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质环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三)服务民生取得进展,地质调查面临新机遇~

地质勘查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再显身手。近几年来,中央财政地矿专项重点围绕重要经济区、重要城市群开展了环境地质调查;围绕重要构造活动带、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等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围绕生态脆弱区、岩溶地区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引领和拉动地方财政对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投入。2014年,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地质灾害调查投入36.21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中央财政15.20亿元,同比增长51.1%。服务民生取得进展,如完成1∶5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7.6万平方千米;完成1∶25万地下水污染调查230万平方千米;施工170眼探采结合井,解决了30万群众饮水水源问题;支援河南、湖北等省抗旱救灾,及时提供2300多项水文地质调查成果等。
随着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重大部署的深入推进,一揽子改革政策效应正逐步显现,将给地勘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是随着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威胁的不断加大,对能源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提出了更高需求,石油、天然气以及铀矿等能源矿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获更多资金青睐,这将为全国矿产勘查工作注入更多新活力。二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措施相继出台和实施,破坏环境的代价不断提高,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与治理、地质灾害评价等相关工作需求将进一步增长,这将拉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灾害地质调查工作的持续投入,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财政资金仍将保持相当增长势头。中央财政将进一步聚焦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地方财政也将重点投入基础性、公益性的地质调查工作,基础地质调查、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调查投入有望进一步增长。此外,随着新一轮改革的全面推进,社会资金将在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主体作用,投资领域将进一步拓展。

孙浅 金乐
(江苏省地质资料馆)
摘要 本文介绍地质资料的形成和特点,以及江苏省地质资料馆在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结合江苏省经济社会特点,阐述了地质资料信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 地质资料 形成 特点 服务 经济社会发展 江苏
地质资料是记录不同时期地质工作过程与认识的载体,是地质工作形成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地质工作投资超过7000亿元,在地质工作中形成了海量的地质资料,这些资料汇集了几代地质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心血,它们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地质工作是经济建设的先行,贯穿于长期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必须加强地质工作与经济建设的结合。”地质资料作为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载体,广泛应用于地质科学研究、矿产勘查、地质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地质资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地质资料信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1 地质资料的形成和特点
地质资料分为三种: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包括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岩矿心、各类标本、光薄片、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是指在进行地质工作时直接形成或采集的,反映地质工作者对地质现象或地质体的最直接认识,以各种载体类型存在的原始记录、中间性解译资料、最终地质工作成果原稿等。成果地质资料是指地质工作项目完成或阶段性完成后,按一定的技术规范和格式编成的,以文字、图、表、多媒体、数据库、软件等形式存在的反映地质工作最终成果或阶段性成果的一套科技文件材料。实物地质资料是指地质工作中直接采集和形成的有采集记录或登记的岩(矿)心、标本、光(薄)片、样品副样等实体。
档案是记录人们社会实践的原始信息的各种载体。档案来源于社会实践,在人类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涵盖了物质生产活动、科学研究活动、社会管理活动等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档案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档案所记录的是原始信息,可称为原始的历史记录,这是档案的本质特征。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活动的记录和成果,是原始的第一手材料,是最真实、最可靠的原生信息,具有档案属性。地质资料反映了地质工作人员进行地质勘查和研究的过程,反映了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演化规律,地质资料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地质资料种类多样,包括区调、海洋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水工环勘查、物化遥勘查、地质科学研究、技术方法研究、其他,共8大类。
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
为加强地质资料管理,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条例和法规。2002年3月19日国务院颁布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确立地质资料统一汇交制度,为资料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此后,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对依法汇交地质资料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规定,明确了地质资料汇交范围、馆藏机构、汇交时限、汇交过程等内容。200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江苏省地质资料管理办法》。2006年,国土资源部颁发《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进一步完善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制度,提高数字化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水平。在2008年国土资源部发布《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2012年《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原始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57号)。
为进一步提高地质工作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充分发挥地质资料信息的服务功能,国土资源部于2010年制定《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方案》(国土资发〔2010〕113号),促进地质资料管理职能的全面到位。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与管理“五平台一支撑”是推进两化的基础性工程,全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座谈会提出要进一步推进以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地质资料共享服务平台、电子阅览室、油气委托管理平台、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等为内容的“五平台一支撑”建设。会议要求运用汇交监管平台实现地质资料汇交的网上监管;全面建成共享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加快电子阅览室建设,提高地质资料窗口服务信息化水平;完善油气委托管理平台;全面部署钻孔数据库建设工作;加快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江苏省紧紧围绕地质资料“两化”工作,以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转变管理和服务方式,夯实服务基础,提升服务能力。硬件方面,江苏省地质资料馆除配置计算机、绘图仪、扫描仪、复印机外,2013年还配置一台新服务器,并安装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方面,2010年资料馆已全面完成地质资料数字化,地质资料数字化有利于地质资料长期、安全保存,便于利用现代手段开展社会化服务。地质资料数字化完成后,资料馆陆续建成共享平台及电子阅览室,建成目录数据库、涉密库、储量空间库并维护,对馆网站进行升级改版。
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方式从之前纸质地质资料的接收、保管和借阅,向提供查询、订单、专题等方式多样的服务转变。用户通过登录江苏省地质资料馆网站,进入目录查询栏目,点击目录检索系统,就可以快捷方便地进行查询。订单服务则是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邮寄等方式向用户提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用户可将所需资料的档号或图幅顺序号、格式要求等发送到江苏省地质资料馆,收到上述材料后,提供资料加工复制并负责邮寄。专题服务是用户提出的有特殊要求的地质资料利用服务,如专题咨询、业务培训、对口编研、电子文档制作等。由江苏省地质资料馆同用户协商,以科研专题或课题的形式签订协议,根据用户需求对资料或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提交用户。正是由于服务基础雄厚,资料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能力增强,能够进行压矿调查、重要矿产分析评价。目前江苏省地质资料馆已完成句容市九华山铜矿东部地区地质资料信息集成,将开展宁芜成矿带(江苏区域)地质资料信息集成、苏州地质资料信息集成及沿海地质服务体系建设。
3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江苏省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部和长江三角洲地带,总面积10.26万km2,占全国的1.06%,常住人口7898万,人口密度居全国各省区之首,人均国土面积在全国各省区中最少。江苏经济综合实力在国内一直处于前列,2013年,江苏省实现生产总值59162亿元,人均GDP达74607元。随着江苏省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逐渐呈现出沿海地质综合调查薄弱及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紧缺的态势,同时环境污染、地质灾害频发、城市规划不合理现象也出现,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合理利用地质资料信息来解决。
地质资料信息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对地质找矿、国土资源管理提供重要支撑,可以减少地质工作重复投入,降低矿产勘查投资风险,提高地质工作的效率;而且对于铁路、公路、电力、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沿海地质等地质资料,为政府进行农业规划、城市规划、沿海大开发等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地质资料信息还提供了大量的地质专业信息,包括地层、构造、岩浆岩、第四系、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这些为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地质概况信息。
地质资料信息的开发利用,对江苏省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地质资料馆会进一步提高综合实力,努力建成数字资料馆,甚至是智慧型资料馆。力争今后根据广大地质工作者的不同需求,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提取整合相关信息,提供全面、细致、准确的高效服务。
参考文献
[1]马兰.浅谈地质档案的特点[J].甘肃科技,2012,28(2):86~87.
[2]王永生.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研究[J].南方国土资源,2011(2):34~36.
[3]陈汉永.加大地质勘查力度 保障经济社会发展[J].江苏地质,2007,31(1): 77~80.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近年来,山东省国土资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地质环境工作更加紧密结合社会发展,主动服务经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找水打井,急民生之所急

1.全力以赴,抗旱找水打井赢得社会赞誉

图1 徐绍史、姜大明、钟勉等领导出席抗旱找水打井启动仪式

2010年9月以来,山东省出现了百年不遇的秋冬春连旱。按照国土资源部的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国土资源厅充分发挥技术、装备、人才优势,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四川省国土资源系统的支援和配合下,迅速集中水工环专业技术力量,调集先进物探和打井设备,紧急开展了应急抗旱找水打井行动(图1)。自2011年2月7日起至4月中旬,应急抗旱找水打井工作共完成的1492口抗旱井,钻探总进尺18.4万米,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抗旱井日出水量达87.9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27.8万亩,解决了山东省严重干旱地区70.98万人和51.7万头大牲畜的吃水问题,为全省抗旱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应急抗旱找水打井行动极大地提升了党和政府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形象,受到全省上下一致好评,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吃水不忘掘井人,旱区群众怀着感恩之情,自发地向找水打井队伍致信感谢、赠送锦旗,自发组织慰问打井队伍,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密切(图2和图3)。在国土资源部北方4省应急抗旱找水打井工作总结表彰会上,山东省的工作得到了部领导的高度赞扬,有32个单位、151人先进榜上有名。

图2 俺也尝一尝

图3 尝尝俺们的水果

2.再接再厉,丘陵地区找水打井工作稳步推进

在应急抗旱打井工作圆满结束后,为彻底解决丘陵地区群众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省政府决定利用两年的时间,在全省12个市、80个县勘查找水定井3831口。省国土资源厅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制定了丘陵地区勘查找水工作方案和打井招投标工作方案,对勘查定井任务进行分解,实行单位分工承包制,派出90支共千余人的物探找水定井组,对打井靶区开展物探勘查定井(图4)。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定井数3184口,占定井总数的90%。同时,组织所属地勘队伍在土地综合整理项目示范区内的找水打井工作35口,累计进尺7552米,总出水量每小时775立方米,可以解决约82214人的吃水困难。本次丘陵地区找水打井工作将基本解决山东省丘陵地区人畜用水困难问题。

图4 挑灯夜战

二、开展地质环境调查,服务农村城市发展

1.济南市城市地质调查项目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积极申报开展了济南城市地质调查项目,该项目以服务于社会发展为宗旨,紧紧围绕济南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地质问题开展,分为城市三维地质结构调查与模型建立、保泉供水水文地质调查、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城市地铁及城市轨道工程选址专项地质调查、城市地质环境容量及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6个专题展开实施。采用高精度多波段遥感解译、大比例尺地质测量、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钻探、物探、化探、岩矿测试等多学科多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分专题分步骤实施。目前,该项目在城市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建立及地下空间有效利用、城市供水安全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2.开展海岸带填海造陆适宜性评价调查

填海造陆是沿海地区为缓解用地紧张而采取的一项开发举措,但对环境影响同样不可小觑。为更好地节约集约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东营市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求,开展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填海造陆适宜性评价。在查明海岸带地质环境现状、地质灾害分布现状和区域地壳稳定性等问题的基础上,依据区域稳定性、工程地质环境条件、黄河水动力和沉积条件、近岸海洋动力条件等,进行了填海造陆适宜性评价(图5)。通过该项工作,明确了东营市填海造陆最适宜的区域为莱州湾西岸东营市开发区和垦利县开发区海岸带,基本适宜的填海造陆区为东营港区、广利港以南、垦利生态渔业区紧靠海港和开发区附近,同时指出了不适宜填海造陆地区。为东营市城市和港口发展战略、海岸带区域功能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提供了地质依据,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了科学、准确的地质环境基础资料。

图5 海岸带填海造陆适宜性评价调查

3.潍坊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

根据国土资源部指示精神,潍坊市政府本着以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积极扶持当地热泵企业发展、热烈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为目的,决定在潍坊市城建区范围内开展浅层地温能资源调查工作,并将该项目列入潍坊市城建重点项目。项目调查工作,采用综合勘查技术方法,利用地热地质调查、钻探(图6)、井孔测温、地温测量、抽水试验、回灌试验、现场热响应试验、岩土物理、热物性参数试验、水质分析等手段,基本查明了工作区浅层地温能资源的赋存条件,取得了大量基础数据。项目成果对合理开发利用潍坊市城区浅层地温能具有重要意义,极大推进了潍坊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进程。潍坊市政府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络等各种手段大力推广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采用“低碳节能小区评比”等系列活动明确支持和大力推广地源热泵系统,实施每平方米给予不同程度的金额补贴,建立了节能专项资金,对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资源的单位按初投资规模给予资助,按节能效果给予奖励,节能投资项目实行无偿补助,电力方面优惠。在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到目前为止,潍坊市已建或在建的地源热泵供暖(冷)面积已达300余万平方米以上。

图6 潍坊浅层地温能调查正在施工中的钻探取心

三、加强环境治理,改善人居环境

1.筹措资金,加大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

2011年以来,省国土资源厅在国土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筹集资金,加大了对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地质遗迹保护力度。一是开展1:5万比例尺地质灾害调查,2011年来,国土资源厅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制订工作方案和调查规范,举办培训班,对12个市的56个山地、丘陵县(市、区)及4个开发区开展了1:5万比例尺地质灾害调查(图7),目前,各县(市、区)资金已基本到位,野外调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各级政府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二是开展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在详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山东省采取省奖励补贴一部分、相关市、县配套一部分资金、涉险农户自筹一部分资金的资金筹措方式,对涉及12个市、27个县(市、区),危及2978户居民和1所乡中心小学11000人生命财产安全的46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了搬迁避让治理。目前,省国土资源厅已落实下拨了奖励补贴资金2038万元,搬迁避让工作正在各地积极推进,部分已完成搬迁房屋建设并搬迁入住(图8)。三是加大地质遗迹保护资金投入。2011年,省国土资源厅积极争取省级地质遗迹保护专项经费5000万元,用于济南华山、烟台栖霞山等10个省级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工作,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山东省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力度、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地质公园建设管理水平将得到大幅提高。

图7 地质灾害调查

图8 济南历城区拔槊泉山体滑坡搬迁工程

2.攻坚克难,再塑泉城一城山色

济南市山石资源比较丰富,开发利用时间较长,在为城乡建设提供资源保障的同时,也对地质地貌景观造成较大破坏,过度的开山采石导致大量山体产生破损。这些破损山体存在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与建设美丽泉城的要求极不相称。自2007年开始,该市投入资金9.5亿元,其中财政投资6.8亿元,市场化运作投资2.7亿元,完成了重点区域108座破损山体治理任务,共治理破损面积1540万平方米,其中破损平面面积1076万平方米,破损立面面积464万平方米,种植各类乔木244.35万株、灌木288.39万株,铺种草坪311.38万平方米,喷播草种6.8万平方米。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改善了生态地质环境,恢复了地质地貌景观,提升了城市形象(图9)。同时,整理造地1910亩,产生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9 破损山体治理前后

3.消除隐患,开展燕翅山地质灾害治理

燕翅山是山东省威胁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于铁矿矿山开采和人为堆积废渣与垃圾而形成采空塌陷、崩塌、山体裂缝、渣土堆不稳定边坡等多种地质灾害隐患,直接威胁到山东省高检院、山东省警官学校、姚家小学、友谊幼儿园等17家单位、16栋楼房、61间平房、3610余人的安全。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高度重视燕翅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才利民省长、徐绍史部长等省部领导多次亲自到燕翅山实地检查指导,要求全力抓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省国土资源厅认真贯彻省部领导指示,累计争取各级财政资金近7000万元,克服资金短缺、治理难度大、施工危险大等困难,扎实开展了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作,对采空区塌陷、崩塌、山体裂缝、渣土堆不稳定边坡等问题进行了综合治理,彻底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美化绿化了山体,极大地改善了周边人居环境。




加强地质环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视频

相关评论:
  • 19528587844加强地质工作是扩大内需的科学保障
    屠龚婉答:但在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长期需求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当前“危”中之“机”,是调整地质工作结构,加大投入,增强地质工作服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良好机会。要向加强基础设施一样,加强基础地质工作,提高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加强环境地质工作,拓宽服务领域,满足方方面面对地质工作的需求...

  • 19528587844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典型材料
    屠龚婉答: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一、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环境工作的需求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恶劣,地广人稀。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及欠发达的经济和较小城市规模与中央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的跨越式发展一直贯穿于西藏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之中,特别是中央第...

  • 19528587844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分析
    屠龚婉答:地质调查工作是地质工作的先行和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面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目标,在实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地质生态环境建设、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区域开发、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等许多方面,地质调查工作既要满足来自国家层面的需求、市场...

  • 19528587844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保障城市安全为主线实践上海城市管理职能新突破_百 ...
    屠龚婉答:近年来,在部、市合作三维城市地质、中国地调局长三角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项目、上海市地面沉降“十一五”防治工作等的共同推动下,在一系列机制体制的保障下,上海地质环境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地质环境调查环节前置,优化规划国土资源管理流程 图1 世博会园区三维地质结构模型 ...

  • 19528587844地质工作的发展要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屠龚婉答:改革开放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成了我国社会关注问题,地质工作的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也成为地质工作需要遵循的重要政策。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生存空间相关的地质工作分量就逐渐加大。地质工作必须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我们不能不顾社会对矿产资源的旺盛需求,将地质工作的重心全部或大部移到环境问题中来...

  • 19528587844实施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体运行的几个问题
    屠龚婉答: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健全完善的进程中,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要完全彻底分体运行有些条件不具备,有些政策不配套,有体制机制问题,政策法规问题,也有监督管理问题。当前,形势所迫,要通过加强、发展地质工作,解决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需要加强、发展地质工作又必须通过...

  • 19528587844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实施意见
    屠龚婉答:矿产勘查获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基础地质调查程度明显提高,环境地质工作领域不断拓宽,地质领域改革不断深化,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当前我省地质工作的整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矿产勘查相对落后,服务功能不强; 地质勘查体制改革滞后,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机制尚未理顺,地勘...

  • 19528587844地质资料信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屠龚婉答: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地质工作是经济建设的先行,贯穿于长期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必须加强地质工作与经济建设的结合。”地质资料作为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载体,广泛应用于地质科学研究、矿产勘查、地质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地质资料的需求...

  • 19528587844(三)服务民生取得进展,地质调查面临新机遇
    屠龚婉答:地质勘查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再显身手。近几年来,中央财政地矿专项重点围绕重要经济区、重要城市群开展了环境地质调查;围绕重要构造活动带、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等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围绕生态脆弱区、岩溶地区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引领和拉动地方财政对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投入。2014年,水文...

  • 19528587844新形势下国家对地质工作和地质队伍改革的要求
    屠龚婉答:二、完善地质工作体制改革 (一)健全公益性地质工作体系 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公益性地质工作。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全国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远景调查与潜力评价,全国性、跨区域、海域基础地质和环境地质的综合调查与重大地质问题专项调查。省级政府主要负责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和环境地质调...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