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都是怎么过新年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古代的人都是怎么样过新年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吹风送暖入屠苏。”单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就不难看出古时的春节庆祝活动也是十分热闹。那么除了放爆竹,贴对联这些沿袭至今的习俗,我们来看看古人是如何过春节的吧。

一.穿青衣迎春
古人相信春季万物生发,天地翠色。因其属性上对应“青”色,故天子和文武百官会穿青衣前往东门之外迎春。
《后汉书礼仪志》曰:“立春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

二.簪花
春节大约在立春左右,此时盛开的鲜花并不多。故最初这一习俗,只有贵族或统治阶级才能享受到。民间百姓则多是用彩纸、金箔做成花朵的样子插戴。
《洛阳牡丹记》曰:“春初,城中无贵贱,均插花。”

三.办年货
在宋朝时期,春节时需要置办的年货就多达几十样。
《武林旧事》第三卷《岁晚节物》一节就罗列了一大堆年货清单:腊药、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春帖、天行贴儿、金彩、缕花、幡胜、馈岁盘盒、酒檐、羊腔、果子、五色纸钱、糁盆、百事吉、胶牙饧等。

四.饮椒柏酒
椒柏酒是用花椒、柏枝所酿制的酒。古代人在农历正月初一用椒柏酒来祭祖和献给家中长者祝寿拜贺。饮用新年酒是要看时辰的,一般是在大年初一晨曦微露时开始喝,饮用时鞭炮声开始响起。
古诗有云:“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

五.春节“御风”行动。
春节清气上扬,浊气下沉,身体适合活动起来。踏上马迎着风狂奔,追逐春风或相约打马球。
古人说:“列子御风常以立春归于八荒,是风至则草木发生。”

这样看来,古代人过新年不比我们现在差。不仅热闹,还别有一番风趣!

北宋时,挂桃符、贴门神,是为了驱邪避鬼;贴春联,是为了迎春纳福。屠苏酒据说能够预防瘟疫,酒里居然有花椒,味道让人刻骨铭心。北宋大文豪王安石有一首诗是写过年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南宋之前的古代人民过年放的不是鞭炮,而是爆竹。先在院子里燃起一个火堆,然后把竹子扔进火堆里,竹子被火烧后会发出“噼里啪啦”的脆响。

宋朝还有元宵联欢晚会,节目单非常丰富,包括戏曲、杂技、脱口秀、评书、相扑、魔术、舞蹈、足球赛、影戏等等。

唐朝时,除夕夜有驱傩活动,男女老少戴着面具组团上街跳大神。当然,吃年夜饭、守岁、吃饺子、拜年,这些常规项目必须有。另外,唐宋时,除夕夜还要打灰堆,用木棍竹杖敲打灰堆,祈求新的一年万事如意。

在汉唐时期,有很多以除疫、延寿为目的的饮食习俗,比如饮屠苏酒(浸过屠苏药剂的井水)、桃汤,吃五辛盘(大蒜、小蒜、韭莱、芸苔、胡荽称为五辛)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团团转,初四烙饼卷鸡蛋”等食俗也流传至今。电影《妖猫传》里令人震撼炫目的幻术,在汉朝大年初一的杂技演出中就可以看到。

古代过年,好像是一场马拉松狂欢,从小年(腊月二十三)一直嗨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古代的大年初一,最重要的事是祭祖。早上3点,家里男女老少换上新衣服,排好队祭拜祖先。祭拜完祖先,再向长辈磕头。天亮之后,组团给亲朋好友拜年,请客吃年酒。

初二,出嫁女回门,女婿给岳父岳母拜年。

初三,把祭祖供品撤掉。

初四,接灶神。

初五,破五,送五穷。把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五穷”送走,迎来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五福”进门等等。



“爆竹声中一岁除,吹风送暖入屠苏。”单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就不难看出古时的春节庆祝活动也是十分热闹。那么除了放爆竹,贴对联这些沿袭至今的习俗,我们来看看古人是如何过春节的吧。

一.穿青衣迎春

古人相信春季万物生发,天地翠色。因其属性上对应“青”色,故天子和文武百官会穿青衣前往东门之外迎春。

《后汉书礼仪志》曰:“立春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

二.簪花

春节大约在立春左右,此时盛开的鲜花并不多。故最初这一习俗,只有贵族或统治阶级才能享受到。民间百姓则多是用彩纸、金箔做成花朵的样子插戴。

《洛阳牡丹记》曰:“春初,城中无贵贱,均插花。”

三.办年货

在宋朝时期,春节时需要置办的年货就多达几十样。

《武林旧事》第三卷《岁晚节物》一节就罗列了一大堆年货清单:腊药、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春帖、天行贴儿、金彩、缕花、幡胜、馈岁盘盒、酒檐、羊腔、果子、五色纸钱、糁盆、百事吉、胶牙饧等。

四.饮椒柏酒

椒柏酒是用花椒、柏枝所酿制的酒。古代人在农历正月初一用椒柏酒来祭祖和献给家中长者祝寿拜贺。饮用新年酒是要看时辰的,一般是在大年初一晨曦微露时开始喝,饮用时鞭炮声开始响起。

古诗有云:“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

五.春节“御风”行动。

春节清气上扬,浊气下沉,身体适合活动起来。踏上马迎着风狂奔,追逐春风或相约打马球。

古人说:“列子御风常以立春归于八荒,是风至则草木发生。”

这样看来,古代人过新年不比我们现在差。不仅热闹,还别有一番风趣!



古人的过新年跟我们的过新年差距很大,而且每个朝代的新年习俗也不尽相同。

1.汉代以前

一般认为春节是从中国殷商时期的岁末年头祭神、祭祖活动转化而来的,之后便一直流传下去。

农历的正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人们主要在这一天祭拜神灵,祭拜祖先,祈祷来年有一个好收成。民间除了祭拜神灵之外,大门上会悬挂桃木大板,以求驱邪之意。

2.汉魏六朝间

汉朝人们在冬日注重吃一些祛风散寒之物,新年这一天,宫廷里要吃五辛盘。

"五辛者,大蒜、小算、韭菜、芸薹、胡荽是也。"现在仍有很多地方流行在春节吃五辛盘。

3.唐宋时期

唐朝皇帝在新年祭神以后,雅兴大发,同王公贵族一同进食宴饮,这可能就是年夜饭的最初由来。宋代开始,火药被制造成爆竹,并广泛作用于娱乐活动之中,所以过新年又加了一项活动,放鞭炮。同时,悬挂桃木板的习俗慢慢开始演化为张贴纸张,春联开始初具雏形。

4.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过新年,已经家家户户贴春联了,而且赏春联也是一个重要的活动呢。

还有就是重视年夜饭,宫里除夕之夜要聚在一起吃晚膳,据史料记载,十分讲究,要为每道菜起一个吉祥的名字。普通人家也会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在新年之初犒劳自己。清朝不仅使用火药制作鞭炮,也开始出现了烟花,新年的时候富贵人家已经可以放烟花来庆祝新年的来临。清朝新年的又一重要活动就是听戏,仿佛我们的春节联欢晚会。宫廷里会请戏班子唱戏,普通人也会到戏院听戏,以求热闹。



小时候的我是最爱过年的,回想起牙牙学语的时候,家中长辈教我唱春节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古人最讲究的,我想便是“仪式感”,从童谣中就可以看出这种仪式感已经被完完全全细化到每一天。古人没有任何电子设备,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娱乐消遣工具,更不用说电视电脑上公映春晚了。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把这个“年”过得有滋有味的呢?

一、扫房子(扫尘)

扫尘有谐音“扫陈”的意思。年前的大扫除是腊月二十四,民间的小年。古人家家户户都要在这一天除去旧岁里的陈旧,迎接新年的新运气,并且在这一天拜灶王爷。

明朝的李士达《岁朝图》画的便是腊月二十四“扫尘”的光景。

二、贴年画

腊月二十八是贴年画的日子,古人贴年画为的是辟邪,祈福。

年画兴起于汉,经过唐宋发展,盛行于明清。

我最喜欢的一副年画是现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的《岁朝佳兆图》。画中钟馗手持如意,象征如意吉祥,画中的小鬼则是手举装着柿子、柏树枝叶的盘子,寓意着柏柿(百事)如意。

三、放炮仗

中国人过年最核心的气氛便是“热闹”。想必大家早已对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烂熟于心。据记载鞭炮起源于春秋,唐宋时颇为流行,而明清则演变成了民间的娱乐活动之一。最初放鞭炮是为了驱赶年兽,使得一家平平安安。

四、访亲友,逛集市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代《太平春市图卷》,很好的描绘了古人春节期间人们赶集的热闹场面。这幅画全长两米有余,可谓对古人的春节娱乐事无巨细的表达了。十分生动形象。

古人虽然没有手机ipad,但仍然年味十足,我想,我们也不该沉迷于网络,多和身边人交流,才是过年团聚的意义所在。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的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

据史书记载,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西汉时,每年一度的新年被定在暮春正月,但当时的新年并不是在正月一日,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之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古代时,农历新年并不叫"春节",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中国古代过年,总是与鬼神迷信相连的,而春节期间主要的事情是打鬼。从"腊八"吃"腊八粥"开始,宫廷与民间都要打鬼,腊月二十三则要祭拜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来年的衣食温饱。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扫除污秽,预防疾病。腊月三十日,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福"字、剪窗花、挂旗、蒸年糕、吃饺子、放鞭炮,除夕守岁,大年初一相互拜年祝福。 如今,漫长的历史岁月已使春节成为象征中国人民团结、幸福、希望的传统佳节。


古代人都是怎么过新年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3876517010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古人是怎么过年呢?
    滕蚂试这个习俗在古代每家每户都会去做,古人更加追求吉祥,贴上对联的同时,还会摆上可口的饭菜。不过现在的人一般都省去了这个礼节,在小年这一天会做一桌可口的饭菜,包一包饺子,算是提前感受新年的喜悦。二,扫房子 这项工作一般是在正月二十八九之前做完,古代人们一年到头在田里耕种,只有临近春节的这几...

  • 13876517010现在人们过新年都是多种多样的,古代人都是怎么过新年的?
    滕蚂试最后,春节期间,古人还有“御风”行动,即迎风而行的活动。他们相信春季清气上扬,浊气下沉,是身体活动的好时机。因此,会踏上马迎着风狂奔,追逐春风或相约打马球。古人认为这样可以御风常以立春归于八荒,是风至则草木发生。总的来说,古代人过新年并不比现代差,他们的新年习俗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 13876517010古代人都是怎么跨年的,和现代有哪些不同呢?
    滕蚂试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传统并隆重的节日,论起它的起源,说法有很多种,但大多都无从考证,而把农历新年第一天称作春节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事。在古代,春节有多种称呼,多与“元”(初始的意思)相关,如“元日”,“元旦”,“元正”等等,意谓“一年之始”。那么,我们的古人都是怎么过春节的呢?和现代...

  • 13876517010古代人都是怎么过新年的?
    滕蚂试北宋时,挂桃符、贴门神,是为了驱邪避鬼;贴春联,是为了迎春纳福。屠苏酒据说能够预防瘟疫,酒里居然有花椒,味道让人刻骨铭心。北宋大文豪王安石有一首诗是写过年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南宋之前的古代人民过年放的不是鞭炮,而是爆竹。先在院子...

  • 13876517010古代风俗礼仪有哪些?
    滕蚂试古代风俗礼仪常识 1.春节: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另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2.元宵节: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3....

  • 13876517010古代人是如何过春节的?
    滕蚂试春节持续办了64年之久。 到了南北朝的时候,每年到了元日***春节***,人们就会用木头刻成鸡的形状,放在自己的家门前,作为吉祥物以庆祝昔年,也有的人是杀一只鸡挂在门上。 在古代,一般到了每年春节朝贺后。皇帝就会与后妃吃团圆饭,其中包括素馅饺子。在古代都是以素馅饽饽为祭品。总之,古代春节的娱乐专案不...

  • 13876517010古代春节是哪一天
    滕蚂试古代的春节跟我们现代的春节日期并不一样,但是风俗都差不多,古代的春节是农历腊月初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腊八节。古代的人都相信封建迷信,他们在腊八节当天都会喝腊八粥,并且家家户户都需要打扫家里,为的就是清除这些污秽、污垢,希望疾病不要在自己家中,会祈祷自己在新的一年当中过得越来越好,...

  • 13876517010历史上古人怎么过春节
    滕蚂试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古代人是怎么吃年夜饭的?往下接着看。古代人吃...

  • 13876517010古代没春晚,古人怎么过新年
    滕蚂试而生活在城市的人则像断了根的浮萍一样在社会中漂流,因此人们心中始终有着一种寻根的冲动。有这种感觉的恐怕也不只我们当代人,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社戏》都深刻地融化着这种心情。传统春节其乐融融 如果单从过春节来看中国的文化,那么,中国的文化是再细致不过了,每年一进入腊月,就掐着指头...

  • 13876517010春节的传统习俗
    滕蚂试汉魏六朝时代,每至春节,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立桃人,画神荼、郁垒驱鬼。后来发展为门神年画。春联是我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和书法艺术形式,并流传到韩国等地。春联既表达人们的心愿,又增添了节日喜庆气氛。 2、生旺火跨火盆 新年来到时,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堆、或炭火盆,在古代称为“庭燎”“烧火盆”“旺相”,现代...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