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一文中的主要写作特点是什么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孙权劝学中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对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文章是作者用来反映社会生活,抒发内心情感的方法,因此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与作者的生活经历、遭遇处境紧密相连。如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作者,其作品多体现平民百姓的疾苦;而那些无意仕途的作者,文笔就较轻松,多山水风景、儿女情长的作品;至于一些政治失意、怀才不遇的作者,常会在作品中抒发郁闷伤感之情。所以了解作者的生平,对文言文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写作背景对理解文言文也很重要。每篇文章都有其一定的创作背景,由于年代久远,文字上的障碍已经不少,若对内容理解再有困难就更不利于学习了。了解写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对吕蒙和鲁肃的论议,侧面烘托出吕蒙的自信,来表现他学有所进的学习效果,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正面描写出鲁肃对吕蒙的敬意.

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2、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借鉴

白描式的语言描写,突出了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性情,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跃然纸上。语言(对话)描写不再繁复,而在精准,从人物的思想性格出发,会达到言简意丰的效果。从真实写来,不造作,或许就能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本文的这一特点值得在写作中借鉴。

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表现了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变化。(或答“对比”,以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现其学习成效显著。)

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以吕蒙学习前后变化作对比。表现其学习成效显著。或运用侧面描写手法。

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表现了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变化。(或答“对比”,以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现其学习成效显著。)
拓展资料:
本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本文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与《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的文字相比,本文仅区区11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本文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吕蒙的进步之大,孙权的循循善诱,鲁肃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体,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


孙权劝学一文中的主要写作特点是什么视频

相关评论:
  • 19634965409孙权劝学一文中的主要写作特点是什么
    娄蝶湛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

  • 19634965409孙权劝学写作特色
    娄蝶湛本文以对话形式描绘人物,展现出独特的写作特色。对话简洁而富有深意,寥寥数语便能生动描绘出孙权、吕蒙和鲁肃各自的语气、神态和心理。孙权以直接的方式向吕蒙提出“学”的重要性,强调作为重要官员的他“不可不学”,并以自身为例,鼓励吕蒙接受教育。这种劝说既体现了孙权的善诱,也流露出他对吕蒙的...

  • 19634965409《孙权劝学》的写作特色
    娄蝶湛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 19634965409孙权劝学的写作手法
    娄蝶湛《孙权劝学》的写作手法是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在《孙权劝学》中,孙权采用对话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也通过鲁肃对吕蒙的“议论”来表现吕蒙的惊人长进。《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

  • 19634965409孙权劝学中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
    娄蝶湛运用了以下写作方法来表现:1、直抒胸臆:孙权通过列举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古代名士和文化传统的敬仰和爱慕,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反思。2、比兴运用:孙权在文章中多次使用比喻和类比的手法,将读书学习比喻为“食之有味,弃之可惜”,将读书不够勤奋的人比作“瞎子摸象”,生动有趣地...

  • 19634965409孙权劝学的写作手法
    娄蝶湛1、对话形式:整篇文章主要由孙权、吕蒙和鲁肃之间的对话构成,这种对话形式使得人物性格鲜明,而且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2、侧面描写:文章通过对吕蒙和鲁肃的对话,侧面烘托出吕蒙的自信和学有所进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表现出鲁肃对吕蒙的敬意。3、简练的语言: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

  • 19634965409孙权劝学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
    娄蝶湛写作手法:1、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2、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借鉴:...

  • 19634965409《伤仲永》和《孙权劝学》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比较,有什么异同
    娄蝶湛1、《伤仲永》是幼年不学、竟无所成。2、《孙权劝学》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三、写作技巧不同:1、《伤仲永》是叙议结合,借事说理。2、《孙权劝学》是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和《孙权劝学》的相同点:1、文章中心都在于说明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一反一正,主题一致,异曲同...

  • 19634965409《伤仲永》与《孙权劝学》写法上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娄蝶湛《伤仲永》写作特点: 本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先叙后议。作者不是抽象地讲道理,而是列举实例有感而发,因事而言。在叙事过程中,运用前后对比、先扬后抑的手法,把重点落到“不使学”上。 议论时,作者就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加以引申推论,使道理得到集中深化。这种叙议结合的议论方法,把道理讲得深入浅...

  • 19634965409荀子的劝学与孙权劝学各有什么特点?
    娄蝶湛也就是人应该用学习来完善自身,活到老学到老。2、孙权是政治人物,他的说辞自然是有目的的,所以他的劝学是具有政治意义的,根本不是为了学习而劝学,纯粹是一种政治策略。孙权劝学则是为了更好的应用自己的能力,而去辅助学习其他知识,达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便更好的适应工作。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