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和女真人都是名字的来历?为什么叫匈奴和女真?他们是一个祖先吗?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匈奴和满族有关系吗?~

没有关系。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他们披发左衽。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
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满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肃慎人是东北地区最早见于记载的居民之一,他们生活在长白山以北,东滨大海以及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肃慎人以狩猎游牧为主业,擅骑射,性勇猛。

扩展资料:
在蒙古高原的匈奴渐渐被汉化,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等都是其后裔,这也是岳飞的诗句中的“胡虏”、“匈奴”的所指。匈奴作为一个民族在中国北方消失了,但其姓氏及其文化习俗仍部分保留了下来。
建立大夏国的赫连勃勃,子孙后姓刘,我国陕北姓刘的很多,其中或许就有匈奴的后裔。匈奴进入中原后多以部落或氏族为姓,如姓呼延的、姓独孤的也有可能是其后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匈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满族

不在一个时期。匈奴主要活跃于汉朝,与女真人(即后来的满族)和契丹人则活跃于宋朝。
大辽就是契丹人建的国家,女真人灭了它,建了金国,西夏是党项人建的。元又灭了金、西夏和南宋。所以它们大约是在一个时期的。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中,最早统一了大漠南北的全部地区并建立起国家政权匈奴单于国的民族。它兴起于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衰落于公元一世纪(东汉时期),共活跃了约三百年。

辞海中这样描述匈奴的:“匈奴,中国古族名,亦称胡。战国时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各部,势力强盛,统治了大漠南北广大地区。汉初,不断南下攻扰,汉朝基本上采取防御政策。武帝时,对匈奴转采攻势,多次进军漠北,匈奴受到很大的打击,势力渐衰。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五二年)呼韩邪单于附汉,次年来朝。其后六七十年间,汉与匈奴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东汉光武建武二十四年(公元四八年)分裂为二部,南下附汉的称为南匈奴,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南匈奴屯居朔方、五原、云中(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等郡,东汉末分为五部。西晋时,曾先后建立赵、夏、北凉等国。北匈奴于和帝时为东汉和南匈奴所击败,部分西迁。”

中国境内大漠南北的草原地带,是我国历史上北方各个游牧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在战国以前,先后曾出现过“荤粥”(音:勋育)、鬼方、“猃狁”(音:险允)、“戎”和“狄”的氏族或部落。春秋战国时候,他们相互之间及他们和华夏各族之间,曾不断发生过战争,有的部族消失了,有的部族被华夏各族的诸侯国兼并,有的则发展壮大起来。到战国后期,我国北方许多氏族、部落,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部落联盟。其中之一就是匈奴族。
女真又称“女直”,其先祖为周秦时东北地区古老的肃慎、挹娄人。辽代把女真分为“熟女真”(已入辽籍的)和“生女真”两部。生女真异常勇猛,三人可搏猛虎。辽末,生女真完颜部在首领阿骨打率领下举兵抗辽,1115年建立“大金国”,迅即由东北进入北方草原灭辽,继而进入黄河流域灭北宋。1234年,金为南宋联合蒙古军队所灭。其后,女真人仍活跃于东北地区。
女真与前代游牧民族不同,除了牧养牛马外,还大量养猪,并从事农耕、冶铁、采金业,经济实力较雄厚。女真人崛起后,着力吸收发达的汉、辽文化,为己所用,又有所创新。女真人继承辽代五京制,又开科取士,颁布成文法典,发行纸币交钞,修前代(辽)国史等。同时亦保留一些本身的制度,如在契丹和北宋地区推行猛安谋克制,以千户号为猛安,百户号为谋克,率领女真人屯垦荒地。
女真人依照汉字和契丹字的偏旁部首,创造了女真文,形同汉字,但笔画有所增减,读音为女真语。用女真文翻译了《四书》、《五经》和《史记》,《汉书》、《新唐书》等经史著作。
随着对宋、辽文化的日渐接受,女真对佛教、道教、太阳神、孔子都备加尊崇:雕刻《大藏经》,收佛藏6900余卷,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盛事;道教空前繁荣,出现了“全真”、“大道”、“太一”3大教派;每月朔望,百官集合皇宫门外,面向太阳行礼膜拜;皇帝还诏令各州县建孔子庙,并在孔子故里维修孔庙和孔子墓。
女真人继承了契丹的火药制造技术,并发明铁火炮,因杀伤力巨大,被称为“震天雷”。又发明飞火枪,用绑在矛枪上的厚纸筒喷射火药和铁屑,射程为数丈。这两项重大发明在中国军事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女真在农具改造、丝绸纺织、烧制瓷器、采煤、炼铁、印刷、天文学、医学、数学等方面,都在吸收宋辽文化的基础上达到更高水平。
为了保持尚武和骑射传统,女真推行猛安谋克制,按五、十、百、千的人数把女真人和契丹人、汉人组织起来,平时畋猎、生产、练武,战时出征,壮者皆为兵士。
金朝为了防御蒙古各部,在北方修筑军事堑壕,即金界壕,总长度约7000余公里。金界壕工程浩大,至今尚有许多遗址地段保存较好,被牧民称为“成吉思汗边墙”。
内蒙古地区金代村落和城市遗址较多,许多荒地被辟为农田,手工业和商业比较发达。在呼和浩特白塔的金代捐资碑铭中,发现金代丰州城有四坊、两街、甘八巷和两关厢,城中街巷名有酪巷(制作乳酪)、染巷(印染加工)、牛市巷、麻市巷等,反映了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
在大青山下,曾出土金代铜镜,上刻“富民县官”等字款;根据白塔捐资碑,可考出许多金代村名,如北渔阳、薛家村、长寿谋克在、蒲察宣武谋克寨等。由此知道,当时阴山南麓有许多汉人和女真人的村寨。在白塔捐资碑上还发现一批女真高级官员的名字,有千户辅国上将军、谋克、提点、县令等职事官。金代在今内蒙古东、西部还没有不少州县、村寨,这对草原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意义重大。
此外,在内豪古东部陆续发现许多女真文墨书题记,这是研究女真文的宝贵材料。金代铜印也多有发现,其中赤峰市巴林右旗出土的“行军第三万户之印”,是金朝重要武官的官印。
金代的女真人墓均朴实无华,多为火葬。如赤峰敖汉旗清理的“镇国上将军”皇族宗室之墓,其骨灰置于石棺中,并没有什么随葬物品。在呼和浩特野马图清理的金代班氏家族墓地,均用石棺盛放骨灰。在赤峰巴林左旗,曾发现金代家族墓地,内有石人、石碑,外有围墙,出土的残碑上有“金奉国上将军”字样。还发现一座较完整的女性墓,墓为方形土圹,从圹中清理的石棺中,发现木制骨灰匣,内有骨灰、铜镜、化妆用的漆盒、小箱等。该石棺底部穿有5孔,这与后世满族人在棺下钻孔的风俗有关,孔为灵魂出入的道路,是萨满教的遗风。
金代的印钞铜版、铜市和银铤等在内蒙古陆续发现,是研究纸币和金属货币的珍贵实物。金代铜镜由官府铸造,花纹多为双鱼、双龙和双凤,与东北黑龙江两岸女真人的生活环境有关,是具有女真特色的珍贵文物。

匈奴,中国古族名,亦称胡。战国时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各部,势力强盛,统治了大漠南北广大地区。汉初,不断南下攻扰,汉朝基本上采取防御政策。武帝时,对匈奴转采攻势,多次进军漠北,匈奴受到很大的打击,势力渐衰。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五二年)呼韩邪单于附汉,次年来朝。其后六七十年间,汉与匈奴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东汉光武建武二十四年(公元四八年)分裂为二部,南下附汉的称为南匈奴,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南匈奴屯居朔方、五原、云中(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等郡,东汉末分为五部。西晋时,曾先后建立赵、夏、北凉等国。北匈奴于和帝时为东汉和南匈奴所击败,部分西迁。

女真又称“女直”,其先祖为周秦时东北地区古老的肃慎、挹娄人。辽代把女真分为“熟女真”(已入辽籍的)和“生女真”两部。生女真异常勇猛,三人可搏猛虎。辽末,生女真完颜部在首领阿骨打率领下举兵抗辽,1115年建立“大金国”,迅即由东北进入北方草原灭辽,继而进入黄河流域灭北宋。1234年,金为南宋联合蒙古军队所灭。其后,女真人仍活跃于东北地区。
女真与前代游牧民族不同,除了牧养牛马外,还大量养猪,并从事农耕、冶铁、采金业,经济实力较雄厚。女真人崛起后,着力吸收发达的汉、辽文化,为己所用,又有所创新。女真人继承辽代五京制,又开科取士,颁布成文法典,发行纸币交钞,修前代(辽)国史等。同时亦保留一些本身的制度,如在契丹和北宋地区推行猛安谋克制,以千户号为猛安,百户号为谋克,率领女真人屯垦荒地。
女真人依照汉字和契丹字的偏旁部首,创造了女真文,形同汉字,但笔画有所增减,读音为女真语。用女真文翻译了《四书》、《五经》和《史记》,《汉书》、《新唐书》等经史著作。
随着对宋、辽文化的日渐接受,女真对佛教、道教、太阳神、孔子都备加尊崇:雕刻《大藏经》,收佛藏6900余卷,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盛事;道教空前繁荣,出现了“全真”、“大道”、“太一”3大教派;每月朔望,百官集合皇宫门外,面向太阳行礼膜拜;皇帝还诏令各州县建孔子庙,并在孔子故里维修孔庙和孔子墓。
女真人继承了契丹的火药制造技术,并发明铁火炮,因杀伤力巨大,被称为“震天雷”。又发明飞火枪,用绑在矛枪上的厚纸筒喷射火药和铁屑,射程为数丈。这两项重大发明在中国军事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女真在农具改造、丝绸纺织、烧制瓷器、采煤、炼铁、印刷、天文学、医学、数学等方面,都在吸收宋辽文化的基础上达到更高水平。
为了保持尚武和骑射传统,女真推行猛安谋克制,按五、十、百、千的人数把女真人和契丹人、汉人组织起来,平时畋猎、生产、练武,战时出征,壮者皆为兵士。


匈奴人和女真人都是名字的来历?为什么叫匈奴和女真?他们是一个祖先吗?视频

相关评论:
  • 19352881938匈奴人和女真人都是名字的来历?为什么叫匈奴和女真?他们是一个祖先吗...
    施衬巧女真人继承了契丹的火药制造技术,并发明铁火炮,因杀伤力巨大,被称为“震天雷”。又发明飞火枪,用绑在矛枪上的厚纸筒喷射火药和铁屑,射程为数丈。这两项重大发明在中国军事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女真在农具改造、丝绸纺织、烧制瓷器、采煤、炼铁、印刷、天文学、医学、数学等方面,都在吸收宋辽文化的基...

  • 19352881938为什么说女真人是匈奴人的后裔
    施衬巧1. 女真人的首氏族,亦称女贞或女直,其根源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的肃慎族系。2. 在汉至晋时期,女真人被称为挹娄;南北朝时期,他们被称为勿吉。3. 到了隋至唐时期,女真人被称呼为黑水靺鞨。4. 在辽朝时期,女真人的称谓为“女真”或“女直”,这一称谓的选用是为了避讳辽兴宗耶律宗真的名字。

  • 19352881938现在的蒙古族是历史上的什么族?是女真还是匈奴?
    施衬巧是匈奴 绝对不是女真人 女真 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名。 与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有历史渊源关系。至五代时,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真, 从此,女真这一名称代替了靺鞨。辽朝又因避讳改写作女直。女真各部政令统一。辽末,阿骨打(1068~1123)即起兵 反辽,于1115年建立金朝。金朝于1125年灭辽,1127年 灭...

  • 19352881938匈奴、辽、西夏、金、元、女真、契丹、清这些都是什么意思呢?_百度...
    施衬巧匈奴是汉朝中央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辽(契丹人),西夏(党项族),金是与中央宋朝并立的国家,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取代宋朝的中央政权,女真族建金朝,契丹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建立的付属于中央的政权,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政权,下面提到的两个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综上所述,所提及的都是由少数民族...

  • 19352881938匈奴人的名字是怎么起的???
    施衬巧匈奴人的名字起源可以追溯到夏王朝的后裔。根据《史记》记载,匈奴的祖先是夏后氏的苗裔,其中包括淳维(也被称为獯鬻或熏育)。在唐虞时期,匈奴的祖先被称为山戎、猃允、薰粥,他们居住在北方,并随着草木的生长周期而迁徙。《山海经·大荒北经》提到,犬戎与夏人同宗,均源于黄帝。而《史记索隐》...

  • 19352881938匈奴人的名字是怎么起的???
    施衬巧以殷时奔北边。”意即夏的后裔淳维(獯鬻、熏育)在殷商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夏王履癸流放三年而死,其子淳维又作熏育、獯鬻、熏粥、荤粥带着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中国所称的匈奴。)部分学者根据《史记》记载的后半段文字,认为匈奴原是山戎、猃狁、荤粥。

  • 19352881938匈奴人在中国的怎么是汉姓`在国欧洲怎么是外国人的名字了
    施衬巧至于为什么匈奴人汉姓 这很好理解 要么是被赐姓 要么自己改姓 属于被汉化了 这是那个年代的特殊现象 唐代契丹国主不也姓李吗? 包括后来的萧太后 应该算是部分汉化的一种文化现象 其实历史上这种民族融合很多 有的时候融合的极其干净 比如女真人 满族 现在基本就没有了 彻底汉化了 会说满语的都极少了 ...

  • 19352881938匈奴名字的来历
    施衬巧被称之为“百蛮大国”。给中原王朝造成很大困扰。《史记》:“匈 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也就是说,司马迁认为,匈奴和许多少数民族同样,也属于华夏民族之后裔。五胡乱华及南北朝时代,成为匈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最后一场洒泪告别演出。自此以后,匈奴这个民族永远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

  • 19352881938姓名的来历是几千万年以前
    施衬巧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 。 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夏、商、周的时候,人 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 、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人名...

  • 19352881938汉人为什么取匈奴这个名字
    施衬巧匈奴是我们汉人对当时的周边民族起的鄙视性称谓,又称北匈奴。匈奴当时是我们汉人的敌对国家,所以汉人就给他们取了个不好的名字,史书沿用至今。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