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花鼓戏是怎样形成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荆州花鼓戏的丝弦时期是怎样的?~

1909年,荆州花鼓戏迎来了另外一个发展阶段,第一次打进武汉三镇亮相亮牌。沔阳花鼓艺人卢金玉、周高等组班,进入武昌徐家棚、汉口火车站、汉阳鹦鹉的露天剧场和茶楼酒肆、演出了《站花墙》、《柳林写状》、《三官堂》等节目,为期两月而不掉座,誉满三镇。
1917年沔阳花鼓戏艺人陈新苟、陈加林、沈四、谢春城、唐石头、姚玉春、黄黑苟、五福兴等20余人进入武汉三镇第一家正式剧场的汉口法租界共和升平楼演出,结果又以精彩的唱腔和表演轰动了江城。
在汉口的演唱中,花鼓戏与汉剧、楚剧有了更多交流,从而吸取了汉剧、楚剧的表演程式。在音乐方面也增加了丝弦伴奏,形成了独立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花鼓剧剧种之一。丝弦的加入代表着花鼓戏进入了丝弦时代这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20世纪初期,沔阳花鼓戏出了第一代女艺人段凤耳,系沔阳戴家场竹林湾的农家女,首次登台演出《掐菜薹》就崭露头角,被誉为“真凤凰”。
继段凤耳之后,又有一批较有影响的女演员冲破世俗偏见和旧的习惯势力粉墨登场,如王乾、吴翠、蒋金、黄金秀、李在安等。她们对丰富沔阳花鼓戏旦角的唱腔和表演艺术作出了积极贡献。
20世纪20年代末,沔阳花鼓戏出现了第一个最有影响的科班,专门培养花鼓戏人才。沔阳艺人崔松沔,从1928年起,先后在马口、藏鹤亭、石土地、多家湾、三江口等地设帐,共7届,历20余年,授徒80余人。
后来平台花鼓戏进入洪湖的峰口,沔阳的杨林尾,天门城关的茶园、剧场演出。
在荆州花鼓戏进入武汉三镇的兴盛时期,最著名的艺人是永兴的廖幺与杨集的项幺、六房的邱幺,3人被戏迷称为“京山三妖”。他们是荆州花鼓戏三幺均习旦角,以扮相好,唱腔醇正,嗓音清亮而名噪当时。人们视他们为尤物天籁,称为“京山三幺”,当时有“‘三幺’出洞,天摇地动”之誉,可见当年人们喜爱“京山三幺”的程度。
三幺中尤以廖幺资历最老,技艺最高。廖幺大号廖友昌,永兴镇施家窑头村人,是北路花鼓的主要传承人之一。他习旦角,嗓音好,唱腔过硬,观众喜称“伏倒听”。
廖幺身材小巧,长相白净,嗓音清亮,是学旦角的好材料,所以从小就习旦角,技压群芳。而且廖幺天生聪慧,记忆力特强,腹中存有100多个折子戏,是三路花鼓中的佼佼者之一。
廖幺戏班由廖幺领衔,主要在京山、天门、皂市等地演出。主要剧目有廖幺的拿手戏《找莲湘》、《绣荷包》、《掐菜苔》、《补背褡》、《祭塔》、《白扇记》、《香山还愿》、《大反情》、《赶三关》、《双访友》等。
项幺项明伦是湖北京山县杨集镇人。1898年生于贫苦农家,自幼得大洪山武术师教练,7岁入万寿寺塾馆读书。14岁时其二兄被革除功名忧愤致死,项幺毅然辍学,从名艺人李忠纯及子李丙生学戏。
项明伦身材俊健,扮相秀美,天赋聪敏,善于刻画演绎人物。1912年,开始登台首演。他在《梅龙镇》中饰演凤姐,受到观众的交口称赞,花鼓戏北路名师陈文科收其为关门弟子。
三年后项明伦戏功出众,始以“项幺”的艺名挂牌演出,陈文科亲自配演“仙人镖叉”等系列高难度绝活跷功戏。后来由陈文科推荐,他投梁山调名师王海蛟进修王门跷功“三绝”,即刀马、出手、翎翅。
1920年,应观众要求,项幺与京山本土名艺人邱幺、廖幺同演滚台戏,各出绝活,轰动乡里,几天不散场。此后,项幺艺名大噪,各地戏班争邀项幺搭班,演出于鄂中京山、钟祥、宜城、枣阳、随县、安陆各县。
1932年后,项幺在应城、汉川、天门、潜江、沔阳等地城镇码头演出,结识赛湖北、贺霞龄、一朵云等当地名伶。1933年自置衣箱导具组班,结拜金兰八兄弟,网络大批名艺人流动演出于各地。
在这个时期,荆州花鼓戏变得更加完美,以它特有的风采风靡于荆州大地,尤其是丝弦在伴奏的应用,标志着荆州花鼓戏彻底完成了草台时代进化至丝弦时代的转变。

荆州花鼓戏的历史源流缺乏文献记载。其起源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在清道光年间的沔阳州,即现今的仙桃、天门、潜江一带。闹年的花鼓、采莲船、莲花落、敲碟子等民间歌舞与"一人唱,众人和"的薅草歌为主流的田歌和三棒鼓、渔鼓、道情等民间说唱,共同构成了荆州花鼓戏的源头。清道光年前,是为花鼓子的"田园时期"。田园,田地也。在江汉平原,乡人栽种、薅草都有歌。其中薅草歌是普遍流行的一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特殊歌唱形式。薅草歌演唱内容丰富,曲牌也随之多变,除你接我唱外,多为一人唱,众人合。

"花鼓子"又叫"沿门花鼓"。"沿门",乃乞讨的别称。有文载:"穿街过市流浪苦,沿门乞生唱花鼓"。清道光年间,花鼓子从田园走出,成为初具戏剧形态的花鼓戏,谓之花鼓的"草台时期"。清人傅卓然的《茅江夜话》载:"道光年间,戴家场有贺四郎组班唱戏,渔鼓简板伴奏,观者围坐,场无虚席,声誉卓著,乡人谓之平台花鼓。"咸丰、同治年间,"平台花鼓"发展成以"六根杆"搭就的较为宽大的舞台,演出形式虽仍为"锣鼓伴奏,人声帮和",但此间花鼓已广泛融入民间礼仪活动之中,与三棒鼓、渔鼓、道情等民间说唱艺术媾通,而获得了"剧"的基因。

存文献记录的荆州花鼓戏四大主腔和二百余种小调,唱起来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抒情叙事,饱含泥土的芳香。荆州花鼓戏击乐伴奏来自江汉平原的民间锣鼓,现存文献记载的传统击乐牌子有76个。
"草台时期"的荆州花鼓戏剧目逐渐丰富起来。从"单篇戏"发展成"对子戏"和有小生、小旦、小丑的"三小戏"。所演剧目内容多是反映婚姻爱情、家庭纠葛的生活小戏。此间,艺人组班演出由三五人发展到"七慌八忙九停当"的规模。

道光至咸丰、同治年间,沔阳州一带荆州花鼓戏演出活动异常活跃。乡村"五里三台"戏的繁荣,造就了一代花鼓名流。最具代表性的是汪春保、史旺、贺霞龄、黄二生的"四大门头"和陈文科的"北陈门头"。

新中国建立后,荆州花鼓戏得以新生。"借屋躲雨"而改唱楚剧的花鼓艺人,打出了"剧种回归"的旗帜,并得到了各地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注和扶植。先后建立了天门、潜江、沔阳等第一批县级花鼓剧团。 1955年,荆州花鼓戏在继承与改革的道路上迈开了步伐。其重要标志是将"一唱众和,锣鼓帮腔"的传统演出模式改成了弦乐伴奏。

20世纪50年代,荆州花鼓戏趋于定型、成熟。两百多个传统剧目通过收集、选定和重定试演,在清除糟粕的同时,"摘花""带彩""咬碗"等"绝活"得到传承。沈山是荆州花鼓戏剧种的优秀代表。他的拿手剧目有《辞店》《访友》《兰桥》《绣荷包》《掐菜薹》等。1953年,沈山和杨笃清带着反映花鼓艺人穷苦生活的《打莲湘》,参加了新中国首届民间艺术汇演,受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荆州花鼓戏舞台出现了一片洁净与美好。《双撇笋》《斩经堂》《三官堂》《春姑拾斧》《借牛》《拦花轿》等剧目,分别在湖北省和中南区文艺会演中获奖。这些成就奠定了荆州花鼓戏与湖北汉剧、楚剧齐名的基础地位。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县花鼓剧团曾被撤销建制,1970后才逐步恢复花鼓戏演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荆州花鼓戏获得全面发展的时期。从演出内容到形式,从剧本到舞台,从音乐到舞美,出现了令人耳目一新和难以忘怀的艺术创造。

1980年,在花鼓舞台演进了近一个世纪的《站花墙》,经过重新整理,改名《花墙会》,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戏曲片。荆州花鼓先后有《家庭公案》等八台大戏八上北京,唱响首都舞台。其中,潜江花鼓剧团根据曹禺名著《原野》改编的荆州花鼓戏两上北京:1990年参加"曹禺从事戏剧活动65周年"祝贺演出,并唱进中南海;1996年将《原野》复排为《原野情仇》,进京为全国第六次文代会倾情演出。

这一时期,潜江花鼓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胡新中成长为荆州花鼓戏剧种的优秀代表。他主演的多个剧目频频获奖。这一时期,潜江市荆州花鼓剧团以其突出的创作演出成就,受到各方面关注。 1993年升格为湖北省实验荆州花鼓剧院。剧院演出的《原野情仇》突出歌、舞、剧三者的综合,创造出"似曾相识而别有新意"的艺术境界,给人全新的审美感受。该剧1995年获湖北省戏剧新作展演金奖,1997年获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和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1998年获中国文华新剧目奖。

潜江市荆州花鼓剧团,因戏与中国戏剧大师曹禺在北京"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因演曹禺名剧,磨砺出一个又一个有成就的演职员。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胡新中、李春华、孙世安因在《原野》中的成功表演,分别摘取第14届、第1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第8届中国文华表演奖。

荆州花鼓戏最早称为“天沔花鼓戏”,诞生在湖北中部的天门、沔阳一带。这一带平原辽阔、湖港交织,是古楚文化的腹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盛行崇巫善舞之风。当时的巫师在春日或农闲时经常敲锣打鼓,以“媾通神灵,驱邪祈福”。

这些风俗流传在民间,百姓利用锣鼓的节奏、速度、力度和音色等的对比变化,抒发对神灵、对祖宗、对生命、对生活、对生产的种种感受,表达美好愿望。天门、沔阳与其他地区一样,鼓乐先与民俗节日,民间礼仪活动联系在一起,到后来才又渗透到俳优百戏活动中。

据《荆州府志》中记载:

妆演故事俳优百戏,箫鼓喧天。

荆州花鼓戏最早是沔阳小调,它的唱腔的项目不多,只有高腔和低韵两大类。

到了元代时期,被当地梨园弟子命名为“沔阳花鼓戏”,接着,这一剧种定位于明代初期,是由沔阳民歌小调和沔阳方言结合发展而成,明末清初具雏形,清代晚期已具规模。

荆州花鼓戏演出活动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清道光年间,大体经历了尚未形成“剧”的“田园时期”、初具戏剧形态的“草台时期”、引入丝弦伴奏的“丝弦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的“鼎盛时期”。




荆州花鼓戏是怎样形成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3151696509荆州花鼓戏哪年哪月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文秋脉随后,在2008年6月,它又被宣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这种乡土戏曲起源于明末,是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表演形式的基础上,逐渐融合了其他剧种的元素,发展起来的。荆州花鼓戏是湖北省的地方传统戏剧,并且已经成为了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13151696509荆州花鼓戏在湖北剧种的地位如何?
    文秋脉擅演悲剧,风格大气舒畅,受汉剧影响巨大,剧目均为全本大戏,从“清朝十八水半本”(湖北花鼓戏刚刚形成,剧目都是偷汉剧这些大剧种的折子戏)开始到现在都是悲剧为主,才子佳人戏为辅,传统剧目有《站花墙》、《花墙会》、《李天保吊孝》等。荆州花鼓戏。2006年,荆州花鼓戏经国务院批准...

  • 13151696509荆州花鼓戏有哪些艺术特征?
    文秋脉荆州花鼓戏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民间锣鼓的戏曲化:荆州花鼓戏吸收了民间锣鼓的元素,将其融入戏曲中,形成了独特的打击乐伴奏。这种伴奏不仅丰富了表演形式,也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二、马锣的独特运用:马锣是荆州花鼓戏中一种特殊的乐器,演员们运用这种乐器展现了高超的演奏技巧,如将...

  • 13151696509什么是荆州花鼓戏十三款
    文秋脉荆州花鼓戏十三款是根据沔阳清末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创作的。解放前《十三款》就以口头文学、韵文唱本的形式在沔阳民间流传。五十年代中期,张启栋将其改写为花鼓戏剧本作出了第一次尝试,接着胡德明、戴宗等人对该剧作了几次改编。从五八年至零年,由徐岚、金民倜二同志执笔,先后对《十三款》进行了...

  • 13151696509草台时期的荆州花鼓戏是怎样的?
    文秋脉七紧八松九停当”的规模,剧目也从“单篇戏”发展到“对子戏”、“三小戏”,如《掐菜薹》《双撇笋》、《三官堂》等。荆州花鼓戏常在迎神,赛会,祝寿,贺喜时演出,被称为“神戏”、“灯戏”、“会戏”,演出盛况空前,在沔阳农村形成了“五里三台”戏的演出规模。

  • 13151696509荆州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文秋脉1、沔阳花鼓戏 沔阳花鼓戏,俗称花鼓子,中路花鼓戏。清道光年间起源于湖北沔阳州,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北省江汉平原一带备受观众喜爱的传统戏曲剧种。在民间,盛传着“听了花鼓戏的哟喂哟,害起病来不吃药”的美誉。2、天沔花鼓戏 天沔花鼓戏又称沔阳花鼓戏,荆州花鼓...

  • 13151696509荆州有哪些风土人情
    文秋脉<\/P> <P> 荆州花鼓戏的初兴之际,有些失意文人纷纷参与剧目创编润色,贺四郎 (贺霞龄) 、汪春保、黄二生等艺人亦借鉴高腔、越调等其它地方戏曲的表演技法,并从汉剧、鄂东打锣腔、车路子花鼓中引入一部分剧目,由此使这一新兴剧种,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和提高,进而得以形成了具有本剧种演唱特色的传统...

  • 13151696509湖北地方小戏
    文秋脉湖北地方小戏比较出名的有荆州花鼓戏。荆州花鼓戏,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荆州花鼓戏曾称沔阳花鼓戏,1954年定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改称荆州花鼓戏,形成于清道光年间,迄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1] 。荆州花鼓戏主要流行于湖北及与湖北毗邻的河南、湖南周边,重点在仙桃(原...

  • 13151696509荆州花鼓的艺术特色
    文秋脉如《十枝梅》、《思凡》等。这就是当时人们称为的“沿门花鼓”、“地花鼓”。后来艺人门借鉴其他剧种不断得到丰富、完善,把过去只清唱改为唱作兼重,把男扮女装改为女扮女装,使其表演更贴近生活,而又有一定艺术性。如原沔阳花鼓戏剧团知名艺人程兰亭琢磨的“六步”...

  • 13151696509荆州花鼓戏的丝弦时期是怎样的?
    文秋脉在汉口的演唱中,花鼓戏与汉剧、楚剧有了更多交流,从而吸取了汉剧、楚剧的表演程式。在音乐方面也增加了丝弦伴奏,形成了独立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花鼓剧剧种之一。丝弦的加入代表着花鼓戏进入了丝弦时代这个崭新的发展时期。20世纪初期,沔阳花鼓戏出了第一代女艺人段凤耳,系沔阳戴家场竹林湾的农家女,首次...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