而和亲的王昭君、民族英雄岳飞、推翻中国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孙中山、为中华崛起而发奋读书的周恩来总理、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创下“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业绩的毛泽东主席、“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先生、为会主义现代化描绘了宏伟蓝图的邓小平同志及为祖国的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们。他们无不是把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己任,富有高度的责任感。否则,哪有我们那辉煌的中国历史和现代富强的祖国呢?因此,祖国的富强,民族的振兴,我们全国的人民都有责任。
但现代不少的初中学生,他们对社会、对他人、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感淡泊。他们自私自利,缺乏合作精神,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则坚持个人利益为重,不考虑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不关心集体,不关心社会,急功近利,思想浮躁,不重品位和人格,只求索取,不重回报。不孝敬父母,不尊重长辈。他们不愿意吃苦耐劳,工作拈轻怕重,遇到问题就想方设法推卸责任,学习马虎了事。以上的表现,都是他们责任感淡泊所致。
责任感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心情。而责任心就是对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科威特的穆尼尔.纳索夫说:“责任心就是关心别人,关心整个社会①。”面对初中学生的责任感淡泊的社会现实,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道德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而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②。”道德品质,即“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是做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③”。学生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就是学生道德品质的欠缺。又因为在各科教学中,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使他们的人格内涵得以不断丰富,层次不断的提高,使他们懂得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
那么,在我们初中的语文教学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通过什么途径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呢?
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观是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心理的核心,它影响着人的精神面貌,指导着人的语言和行动,决定着人的道德、理想和情操。如果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正确就会对人生和价值的取向不正确。如果他们认为人生就是为了享乐,他们就没有什么追求,没有人生的奋斗目标,就会得过且过,不会奋发图强,努力创业,更不会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了。如果他们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就会努力拼搏,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尽职尽责。因此,要用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思想情操,使他们养成诚实、奉献、俭朴、勇敢、合作、进取、有爱心等良好习惯。如果他们能养成这样良好的心理品质、行为习惯,那责任感离他们也就不远了。
在我们初中语文课外读物中,有不少这样反映人生价值取向的文章,如有先国家而后私仇、宽宏大度的《廉蔺交欢》。文中叙述了战国时赵国的使臣蔺相如,在与秦王作斗争时,敢于冒着生命危险,与之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对于要羞辱自己的廉颇将军,却一让再让。他在自己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相矛盾时,他毅然选择了国家的利益。他顾全大局,把自己的私人恩怨放在后头。他这种爱国的高尚品德确实令人敬佩。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要引导学生学习蔺相如这种爱国的情怀,当自己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相矛盾时,应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当自己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相矛盾时,应以集体的利益为重。让学生认识到个人的价值只有在对祖国、对集体、对人民有作为时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爱心。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德国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④。”那么,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就必须培养学生的爱心。因为他们对父母、对老师、对同学、对事业、对祖国有一份真挚的爱心,才会产生一种责任感。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培养学生的爱心的课文,如《心存感激》一文。文中提出了要对父母、对事业、对生命、对生活、对大自然心存感激。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就必须要因势利导,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知道父母的恩情似海深,如果没有了父母,就像迷路的孩子找不到家,断线的风筝在空中飘摇。教育学生对父母要存心感激。引导学生爱父母、爱事业、爱生命、爱生活、爱大自然。只有这样,他们的责任感才会油然而生,才会对父母、对老师、对同学产生责任感以至对集体、对社会产生责任感。
3. 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心理品质
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还要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因为学生只有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才能敢于面对挫折,敢于面对困难,才能吃苦耐劳。工作才不会拈轻怕重,遇到问题才不会推卸责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的心理品质。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要知道我们的人生路不是一帆风顺,我们要面对的不是阳光与温暖,不都是春风与微笑;人生的道路上布满荆棘,人生天空中时常有雷鸣。教育他们要勇敢地面对人生,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挫折,勇敢地面对失败,要在那里跌倒就要在那里爬起,做一个生活的强者。要具有笑傲困难、笑傲人生的气魄,具有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意志。如果学生具备了顽强的意志心理品质,他们就能战胜重重困难,他们的人生路就越走越宽。那他们自然就会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的课文,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课文。有鼓励人们进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有赞颂师生爱国情操的《最后一课》等具有深远教育意义的巨篇。这些课文人物的情怀、操守都闪烁着人生的光辉,显示了人格的力量,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及爱国的情操。我们教师必须通过一些科学、有效的训练,同时挖掘其深刻的主题,找寻其光辉的点点滴滴,来教育学生,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实现和完善她们的人生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美,是客观事物的特殊属性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使人们在身心上获得某种满足的心理过程。审美观,就是对美的认识、感受和评价的基本观点⑤。”“正确的审美观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才获得的⑥。”因为学生有正确的审美观,才能分辨出美丑、善恶,才能分辨黑白、是非、真伪,才有助于学生探求人生发展的个性、增进知识、去私忘我、净化感情,使得身心健康。才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必须充分利用教材中美的因素,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包括美的形象、美的意象以及美的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如小说《荷花淀》描写了在抗日战争期间,白洋淀地区,以水生嫂为核心的一群妇女,为了保卫祖国,他们送郎上战场,助夫歼敌。因为她们明白:有国才有家。所以她们识大体、顾大局;她们勇敢、坚强,后来也成长为抗日战士。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使学生懂得她们的情操是美的情操;她们的人格是美的人格;她们的品质是美的品质。她们对祖国、对人民尽职尽责,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鼓励学生也应该像她们一样,对祖国、对人民尽职尽责,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学生。
在教学《致橡树》时,要使学生懂得怎样的爱情是美好的,怎样的爱情是不可取的;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让学生去欣赏那美好秋色,更欣赏词中那美的语言,使他们懂得怎样的语言才是美,说什么话才对别人负责。所以语文老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因为如果学生有正确的审美观,就会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学生如果有了正确的审美观,就会产生一种责任感,从而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
除此之外,语文教师也必须有高尚的道德品德,有高度的责任感,而且要有 渊博的知识,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度的责任感。
教师要为人师表,要爱学生,要有敬业乐业的精神。知识面要广。既要懂得生活常识,如衣食住行、卫生保健知识等。又要懂得基础知识,如政治、经济、艺术、文学、历史、地理等。尤其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这样,教师的讲课就会更精彩,这也是对学生负责任。那么,学生对老师就产生了信任之心,就会听从老师的教诲,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就会得心应手。教师这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度的责任感。
美国的韦伯斯特说:“履行职责会使我们幸福,违背职责会使我们不幸⑦。”美国的门肯又说:“人一旦受到责任感的驱使,就能创造出奇迹来⑧。”而印度的普列姆昌德在《五大神》中说:“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们的狭隘性。当我们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⑨。”可见,责任感是何等的重要啊!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责任感,只有他们有高度的责任感,才有幸福、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①④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智慧格言辞典》中的284页。
②③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黄国漳、苏国炎主编的《教育学》中的166页。
⑤⑥《中学教师之友》1996年第1季度34页的《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观的问题》,作者,方韩。
⑦⑧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智慧格言辞典》中的286页。
⑨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智慧格言辞典》中的285页。

结合具体文本设置情境或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谈谈假如你就身在其中或假如就是你,你会怎么做。从而把文本中的人物与自己联系起来。

文本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从生活实际认识责任。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责任教育视频

相关评论:
  • 17327332957如何在高中语文中渗透德育教育
    濮古泡在日常生活中,高中生如果能拥有完善、美好的人格,积极、健康的思想,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语文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德育教育,让学生在知识积累过程中,净化自身情感和提高人格修养。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

  • 17327332957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品德教育
    濮古泡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好语文学科的德育优势,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切忌空泛、枯燥地说教,人为地拨高。教师要避免在教学中走极端:既不能光讲授语文知识,也不能只强调思想教...

  • 17327332957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濮古泡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这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不能空泛,枯燥地说教,也不能人为地拨高,因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并不等同于政治课程中的思想教育。要避免在教学实践中走极端:...

  • 17327332957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濮古泡凭借教材,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给予有益或良好的影响,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点化出来,呼唤出来,以打动学生的心弦,对其情操进行“陶冶”与“熏陶”。2、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是很多的,我们必须从教材的特点出发,认真挖掘...

  • 17327332957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濮古泡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成熟起来,明白要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深刻道理.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 定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工作.\\x0d二、正确处理好德育与...

  • 17327332957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
    濮古泡日常生活范例丰富活动动力推动德育教育语文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过程语文教师德育教育渗透语文教学全过程才会使德育成空泛口头说教从而更好地促进语文知识学习使语文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实现水乳交融齐头并进 教书育人教师重要使命德育育人灵魂学校教育应处于极其重要地位事实上学校里每位教师都应德育教育工作者...

  • 17327332957如何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濮古泡[提要]在全社会呼吁素质教育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了语文改革的必经之路,而德育渗透又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在小学语文中必须体现寓德于教。培养学生的友爱思想、进取精神、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我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教学实践及体会,分别就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中怎样寓德于教谈几点具体做法...

  • 17327332957[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二年级语文德育渗透结
    濮古泡以上几种德育渗透方法,是我在教育实践中逐步积累的一些浅见。“教无定法”,只要能结合学科本身特点,持之以恒、适时适度的进行相应德育渗透,我想,语文教学就能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当然,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不分轻主次一味地追求德育,而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艺术美的...

  • 17327332957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濮古泡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 、学科渗透,巧妙地融爱国主义教育、环保意识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生命意识教育、谦虚上进教育以及责任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关键词:语文 德育 渗透 教育 一、 语文教学中渗...

  • 17327332957试论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濮古泡每一篇课文都是一颗闪光的珍珠,它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美的形态,诸如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巧夺天工的艺术美,促人奋进的社会美等。语文教学要用美学的观点,把这些美的人、景、事、物都展示出来,引领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感知美,让他们从愉快的美感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到思想教育。我认为达到这一目的的...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