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相争的故事~~~~~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楚汉相争的故事~

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五年(前202年)十二月,项羽、刘邦为争夺政权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失败后,楚地义军分两路攻秦。项羽在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聚歼秦军主力;刘邦乘隙攻入咸阳。秦亡。依据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史记·高祖本纪》)的约定,刘邦欲称王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派兵驻守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老城东南北寨村之北,因在山谷中,险如函,故名),以防诸侯入关。同时,宣布废除秦朝苛政,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于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平乡镇)歼灭秦军主力(参见巨鹿之战),取得诸侯上将军地位,实力雄厚。亦率诸侯军40万、秦军降卒20万直奔关中。中途,项羽恐秦降卒哗变,在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将他们全部坑杀。元年十二月(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项羽命英布攻破函谷关,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意图消灭刘邦集团。刘邦军不足10万,自料力量不敌,竭力拉拢项羽的叔父项伯请为调解,并亲赴鸿门,表示诚意,动摇了项羽决心。战争没有立即爆发。
同年二月,项羽凭藉其在军事上的压倒优势,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恢复封建割据。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封刘邦为汉中王,定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城东)。将关中分为三部,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王,企图通过他们控制关中,将刘邦困锁在边险地区,刘邦采纳萧何建议,确定了收用巴(郡治江州,今四川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属四川).还定三秦。东向以争天下的方略(参见刘邦还定三秦之战)。四月,忍忿前往汉中就国。途中烧毁所过栈道,防止诸侯军偷袭,并借此表示无东向之意。以麻痹项羽。项羽亦于同时班师彭城。
五月,未被项羽封王的田荣于齐地(今山东大部)起兵反楚,自立为齐王,项羽发兵击齐。刘邦乘项羽无暇西顾和三秦王立足未稳之机,“决策东乡(向),争权天下;”(《史记·高祖本纪》)。令萧何收取巴、蜀租赋补给军队,以韩信为大将、曹参为前锋统兵数万,积极部署东进。八月,汉军潜出故道(因临故道水得名,治今陕西风县北风州之西),袭击雍地,进围章邯军于废丘(雍都,今陕西兴平东南)。同时分兵攻取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北地(郡治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亡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鱼河堡),迫降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迅速还定三秦,袭占关中大部地区;随后,命部将薛欧出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向楚地进军,被楚军阻于阳夏(今河南太康)。
项羽在两面受敌的情势下,采取先齐后汉方针,继续攻齐,主力被牵制在齐地。刘邦再度抓住战机,一面巩固关中,一面扩张势力,亲自率军由函谷关出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东进。迫降河南于申阳、韩王郑昌;魏王豹率军归附,继而俘虏殷王司马门,迅速占领了今河南及山西中、南部广大地区,造成东进的有利态势。
二年四月,刘邦乘齐、楚两军胶着之际,在洛阳接受董公“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明其为贼。敌乃可服”(《资治通鉴·卷九·高帝二年》)的建议,以项羽杀害楚怀王为口实,为义帝报仇讨逆为政治号召,联络各地诸侯王,率联军56万攻楚,一举袭占楚都彭城(参见彭城之战)。项羽留部将继续击齐,自率精兵3万疾驰南下乘刘邦陶醉于胜利,毫无戒备之际,以少胜多,大败汉军,收复彭城。刘邦仅率数十骑突出重围,逃回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此役,汉军被歼数十万,元气大伤。
刘邦战败,诸侯纷纷背汉向楚。为摆脱被动局面,刘邦争取英布,重用韩信、彭越,从各方面联合反楚力量。军事上,则利用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有利地形,分兵扼守险要,以争取时间,发展自己,待机再战同年五月,刘邦在荥阳得到萧何征得的关中兵员补充,韩信亦率援军赶到,在荥阳东战败楚军,阻遏了楚军西进攻势。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战局相对稳定(参见成皋之战)。六月,刘邦回返关中,引水攻破废丘,消灭章邯,尽占关中。随之采取立太子、赦罪人、立法令、设县邑,加强边塞守备等措施,以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八月,又回到荥阳前线。
三年初,楚军对汉军正面防线发动攻势,数次切断汉军运粮甬道,攻占荥阳、成皋。刘邦败逃关中。为调动项羽,分散其兵力,摆脱固守城池,被动挨打的局面,刘邦采纳谋士辕生建议。于五月率军出武关,兵至宛(今河南南阳市)、叶(今河南叶县西南)。项羽急于寻汉军主力作战,果然率军自荥阳、成皋南下宛、叶。汉军坚壁不战。此时,彭越攻占楚后方重镇下邳(今江苏睢宁北古邳镇),迫使项羽回师解救。汉军乘机迅速北上,收复成皋。六月,项羽回军,对汉军发动第二次攻势,再占荥阳、成皋,并挥军西进。汉军败至巩县(今河南巩县西南),深沟高垒,阻击楚军。为减轻正面压力,刘邦遣刘贾,卢绾率兵2万增援彭越,在楚后方攻城略地,断楚粮道,迫项羽第二次回兵东击彭越,汉军再次收复成皋。
二年八月,魏王豹踞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反汉,威胁汉军侧翼。刘邦先派郦食其游说未成,即命韩信率军进攻。韩信突袭安邑,生擒魏豹。刘邦继而采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少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汉书·韩信传》)的建议,给韩信增兵3万,开辟北方战场(参见韩信破代、赵、燕、齐之战)。同年闰九月,韩信首先破代。
三年十月,越过太行山,与赵军战于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南)(参见井陉之战),韩信一反常规,背水设阵,大败赵军。随之乘势不战而降燕。四年十一月,又大破齐、楚联军于潍水(今山东潍河)(参见潍水之战)之滨,平定齐地。至此,韩信东进2000余里,从东、北两面形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态势,直接威胁楚大后方。三年十一月,刘邦在正面对楚作战的同时,遣谋士随何游说九江王英布叛楚附汉。英布据有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庐江(郡治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二郡,具有相当实力。英布归汉,项羽侧翼危急,忙遣龙且进攻九江军。刘邦达到了在南方牵制、分散楚军之目的。项羽第二次率军东击彭越,兵至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闻汉军再次收复成皋,急忙引兵回救。汉军据险坚守,双方在广武(今河南荥阳东北)形成对峙。是时,楚军北有韩信据齐地威胁都城;腹地有彭越游动作战,又须分兵南据九江,以致兵力分散,腹背受敌,粮草匮乏,欲战不能。刘邦则据荥阳、成皋之战坚守不战。四年八月,楚军粮尽,被迫与刘邦订立和约“中分天下”(《史记·项羽本纪》),划鸿沟(古运河,位于今河南荥阳以东)为界,东归楚、西属汉。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两年零五个月后,休兵罢战。
四年九月,项羽遵约东撤,刘邦亦欲西返。张良、陈平认为“汉有天下太(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史记·项羽本纪》)。刘邦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并约集韩信、彭越南下合围楚军。五年十月,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南),因韩信、彭越按兵不动,未如期会师,遭楚军早击,大败,被迫坚壁自守。刘邦从张良计,分别给韩、彭割地封王。十二月,调集韩信、彭越、英布、刘贾等各路大军40万人,将10万楚军包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参见垓下之战)。楚军兵少食尽,屡战不胜。夜闻楚歌四起,军心瓦解。项羽率800骑突围南逃,刘邦派兵追击。项羽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苏皖界上的乌江镇)兵败自刎。垓下一战,刘邦全歼楚军,获得最后胜利,建立了西汉王朝。
点评:楚汉战争历时3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名将韩信在战争中显示了其卓越的统帅才能。先还定三秦之战、再破代、攻赵、降燕、伐齐,最后在垓下全歼楚军,其还定三秦之战暗渡陈仓;井陉之战背水一战、拔帜易帜;潍水之战以水冲敌、半渡而击;垓下之战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韬略之丰富,用兵之灵活,在中国战争史上写下的光辉的篇章,亦为历代兵家所推敬借荐。

楚汉战争及前后时期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成语典故以及词语、地名,最著名的有如指鹿为马、取而代之、破釜沉舟、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约法三章、衣锦还乡、先发制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四面楚歌、一决雌雄、楚河汉界、沐猴而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十面埋伏、江东父老、东山再起、霸王别姬、多多益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鸿沟、冠亚季、冠军、虞美人、二世祖、三秦、三齐、等等,影响十分深远,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可以直接百度百科“楚汉之争”,非常详细~~~~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5uO2eudyg_yKfGCYepATV75NqKtwWk8v5mX5_EEkXMEagX3jxIVVuIwgRiUTwo6rOhnQOmsaJqstiHCJPspn_

  巨鹿之战后,项羽乘胜追击,秦军节节败退,军心涣散。章邯见大势已去,率二十万秦军投降了项羽。项羽却在西进途中,在新安城(今河南绳池东)下令将这二十万降卒全部坑杀。这时,另一路起义军汉高祖乘秦军主力被项羽牵制在巨鹿,关中空虚,占领了咸阳。

  项羽大为不满,率军破关而入,进驻鸿门(今陜西临潼东北)。当时项羽军四十万,汉高祖军不足十万,双方力量悬殊。汉高祖自度力量不敌项羽,便采纳张良计策,拉拢项羽叔父项伯,亲自到鸿门请罪。鸿门宴上,觥筹交错中闪烁著刀光剑影。项羽的谋士范增几次举起所带玉块,暗示项羽杀死汉高祖,项羽却优柔寡斯,被汉高祖借故逃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的故事。项羽依靠强大兵力,暂时压制汉高祖。引兵进入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挟其军事上的余威,以诸侯上将军自居,发号施令。他自立为西楚霸王,取梁、楚之地九郡(占有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部分地区),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同时又割地封王,分封了十八个诸侯。封汉高祖为汉王,王汉中、巴蜀,企图限制汉高祖势力的发展,使其不得东进。结果养虎贻患,导致汉军势力日后卷土重来。

  由于项羽分封不公,引起诸侯和功臣不满。先是田荣据齐反楚,项羽急忙率军讨伐,汉高祖便乘隙东进。公元前二0八年八月,汉军从汉中潜出故道,打败项羽所分封的秦地三王,迅速东进,直抵阳夏(今河南太康)。接著,又乘项羽与齐军交战之际,一举攻入楚都彭城,羽急忙率三万精兵还救彭城。

  此时,汉高祖仗恃兵多将广,麻痹轻敌。项羽军则收复失地心切,斗志旺盛。三万楚军在项羽率领下,出山东经胡陵(今山东鱼台东南)趋萧(今江苏箫县西北),直抵彭城汉军侧背。战斗从拂晓开始,楚军勇猛顽强,边打边冲。到了午时,已将汉军打得大败。楚军追到彭城东北的泗水,汉军纷纷落水,死者十余万。汉军向南方山地溃逃,楚军追击至灵壁(在今安徽省)以东的睢水上,又歼灭数十万人。汉高祖只率数十骑逃出重围,连妻子吕雉和父亲太公都作了项羽的俘虏。彭城一战,项羽决策果断,迅速率精兵回救彭城,出敌不意,击溃汉军数十万之众,是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范例。

  彭城之役后,项羽乘胜进军,在京邑、索亭间(荥阳西、南)同汉高祖打了一仗,结果被阻于荥阳以东。双方在成皋一带相持两年之久。这期间,汉高祖采取了正确的作战指导,扼守成皋,在持久战中消耗对方实力,伺机反击;项羽找汉高祖决战,又急攻不下。双方力量对此发生了根本变化,汉军由弱变强,项羽由强变弱。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发兵向项羽发动总攻,在垓下把项羽军团团包围。此时,十万楚军已兵疲粮尽,士气低落。夜间又听到汉军在四面唱起了楚歌。项羽大为吃鶭,便借酒浇愁,慷慨悲凉地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干,虞兮虞兮若奈何?”唱罢飞身上马,带领八百骑突围南去。来到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只剩28人。他想东渡乌江重整旗鼓,又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奋力拚杀一阵,遂横剑自刎而死,年仅31岁。汉王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羽于谷城(今湖北省襄樊市谷城县)。

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五年(前202年)十二月,项羽、刘邦为争夺政权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失败后,楚地义军分两路攻秦。项羽在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聚歼秦军主力;刘邦乘隙攻入咸阳。秦亡。依据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史记·高祖本纪》)的约定,刘邦欲称王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派兵驻守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老城东南北寨村之北,因在山谷中,险如函,故名),以防诸侯入关。同时,宣布废除秦朝苛政,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于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平乡镇)歼灭秦军主力(参见巨鹿之战),取得诸侯上将军地位,实力雄厚。亦率诸侯军40万、秦军降卒20万直奔关中。中途,项羽恐秦降卒哗变,在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将他们全部坑杀。元年十二月(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项羽命英布攻破函谷关,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意图消灭刘邦集团。刘邦军不足10万,自料力量不敌,竭力拉拢项羽的叔父项伯请为调解,并亲赴鸿门,表示诚意,动摇了项羽决心。战争没有立即爆发。
同年二月,项羽凭藉其在军事上的压倒优势,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恢复封建割据。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封刘邦为汉中王,定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城东)。将关中分为三部,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王,企图通过他们控制关中,将刘邦困锁在边险地区,刘邦采纳萧何建议,确定了收用巴(郡治江州,今四川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属四川).还定三秦。东向以争天下的方略(参见刘邦还定三秦之战)。四月,忍忿前往汉中就国。途中烧毁所过栈道,防止诸侯军偷袭,并借此表示无东向之意。以麻痹项羽。项羽亦于同时班师彭城。
五月,未被项羽封王的田荣于齐地(今山东大部)起兵反楚,自立为齐王,项羽发兵击齐。刘邦乘项羽无暇西顾和三秦王立足未稳之机,“决策东乡(向),争权天下;”(《史记·高祖本纪》)。令萧何收取巴、蜀租赋补给军队,以韩信为大将、曹参为前锋统兵数万,积极部署东进。八月,汉军潜出故道(因临故道水得名,治今陕西风县北风州之西),袭击雍地,进围章邯军于废丘(雍都,今陕西兴平东南)。同时分兵攻取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北地(郡治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亡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鱼河堡),迫降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迅速还定三秦,袭占关中大部地区;随后,命部将薛欧出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向楚地进军,被楚军阻于阳夏(今河南太康)。
项羽在两面受敌的情势下,采取先齐后汉方针,继续攻齐,主力被牵制在齐地。刘邦再度抓住战机,一面巩固关中,一面扩张势力,亲自率军由函谷关出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东进。迫降河南于申阳、韩王郑昌;魏王豹率军归附,继而俘虏殷王司马门,迅速占领了今河南及山西中、南部广大地区,造成东进的有利态势。
二年四月,刘邦乘齐、楚两军胶着之际,在洛阳接受董公“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明其为贼。敌乃可服”(《资治通鉴·卷九·高帝二年》)的建议,以项羽杀害楚怀王为口实,为义帝报仇讨逆为政治号召,联络各地诸侯王,率联军56万攻楚,一举袭占楚都彭城(参见彭城之战)。项羽留部将继续击齐,自率精兵3万疾驰南下乘刘邦陶醉于胜利,毫无戒备之际,以少胜多,大败汉军,收复彭城。刘邦仅率数十骑突出重围,逃回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此役,汉军被歼数十万,元气大伤。
刘邦战败,诸侯纷纷背汉向楚。为摆脱被动局面,刘邦争取英布,重用韩信、彭越,从各方面联合反楚力量。军事上,则利用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有利地形,分兵扼守险要,以争取时间,发展自己,待机再战同年五月,刘邦在荥阳得到萧何征得的关中兵员补充,韩信亦率援军赶到,在荥阳东战败楚军,阻遏了楚军西进攻势。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战局相对稳定(参见成皋之战)。六月,刘邦回返关中,引水攻破废丘,消灭章邯,尽占关中。随之采取立太子、赦罪人、立法令、设县邑,加强边塞守备等措施,以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八月,又回到荥阳前线。
三年初,楚军对汉军正面防线发动攻势,数次切断汉军运粮甬道,攻占荥阳、成皋。刘邦败逃关中。为调动项羽,分散其兵力,摆脱固守城池,被动挨打的局面,刘邦采纳谋士辕生建议。于五月率军出武关,兵至宛(今河南南阳市)、叶(今河南叶县西南)。项羽急于寻汉军主力作战,果然率军自荥阳、成皋南下宛、叶。汉军坚壁不战。此时,彭越攻占楚后方重镇下邳(今江苏睢宁北古邳镇),迫使项羽回师解救。汉军乘机迅速北上,收复成皋。六月,项羽回军,对汉军发动第二次攻势,再占荥阳、成皋,并挥军西进。汉军败至巩县(今河南巩县西南),深沟高垒,阻击楚军。为减轻正面压力,刘邦遣刘贾,卢绾率兵2万增援彭越,在楚后方攻城略地,断楚粮道,迫项羽第二次回兵东击彭越,汉军再次收复成皋。
二年八月,魏王豹踞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反汉,威胁汉军侧翼。刘邦先派郦食其游说未成,即命韩信率军进攻。韩信突袭安邑,生擒魏豹。刘邦继而采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少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汉书·韩信传》)的建议,给韩信增兵3万,开辟北方战场(参见韩信破代、赵、燕、齐之战)。同年闰九月,韩信首先破代。
三年十月,越过太行山,与赵军战于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南)(参见井陉之战),韩信一反常规,背水设阵,大败赵军。随之乘势不战而降燕。四年十一月,又大破齐、楚联军于潍水(今山东潍河)(参见潍水之战)之滨,平定齐地。至此,韩信东进2000余里,从东、北两面形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态势,直接威胁楚大后方。三年十一月,刘邦在正面对楚作战的同时,遣谋士随何游说九江王英布叛楚附汉。英布据有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庐江(郡治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二郡,具有相当实力。英布归汉,项羽侧翼危急,忙遣龙且进攻九江军。刘邦达到了在南方牵制、分散楚军之目的。项羽第二次率军东击彭越,兵至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闻汉军再次收复成皋,急忙引兵回救。汉军据险坚守,双方在广武(今河南荥阳东北)形成对峙。是时,楚军北有韩信据齐地威胁都城;腹地有彭越游动作战,又须分兵南据九江,以致兵力分散,腹背受敌,粮草匮乏,欲战不能。刘邦则据荥阳、成皋之战坚守不战。四年八月,楚军粮尽,被迫与刘邦订立和约“中分天下”(《史记·项羽本纪》),划鸿沟(古运河,位于今河南荥阳以东)为界,东归楚、西属汉。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两年零五个月后,休兵罢战。
四年九月,项羽遵约东撤,刘邦亦欲西返。张良、陈平认为“汉有天下太(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史记·项羽本纪》)。刘邦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并约集韩信、彭越南下合围楚军。五年十月,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南),因韩信、彭越按兵不动,未如期会师,遭楚军早击,大败,被迫坚壁自守。刘邦从张良计,分别给韩、彭割地封王。十二月,调集韩信、彭越、英布、刘贾等各路大军40万人,将10万楚军包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参见垓下之战)。楚军兵少食尽,屡战不胜。夜闻楚歌四起,军心瓦解。项羽率800骑突围南逃,刘邦派兵追击。项羽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苏皖界上的乌江镇)兵败自刎。垓下一战,刘邦全歼楚军,获得最后胜利,建立了西汉王朝。
点评:楚汉战争历时3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名将韩信在战争中显示了其卓越的统帅才能。先还定三秦之战、再破代、攻赵、降燕、伐齐,最后在垓下全歼楚军,其还定三秦之战暗渡陈仓;井陉之战背水一战、拔帜易帜;潍水之战以水冲敌、半渡而击;垓下之战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韬略之丰富,用兵之灵活,在中国战争史上写下的光辉的篇章,亦为历代兵家所推敬借荐。


楚汉相争的故事~~~~~视频

相关评论:
  • 13359795051楚汉相争的故事~~~
    索梁莺巨鹿之战后,项羽乘胜追击,秦军节节败退,军心涣散。章邯见大势已去,率二十万秦军投降了项羽。项羽却在西进途中,在新安城(今河南绳池东)下令将这二十万降卒全部坑杀。这时,另一路起义军汉高祖乘秦军主力被项羽牵制在巨鹿,关中空虚,占领了咸阳。项羽大为不满,率军破关而入,进驻鸿门(今...

  • 13359795051在楚汉相争有哪些成语和典故?
    索梁莺大逆不道【成语故事】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楚军与汉军在广武城相遇,项羽想与刘邦单独角斗来结束战事,刘邦死活不肯应战,只是列举项羽十大罪状,说项羽是大逆不道。项羽气得浑身发抖,命令士兵向汉军放箭,刘邦中箭,汉军只好退回皋城防 解衣推食【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手下的韩信因得不到重用就...

  • 13359795051楚汉之争的故事_楚汉之争历史成语故事
    索梁莺鸿门宴后,项羽入屠咸阳,杀秦宗室,焚秦宫室,劫掠关中。 楚汉之争的后续 垓下一战,刘邦全歼楚军,获得最后胜利。项羽败亡后,楚地陆续平定,最后唯原项羽封地鲁不下,汉军乃以项羽头示鲁,鲁遂降,楚国至此全部平定。 楚汉战争末期,属楚国阵营的衡山王吴芮、九江王英布先后归附汉王刘邦,唯临江王仍不听命。 汉五年(公...

  • 13359795051有关楚汉相争的成语或历史故事
    索梁莺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霸王别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13359795051楚河汉界的历史典故
    索梁莺关中的萧何更是源源不断地运来兵员、粮饷。而此时项羽则补给困难,危机四伏,形势发生了逆转,楚军渐弱,汉军日盛。公元前202年秋,楚军粮尽,无奈之下与汉军讲和,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以西为汉,以东为楚。这即历史上著名的“楚汉相争,鸿沟为界”故事的由来。

  • 13359795051楚汉相争讲述的是怎样的故事?
    索梁莺”项羽也无计可施。刘邦在阵前历数项羽十大罪状,项羽大怒,一箭射中了刘邦的额头。刘邦怕扰乱军心,摸着脚大叫:“狗贼竟敢射我的脚趾!”广武未能成为决战的战场,双方各有顾忌,最后还是议和:项羽放回人质,楚汉以鸿沟为界,沟东属楚,沟西属汉。象棋盘上“楚河汉界”的名称,就来源于这段历史。

  • 13359795051关于刘邦的成语故事要简洁的
    索梁莺楚汉相争时,项羽凭借强大的实力,违背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自立为西楚霸王,把汉中和巴蜀一带封给先入关中的刘邦。刘邦听从谋士张良的计策,到汉中时,人马过后,烧毁沿途的栈道,表明自己不再回关中了。项羽从此放松了对刘邦的警惕。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命士兵修复原来烧毁的栈道,装作要从栈道...

  • 13359795051楚汉之争的故事
    索梁莺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简要概括:公元前206年五月,项羽前去攻打田荣。刘邦趁机出兵,1月内占领全部关中。 接着向东挺进,直捣项羽的老窝彭城。楚汉战争爆发了。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刘邦和项羽苦战了5年,大战70余次,小战40余次。刘邦在一再失败之后,逐渐转为...

  • 13359795051三个有关楚汉相争的成语或历史故事?
    索梁莺三个有关楚汉相争的成语或历史故事 1、项庄舞剑(鸿门宴) 公元前208年,项羽率40万大军开往咸阳,被刘邦的守军挡住。项伯请刘邦到鸿门赴宴。刘邦到鸿门后,项羽设计让项庄舞剑助兴,意在乘机杀了刘邦。项伯也舞剑助兴,百般保护刘邦,刘邦手下樊哙冲进营帐来保护刘邦,刘邦借机逃离。 2、四面楚歌(垓下之围) 项羽的军队在垓...

  • 13359795051楚河汉界的故事简短
    索梁莺不久后,刘邦分兵两路,一路在荥阳与项羽对峙,一路由韩信率领抄楚军后路,占领河北、山东地区。汉军后方稳固,萧何不断提供兵员和粮饷。项羽补给困难,形势逆转,楚军渐弱,汉军日盛。公元前202年秋,楚军粮尽,与汉军讲和,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以西归汉,以东属楚。这便是"楚汉相争,鸿沟为界...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