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会计制度变更新会计制度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同一套帐以前用老会计制度现在可以改用新会计制度吗?~

新会计准则 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时会计科目如何衔接 1、“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 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原账面价值与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的差额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的金额。 2、"应收补贴款"科目 新准则没有设置此科目,直接转至"其他应收款"科目即可。 3、“自制半成品”、“ 委托代销商品”、“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 "自制半成品"科目的余额转入"生产成本"科目;将"委托代销商品"科目的余额转入"发出商品"科目;对"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分具体情况处理,尚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发出商品部分转入"发出商品"科目,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发出商品部分转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企业也可沿用"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核算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商品。 4、"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新准则下的"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此外,新准则还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在衔接时,应对"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分不同情况处理。 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余额全额冲销,"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科目余额一并转入"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科目。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的贷方余额全额冲销,"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科目余额以及"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的借方余额一并转入"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科目。 对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的贷方余额全额冲销,"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科目余额以及"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的借方余额一并转入"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科目、"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科目余额。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将"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将上述三类投资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金额自"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转入"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能够可靠计量其公允价值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根据新准则的划分标准重新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其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自"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原账面价值与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的差额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金额。 5、"长期债权投资"科目 新准则没有设置"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衔接时,将原制度中的长期债权投资重新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部分,按照其首次执行日的公允价值自"长期债权投资"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原账面价值与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的差额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金额。 属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部分,将"长期债权投资——面值(或本金)、溢折价、应计利息"科目的余额分别转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溢折价、应计利息"科目,自首次执行日改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利息收入。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将相应减值准备的金额自389"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转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6、"委托贷款"科目 将"委托贷款——本金、利息"科目的余额分别转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应计利息"科目。并将相应减值准备的金额自"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科目转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7、"应收融资租赁款"科目、"融资租赁资产"科目、"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将"应收融资租赁款"科目的余额转入"长期应收款"科目;一般企业将"融资租赁资产"科目的余额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租赁企业只需将"融资租赁资产"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以沿用旧账;将"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企业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经营活动,调账时已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应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余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其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8、"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 在转换时直接将“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转入“在建工程”。 9、"应付短期债券"科目 新准则没有设置"应付短期债券"科目,而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调账时,对于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应按其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自"应付短期债券"等科目转入"交易性金融负债——成本"科目;原账面价值与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的差额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金额。 10、"待转资产价值"科目 新准则取消了此科目。转换时,应将"待转资产价值"科目余额扣除应交所得税后的金额转入营业外收入,并将应交所得税金额转入"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 11、"预计负债"科目 新准则设置了"预计负债"科目,但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调账时,应将"预计负债"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对于首次执行日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重组义务,应计入预计负债,并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对于首次执行日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且该日之前尚未计入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应计入预计负债,并增加资产成本。 此外,新准则增设了"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对农业企业专设了“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对建造承包商专设了"周转材料"科目。 1)“投资性房地产”科目 这是新会计准则新增的一个会计科目,也是新会计准则变化较大的一个方面。存在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在新旧衔接时,如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应将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自"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科目转入"投资性房地产"科目;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应当按照首次执行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自"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或"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原账面价值与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的差额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金额。 2)“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 新会计准则将“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生物资产列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在调整时,须将此类生物资产从其他科目转入“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 3)"周转材料"科目 将属于新会计准则规定的“周转材料”范畴的材料转入“周转材料”科目。 以上总结是新旧会计准则在会计科目运用方面的一些差异以及新科目运用说明。在施行新会计准则时,对以上账户的处理会有很大的改变,对于其他科目,在转换时,大都可以直接转入,也可以沿用旧帐。

  企业在确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时,应当履行如下程序并注意相关问题:
1.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会计准则时,应当在《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所规定的会计政策范围内,选择适合本企业的会计政策,并对所确定的各项会计政策制定会计政策目录,经股东大会(或股东会)或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后执行。
  2.企业经批准执行的各项会计政策,只有在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才能变更
(1)法律或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
(2)该变更能够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 除法律或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会计政策应当按照规定执行和披露外,企业因满足上述第二条要求变更会计政策时,必须有充分、合理的证据表明其变更的合理性,并说明变更会计政策后,能够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理由。对会计政策的变更,企业仍应经股东大会(或股东会)或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如无充分、合理的证据表明会计政策变更的合理性,或者未重新经股东大会(或股东会)或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擅自变更会计政策的,或者连续、反复地自行变更会计政策的,视为滥用会计政策,按照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处理。
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目录及变更会计政策后重新制定的会计政策目录,除应当按照信息披露的要求对外公布外,还应当报公司上市地交易所备案。未报公司上市地交易所备案的,视为滥用会计政策,按照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处理。
  3.企业作出的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程序、备案、披露等,比照上述原则办理。

企业在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由小企业会计准则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财会【2006 】3 号) 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 号》(财会【2007】14 号)的规定做好新旧衔接转换工作。

小 企业从2013年1月1日起首次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或提前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时: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1)会计政策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2)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或者在会计差错发生或发现的当期更正差错的方法。•【提示】未来适用法,通俗地讲,就是“老业务新办法、新业务新办法”。
•(3)在未来适用法下,在变更会计政策时,在变更日之前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原会计政策进行会计处理,在变更日和变更日之后原先已发生的交易和事项的延续和新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进行处理。•在实务操作上,即意味着在变更日不调整原先的会计账簿记录和财务报表,在变更日开始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进行相关交易和事项进行账务处理即可。

如果调整账面后出现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数不同的,则在所得税清算时作纳税调整。

做一个衔接表将新旧会计科目一一对应即可,税务不受影响

简单的说直接去问你公司的税务专管员更明确些,


旧会计制度变更新会计制度视频

相关评论:
  • 13460099927旧会计制度变更新会计制度
    戴廖水•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1)会计政策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2)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或者在会计差错发生或发现的当期更正差错的方法。•【提示】未来适用法,通俗地讲,就是“老业务新办法、...

  • 13460099927新会计制度与旧会计制度的不同之处(变化)
    戴廖水增加了外资所有者权益核算的会计规范 所有者权益 调整盈余公积的明细科目和核算方法 调整资本公积项目并规定相应的核算方法 营业收入确认——以前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 收取价款或取得索取价款的凭证时,确认营业收入实现;新会计制度规定:根据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建造合...

  • 13460099927同一套帐以前用老会计制度现在可以改用新会计制度吗?
    戴廖水新会计准则 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时会计科目如何衔接 1、“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 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原账面价值与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的差额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的金额。 2、"应收补贴款"科目 新准则没有设置此科目,直接转至"其他应收款"...

  • 13460099927最新会计制度新增哪些会计科目?
    戴廖水22.新准则把“营业费用”科目改为“销售费用”科目。23.新准则增设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24.新准则把“所得税”科目改为“所得税费用”科目。25.新准则取消了资产负债表中的“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

  • 13460099927新旧会计制度如何衔接?
    戴廖水确保会计信息系统生成的会计信息符合政府会计准则及新制度的规定.确定新旧制度的衔接范围衔接范围包括财务会计科目年初余额,预算会计年初余额和报表年初余额三部分.原账中收入类,支出类科目由于年未无余额,无需进行转账衔接处理,但应自2019年1月1日起,按新制度要求设置收入类,费用类科目进行账务处理.1,财务...

  • 13460099927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财务报表新旧衔接_百度...
    戴廖水在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转换之际,处理好财务报表的衔接至关重要。首先,从2013年1月1日起,事业单位需依据新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着手编制一张全新的资产负债表。这份报表的起点是对新制度的全面反映,旨在准确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其次,对于2013年度的财务报表,事业单位需严格遵循新制度的规定进行编制。

  • 13460099927如何做好小企业新旧会计制度转换衔接
    戴廖水一、做好新旧会计制度转换的前期准备。做好新旧会计制度转换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保证新旧会计制度过渡的基本条件,小企业在首次执行新准则前,要修订好内部会计核算办法,搞好资产和负债清查,编制好科目转换调整表,搞好会计信息系统改造工作。 1、根据新准则的要求修订好内部会计核算办法。新准则的会计科目、核算内容和会计...

  • 13460099927新会计制度和旧会计制度有什么不同
    戴廖水新会计制度与旧制度在多个方面产生了显著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会计准则的修订、计量属性的调整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等方面。新制度旨在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以促进跨国公司间的财务信息可比性与透明度。以下将针对几个关键差异进行分析:首先,会计要素的计量方式发生了变化。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作为...

  • 13460099927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其他衔接事项
    戴廖水新出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引入了"累计折旧"科目,用于核算单位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情况。事业单位应依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其他相关财务制度决定是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若无需计提,"累计折旧"科目无需设置。若需计提,则需遵循新制度,进行如下处理:首先,对于在新制度实施前已存在的固定资产(排除在...

  • 13460099927与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相比,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有哪些亮点_百...
    戴廖水与原制度相比,新制度主要有十个方面变化:一是会计核算目标进一步明晰。定位于满足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重需求,不仅要反映行政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也要反映行政单位财务状况;二是会计核算方法进一步改进。在原制度仅对固定资产核算采用“双分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双分录”的应用范围,以实现...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