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先生的湘西散记路线是怎么走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沈从文《湘西散记》的原文!!!~

《湘西散记》原文:
“我到船头上去眺望了一阵。
河面静静的,木筏上火光小了,船上的灯光已很少了,远近一切只能借着水面微光看出个大略情形。
另外一处吊脚楼上,又有了妇人唱小曲的声音,灯光摇摇不定,且有猜拳声音......妇人手指上说不定还戴了水手特别为从常德府捎来得镀金戒指,一面唱曲一面把那只手理着鬓角,多动人的一幅图画!我认识他们的哀乐,这一切我也有份。
看他们在那里把每个日子打发下去,也是眼泪也是笑,离我虽那么远,同时又与我那么相近。
这正同读一篇描写西伯利亚的农人生活动人作品一样,使人掩卷引起无言的哀戚。
我如今只用想象去领味这些人生活的表面姿态,却用过去一分经验,接触着这种人的灵魂。”
“一切光,一切声音,到了这时节已为所抚慰而安静了,只有水面上那一分红光与那一派声音。
那种声音与光明,正为着水中的鱼和水面的渔人生存的搏战,已在这河面上存在了若干年,且将在接连而来的每个夜晚依然继续存在。
我弄明白了,回到船中以后,依然默听着那个单调的声音,我所看到的仿佛是一种原始人与自然战争的情景。
那声音,那火光,都近于原始人类的战争,把我带回到四五千年前那个‘过去’的时间里去。”
“我心中似乎极其混乱,我想我的混乱是不合理的。
我的脚正踏到十七年前所躺卧的泥提上,一颗心跳跃着,勉强按捺也无法约束自己。
可是,过去的,有谁能拦住不让他过去,又有谁能制止不许他再来?时间使我的心在各种变动的人事上感受了点分量不同的压力。
我得沉默,得忍受。
再过十七年,安知道我不再到这小城中来?世界虽及其大,人可总像近于一种宿命,给限制着在一定范围内,经历到他的过去相熟的事情。
为了这再来的春天,我有点忧郁,有点寂寞。
黑暗河面起了缥缈快乐的橹歌。
河中心一只商船正想靠码头停泊,歌声在黑暗中流动,从歌声里我俨然彻悟了甚么。
我明白我不应当翻阅历史,温习历史。
在历史面前,谁人能够不感惆怅?
但我这次回来为的是什么?自己询问自己,我笑了。
我还愿在活十七年。
重来看看我能看到难于想象的一切。”

《湘西散记》的思想特色:
1、《湘西散记》是文化的散文,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涉及湘西地区的政治、经济等地域文化。但并非作纯客观的介绍,而是从中融入作者强烈的主观评价和鲜明的审美感情。
2、表现了作者炽热的本土性。反复抒写着他的一颗"湘西"之心,他书写湘西的历史与现实,因她是作者心中永存的一方热土。同时,作者还揭露与批判了贪官污吏的腐败。
3、鲜明的本族性。湘西民族问题,一直是作者的内衷隐痛,因此他很自觉地在散文中流露出其民族倾向,反复贯穿着这样的思想:为苗族人民仗义执言,洗雪强加在他们头上“苗蛮土匪”的罪名和耻辱。

西行的桨声 ——读沈从文的《湘西散记》有感  作者:茜雪

  就是这样静静地坐在灯下,翻阅着这本早就倾慕已久的书《湘行散记》。

  从沈从文的梦里走过,便时时害怕我深深的呼吸会打扰了他和三三的对话,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静静地翻着书页。这样的时候,四周都很安静,或是一盏昏黄的灯下,也或是一个下午的时光,一个人坐在窗前,也或是个静悄的夜里,一个坐在电脑前,什么也不做,只静静地将书一页一页地打开,翻过……然后用笔轻轻地划下感动我的句子。

  如果说沈从文的小说是一朵奇葩,散文是一股清新的风,那么沈从文的这本《湘西散记》就是一壶温软的米酒,甜糯得很,让你在读罢,心中就有一种温暖的心绪溢满心头,许久不能平息。

  合拢书,站起身来,我瞧向窗外——

  上行的船中枯燥的舱中游记读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让你顿时就被他的文字所迷住,好像你在他的文字中听见船行之时,窗外的摇橹声,轧轧地作响,两岸的风光旖旎地滑行,一路的艰辛也稀释在浓浓的儿女情意之中,所见的都是一些温暖的风俗人情,连妇人唤水手的声音都详细地记录下来。这些平凡的生命,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存的人物,就在他的窗外,就在他的视线里,是那样地鲜活,他没有理由不记下来,然后变成他笔下一个一个的人物。

  船行有时很慢,在一些湍急的滩上,船时刻就会面临船翻帆破的命运,有时还得有水手下船在岸上拉纤。旅者坐在船上,他在描述着平凡而真实的生命的同时,也用一颗温软的心在体会这个世界众多平凡的人物,不仅是这些真实的生命让他感叹于生命的不易,沿途走来,这山这水,秀美的湘西山水让他陶醉于西行的旅程。

  也许,在他的心里,三三是一直陪伴在他的心里的,在他的心底,他的三三在遥远的北京听他一路安静地走来,所以他的笔总是充满了深情……

  这一位旅者的笔常常地变换着它的形式,时而是用因想念而濡湿的笔,时而是用彩色的画笔,时而是和快用尽墨水的笔,这旅途中的一切艰难也融于这时刻更换的笔中。

  旅者写下这一路上所有的温暖的思念。于是,常常地,我的眼前会出现这样一幅情景,一个旅者在船上不停地写着,有时看着书,有时看看窗外的景,有时却是紧锁着眉头,作着一些文卷的修订,但时时地他会忘记这是在行程之中,远离他心爱的人千万里的路程,他与他的三三用文字说着话,他将她的一切收藏在怀中,将那张相片时刻放在身边,看见她时,恍然她就在他的身边时刻不离地陪伴着他,静静地听他说话,静静地听他为过去的一些往事道歉,然后就笑了,这笑声也好像抚摸着他寒冷的四肢,让他一时忘了他是在艰难的旅途之中。他又怕她如果知道了旅途的艰辛担心来着,又用文字细细地道说着一些快乐的琐碎细节故事,似在安慰她,所以这船上似乎不只是旅者一人,是两个人,是一大家的人在围绕着他,话着一些里短家长的话儿,灯光下,每一个人温暖地笑着,屋外的寒冷已经与他们无关了。

  当然,旅者的窗外是天寒时节,稍许的雪花飘落,因为水路暂时不通,所以船又在一个埠头停留下来,看样子旅途会无比地漫长,他却没了任何法子,即算是焦急着回那个多年以来在梦中的家园,即使是盼望快点看到他早已病重的母亲,赶着与在家的母亲叨咕几句多年不在身边的闲话,也听着母亲对爱儿的声声呼唤。看着下着雪子的湘西,他与山风作伴,他与这一湘西的水作伴,即使是旅途中的千难万险都只是旅途中一些记忆罢了。我们在文字中领略的只是一位思乡的旅者安静地回家,安静地记录的旅途。就算是那些枯燥的日子,也因一份温软的思念而变得容易捱过了。

  就这样,旅者一路西行的桨声,轧轧地,悠扬地响起,又幽幽地落下,于是这一路,桨声总是如在梦中一般,就在耳畔。

  也许西行,是带着思念一路前行,山水便有了情,连风声也有了思念的甜蜜,就算旅途艰险,那么迎着风朝向遥远的一盏灯奔去,那旅途的疲惫也可以随烟消云散了吧。

  (初稿于2006年7月27日)

沈从文先生没有描写自己游览湘西散记的路线。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两次返回故乡湘西所写的散文的集合,与其叙写湘西的小说《边城》《三三》《长河》等互为映衬,是散文,直接抒发所见所感,。

《湘行散记》,“内中写的尽管只是沅水流域各个水码头及一只小船上纤夫水手等等琐细平凡人事得失哀乐,其实对于他们的过去与当前,都怀着不易形诸笔墨的沉痛和隐忧……”第三部分的四篇选自《湘西》,“把沅水流域和五个地方支流的‘人事’、‘生产’作了概括性的介绍”。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沈从文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

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沈从文不仅是作家,还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沈从文先生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



北平(现北京)1934年1月7日(从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一得知)-------

坐火车(2天途径清苑、郑县今郑州、信阳,《抗战前中国主要铁路1976~1937》推测)----

1月9日坐火车到汉口------坐火车1月10日到长沙(从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二得知)------

1月11日坐汽车到武陵今常德《鸭窠围清晨》倒推-------

1月12日下午坐车到桃源(现在常德桃源县)准备坐船从沅江逆流而上(《沈从文致张兆和在桃源》---------

13日下午曾家河  过夜(个人觉得是郑家河,曾家河村在上游没理由往回走)-------

14日下午到兴隆街---------

15日中午12:00左右柳林岔(个人认为是柳林杈今柳林杈乡)-------

15日晚19:00缆子湾(现怀化市石公坪村缆子湾村民小组附近)------

16日10点洞庭溪 (现洞庭溪村)  --------

16日下午2:00梢子铺------

16日18:00到鸭窠围(休息还做了个梦)-------

17日上午打油溪--------

17日下午白蓉(个人觉得是北蓉今北蓉乡)-------

17日晚到杨家岨(可能是现在的杨家潭村,因为离北蓉较近)---------

18日下午到辰州(今阮陵县发了电报,住一晚上)---------

19日18:00泸溪(泸溪县)-------

20日16:20浦市镇---------

22日(根据前文应为23日)陆路到凤凰(到家了)。

回去路线: 凤凰1月28日(推测)-----

1月30日到辰州住一晚------

2月1日辰州坐船出发--------

1日下午到潭口-------

2日上午9:00柳林杈------

2日12:00到新田湾------

2日18:00到桃源---

后边为推测-----

3日上午坐车到常德收信----

4日坐汽车到长沙-----

5日坐火车到汉口----

7日到北平)。





你说的是沈从文的散文集《湘行散记》吧?已添加到附件。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两次返回故乡湘西所写的散文的集合,与其叙写湘西的小说《边城》《三三》《长河》等互为映衬,一种是散文,直接抒发所见所感,一种是小说,寄寓着沈从文先生的审美理想。就作品而言,还是很值得读的。望采纳。

你说的是沈从文的散文集《湘行散记》吧?已添加到附件。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两次返回故乡湘西所写的散文的集合,与其叙写湘西的小说《边城》《三三》《长河》等互为映衬,一种是散文,直接抒发所见所感,一种是小说,寄寓着沈从文先生的审美理想。就作品而言,还是很值得读的。望采纳。


沈从文先生的湘西散记路线是怎么走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9742458194沈从文先生的湘西散记路线是怎么走的?
    范皇屈答:沈从文先生没有描写自己游览湘西散记的路线。《湘行散记》是沈从文两次返回故乡湘西所写的散文的集合,与其叙写湘西的小说《边城》《三三》《长河》等互为映衬,是散文,直接抒发所见所感,。《湘行散记》,“内中写的尽管只是沅水流域各个水码头及一只小船上纤夫水手等等琐细平凡人事得失哀乐,其实对于他们...

  • 19742458194《湘西散记》的原文是什么?
    范皇屈答:《湘行散记》,“内中写的尽管只是沅水流域各个水码头及一只小船上纤夫水手等等琐细平凡人事得失哀乐,其实对于他们的过去与当前,都怀着不易形诸笔墨的沉痛和隐忧……”第三部分的四篇选自《湘西》,“把沅水流域和五个地方支流的‘人事’、‘生产’作了概括性的介绍”。人物评价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

  • 19742458194湘西散记
    范皇屈答:去凤凰古城,是个宿梦,缘起湘西是两个人的家乡,一个是沈从文,从初中开始读他的文章,敬仰敬重,另一个是沈先生的外甥,“比我老的老头”黄永玉,喜欢。 黄永玉先生的文字是老顽童,味道俏皮可爱又别致,像湘菜,又香又辣,融着睿智幽默,常惹得我有时笑有时哭,有时又笑又哭。 终于得着一个较空的机会,报族行社的...

  • 19742458194鸭窠围的夜的赏析
    范皇屈答:《鸭窠围的夜》是《湘行散记》中的一个名篇,是沈从文散文代表作。1934年沈从文回乡看望病重的母亲。他和张兆和商定写信报告旅途的情况,这些书信后来结集为《湘行书简》,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正是根据这些书简写成的。《湘行散记》表面看来是回乡的游记,但作家着重表现了湘西的历史与未来,以及当前现实的湘西与作家...

  • 19742458194湘西散记内容简介
    范皇屈答:首先,出自《从文自传》的两篇文章,揭示了沈从文青少年时期的成长与转变。他讲述了逃学、赌博和从军的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如何深刻影响了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将湘西独特的环境描绘得生动真实。其次,选自《湘行散记》的四篇散文,关注的是沅水流域的水码头和小船上纤夫水手们的日常生活。这些看似平凡的故事...

  • 19742458194《湘西散记》―――沈从文
    范皇屈答:我非常喜欢沈从文的文章,他笔下的每个故事都使我非常惊奇,每个人物都有着不同的展现,他独特的语言风格描述着一路随见随想,也一直和十几年前的对比着变化。把湘西的乡土气息、人文通过文字表现的淋漓尽致,就像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湘西凤凰在他的笔下更加魅力独特,也使我心之向往,想走一走他的...

  • 19742458194信札趣谈·沈从文
    范皇屈答:历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以及服饰、丝绸、美术史等研究单位的顾问。主要著作有:《边城》《中国丝绸图案》《湘西散记》《中国历代服饰研究》《沈从文小说选集》《从文散文选》等。“绝顶聪明的小姐” ——写给萧乾的信 一封神秘的来信,萧乾走进了北平的...

  • 19742458194求沈从文的《湘西散记》、全文。
    范皇屈答:西行的桨声 ——读沈从文的《湘西散记》有感作者:茜雪 就是这样静静地坐在灯下,翻阅着这本早就倾慕已久的书《湘行散记》。从沈从文的梦里走过,便时时害怕我深深的呼吸会打扰了他和三三的对话,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静静地翻着书页。这样的时候,四周都很安静,或是一盏昏黄的灯下,也或是一...

  • 19742458194《湘西散记》表达什么
    范皇屈答:《湘西散记》是2009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沈从文。本书描写了作者从童年到少年时代的成长与蜕变,记录了作者1920年冬天回凤凰时目睹的满姓大户人家与邻村田家发生的恩怨情仇,内中充满传奇色彩。杨宪益、戴乃迭选译的这十一篇作品,是从沈从文的《从文自传》、《湘西散记》、《湘西》及题附在香港...

  • 19742458194沈文从个人资料
    范皇屈答:沈从文先生(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1924年后开始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合编《京报副刊》和《民...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