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留给你怎样的记忆?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金庸先生的小说,是中国武侠小说的巅峰之作,怡养多少青春不羁的梦想!我试从三个方面谈谈金庸的贡献!

第二,金庸武侠小说精神宗旨脱离月夜、秘籍、复仇、夺宝等范畴,这里有纠葛的爱恨情仇、人间大道、家国情怀、民族大义!

所以,金庸小说代表的武侠小说文化是华文世界的瑰宝之一,值得我们去重视传承,而不是一味挑刺!

2011年,我在新浪开了博客,写了几篇博文后,被收入金庸先生委托新浪名博徐小明编选的海峡两岸博客名录,当时入选的,仅一百零几个博客。

后来不管入选博客数怎样变化,这个博客名录都有我的博客。

金庸先生1924年出生,委托徐小明先生编选这个博客名录的时候已经87岁,7年后去世。且博客这种东西在当时是老年人非常陌生的新生事物,要不是一个从外国语大学毕业分配来敝地工作的一个年轻的教师朋友给我说并建议我开博客,连什么是博客我都不知道。可年纪比我大许多的金庸先生知道,且委托徐小明先生编选博客名录。

我最早看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书剑恩仇录》。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了,我在一个教学点当代课教师,那时候文化生活十分贫乏,没有电,没有电视看,唯一能消磨时间的就是看小说。那年我去乡中心校参加全体教师会议,逛商店时买了金庸著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开完会回到学校,我便专心致志地看刚买到手的这部武侠小说,马上被作者描绘的精彩情节和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住了,全身心沉浸在行侠仗义的武林世界里。我用了两天时间一口气看完了《书剑恩仇录》,觉得金庸小说非常有趣,比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还要好看。此后,我一连买了《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敖江湖》等,猎涉了金庸众多的江湖豪侠义士,记住了陈家洛、胡斐、郭靖、黄蓉、杨过、段誉等书中的武林人物。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四大掌门之首,他的小说风趣幽默,自成一派,非常受读者的喜爱,小说发行量之大,影响之远,国内没有多少个作家能与之比肩。如果要评中国当代十大小说家,那么金庸无疑是名列其中之一,当之无愧。

金庸先生带给我们太多的回忆,用一支笔在每个人的心目中种下了一个武侠梦,不论生活在 社会 的哪个阶层的人,相信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而这个梦的起源相信就是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而来。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 社会 活动家,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与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

金庸先生一生创作出诸多武侠经典小说,而且部部经典,被大家所熟知,例如,《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碧血剑》等作品,在没有电视机时,大多数人通过小说了解武侠。后来电视机广泛应用后,诸多武侠经典被搬上荧幕。

金庸以后,世间再无江湖,就是人们对金庸先生的最好的褒奖。其中的江湖道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我们不止看到武侠里的恩怨情仇,更是从中学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情怀。

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他留给我们对武侠的向阳一直还在,不论在家庭中、在生活中、在 社会 的为人处世中都留有一颗侠义之心来结交和帮助他人。

金庸先生给我们留下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经典作品,我一直梦想做个“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那样的人。

向金庸先生致敬!!

金庸先生本名叫查良镛,浙江海宁市是金庸先生的出生地,真正让金庸先生影响力快速上升的应该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 金庸先生给我留下的是阅历丰富、精益求精、作品出众的印象,金庸先生是我个人最喜爱的武侠小说家。

第一,金庸先生是一个阅历丰富的人 。金庸先生出生在浙江省的海宁市,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多少受一点海宁文化的影响,也在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学习过,多少受一点重庆文化的影响。在职业生涯中,金庸先生是一个具有多种身份职业的了不起的人物。金庸先生在新闻界、政治界、商界、文学界都有不小的影响力。也许是因为金庸先生从事过多种行业,在写书时,对于人物关系、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塑造的很成功。

第二,态度上金庸先生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 每一个成功的作家对于文章或小说的细节描写都很在意,金庸先生也不例外。在写小说之后,只要发现大的 历史 错误或其他的瑕疵,都会不停改正,这种态度非一般人能比。当然,金庸先生成名后,也有很忙的时候,这时候怎么办呢?这时候就要让自己的好友倪匡先生代笔了,每个人思想不同,有时候倪匡先生的写作风格不符合金庸先生的设定,金庸先生就要把其中一部分改过来。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更加符合 历史 情况和 情感 情况,金庸先生修改了好几次,也许是受了点英国 情感 的影响,金庸先生新修版的一些话语,我本人实在受不了,但这并不影响金庸先生精益求精的态度。

第三,金庸先生的作品出众,影响很大。 在很多媒体中讲到新派武侠小说家时,一般都会以梁羽生先生、金庸先生、古龙先生为代表进行介绍。这三位武侠小说写得都非常好,大部分作品我也都浏览过,不过我个人最喜欢金庸先生的作品。其中我最喜欢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里面有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郭靖;有 游戏 人间、不失侠情的洪七公、老顽童;更有杨过、小龙女一生一世一双人,一十六年不相离的坎坷爱情等等。大部分作品都有一定的 历史 背景,更有真实性,其中不乏爱国情怀,正能量。

笔者主要从阅历、态度、作品影响力三方面谈了这个问题,金庸先生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阅历丰富、精益求精、作品出众的人 。以上是本人的看法,如有不足,欢迎补充交流。

我是路留星,热爱武侠文化的行路人。

金庸先生创造的武侠世界是我小时候最向往的世界,长大后也有了一些新的理解,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印象深刻的一些“套路”。

小时候最向往的就是金庸先生武侠世界的悬崖,掉下去非但不会死,通常都会练成绝世武功。张无忌掉下悬崖学会了九阳神功,段誉掉下悬崖学会了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小龙女掉下悬崖治好了情花毒。

小时候觉得这个套路实在有些滥用,肯定是作者想不出别的让主角突然变厉害的方法。 如今看来却不是这样,金庸先生对《易经》和《道德经》都深有研究,他想表达的正是道家关于命运的理解。人的运势都是在阴阳之间轮转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主角们掉下悬崖,看似到了生命尽头,最终却因祸得福,变得更加强大。我们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后才变得越来越强。

金庸先生笔下的主角都是年轻人,而且他们成长速度快得惊人,初入江湖时还和前辈们差距巨大,没过多久就已经不分伯仲了。《射雕英雄传》以五绝的武功为最强,郭靖初入江湖简直弱道不值一提。到结局阶段呢,已经到了能和四绝“华山论剑”的水平。《神雕侠侣》里的杨过也一样,最后成为“新五绝”之一。

小时候觉得这种套路就是主角光环,谁是主角谁厉害。 如今看来却不是这样,金庸先生想表达的其实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一代新人胜旧人”。

主角们学习了前辈们的武功绝学,年纪轻轻就赶上了前辈们的水平。对于我们来说,学习的知识也是前人们传承下来的, 科技 的发展和 社会 的进步也是依赖于知识的传承。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少年强,则国强”。

我们常常在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里看到各种“邪门歪道”的人物,他们的坏写在脸上,行事作风也是明抢明杀。这样的人都不会让人讨厌,真正讨厌的是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笑傲江湖》里的任我行和东方不败都算是武林中的“大魔头”,但是真正令我们讨厌的却是岳不群和林平之。

小时候觉得有些人怎么那么傻呢?不分青红皂白,看不清这些伪君子的真面目。 如今看来却不是这样,金庸先生想表达的是“江湖险恶,人心更险恶”。

武侠世界里的人分不清的“正”与“邪”,“真”与“伪”。我们现实中的人又何尝分的清呢?在你意气风发的时候身边可能围着一群“狐朋狗友”,到了你“穷途末路”的时候才知道谁是真正的朋友。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留给我的记忆远不止于此,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我们身在江湖,永远是身不由己。

我第一部金庸小说是82或83年,看的是书剑恩仇录,不过当时看的是盗版,名字叫“乾隆秘史”,而且只有上半部,救出文泰来就终止了。

从此迷上金庸小说,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至于记忆,那可是太多了!

赵半山的神奇,文泰来的武勇,卫春华的冲劲儿。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平四叔的忠义,程灵素的痴情。大丈夫只怕正人君子,岂怕鹰犬奴才。

锦毛貂的奸情,南兰的悔恨。提撩剑白鹤舒翅。

万震山的恐怖,丁典的专情。四,五十一,三十三,五十三。

大理段二的风流,函谷八友的师恩深重。向来痴,从此醉,塞上牛羊空许约。修罗刀下死,做鬼也风流。小康,让我闻闻你头上的茉莉花香不香。天上星,亮晶晶,永灿烂,常安宁,星眸竹腰相伴。。。

丘处机的豪爽,大漠的种种豪事。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手握灵珠常奋笔,心开天籁不吹箫。海棠梨下重阳子,莲叶舟中太乙仙。出门一笑无拘碍,云在西湖月在天。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美刀王的痴恋,李西华的仰慕。为人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林平之的凄惨,田伯光的难言之隐。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欲练神功,挥刀自宫。

程英的美好,绿萼的殉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郭静与忽必烈的对话,襄阳城头郭靖的感叹,太棒了。

大粽子,叮叮当当,开门揖盗,摩天居士的潇洒,气寒西北的爽利。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狮王的悲壮,蝠王的机敏,逍遥二仙的风采,灭绝师太的大气,千棺从家出,其家好兴旺,子存父先死,孙在祖乃丧。天涯思君不可忘,太极初传柔克钢,百尺高塔任翱翔,东西永隔如参商。明教张教主,武功天下第一,河间双煞怎地不知?

记忆太多太多太多了。。。

永远的记忆,永恒的经典!!!

金庸先生是个很有才的人,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拥有多重身份,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 社会 活动家等。

其中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他的武侠小说,代表作品有《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雪山飞狐》等等,以及塑造了很多侠肝义胆的江湖儿女,都是被我们熟知的经典武侠作品,也有很多部拍成的影视作品。





金庸已逝,从此江湖无武侠,这算是对金庸先生的最高褒奖了吧!对于我等70后的人来说,大多数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那就是金庸武侠带来的。十来岁时读武侠小说,看武侠电视,总想今后也行侠仗义,持剑行江湖,一声“靖哥哥”,纵是英雄骨也酥。

那时青春年少,狂阅金庸全部武侠小说。对策马奔腾,除暴安良,保家卫国的武林俊杰是顶礼膜拜,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化身其中,共赴大义救昌生黎民于水火中。

岁月神偷,年渐变大,武侠梦已渐行渐远,然心中侠义未改,浩然正气始为初心。刻骨铭记“侠之大者,国为民;侠之小者,与友为邻”。以此祭金庸先生!




金庸先生留给你怎样的记忆?视频

相关评论:
  • 13070052212金庸先生留给你怎样的记忆?
    叶翠建答:金庸先生留给我的记忆便是儿时看写的武侠,在我眼里金庸先生是第一武侠小说作者。金庸先生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也是武侠小说“三剑客“之一。但是他出生的年代并不是个和平的年代。他是1942年在浙江出生,虽然当时出战乱,金庸先生还是受到了不错的教育,多次的搬家还一直坚持读书。

  • 13070052212金庸先生留给你怎样的记忆?
    叶翠建答: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留给我的记忆远不止于此,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我们身在江湖,永远是身不由己。 我第一部金庸小说是82或83年,看的是书剑恩仇录,不过当时看的是盗版,名字叫“乾隆秘史”,而且只有上半部,救出文泰来就终止了。 从此迷上金庸小说,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至于记忆,那可是太多了! 赵半山的神奇,...

  • 13070052212金庸曾给你带来了哪些回忆?
    叶翠建答:如今先生走了,却留给我们精神世界里永恒的财富,感谢先生。

  • 13070052212永别了金庸!金庸离世,他的武侠世界给你带来了哪些影响?
    叶翠建答:所以,坚持吧,人生说不上就来了转机,而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感谢金庸用手中之笔,送给我们一个精彩纷呈的武侠世界。他虽然离开了,但他的武侠将温暖一代又一代的人。仅以此文致敬金庸老先生,祝老先生一路走好!

  • 13070052212大侠已去,再无江湖——纪念金庸先生
    叶翠建答:        金庸先生驾鹤西去,已经整整两周年了,我们回忆一下权威媒体对金庸先生的评价吧。       人民日报评金庸作品:思想饱满,通俗而不媚俗;萃取传统,注入现代精神;跨越雅俗,铸就时代经典。金庸将 武侠 写成新经典,说明题材、类型限制不了...

  • 13070052212著名作家金庸先生被曝离世,哪本金庸小说是你的最爱?
    叶翠建答:就人物来说,金庸先生的笔下大多是纯情的,例如王语嫣、木婉清、钟灵儿等,就算段正淳的众多爱人,也是个个为情而痴的人。段誉和虚竹、萧峰更是男儿里面痴情的代表,少林主持和风四娘,看起来正xie不两立,但是他们竟然曾经是露水夫妻,而虚竹竟然是他们的孩子。阿紫看起来是xie恶的,结果她为了萧峰宁愿...

  • 13070052212...武侠"一生的成就如何?对几代人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叶翠建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先生对于我国武侠小说的贡献,可以说是巨大的,金庸先生的著作,可以说部部经典,翻拍影视剧年年涌现。因为我们开创了一个时代,为我们这些怀揣着武侠梦的人提供了一个遐想的空间,的影响不是一代两代人的事,而是恒久远的,可以说他的武侠小说在任何一个...

  • 13070052212金庸小说堪称一代人回忆,哪些经典台词,让你记忆犹新?
    叶翠建答:金庸先生一生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武侠著作。当他的死讯传开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可以说,金庸先生圆了一代人的武侠梦。金庸小说堪称一代人回忆,很多都被搬上了大荧幕,《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等等。剧中有很多经典台词,哪些经典台词,让你记忆犹新?“...

  • 13070052212金庸先生去世三周年,他是哪代人的青春记忆?
    叶翠建答:金庸是80后以及90后的青春回忆,因为那个时代没有电子产品,学生开小差只能通过观看金庸的武侠小说。那时候的武侠小说都印在了书本上,金庸小说每一本都有好几厘米厚,而且他的代表作品也众多,现在想想那些追小说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金庸已经去世三周年了,但他的作品将永传于世,并且每个时代都会有追...

  • 13070052212怎样评价金庸的一生?
    叶翠建答:这句话应该不过分吧,1955年到1972年中,多少部作品让七龄八龄年代的人记忆犹新,武侠小说印象深刻在脑海里,几乎那个时候好像武侠梦真的成了一种潮流,好像每个人都有一个武侠梦,包括现在我们还在说的郭靖和黄蓉,武侠小说的写作手法也是贯穿着金庸的笔感,...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