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佛人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佛教有多少误区?~

关于佛教有多少误区呢?

一、现在学佛的人越来越多,但大家刚刚接触到佛法之时,因为没有正知正见的明师指导,受到世俗的误导,或者本身对佛法的误解,常常会走进一些误区,对学佛产生错误的知见。

  如此,不但会导致自己产生严重的信仰误区,更会误导他人,让他人对佛教产生误解,非但不能使得佛法得到弘扬,还会严重影响正信佛教的形象。

二、学佛常见的误区。

1、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是逃避者的场所

现代人很多都觉得佛教对待生命、生活是消极的,尤其一些初入佛门的弟子,受到这种风尚的影响,都会产生出悲观厌世的心绪。

还有些人在自己人生不顺、事业受阻、情场失意、仕途受阻时,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我要出家。这是什么,这是把学佛当成了逃避的手段,觉得学佛就可以逃避那些自己应该承受、却不愿承受或者承受不了的痛苦。

佛是什么,佛是觉者,修佛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探求生命、自然、宇宙奥秘,修佛之路需要的是艰苦卓绝的持之以恒,很多大德证悟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才获得无上正觉,修行之路是积极的,绝对不是消极逃避。

尤其是大乘菩萨道的,普度众生、慈悲济世的精神,更是在积极护持三宝的同时,以弘法为家务,以利生为事业。

2、对诵经有极大误解,认为晚上、坟地等场所不能随便诵经,会招鬼怪。

有些人,对经书本身,便有着固执的错误知见,奉请一本经书回去,连放都不晓得该怎么放,总觉得会不会对菩萨不敬,放在不好的位置会不会有果报之类的,心里忐忑不安、难以入眠,更甚者因此,都不敢奉请经书回家。

如若不然,便是诵读经文时,有着诸多忌讳,晚上能不能读、女性来月事能不能读、医院能不能读、是不是一次性必须读完、应该在什么地方读等等。

这些,都是对经书、或者说经文,有着极大的错误知见,经文是什么,是佛陀的开示,是智慧的集结,对诸佛菩萨的敬意是放在心里的,不是表面这些功夫。

尤其,诵读经文,令得六道中其他众生,也可以听闻佛法,这也是法布施的一种,是积累功德的行为,所以至心一念,随时、随地、随愿诵读即可。

3、认为信佛便一定要恪守清规戒律,怕自己受不了,不敢信佛。

或者是受到文学作品影响,或者是影视作品影响,或者是受到对佛教有误解之人的影响,很多人都觉得,一旦信佛,自己便必须恪守种种清规戒律,如果做不到,便会遭来祸患,从而不敢亲近佛门。

这其实,是将“信佛”“皈依”“受戒”这三个概念混为一谈了,认为这是一回事,这便错了。

对于众生而言,“信佛”并不会影响你原有的生活轨迹,单纯的信仰佛教,并不会强制要求你去做什么事情,守什么规矩,相反他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积极,思想更宽容。佛法中有“四不坏净”,即建立起对佛法僧三宝及戒律的坚定信心,即是一种巨大的功德。所以仅仅是对佛菩萨有信心,信仰佛教就是大有裨益的事。

而“皈依”对人其实也并没有强制性条件,最重要的便是内心对佛教的皈依,唯一的要求可能便是在信佛的时候,不能同时信仰其他的宗教。

而“受戒”则是“受戒未必出家,出家必须受戒”,所以只是信仰佛教的话,并没有硬性要求。

4、自己一信佛,便觉高人一等,与普通人、甚至家人不一样了。

有很多人,一学佛,就着相,总觉得你看我是信佛的人,我跟你们是不一样的。于是,随随便便拿着佛家要求、佛门戒律,去挑剔家人、身边的人,心想你们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好,时间久了,便跟家人离心离德,越来越不和睦。

这是什么,这是学出佛障来了。

首先,众生平等,即便学佛也该跟大家一样的去相处,要懂得“恒顺众生”,把日常生活当成修行的道场,令得众生欢喜。学佛修行是修什么,修得是自己,不是让你去修别人,南辕北辙了。

其次,父母家人,便是你身边的第一菩萨,应该尊敬他们、孝养他们,这是学佛的根本,修佛先修人,这更是做人的根本。

再有,先修好自己,再去渡众生。你修行好了,对周围的人都很好,大家便会见到佛的力量,欢喜佛缘,慢慢才会亲近佛门。

5、认为女性生理期,不能拜佛、不能诵经、不能供灯.....

很多人都觉得,在女性生理期间,不能参加佛事活动,觉得是对诸佛菩萨不敬,觉得在佛面前不能“见血”,或者觉得“不干净”怕冲撞了佛祖,甚至很多女性自己便如此觉得。

这是最大的邪知邪见!

佛门光明正大,百无禁忌,在诸佛菩萨的眼中,哪里有分别心,哪里有净与不净?《心经》有云,五蕴皆空,不净的不是人,是人的眼,是人的心。这无非是以己之心,度佛菩萨之意。诸佛菩萨慈悲为怀、宽容广大,又岂会因为这个,加以怪罪。

所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何种情况,虔心礼佛,都是没有问题的。

6、认为,我只要“烧香拜佛”,你就该保佑我,把信佛当成了一种“交易”。

这世间,多的是见庙烧香、见佛磕头的人,他们是信仰佛教吗?不是,他们只是把诸佛菩萨,当成是“摇福树”,心想我给你上供,你就得保佑我。

这本来没错,礼敬诸佛菩萨,一心向善,确实可以得诸佛菩萨护佑加被,但是呢,很多人拜完佛,出门就行恶,心中完全没有一丝善念。

更有很多人,在做恶之前,还要拜拜菩萨,希望能够保佑他行事顺利;或者做恶后,去祈求佛祖原谅,这怎么可能,一切皆是因果,如此行径烧香再多,拜菩萨再多,也没有任何意义,报应依旧会来,恶果一定自食。

有或者,平日根本不信佛,一旦有什么灾什么难就到处烧香拜佛,祈求神佛保佑。这实际上也没有什么用的。因为人的灾难是业力促成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了坏事必然有恶报,这时佛都是不能插手的。除非从此洗心革面,真心悔过,彻底弃恶从善。

三、总结,学佛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只要一心向善,就会走出误区。

1、【关于对“宗”的理解】
我们经常被问及:你是修什么宗的?此问题不甚严谨,让人无法准确回答。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关于对佛教对“宗”这一概念的界定。
佛教中的教学、修行体系有三方面:教、道、果(也称“因道果”、“基道果”或“境行果”)。教(境)即教理、基础、理论、见地、世界观;道(行)为实践道路、修行方法,果为修行的结果。通俗的说,形成一个宗需有一套完整独立的世界观、方法论(教),依此理论形成一套修行体系(道),并按此体系统摄出结果(果)。如医生看病,首先依照自己的医学理论知识对病人进行病因判断,然后根据病因的不同开出不同的药方,结果则有可能治好病也有可能治不好病。
佛教体系诞生至今,符合上述理论形成的只有四个宗,即:大乘的中观、唯识,小乘的一切有部、经量部。四个宗形成于大乘佛教的发展晚期。小乘所有部派的思想都可归纳为一切有部或经量部的思想,换而言之小乘佛教体系中只有这两个部派建立了完整的境行果;而大乘佛教发展出两个宗派(唯识、中宗),亦形成了两套世界观、两套方法论,从而获得结果。这才为佛教真正对宗的理解及严格界定。
另外,佛教还从理论上安立八个宗派(即慈恩八宗):我法俱有宗、有法无我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胜义皆空宗、应理圆实宗八种。这八宗也可以统摄在上述“四宗”之中。
而我们常说的“汉地八宗”或“十宗”(禅、净、律、密、性、相、台、贤等)不是一个概念。这种说法,是对宗这个法相的泛化,属于泛指俗称。
那汉传佛教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我们来了解下其发展历史。
a 佛教传入中国
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9年),汉明帝夜梦一金人,身上有日光环绕,飘飘荡荡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大殿前。帝于次日上朝将此梦诉于众大臣,太史傅毅博学多才,回禀说:西方天竺(印度)有一位得道的神号称佛,能够飞身于虚空中,全身环绕着日光,您梦见的大概是佛。汉明帝对傅毅的话很感兴趣,遂请使者羽林郎中秦景、蔡愔、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途中遇到天竺两位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遂请二人来中国。于是二人以白马驮着经书和佛像一同回到洛阳,开始翻译部分佛经(相传翻译的第一部经书为《四十二章经》)。汉明帝即命在首都洛阳建造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此为普遍认可佛教传入中国的标志事件。
b 格义佛学
佛教刚传入中国,不可避免接受中国既有文化影响。沿用汉地儒道文化的词语、概念,翻译解释佛经,被称作“格义”。汉末六朝,中国兴盛儒家经学和玄学,佛教自然受到其深刻影响。关于汉传佛教对“宗”这个概念的崭新运用,则和儒家的学术传统有关。
c 儒家经文学两派之争
汉初,儒家经学研究,开始形成两派。即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
古文学派:古文经,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始皇焚书期间,民间儒生将一些古文经书埋藏起来,至汉代前期相继发现,如景帝时河间献王以重金在民间征集所得古文经书,以及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古文经籍。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就属于古文学派。
今文学派:今文经,则指汉初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经典。康有为,则是今文学家。
d 汉传佛教宗派概念形成
儒家两派经文学互相斗争中,经师们也各自形推崇的各自的传承、风格及方法,往往专门研究某一部典籍——即所谓的师门家法。这种做学风规范被引入到佛教之中,便形成汉传佛教的“宗”的内涵。如提倡坐禅的,称之为“禅宗”、弘扬净土三经的为“净土宗”、弘扬《华严经》的为华严宗、讲《三论》的为三论宗……所以,这个语境下的“宗”,已与佛教中的“宗”的概念不再一致。
e 利弊
这种说法,有利有弊。
好处是适应汉地风土,传播方便;不好的是这种说法,不再包含“教、道、果”的修学体系,概念有失片面,不利于人们对佛教教育体系有整体把握。
藏、汉两地的佛教都属大乘佛法,严格来说,无论在哪座寺庙出家、跟哪个师父修学,您不属中观思想就是唯识思想。思想,是教的部分、是理论、是见地,是基础,是所有佛弟子都要学习,无论禅净律密任何一宗都需了解的部分。
再比如,藏传佛教的各派(藏传佛教由于没有受儒家学风影响,故而遵守佛教法相,称派不称宗),其之间的差别,根本讲是与最后的决择见有关系。整个藏传佛教中除了觉囊派外,都以中观思想为根本核心见地。但是到了最后阶段有不同。如格鲁派以中观应乘为根本见地;宁玛派也属中观见,但更多持中观自续见。根据不同见地再衍生出更多细微的见地和修行方式。
这些细微的分别,涉及到极其深入的理论末端和修行实践,一般的在家居士和初学者,还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我们学的是基础见地和思想——如我们现在学的《三宝概论》,是各宗各派共通的基础知识,还未涉及到理论末梢的分争。所以没必要一开始就刻意标榜自己学红教还是黄教等——因为咱还是在开始的共同基础阶段啊。
因此,“禅净律密,你学哪一宗?”的问法并不严谨,在回答类似问题时应称“我正在学中观思想”或“我正在学习唯识经论”。

2、【关于密宗】
在大乘佛教的度化区域,念法佛门、秘密修行、参禅打坐等,都属于修行方式,其背后的思想体系不是中观、就是唯识。密宗也只是修行方式不一样。所以,严格来说密宗应该称为密道,因为它是在中观和唯识的思想基础之上秘密的修行法门,因此,把“密宗”称为“密道”更为合适。

3、【关于修行】
在佛教中,修行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修行,可以说是通过各种手段修正心、行;而狭义的修行,也就是真正意义的修行,是指初地以上的圣位菩萨。
a 戒定慧
广义的角度来说,佛教修行体系统摄为三大类,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戒、定、慧。从通俗的角度,勉强可以这么说: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通俗的说,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有些经典也将戒定慧三学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也就是说:修习八支圣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广义上的“修行”,就是修习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静和智慧。
b 闻思修
从具体学习的手段来讲,又可以分为闻(听闻)、思(思考)、修(修行),三者依然是次第的关系。
我们在生活中常说自己在修行、或说某某是修行人,但在了解地道建立(修行层次)之后,就清楚明白普通凡夫是不能达到修行这个阶段的,只能闻(听闻)思(思考),凡夫阶段的“修”主要指“闻思”,即闻所生慧、思所生慧。在闻思的同时,辅助以“定”的准备训练——通常人们所做的坐禅、打坐、念经、磕大头等,皆不是真正的“定”,而是“定”阶段的预备阶段、前行,所以称为加行(等同于学前班)。
c 真正的“修行”
初地菩萨(圣位菩萨)之后的二地菩萨才是真正的修道位阶段,亦就是说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修行是二地菩萨的事。虽然鼓励大家打坐和做一些仪式上的行持,但仍需强调做这些的目的是使内心专注、调服散慢、方便闻思——即为闻思做准备。经过深入闻思之后,当人们可以任运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这才算进入第一个阶段——资粮位,标志着真正踏入佛教的门槛,此阶段对佛教的学习要更为精进,辅助打坐观想等手段。
再经过长期的学习,当在定中可以思维空性时,则进入第二阶段——加行位(仍是凡夫阶段,但已非常厉害,历史上记载,比如阿底峡尊者的老师金洲大师才是加行位。
因此,千万不要自居自傲、动辄标榜自己是“修行人”,应该知道,我们现在还早得很,只是学前班的准备阶段而已。

4、【关于“无分别”】
当下很多学佛的朋友,喜欢说“无分别”“无分别”。佛教一定不是所谓的“无分别”。
智慧分为两种,一种为法住智(思别的智慧),指观察诸法之因果缘起之智,从阿含经开始,包括禅宗早期一直至今,它都强调思维思辩的过程,是修行必经之路;二为涅槃智(无分别智),指悟入诸法生灭无常、法性空寂之智(舍离主观、客观之相,而达平等之真实智慧),是修行状态和结果。初地菩萨亲见空性——亲见诸法平等的本质,才真正有无分别智。而一直要到成佛时,消灭主客二元对立的差别,这才真正的无分别。
在初地菩萨之前不可能现见空性,此阶段只能踏踏实实弄清楚法住智,将逻辑思维阶段先过关。光依靠世俗智慧不能获得解脱,但若没有世俗智慧更不可能解脱。所以《阿含经》上说:“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
理性是阶段性的工具而不是最终目的。但是若想跳过这个阶段直接进入无分别状态,则很容易堕入反智、自欺欺人。

5、【关于“信”佛】
佛教首先是一门是思想系体非常缜密完备的哲学(如唯识,其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功能作用分析得极为细微,以至于被西方称为佛教心理学);其次,哲学思辨之后还有实践,这才涉及到宗教的部分。不仅明白道理还需实践体验,这才是宗教,而非混沌不清让人上来就即信佛。
佛教思想中,把“信”分为两方种。
一为自然信,天生而来的宿世因缘福报所致,就是莫名其妙信佛。生活中可以见到这类朋友,再比如佛教国家、藏区等,生来就信。但自然信会退转,不坚固。
二为胜(殊胜、超越)解(理解、了解)信。就是通过闻思修,逐步深入佛法,对佛教义理清晰认知,然后信服。这样的信仰,则是坚固的,也是不迷信的。

6、【关于“念”佛】
“念”的法相概念是“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念佛的意思是:熟知佛的功德、佛的形象、佛的内涵,清晰了知,明记不忘。但是我们往往把有口无心的念诵佛号当成“念佛”,这其实也是误解。这是“念佛号”,不是真正的“念佛”。
当然,念佛号有很大的功德,能结甚深佛缘,也非常好——但是需要知道,这是方便法、是过渡手段,不能把念诵佛号当成学佛的最高手段、甚至当成是学佛的全部内容,这就不合适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对佛教的误解,持这样认知的也不在少数,故加以说明。
无论跟随哪一派别,我们都必须系统、次第的学习,深入思辩,才不会陷入混沌糊涂、支零半爪的状况。我们应该踏实系统的闻思学习,闻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在座咱们诸位,还是应该主要通过闻思,获得智慧。

  居士不如法言行面面观
  ——摘自《临济棒喝》第3期

  ----------------转自佛教导航网站

  笔者学佛时日非短,获益良多,常常祈愿所有众生皆能早日趣入正法,早日解脱轮回之苦。有的时候,也会感叹和奇怪,为何珍贵胜于摩尼宝珠无量倍的无上妙法所信者极少,或者即使号称“信佛”的同修,也常常疑惑而退心。除了我们经常所说的“时值末法”、“众生心力刚强”、“共业不可思议”等等因素外,笔者深切地感受到,身为佛陀弟子的居士,种种不如法的言行,在极大的程度上混淆了正法,误导了众生对于佛法的认识,也障闭了众生皈依三宝的门径。为此,特撰此文,将笔者所见所知的居士不如法言行一一揭示出来,以令同修自警,为正法兴起,为同入实修尽一份力。凡十八种,分为两篇,以下分述之。

  通行篇

  1、烧香拜佛 求签问卜
  祈消其灾 求满其愿
  某些居士,专门喜欢拜庙请香,祈求佛菩萨保佑,或是消除某些具体的灾障,或是祈求解决家里的某些问题,或是祈求升官发财等等,不一而足。甚至某些居士为了所谓的“吉利”,专门花巨款在他们认为“特殊的日子”争做第一功德主,或者烧第一柱香,撞第一下钟,磕第一个头等等。如果遂愿,就会身心舒泰,认为这一年会如意圆满,否则会觉得不吉利而垂头丧气。
  此类居士的错误,大多是不明因果,希求佛菩萨直接去除灾患,给予名利。分析他们的心态,就是向佛菩萨提条件、要求,比如我顽疾得愈,子孙满堂,大富大贵以后,再给你们重修庙宇,更塑金身;或者为寺院做些事,一定要立碑刻“功德芳名”;或者先给佛菩萨一些供养,然后希求满足所愿。种种心态、行为和世间做生意没有任何区别,像讨价还价一般。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意思是,佛菩萨不是用水直接洗掉众生的罪业,也不能用手直接除去众生的痛苦,更不是将自己所证安乐境界直接转到众生身上,而是通过为众生说法,令众生依佛法修行,才使众生获得解脱的。因此,佛法只是指引修行的门径,诸佛菩萨是为众生开显这些门径的导师。大而言之,成佛解脱,必须靠自身的修行去体证;小而言之,希求人天福报,也需要自种善因。不遵循因果的道理,不种善因,唯希求佛菩萨直接把福报送上门来,除去恶果,此种想法恰恰与佛法背道而驰。
  烧香礼佛本是好事,经论中也赞叹香灯供养,礼敬诸佛,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烧香拜佛,或是为所有众生之解脱而祈请,以大愿而摄持;或是虽然遇到具体的事情或难处,也应以实修为根本而随缘祈请,才符合因果的根本法则;至于求签问卜的勾当,本就不是佛法中事,更非真正的修行人所为。

  2、不明佛理 一身佛气
  见人即说 逢人即劝
  某些居士入了佛门,常念几声佛号,或者知道些粗浅的佛法名相,却没有依止合格的善知识修持。他们对佛法并不真正明了,却以过分的“热心”四处拉人信佛。如果别人表示感兴趣,那就更喋喋不休地介绍自己的经验,有什么赶法会、拜“大德”的事情,都会鼓动一起去。如果别人嫌其罗嗦,或流露出不信服的态度,此类居士就会很不舒服,或是瞋心相对,争论不休,或是“充满怜悯”地劝别人赶紧忏悔,否则就是“罪孽深重”,“恶报现前”等等。他们的种种言行,不过是执着佛法的表现,仍是“我执”:我信佛,我的佛法好,我修行好,我的师父好等等。他们护法,宣传法,实际是执着“我”,护“我”,宣传“我”,否则旁人不听时,怎么会有烦恼?
  真正的佛弟子,应首先身体力行,修证佛法。正所谓“自未调服,调服他者,无有是处”。在自己还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时,当务之急应是依止大善知识精进修持,而不是急急忙忙地去“宣传”佛法,推销佛法。在自身尚不明了的情况下,此类居士宣传的所谓“佛法”,只能使人误入歧途,误解佛法,误解修行人,乃至对佛法产生厌烦和排斥感。此种言行既无益于自身,也危害于他人,必须断除。
  并不是说未明了的居士就不能和人交流,就不能劝人信佛。不论是对于佛法有受用的居士,还是尚未明了的人,都应随缘做事。遇到对佛法感兴趣,真实希求修行和解脱的众生,居士们可以和他们交流,将自己的修行体会,及对佛法的理解坦诚相告,或者引荐他们去亲近大善知识。这样做,不仅不妨害自身修行,还善巧地为其他众生开启了趣入正法之门。

  3、接僧集众 策划活动
  刻意操持 无心修行
  某些居士交际能力很强,认识很多“活佛”、“高僧”,常常接待这些僧人,迎来送往,安排吃住,如同世间的办公室主任一般劳心费神。在这些僧人留住期间,此类居士会通知所有认识的信众,或开办法会,结缘灌顶,或组织放生,随行庞大。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事务操持上,根本没有时间修行。
  既已皈依,即是佛子,应以修行为本,其他的事情当随缘而做,方为如法。对于僧宝应恭敬承侍,但若以接待和安排活动等为常行,则会忽略或挤占修行的时间。若不修行如何解脱?更谈不到弘法利生,终究不是佛子本色。

  4、独霸僧宝 视为家亲
  依己情见 拣选来人
  某些居士和某个活佛、高僧关系很好,常常接到家里供养,好吃好喝,待如上宾。自己家里有什么不顺,赶紧祈请活佛、高僧念经加持,简直把活佛、高僧当成了家中的守护神。除了家人和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外,此类居士不接待任何想亲近活佛、高僧的信众。如果其他信众得知消息想过来拜见,此类居士往往以“活佛很忙”、“需要休息”等等理由拒绝之。如果有信众直接登门拜访,此类居士不好断然拒绝,但也是老大地不情愿,一副要收门票、办丧事的样子,对待来访者冷言冷语,甚至百般刁难。
  即使是破戒的僧人,因其身披法衣故,亦能令所见者受益,若干劫之后,依此因缘而能趣入解脱。如果是有修证的高僧大德,对于众生的利益就更加不可思议了。真正依止了善知识的居士,或者有机会亲近高僧大德的居士,应当发心令所有众生都能亲近依止善知识,为所有众生广开修行的方便之门。但此类居士心量狭小,分别念重。其做法从表面上看似恭敬,而其客观结果是把善知识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霸占,不仅使他人丧失了供养承侍善知识的机会,也使自己无法得到加持和法益,因其发心自私的缘故。说得严重些,依此行为将令自己更快地堕入恶趣

  5、分帮立派 自高门庭
  厚待同门 轻慢他人
  某些居士依止了某个善知识,或者参加了某个学佛的社团,渐渐形成了固定的圈子、风气,便排斥其他的信众。当有其他信众来请教问题,或请经书法宝时,此类居士就会对其“审查”一番。如果是同宗同门的师兄弟,会非常热情地接待;如果不是,则是一副傲慢的样子,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让来访者感觉的确给他们带来了许多麻烦,应该自惭形秽。
  不论是修行哪个法门,依止什么样的师父,均为佛子,共趣解脱。宗门、教下,方便多门,旨趣无别;名师、隐士,手眼各异,悲心一体。作为居士的我们,只要依止的师父是具格的善知识,所修学的佛法是正法,都应当无分别地以随喜心、平等心去对待其他同修,为他们在修行方面尽量提供方便。即使对于没有依止的同修、没有入门的居士,也不能生起我慢心,而应当发广大悲心,随缘帮助他们,引领他们依止大善知识,修行正法。此类居士不仅没有帮助同修,而且目高于顶,小视天下,缺乏起码的悲心,甚至连世间所提倡的求同存异、和善待人的标准都达不到,真是愧为佛子,忝称居士。

  6.以佛道理 装扮自己
  虚伪做作 油嘴滑舌
  还有一些居士就是所谓的“佛油子”,学习了一些佛法的道理,不是用来反躬自省而修行,而是用来装扮粉饰自己。比如,有人心里明明对他人还有怨恨、轻蔑,可嘴上还要整天挂着“您是佛菩萨,您是佛菩萨,只有我是凡夫……”,以表现自己的心胸有多开阔。再比如,有人明明对佛法并没有坚定的信心,却要表现出一些极端的行为,比如生病不去医院等等,以显示自己对因果“坚定的信心”。特别是一些居士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更是大话连篇,相互吹捧,而吹捧别人的真正目的还是要表现自己,以显出自己是多么“谦逊”,多么“宽容”,对佛法道理是多么“精通”等等。这些人看似在谈论“佛法”,但本质上却是为了维护一个“我”,正是世间的恶俗习气。
  修行佛法当在身、语、意上下功夫,而不应该执着于自己的“面子工程”。虚华的面子背后掩盖的正是烦恼轮回之根——“我执”,一切众生从无始来,为无明所覆,执于五蕴假和之身心为“实我”,由此造作诸业,沉沦生死无有出期。如 《俱舍论》中说:“由我执力,诸烦恼生,三有轮回,无容解脱。”可以说,认识我执的过程,贯穿于学佛的始终。真修行人应当时刻检点自己,所作所为是否真正的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还是图有其表而内心我执增盛,烦恼愈重。

  7、略通经教 我慢清高
  显示卖弄 争强好胜
  某些居士比别人多看了几本经书,多知道些佛法名相,便自认为已经通达了佛法,自视甚高且自鸣得意。此类居士常常有技痒的感觉,总有和其他信众进行交流,向非信众“普法”的欲望。如果得到了听众的赞许和佩服,此类居士将有熏熏然的满足感;如果相反,在他们不能说服听众,或者所说的不太如法而被指出时,此类居士非但不能虚心听取意见,而且会为挽回面子争论不休,甚至会恼羞成怒,恶语相加。
  佛法内学,修心为本。正是因为我们的业力习气重,烦恼贪欲多,才需要我们以正法甘露矫正自心,去除染污。而此类居士的做法,恰恰将佛法作为满足自身欲望的资粮,到处炫耀,争取资本,令自身的贪欲极度扩张。在这种贪求没有得到满足时,自然是瞋心生起,造业无边。佛法和世间的知识学问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直接指引众生应当修行的方法,是自身实践方可得受用的无上妙宝。如果我们仅仅把它当做学问去研究,当做知识去卖弄,不按照其所教授的方法去行持,结果就是此类居士的状态,不仅无法受益,反倒把甘露变成了鸩毒,害人害己,深可悲愍。

  8、所学佛法 成厌世因
  消极做事 挑剔待人
  某些居士对佛法有些接触以后,自认为有所领悟,沉浸于自认为的“胜妙清净”的境界中,对于世间的人和事都看不惯,一种混合着自傲的厌世情绪渐渐滋生。在这种情绪笼罩下,所学的佛法成了一把尺子,一切的人事物都成了这把尺子衡量的对象。尤其在工作不顺心时,会更加强烈地生起“人生无聊”、“一切都没有意义”的对抗心理,看一切皆“俗”。对于所接触的人,也常常觉得他们层次或素质低,没有共同语言,觉得他们都不懂佛法,俗不可耐。
  修学佛法,渐渐具足出离心是非常好的,但此类居士的表现恰恰不是出离心。如真正生起无伪的出离心,要么决意出家修行,决定一心办道,了无余事;要么虽在世间,但见世间一切皆苦,无所贪执。常感暇满难得,无常迅速,虽依因缘仍做俗务,亦以修行为最重,做事待人均成为修行的增上缘。而此类居士,其实并没有出家修行的决心,情执深重,俗缘未了,对于世间还有希求。在世间做事又散散漫漫,不能用心。一知半解的一点儿佛法知识,成了逃避责任、懒散习气的借口,成了挑剔、埋怨他人及社会的“照妖镜”。用此“镜”照来照去,看一切事都不如意,看一切人都粗鄙,但就是忘记返照自己,省察内心。
  印光法师常说,看一切众生是佛菩萨,是善知识。如果我们能够如此观察和思维,即使碰到逆境,遇到不如理的人或事,都会从因果的角度去对待,把这些逆境转变为修行的逆增上缘,不仅可以心平气和的做好世间的事,更能积聚福慧资粮,令我们更快的成就。

  9、传承不全 见地不彻
  夜郎自大 妄称祖师
  某些居士求到了法,通过修行得到了一点儿受用,对法性的认识也比普通信众清晰。但他们所求传承并不完整,所修法要也并非最直接,见地更是远未究竟。他们本该再接再厉,一心专修,如此则解脱成佛有望。可惜他们贪求“祖师”名号,自未圆满究竟时,便急不可耐地出山“弘法”。或成立讲堂,或著书立传,乃至违反佛制,专以卖弄神通拉拢信众,甚至还诽谤僧宝,名曰“二宝居士”。其种种言行皆为宣传“老子天下第一”,得意忘形时竟然连本宗祖师也不放在眼里,仿佛三界之中唯有他这一脉最究竟,他这一脉中又唯有他一人最高明,在这种夜郎自大思想支配下,便另立一宗,妄自称起“祖师”来。从医学临床诊断讲,这种人就是“偏执性精神分裂症”!他们的弟子也染了这种病,目空一切,认为这世上唯有自己的师父是明了者,比佛陀都高明。
  佛法流传之初并不分宗派,宗派林立已是正法衰微之相。另外,各宗派之始祖住世弘法时,并未存“另立山头”之心,更不会自称“我是某派初祖”,祖师及宗派的名号皆是后代弟子、信众追加的。他们在弘化时,为引发弟子信心,固然会赞叹自己传承之殊胜,但绝不会贬低诽谤他人,更不可能批评自己的传承祖师。自赞毁他必然导致自己见地不通彻,及弟子修行难以成就,从而造成法脉流传极短。历史证明,妄称祖师者即使自己能显赫一瞬,他的法最多传不过两三代便会绝迹,而且一生多诸违缘。
  有传承、依法实修者妄自尊大尚且得此恶果,那些毫无传承,盲修瞎炼,捏造自身功德证量,诓骗众生划道道、转圈圈的人又将报在何处?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依止篇

  1、四处赶场 求法拜师
  门类博杂 无法修持
  某些居士只要听说某某高僧或活佛来了,肯定会去拜见,求加持,求灌顶,求传法。见到了其他同修,也会热情洋溢地告诉他们,自己见过多少大德,接了多少传承。但这些传承,自己修持了没有,是否真正得了法益,就语焉不详了。
  佛安立八万四千法门,依据众生不同的根基和因缘而相应度化。大善知识出现于世,也是依据众生各自的因缘而接引之。某些众生见某位大善知识即生无伪信心,但见其他大善知识可能并无觉受。这并不一定是大善知识们的修证有高下差别,而是众生与善知识的因缘不同故。简而言之,四处赶场拜师的居士,应该首先自己具备弟子相,依止一个与自己有缘的大善知识而契入实修,这样才能在法上受益。否则,拜那么多师父,最多结个善缘,在身心上很难得到实益。进而言之,对于某些灌顶和传承,在授法之后如果不能依此修持,是有大过失的。因此,不仅在拜师时需要观察传法者是否是具格的善知识,是否可以依止,而且还要在传法仪轨开始前问清楚,受法后如何依法修行,修行时有何注意事项等等。佛法修持非同儿戏,应谨言慎行,一丝不苟,尤其是对于那些喜欢赶法会、见高僧的居士,更是如此。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我们有幸依止了与自己相应的大善知识后,一切均依照他的教言行持,如此则解脱乃至成佛并非可望而不可及。所有大德的成就,无不是靠如理如法地依止具格的善知识,未曾闻哪位大德是凭着参访多,赶法会多而成就的。《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每参一位新的善知识,都是在前一位善知识的指导下次第进行的,而不是像赶场一样到处瞎跑。

  2、未加斟酌 草率依止
  轻弃恩师 违背誓言
  某些居士见到善知识后,并没有认真观察,也未真实生起无伪的信心,或者是从众心理,或者出于一时的情感,就草率依止,发誓“绝不舍弃善知识”,甚至痛哭流涕,发愿“生生世世作善知识的弟子,身、语、意无余供养善知识”。但是此类居士一旦不在善知识的身边,或听到一些善知识的反面言论,“信心”立即动摇,深悔自己的眼目不明。在没有进一步如理观察的情况下,就轻易地舍弃了所依止的善知识,背弃了当初的誓言。
  佛弟子在寻找自己的根本上师时,更需要审慎观察,只有心中对于善知识的断证功德生起了真实无伪的信心,视善知识与佛陀无二无别,方可无余供养,至诚依止乃至生生世世不舍弃。此种依照审慎观察而生起的真实信心,方能如大地般坚固,解脱、成佛靠的就是这样的信心。若对法、对善知识没有如理观察,并不了解其内在功德,依止时过于草率,凭的只是世俗的情感或喜好,如此依止则根基必然浅薄脆弱,稍遇风雨就飘摇折枝,根基俱毁。若因此舍弃、诽谤自己的根本上师,必造无边的过失,累劫沉沦无有出期。

  3、不观身份 不察时机
  强劝依止 违缘顿起
  某些居士在依止了善知识后,觉得无所不好,心中亦能生起欢喜心、感恩心。在自己沾沾自喜后,就不可遏制地到处宣传,强拉硬劝,夸赞自己的师父如何如何了不起,依止他有如何如何的好处,甚至不顾缘起,对于那些没有信仰的众生也强行劝说,直至他们心生反感。其结果不仅没有达到使人依止的目的,反让这些人对善知识及其道场产生了种种偏见和疑惑。
  众生宿世因缘不同,根器亦不同,所依止的善知识亦不相同。强劝人依止用心看似良好,希望所有众生均能依止大善知识而得解脱,但其言行恰恰违背初衷,在客观上给善知识和道场制造了违缘,从结果上看,与谤师、谤法没有差别。因此,已经依止了善知识的居士,应当随顺因缘,不要随意劝诱他人,对于那些没有信仰的众生,更不能不分场合、不察时机“宣扬”、“赞叹”善知识的功德。

  4、借师名义 谋己私利
  师兄师弟 为做交易
  某些居士做“依止”,并非对善知识所授的甚深法要及其断证功德有信心,而是看中了他的声望,及其所接引的“人群”。一方面,此类居士打着善知识的旗号到处谋一己之私;另一方面,以同门为借口,让师兄弟帮衬其生意,推销自己的商品。
  佛法是教人了生脱死的无上法宝。善知识是诸佛菩萨的总集,是无上妙法的守护者。依止善知识的目的,是为直趣解脱,亲证菩提。如果为了俗世的蝇头小利,看中的是善知识的名望和“关系网”,那简直是对善知识的轻蔑,对无上妙法的亵渎。在末法时期有幸遇到具格的善知识,时刻恭敬承侍,每日精勤修持尤恐不及,哪里还有心思去钻营世间名利!此类居士的想法和做法,比买椟还珠的人不知愚蠢多少倍。

  5、家事纷争 请师调解
  琐碎凡情 求师指明
  某些居士与烧香拜佛的居士相似,不同之处就是把其依止的善知识看成了活的佛菩萨:求善知识保其家宅平安,求善知识调解婆媳关系,求善知识保佑家人无病无灾等等。还有些居士,搬个房子,要请善知识算个好日子;生个孩子,要麻烦善知识取个好名字;出个灾病,要求善知识变个好因缘。善知识在此类居士的心目中,就是家长、神仙或风水先生,有的时候还是老皇历,反正不是教人了生脱死的载法者。
  学佛,唯重修持,岂关俗事;敬师,只愿作佛,不求余物。世间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家长里短的纷争,本无意义,就算是善知识全部替我们解决了,又能怎样?心执世事,没有希求解脱之心,即便暂时解决了所有问题,还一定会生出更多的烦恼。此类居士千忧万虑,就是没有虑及自己的生死大事,没有虑及自身的业果。不知求解脱,不懂因果,根本不是佛弟子。

  6、师所授法 未见其妙
  师有“宝物” 定需求到
  某些居士对于佛法没有正确的认识,即便听到了善知识所传的法要,也不能生起真实无伪的信心,反而弃之如敝屣。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平实的修行法要不能满足他们“见光见影”的猎奇之心。可一旦他们听说善知识有什么甘露丸、开过光的佛像等等,就会趋之若骛,百般谄媚,乞求善知识赐予。自己家里摆个佛堂,请尊佛像,甚至买个念珠,也会不辞辛劳的请善知识洒净,加持。
  具格的善知识是诸佛菩萨的总集,之所以令万人钦仰,累劫顶戴,就是因为他们具有清净的传承,及可令众生解脱成佛的甚深法要。如果依止这样的大德,却不求法,或者在授法后不如法修持,简直如同弃摩尼宝珠于粪坑。此类居士,不知为何要依止善知识,更不清楚善知识所传法要的殊胜性,他们已经习惯于以自己凡夫的分别念,以外道的神通、“气场”等邪知见去看待善知识所传的法,以此种心思去妄测,自然觉得善知识所授法没有什么了不起。
  善知识随缘赐予的甘露丸、加持品等,只有因缘相契,才有不可思议的功效。但仅靠这些加持品,而不契入实修,终究不能解脱,更不可能成佛。没有听说哪位大德是靠吃加持品成就的,也没有听说哪位居士是因为善知识洒净、开光而解脱的。

  7、夸己则喜 赞他则怨
  以嫉妒心 样样争先
  某些居士因宿生的习气,看不得善知识夸赞别人,否则会心生不快,嫉妒不已。心里总打小算盘,希望善知识认可自己是最好、最亲近的弟子。如果听说某位同修接善知识到家里住了两天,吃了五个包子,那此类居士一定要请善知识住三天,吃七个馅饼。如果善知识赞叹某某的修行好,说他们可以一坐两个小时,那此类居士一定拼着腿断也要坐三个钟头。
  大善知识恒住法性,随缘示现差别相,对于所有弟子皆一视同仁,无有分别。正如佛陀那样,对待自己的儿子罗睺罗和对待处处捣乱的提婆达多,没有任何亲疏之别。而此类居士,依照自己的凡夫见,恨不得把善知识变成自己一个人的至亲,正是这种贪执和无知,令其在法上无法受益。供养承侍善知识,自然积累无量福慧资粮,但如果以嫉妒心或瞋心而发起,则所做不仅毫无功德,而且种下堕入阿修罗道的因。

  8、以情执心 贪恋依止
  以凡俗见 揣测行持
  某些居士口头说“对善知识有信心”,但其所谓的“信心”不过是世俗的情执。他们觉得善知识威仪出众,就心生贪恋,把他当成自己的“白马王子”或者精神偶像来崇拜。还有一些居士与此相反,总以自己的分别念揣测思维善知识的言行举止,以为善知识有许多不圆融的地方,甚至过失。
  不论是以情执心的依止,还是以凡俗见的妄自揣测,都是不如法的。对于善知识的依止,只能是法上的依止和承侍。对于善知识的恭敬和信心,也是基于善知识清净的传承,基于他们是守护佛陀教言的导师。如果以贪心来“依止”善知识,那与世间的偶像崇拜、追星族有何区别?一旦此类居士没有从善知识处得到他们所期盼的“亲切”和“眷顾”,就会生起极大的烦恼。如果因此而由爱生恨,更会造成舍弃恩师的大恶业。
  大善知识的行持,非凡情可测,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皆为幻化手眼、权巧方便。华智仁波切的上师钦哲益西多吉,有一次喝得醉熏熏的,对华智仁波切又踢又骂,但他以此种手眼,令华智仁波切当下契入法性。禅宗祖师临济义玄的非情之喝,德山宣鉴的无由之棒,也不知接引了多少信众。在我们还没有能力识别善知识言行中不可思议的密意时,千万不要胡思乱想,而应当时刻检点自己的身、语、意,励力修持,以便更快地与善知识的教法相契。如果实在不明白善知识的言行,或者对善知识的言行产生疑惑,应以忏悔心、恭敬心,直接请教善知识,而不应自己打妄想,以为善知识有过失。有偈言:“己过如山皆不见,师过秋毫亦明察,法不相应是由此,勤加忏悔常意念。”意思是说自己的过失像山一样却不知道,师父有一点儿“错误”倒看得清清楚楚,正因为此才不能与法相应,若出现这种情况,应勤加忏悔才行。希望妄测善知识的居士好好思维此偈,能够如理如法事师。

  9、既受法已 不精进修
  妄加比对 贪求别法
  某些居士虽听受了甚深法要,但却感觉师父所传不过如此,因而生不起精进心去修持。在此种心态下,一旦听说某某高僧、活佛有殊胜的灌顶或法要,就心生贪求,甚至瞒着自己的根本上师去受法。
  此类居士欺瞒善知识,既贪着又愚痴。试想,即使他们求得了其他的法要又如何呢?如果再听说另一个“无上”妙法,又会心痒难熬,对于当前所受法又会舍弃不修。如此狗熊掰棒子般地“赶场拜师”,到头来必定一事无成,解脱无望。此类居士,正如佛经中形容的,犹如春天下种,在庄稼未长成时,拔苗重新栽种。如此一次次反复,直至秋天,虽然付出极大辛劳,却落个颗粒无收的结果。
  如果我们的恩师是具格的善知识,就会观察我们的因缘和根器,如果我们真的适合修其他法,或者应去依止其他善知识,恩师一定会告诉我们。昔日,吉美赤烈沃塞无法长寿,其上师吉美林巴观此缘起,指授其参拜瑜伽士久利津而得长寿灌顶。汉地禅宗祖师临济义玄,在黄檗希运座下三次被打,不明其理,希运禅师指授其至高安滩头参拜大愚禅师,义玄由此而明了法性。
  贪求别法的居士,其根本错误即是对善知识没有坚定的信心,相应地,也就对其所受法要没有信心,因此才会东奔西求,不断驰取。若对所传法要缺乏信心,就不可能珍惜,更不会依之行持。若是这样,弟子不仅在修行上不能进步,而且稍有不慎就会造下舍弃善知识的罪业。

  结语
  日常法师讲解《菩提道次第广论》时,曾谈到这样一则故事:一日魔王对佛陀说:“佛陀啊,你在世的时候,我奈何你不得,等你涅盘后,我让我的子孙穿你们的衣服,以相似的言行来败坏你的教法。”佛陀闻言,一时无语,默然下泪。日常法师讲至此处,亦不禁潸然。我听到此处,也心头一痛,此后每一忆及便悲慨交加。
  人们对于佛法的印象、佛法的理解,多半来源于他所接触的居士。如果我们居士言行不当,令众生误解乃至厌恶佛法,那我们即成为魔王的眷属、提婆的子孙!
  末学每每念及现在佛法之衰败,不禁心如刀割。作此篇《自我警示录》不为批判他人,只为警醒我们居士,在日常行持中常自我检点,自我纠正,以改变与我们接触的人对佛法的误解,以利于正法之弘扬。窃望读者唯念末学诚恳之心,勿以言辞过激,语含讥讽为意。

最大的误区乃是对佛法的误解。

自从有了佛法后,至今历时两千多年,可是对佛法的理解并没长足的进展。似乎好像只有佛陀是完人,佛陀之后几万亿人,似乎对佛法没什么贡献。

最平常的误解包括:

1。无明:对这词,个个高僧大德都有各自的见解,甚至在不同情形的见解也不尽相同。可说各说各话。就因此,有必要把无明这词作个明确的定义,以减少妄言妄语。

2。烦恼:这个词的含义,由来,其影响,都必须有个明确的定义。现今心理学进步,烦恼乃和心理学息息相关,修行者决不可固步自封,必须接受新观念,新理解。常常看到有人把贪嗔痴解释为烦恼,很明显的,都错了。

3。心、性、无我、我、智慧、涅磐、念头、业力等基本词汇,最好能以明确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诠释。不要再以那些虚妄的传统讲解模糊带过。

由于佛经的词汇含糊不清,以致修行者,各凭己力修行理解,到头来,一头栽进黑窟窿里,什么也看不见:只会阿弥陀佛!

另一个误区是,学佛的人都想成佛,但没一个人知道什么是佛,大家都在猜测,但因为对佛法没有正确地认识,因此到现在还是个谜。

1,佛教是以心识为主的宗教!而传入中国受本地文化影响!中国佛教更注重外在形式了!佛教的修行是以修心为主,作善止恶为辅!可中国信徒都是在表面上的善行下功夫!而不知道善心的重要!并且不注重心的修持!2.佛教受本土文化影响!佛的觉者导师的身份被改写为最高的神!佛教徒对佛的敬仰更多成了对佛的盲目崇拜!信徒们不注重为了学习佛的觉悟之道而敬仰佛,而成了有所求之事来求佛的神通满愿的一种崇拜佛!3,佛教的僧人都是因为自身觉得人生无常为求了脱而出家学佛!可中国的僧人大多是历史原因形成的受了世俗心理打击因心中苦闷而出家避世!导致了中国人们心中的佛教徒都是逃避者!佛教是消极的宗教!以上是各人观点!如果想解决这个现状很难!因为存在着历史原因!国情条件!所以我们只能从自身做起!弘扬正统以自身端正言行做则!影响他人

楼上说得有些道理~~不过确实有些偏激~~现实中确实存在以上的几种情况,可是个人觉得并不是很严重,首先:而且大部分人还是很虔诚的,这样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行为准则~~~久而久之就会融入个性,我觉得这和修心应该是很相似的,要求六道众生,哪怕所有佛家弟子都具有绝对的高层次觉悟未免有些困难~其次:对佛的崇拜本身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他们相信佛的存在,所以他们为人处世自然也就会受到约束,有利于对自己个性的完善。最后说佛教是消极的宗教就更是大错特错了,佛能给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重要的自信心来鼓舞人们继续拼搏~~~唯一的消极些的(其实我觉得是积极的)就是当你遭遇挫折或者消沉无法摆脱的时候,你应该认为这是命运的安排,勇敢的承受吧。(就心理上承受的痛苦来讲,我想没有比这样认为更小的了)

学佛人最常见的错误:
一、因事废理,忙于跑庙、布施、放生,对于各种活动非常热心,但很少修自己的清净心。
二、因理废事,自以为佛法很通达,而忽视甚至轻视事修。
理即性、慧,事即相、福。犹如车之两伦,亦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修行人应当福慧双修,回相归性,理事圆融。
阿弥陀佛!


当前学佛人常见的误区有哪些?视频

相关评论:
  • 15347294199佛家进入误区怎么说?
    鲍项胡这就叫做依法不依人;皈依三宝那就更重要了,这是学佛最基本的要求,简单说真正学佛的人应该完全依止于佛、法、僧(僧一般是指的僧团,不是某一个僧人),有的人自称是学佛人但同时还相信什么大仙,或者拜其他外道为师,这样的人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学佛人,他的话就更不能采纳,听了就容易进入误区...

  • 15347294199忏悔学佛误区
    鲍项胡多让家人幸福,确实是我们一般的在家学佛人首先应该做到的。而且,周围的人不一定真的认识佛教,我们学佛的人在他们眼中就是佛教,如果我们学佛的显现的是贫穷、落后、消极、对家人不好、为人处事不好、工作时不好好工作,那些周围的人看到我们这样,怎么可能会认为佛教好,我们可能就有谤法的嫌疑了。

  • 15347294199学佛最常见的10个误区,看看你都绕开了吗
    鲍项胡阿弥陀佛,不同缘分,有不同的罪业障碍,也就是所谓的误区。您可以百度登陆《须弥山佛国网》,有系列的相关文字音频视频开示,对参学佛法很有益处。下面摘录一则文字开示供您参考,希望有所帮助。谛深大师开示:为什么佛法有八万四千修行法门 有声闻问:唯净土法能于末世救众是正是邪。师父开示如下:...

  • 15347294199念佛的问题
    鲍项胡若以悠忽当之,久则懈惰放废,故不如兼持经咒为有把握; F:能专念佛,不持咒,则可。若专念佛,破持咒,则不可。况往生咒,系净土法门之助行乎!(三编·复卓智立居士书三) 七、念佛人的种种误区和魔境: A:未得一心前,断断不可萌见佛及求感通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欲见即顿见,不见...

  • 15347294199为什么学佛越学越痛苦
    鲍项胡实际上,每个人善根福德因缘不同,人家不一定听你,结果渐渐和家人相处不来,乃至格格不入。在单位工作,人际关系变得很差,别人看你学了佛法却成这样,也就排斥否定佛法,对佛教产生很多误解,自己学佛也越来越痛苦,得不到解决。在家居士要想走出学佛的误区,关键就是让佛法融入自心,以正知见指导自己的...

  • 15347294199学佛有哪些误区
    鲍项胡的实践中,切实行履,如此方有成就之日。然则百丈高楼,从地而起,千里之遥,始 于跬步。对于学佛修持,初学入门,最忌因地谄曲,知见不正,这样自然会带来诸多 的问题,如《楞严经》云:“因地不真,果招纡曲。”鉴之现今初学入门者,往往见 未能求正,行未能踏实,而造成诸多误区。现将其现象...

  • 15347294199比喻有一个学佛的人,但因家庭的凡尘俗务所困绕,怎样去做都想不通,内 ...
    鲍项胡很多没有学佛的人,把学佛入佛门看的很神秘。一些入了佛门的人,也把出家现出家僧相看得很特别,以为自己一旦削发,即是佛子,割舍掉自己的俗世因缘和所有往昔的记忆,以为那样才是修行人,却不知道从自己的成长经历里悟觉自我,从自己的成长经历里激发自己的自心佛心出现。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贵在生...

  • 15347294199学诚法师:学佛的几个误区
    鲍项胡‘淫欲即是道,恚痴亦如是;如此三事中,无量诸佛道。若有人分别,淫怒痴及道,是人去佛远,譬如天与地。道及淫怒痴,是一法平等;若人闻怖畏,去佛道甚远。淫法不生灭,不能令心恼,若人计吾我,淫将入恶道。见有无法异,是不离有无;若知有无等,超胜成佛道。’(大藏经《大智度论...

  • 15347294199佛学会不会使人走向误区
    鲍项胡可能。如果误解佛经,就会走向迷信。如果不持戒,就会一无所成。所以学佛最根本的依据是佛经、戒律。

  • 15347294199学佛人进。我有问题。
    鲍项胡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恭喜你的进步。我只从学佛的角度讲几个观点:1、一个真正学佛有成就的人,不但今生父母得到好处,连前生七世的父母,都可以得到恩泽。2、对于“庄严佛土,给佛增面子”一说,这是误区。佛土本空,不垢不净,不存在面子问题。打个比方,比如虚空,你如果说把虚空变美了,这是不...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