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禅定,三摩地,灭尽定。三者的关系与区别?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我国的宗教政策是什么?~

1,宗教政策是 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由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由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简单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既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这就是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它是全面的、完整的政策。
2,这一政策有法律上的保障——宪法(国家根本大法)。任何强迫不信教的人去信教的行为,如同强迫信教的人不信教一样,都是侵犯了别人的信仰自由,都是违法的行为。
因为我国的宪法、刑法、民法、选举法、兵役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和信教公民的平等权利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也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扩展资料:
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有其现实根源和理由,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就是基于这一现实提出来的。也就是说:通过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那种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经济文化的一定程度的发展,宗教就会很快消亡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那种认为依靠行政命令或其他强制手段,可以一举消灭宗教的想法和做法,更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的,是完全错误和非常有害的。”(《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第55页)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阶级和剥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宗教政策

宗教本质是一种精神寄托和终极关怀。
分类
集团社会之宗教,若由宗教发达史分类,可概分为原始宗教、国民宗教、世界宗教等。
(一)原始宗教,又称部族宗教,太古时代之宗教及未开化社会之宗教,如自然崇拜、精灵崇拜、图腾崇拜、巫觋教等。
(二)国民宗教,又称民族宗教,指行于部族、民族、国家等一定地域内之宗教,如日本之神社神道、印度之印度教、以色列之犹太教、中国之道教、儒教等。多与所处地域之社会风俗、习惯、制度等有密切之关系,而未必有宗教开祖或依据之经典,如日本神道,并无特定之教,而系以原始宗教为基础,根据国家组织而发展。又如我国之道教,有其特定之教祖,亦有其特殊之教格而适合国民之传统,故难以传入他国。
(三)世界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此类型宗教多随个人之自由意志接受信仰,而顺从组织内之信条、仪礼、戒律等。通常多由特定之开祖所创倡,并以开祖之行迹及教说为中心,形成该教之教理与经典。
教团之成立,多站在超越民族、国家等立场而创立,故其教法系以人类全体为中心,具有世界性与普遍性之性格。惟世界性之宗教虽以全体人类为中心,然实际上常以救济个人为基础,故具有探索心灵内面与侧重个人实践修行之特性。
依信仰对象之不同,可将宗教概分为三类:
(一)多神教(polytheism),即崇拜多种神灵,多系自然形成之信仰,存在于原始未开化之时代。随同人智之发达,渐对自然神赋予意义、理想,次第成为高级神,而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等,在进化之社会中亦并行不悖。
或有由一神教发展为多神教者,即对具有种种最高神性格之一神,将其性格分别独立,成为最高神之权化分身,而个别崇拜之,如佛教之教祖佛陀,于其智慧方面之理想化而权化为文殊菩萨、势至菩萨,于慈悲方面之理想化而权化为观世音菩萨,于实践愿行方面之理想化而权化为普贤菩萨。
又观世音菩萨为随机度众乃有三十三身之化现,如圣观音、千手千眼观音、不空罥索观音、柳叶观音、水月观音等。
(二)一神教(monotheism),由崇拜自然之多神教,演进为崇拜具有诸神之德的一神。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均为典型的一神教信仰。另如印度教中,虽有多神信仰之性格,然于众神之中,独尊一优于其他诸神者为最高神,乃诸神之代表,具有绝对之权威,此称单一神教(hemotheism),如湿婆派以湿婆为最高唯一之神,毗湿奴派以毗湿奴为唯一神。
一神教亦可称交替神教(kathenotheism),如梵天、毗湿奴、湿婆等三位神祇,在不同宗派中有不同之地位,以湿婆为例,在湿婆派中为最高神,梵天与毗湿奴居次要而从属于湿婆。
(三)泛神论(pantheism),又称万有神教。上记之多神教、一神教等,以实际信奉而属实践性之宗教,泛神论与之相较,其性质偏重于阐释哲学理论之理论宗教,以为宇宙现象之内部,有支配现象界之原理法则,而将此原理法则神格化,认为此‘道理神’遍满于宇宙现象。
印度奥义书中之梵(梵Brahman)即属道理神,梵存在于‘个人我’(梵a^tman)中,此乃最高理想‘梵我一如’之基础。此外,十七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Spinoza, Benedict, 1632~1677)之哲学所说之神亦属道理神。
自法律观点言宗教:文明国家多经过立法确认信仰之自由,合法之宗教不受压迫、排斥,亦有少数国家以特定之宗教为国教,又国家所认可之宗教团体得称宗教,未得认可者通常称为邪教。

扩展资料
宗教的本质是宗教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回答"宗教是什么"的问题。近百年来,随着宗教学的发展,宗教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应用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宗教,对宗教所下的定义日趋多样化。
在近代宗教学中,对于宗教的研究有三种方法和倾向最有影响,一是宗教人类学和宗教历史学,二是宗教心理学,三是宗教社会学。它们对宗教的本质和基本特性问题的看法各有侧重,在此基础上对宗教提出了不同的界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宗教概念的理解,具有深刻的科学性。
对于"宗教是什么"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在自己的著作中不止一次地提出了回答。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宗教的本质进行了论述,"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这段话高度概括、深刻揭示了宗教之所以为宗教的本质规定性,并把宗教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区别开来,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一、说明了宗教作为意识形式的本质特征"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都是幻想出来的东西,客观上不存在。
二、揭示了宗教幻想的内容和对象乃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这就说明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并不是什么超出经验之外、不可捉摸的神秘权能,而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却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
三、说明了宗教观念采取了"超人间化"的特殊表现形式,这就是说,这些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并不直接以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这些"人间力量"所固有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表现为"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因而具有超自然、超人间的神圣性。
四、它说明了人间力量超人间化的原因,揭示了宗教观念的世俗基础和客观根源。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宗教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四禅定:

色界静虑的四种区分。即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

灭尽定: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

三摩地:三昧 又译三摩地、三摩提,意译为等持、正心行处、心一境性,佛教术语,意指专注於所缘境,而进入心不散乱的状态,皆可称为三摩地。

扩展资料:

禅定的方法

这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禅定训练技巧,同时也是催眠技巧,用来做自我催眠练习,效果良好。


1、盘腿而坐,身体正直,眼睛微闭,下腭额微收,两掌相叠,掌心向上,置于腹部下方,全身放松,心平气和,无思无念。


2、呼吸自然,开始数息,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鼻孔处,当空气流出鼻腔时在心理默数,即每次呼气的时候(也可以吸气时数),就数一个数字,同时暗示自己更放松,数数规则:从1数到10。


3、当发现数错了的时候,就表示你己经愰忽了,没有关系,再回头从1开始往上数。


4、注意整个练习的过程,保持身心同时放松,心情平静。当心理浮躁,杂念很多的时候,加重呼吸,由其是呼气的时候,加重呼气。持续一段时间,待心平气和时,再让呼吸随其自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禅定



(1)四禅定,三摩地和灭尽定,这三种都是禅定的种类,但是分别属于禅定中不同的阶段。四禅定属于禅定的第一重静虑,三摩地属于禅定的第三重等持,灭尽定属于禅定的第四重等至。

(2)修佛必须先修四禅定,然后才能到达三摩地再到灭尽定,顺序不能颠倒,因为四禅定属于色界禅定的层次,而三摩地和灭尽定属于无色界禅定的层次。

(3)四禅定,三摩地和灭尽定三者修习的要求不同,修四禅定生于色界之四禅天也,此四禅内道外道共修之,在因者超欲界之惑网,在果者生于色界,且为生诸功德之依地根本,故曰本禅。

修三摩地即三昧也,念佛证到三昧,即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一时脱落,也即是根尘脱落、能所双亡的时节,念佛念到这步田地,即是宗下桶底脱落,明心见性的时节,所以说净就是禅,禅就是净,禅净不分家也”,“三摩地”是大智慧现前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之佛地。

修灭尽定证得涅槃境界的一种现象,而涅槃是道体。以大乘菩萨、佛的境界来讲,罗汉境界是“有余涅槃”,并非佛菩萨境界的无余涅槃。所以,罗汉进入灭尽定涅槃境界,八万四千劫后非出定不可,出来以后重新修行,回心向大,走大乘路线,最后成佛,得无余涅槃。



扩展资料:

在佛教的修行系统中,修习禅定有三学,前两学分别是戒学(道德生活之准则)、和定学(专注力的培养),内观是属于三学中最后的“慧学”。

从“身体”“感受”“心”和 “法”(心所包含之物)四个面向,培育持续及稳固的觉知能力,在实际经验(而非信仰、感情和想像)的层面上,体验到“自我”不外是由五个要素(五蕴)所组合而成的现象,其特征是快速不断地变化(无常)、不满足的状态(苦)和无法自主(无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禅定



四禅定:

色界静虑的四种区分。即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

灭尽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灭尽定,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著第八识。

三摩地:
三昧 又译三摩地、三摩提,意译为等持、正心行处、心一境性,佛教术语,意指专注於所缘境,而进入心不散乱的状态,皆可称为三摩地。

扩展资料:

四禅定:

(1)、初禅:
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

(2)、二禅:
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起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

(3)、三禅:
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

(4)、四禅:
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禅定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

一、各种禅定的差别: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困难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为平时我们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有了定,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因此,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绩来,那是因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还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来修。那么,什么是禅定呢?

禅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是静虑:既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为‘定’;‘观’既是作种种的观行。禅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和‘观’(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一个人修任何的禅定,一定离不了止和观,不然的话,他修的禅定会偏向外道。

佛.陀说我们这个世间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有种种欲.望,且没有定心;色.界和无色.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我们在欲界里修禅定,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乃至进入灭尽定。

我们要进入四禅八定之前,必须先修.习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定,真正来讲有欲界定和未来禅两种。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再坐禅的过程中,我们可依心态的不同而分成几个步骤:

(一)、粗心住:

开始静.坐的人,心很散乱,越做杂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时坐得腰酸骨痛,身.体不正直,歪来歪去,因为平时我们的身.体弯曲惯了;有些人的身.体不会歪斜,是因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体矫正,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吸又不大顺畅;我们得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等方法使心定下来。过了一个时候,身.体会慢慢调好,呼吸也渐渐顺畅起来,心念也就越来越细幼。这种定称为粗心住。进入粗心住时,杂念减少。然而,杂念少并不等于定,只是不再胡思乱想罢了,但是心念还会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门头跑来跑去。

(二)、细心住:

这时候的心念已经很微细,身.体不必用心力调正,自动平衡,已经习惯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所谓的持身法。所有有静.坐经验的人,如果静.坐半个钟头、一个钟头后身.体就很疲倦,那就是还没进入粗心住,当进入粗心住,在进入细心住时,身.体就自动的调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劳。如果继续坐禅,深入定的话,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欲界定。

(三)、欲界定:

平时我们要用心将妄念捉回来,进入欲界定后,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生起,而且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心力去调整它,此时心任运不动。进入这种定后,就能够整天坐禅。以上三种定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

(四)、未来禅:

进入欲界定后,继续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你感觉到失去身.体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感觉到整个身心不见掉。这种感受是在静.坐时发生的,而不是打开眼睛来看。有了这种感受之后,身.体就不会因失调而生病。因此,一个坐禅的人,若要身.体没病,至少要达到第四步骤,既是进入未来禅。

但是,有些人静.坐时,心无所知地昏昏沉沈,他也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掉,这不叫做未来禅,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里?若要达到未来禅,必须达到欲界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动的静下来;在这之前,必须完成第二步--细心住,就是身.体不必调整,自动的平衡,所以我们修.习禅定要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进入。

为什么第四步骤称为未来禅呢?因为他就要进入真正的禅定了。由于此未来禅尚在欲界,所以又称为欲界未到地定。所谓真正的禅定,既是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

(1)、初禅:

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

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坐几天,或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满满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触的快乐,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宁静。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进入初禅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这时候,他已舍离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贪、嗔、睡眠、掉悔和疑,这五种烦恼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生起坦、嗔、痴,所以被称为五盖。

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

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的知觉是初禅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

观:内心的观察。觉与观也翻译成‘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

喜:内心欢喜的感觉。

进入初禅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禅,出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就是喜。

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

比如: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在坐禅时,进入初禅的时候,身.体会有很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乐。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出离(欲界)的心生起喜欢与快乐的感觉。

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

(2)、二禅:

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起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

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言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识,唯有.意识。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

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

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

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像,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喜’。

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

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

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定)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3)、三禅:

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

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智、乐、一心。

舍:舍掉喜心。

念:念念分明。

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四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

乐:因舍离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禅乐。

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

(4)、四禅:

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

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像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

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

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

舍:舍掉三禅的乐。

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主。

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  

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证得涅槃,但是没有智慧,以邪见的智慧,用心把‘想念’压住,使它不生;当他真正修成‘无想定’后,把烦恼心压.制住,色.界的烦恼还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无想天。进入无想定后第六识(意念)的心就没生起,他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为这就是涅槃。佛弟.子都不要修学这个 ‘无想定’,因为他们都不要进入无想天,所以进入此天者都是外道。

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

(1)、空无边处定:

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空’想,既是没有色(物质)与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

(2)、识无边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进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注:识与想的区别: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中的识是心的知觉作用;想是法尘,既是心的念头。)

(3)、无所有处定:

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它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

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

(4)、非想非非想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既是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既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

南传佛教中,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

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

灭尽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唯识宗说,我们有八种心识的作用,第七种叫第七识--末那识,他执著第八识为我。我们的前六识是可以停顿的,在还未解脱之前,末那识却一直在作用,所以称为恒行——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灭不已。)。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著第八识称为 ‘我’--‘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定,它的特点既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入灭尽定。

至于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根据经典有两种说法:有些经纶说可以,另一些却说不可以;大乘唯识宗等都认为修菩萨道者绝对不能进入灭尽定,因为能进入此定者出定后没有烦恼,过去的‘业因’没有烦恼为‘缘’引发,就再也不来三界受生,不能继续修集福德因缘,乃至成佛。

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都是要一层一层的进入,已经出了色.界,称为‘无色.界定’。在佛法中我们将这个世间分为三界,又称为九地,既是欲界称为散地;色.界和无色.界称为定地,要进入此二界,必定要依靠禅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进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须靠定力,只要积极努力的修集各种的福德因缘即可。

三摩地
三昧 又译三摩地、三摩提,意译为等持、正心行处、心一境性,佛教术语,意指专注於所缘境,而进入心不散乱的状态,皆可称为三摩地,因此又可被译为「止」、「定」


四禅定,三摩地,灭尽定。三者的关系与区别?视频

相关评论:
  • 17893205934四禅定,三摩地,灭尽定。三者的关系与区别?
    石帝和色界静虑的四种区分。即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灭尽定: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

  • 17893205934佛教里的四禅八定是什么意思?说得通俗易懂一点
    石帝和四禅是指: 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今次诸戒品而辨四禅者。四禅八定是指四与八并举者,盖色界与无色界相对,则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若以色界、无色界相对于欲界之‘散’,则色及无色二界,皆称为‘定’。 故合色界之四禅定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而称之为八定。又若区别色界及无色界之...

  • 17893205934禅定的修为境界怎么划分?
    石帝和当然心念不动了并不表示心不再起作用了,只是这时的心念只停在四禅的境界中,心只观此境而不动念称为心念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起作用。以上四种定,都还在色界,还未能舍离色身。当然如是一个人,在进入四禅后,他所修学的一切皆可随意成就,包括修习神通,也可立刻成就,所以在四禅定中修学是最快能成就的。在...

  • 17893205934佛教里面的四禅八定是什么意思呢?
    石帝和禅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是静虑:既 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为“定”;“观” 既是作种种的观行。禅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和 “观”(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一个人修任何的禅定, 一定离不了止和观,不然的话,他修的...

  • 17893205934什么是禅定?修行中如何使自己进入禅定状态?
    石帝和禅定是佛教译语中特别的译法,“禅”,这是印度梵语禅那的简称,其义为“定”、“思维修”、“功德丛林”等,故“禅定”是华、梵兼称,这是从其名称上来解说的。 若从其意义上来说,一个修行人,能摄受散乱心专注一境,即是所谓“定”;摄心系念一种法门,能出生种种三昧,即是“思维修”;依于禅定能出生种种功德...

  • 17893205934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怎么回事
    石帝和无量三摩地者,由于无量无边无际观诸色等而名无量定;或由无量无边信、欲等名无量定,如四无量心。 (四)四无量三摩地:即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所缘之定。四无量心,解释分二: 建立所依及行相:有情有三种,即不苦不乐者、有苦者、有乐者。于不苦不乐者思维与乐——慈,于有苦者思维拔苦——悲,...

  • 17893205934贪嗔痴为啥会障碍佛性如何修禅定能直接入非想非非想处定我觉的修禅需 ...
    石帝和第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只有进入灭尽定才是真正的解脱 ...

  • 17893205934略谈禅的理论与实践
    石帝和③通明禅:行者在四禅、四空定及灭尽定中,通观身息心三者,从而开发三明六通,故称为通明禅。 4、非世间非出世间禅:此禅系最高的悟证之道,是不可思议的实相禅法,能够超越一切对待而证悟一切平等的圆满大觉。其修法内容有九种大禅、百八三昧,念佛三昧、 般舟三昧、禅宗的参悟、天台止观的实相禅等。修这一系...

  • 17893205934禅道的四禅八定
    石帝和四禅是色界的四种禅定;八定是色界的四禅与无色界的四无色定。 色界静虑的四种区分。即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禅者,禅那(dhya^na)之略,译作静虑。故又名四静虑。《长阿含》卷八〈众集经〉云(大正1·50c)∶‘复有四法,谓四禅。于是比丘除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于初禅。灭有觉...

  • 17893205934为何陋掉大部分烦恼 或者明心见性 就可以产生神通呢 ?
    石帝和断除烦恼障就可以取无余涅盘而解脱生死。神通只是佛教修行的副产品,佛教修行过程之中是一定会伴随神通出现的。只有很多外道,他们坐禅的目地才是获得神通。由于四禅定时就会出现五通,所以外道也有前五通,只是他们证不了灭尽定,所以证不了漏尽通,漏尽通只有阿罗汉能证。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