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坐中孔子为什么同意曾皙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1、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主张相符,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
2、曾皙是主张消极避世,符合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主张,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
《侍坐》记录了孔子和四位弟子关于个人志向抱负的一次讨论,是《论语》中最富于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文章通过对人物语言及动作神态的记录,生动地表现了孔子与几位弟子不同的个性风采,如孔子循循善诱、和蔼亲切的师长风度,子路的鲁莽直率,曾点的淡泊洒脱,冉有、公孙华的谨慎


侍坐中孔子为什么同意曾皙视频

相关评论:
  • 19844469153侍坐中孔子为什么同意曾皙
    容科泡1、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主张相符,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2、曾皙是主张消极避世,符合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主张,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侍坐》记录了孔子和四位弟子关于个人志向抱负的一次讨论,是《论...

  • 19844469153侍坐中孔子为什么同意曾皙
    容科泡1、在《侍坐》中,孔子对曾皙的观点表示同意,原因在于曾皙所描述的太平盛世景象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理念相契合。孔子所赞同的“吾与点也”,反映了曾皙所述理想国度的吸引力。2、孔子赞同曾皙的另一个原因,是基于曾皙所表达的隐逸思想,这与孔子曾提到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理念相符。

  • 19844469153侍坐孔子为什么同意曾皙的观点
    容科泡孔子同意曾皙的观点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儒家的治国理想是礼治。曾皙所描绘的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就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的那种大同和谐社会。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2、孔子一生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但到处碰壁,不为所用,晚年...

  • 19844469153为什么孔子会赞同曾皙的观点?
    容科泡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孔子为什么同意曾皙的看法 信息举报 题目: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孔子为什么同意曾皙的看法 解答:孔子正在认真的与弟子言志,自然不会「使」曾皙鼓瑟.可是曾皙兀自在彼弹琴,视夫子殷勤诚恳的问话与苦口婆心的诱导若罔闻,这已经很失礼了.子路年长,答问已毕,...

  • 1984446915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孔子为什么同意曾皙的看法
    容科泡二、尊重古礼,与儒家礼乐治国思想契合。王充认为曾皙说的是一种古代祭祀仪式,也就是“雩祭”。所谓“雩祭”是指的春天求雨的祭礼。《礼记》言“雩祭”祭水旱也。儒家强调礼乐治国。正所谓不知礼无以立也。孔子却生活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而曾皙对古礼做如此具体生动地描绘,并以此寄托自己的理想,...

  • 19844469153《侍坐》中,孔子为什么同意曾皙?
    容科泡另一种是从消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消极避世,符合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主张,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有下面一些理由。(1)从孔子的思想看。纵观孔子的一生,应该说积极救世是其思想的主导方面。他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 19844469153侍坐孔子为什么同意曾点
    容科泡曾皙最后一个发言,他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和生命情趣,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清静无为,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性情。对此,孔子喟然长叹,深表赞同,因为,曾皙描绘的清风沂水、性天风月的生活暗合孔子壮志未遂,英雄无路的落魄心态。这是一种“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

  • 1984446915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最欣赏谁为什么
    容科泡我认为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第一,与其他几个人的回答相比,曾皙的回答更接近孔子内心当中,理想的国 家 治理 状态。其他的三个人中,子路说他能使一个 战 事频频饥荒遍野的国 家,对外有勇力抵御侵略,对内有方法摆脱饥馑。冉求说他能使一个小 国 百姓富足,并为下一步的礼乐打好基础。公西华说...

  • 19844469153在【论语】里孔子为什么胃然叹曰;吾与点也
    容科泡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原因:表达了对曾晳勾勒出的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的赞同,这一景象既符合儒家礼义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心态,深深地感动了他,因而他“喟然叹曰我与点也”。出自《论语·先进》中的《侍坐章》。原文: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

  • 19844469153孔子为什么赞成曾晰的观点?
    容科泡原因:曾晰治国采用的是潜移默化的仁政,在自然中陶冶性灵,使人心得以净化,这与孔子的主张是不谋而合的,所以孔子说,吾与点同。至于子路,孔子最后也说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就是说,应以礼治国,而子路第一个站起来回答问题,不管不顾其他人,不懂得谦让,就是无礼,孔子最讨厌...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