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天文单位。 是怎么算出来的? 或者是因为什么结论得出来的?

来自:学习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个天文单位(AU)1AU=1.496*10 的11次方m,~

(直线)
[1.496*10^11m/(3*10^8m/s)=500秒]

太阳光从太阳到地球的时间t= s v = 1.496×10 11 m 3×10 8 m/s =498.67s.故本题答案为:直线;498.67.

测定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个过程凝聚了几代天文学家的心血。

最早对于日地距离的测定是从19世纪开始的,当时出现了一个天象叫做金星凌日,就是金星从太阳表面经过的天象,这样的天象非常罕见(2012年6月6日还会出现我们人生的最后一次)。但是有一个作用就是测定日地距离,在地球上选两个不同的地方贯彻,因为视角的关系,金星凌日的时间会有一点点微小的偏差,利用这个时间差就可以测出地球到金星的距离,然后知道地球距离太阳和金星距离太阳之比(开普勒第三定律,这个很容易,17世纪就知道了)。就可测出日地距离了。

现代对于日地距离的测定使用雷达波完成的,在金星上合的时候发射雷达波(地球,太阳,金星三者一线)测定当时地球距离金星的距离。在金星下合的时候再次发射雷达波(太阳,金星,地球三者一线)在测定距离,如果地球和金星的轨道都是圆轨道的话,两个数值的算术平均就是日地距离了。
但是地球轨道和金星轨道有着微笑的偏心率,地球和金星轨道有着交角,甚至还有考虑到在这个范围上光速并不是瞬间到达的影响。总之要进行一系列的修正。

现在天文爱好者信手拈来的日地平均距离149597870.691km,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数字的背后凝聚了多少天文学家的心血!

天文单位(英文:Astronomical Unit,简写AU)是一个长度的单位,约等于地球跟太阳的平均距离。天文常数之一。天文学中测量距离,特别是测量太阳系内天体之间的距离的基本单位,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 一天文单位约等于1.496亿千米。 1976年,国际天文学联会把一天文单位定义为一颗质量可忽略、公转轨道不受干扰而且公转周期为365.2568983日(即一高斯年)的粒子与一个质量相等约一个太阳的物体的距离。当前被接受的天文单位是149,597,870,691±30米(约一亿五千万公里或9300万英里。
天文常数之一。天文学中测量距离,特别是测量太阳系内天体之间的距离的基本单位,以A表示。
1938年以前,天文单位是指在没有大行星摄动作用(见摄动理论)下,从地月系天文单位质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或者说,它是地月系质心绕太阳公转的无摄动椭圆轨道的半长径。根据开普勒定律,在高斯引力常数k、太阳质量S、地月系质量m、地月系到太阳的平均距离A和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T之间有如下关系:[1] 。
当取太阳质量为天文质量单位(即取S=1)、地月系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天文距离单位(即取A=1)时,高斯根据当时的不很精确的T和m/S值,算得k=0.01720209895。1938年第六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把k值固定下来,不再改变。根据这个k值,当取S=1、A=1和m=0时,就可以算出T值为365.2568983263历书日。由此,可以把天文单位的定义改为:当公转周期为365.2568983263历书日时,一个假想的、质量为零的无摄动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径,等于一个天文单位。根据准确的 T值和m/S值,可以算出地月系统日公转轨道的半长径为1.00000003天文单位。由于地球运动受其他天体摄动的影响,日地平均距离实际为1.0000000236天文单位。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天文单位是根据测定太阳视差π⊙推导出来的。在纽康的天文常数系统中太阳视差π⊙=8奖80,相应的天文单位的长度等于149,500,000公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雷达天文取得了精确的结果。于是,天文单位根据光速c和单位距离光行时τA来导出,1964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常数系统取 A为149,600×10米,把它作为基础常数。
此值从1968年开始,一直要使用到1983年。197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常数系统取 A为1.49597870×10米,把它改为导出常数,此值将从1984年起统一采用。

测定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个过程凝聚了几代天文学家的心血。

最早对于日地距离的测定是从19世纪开始的,当时出现了一个天象叫做金星凌日,就是金星从太阳表面经过的天象,这样的天象非常罕见(2012年6月6日还会出现我们人生的最后一次)。但是有一个作用就是测定日地距离,在地球上选两个不同的地方贯彻,因为视角的关系,金星凌日的时间会有一点点微小的偏差,利用这个时间差就可以测出地球到金星的距离,然后知道地球距离太阳和金星距离太阳之比(开普勒第三定律,这个很容易,17世纪就知道了)。就可测出日地距离了。

现代对于日地距离的测定使用雷达波完成的,在金星上合的时候发射雷达波(地球,太阳,金星三者一线)测定当时地球距离金星的距离。在金星下合的时候再次发射雷达波(太阳,金星,地球三者一线)在测定距离,如果地球和金星的轨道都是圆轨道的话,两个数值的算术平均就是日地距离了。
但是地球轨道和金星轨道有着微笑的偏心率,地球和金星轨道有着交角,甚至还有考虑到在这个范围上光速并不是瞬间到达的影响。总之要进行一系列的修正。

现在天文爱好者信手拈来的日地平均距离149597870.691km,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数字的背后凝聚了多少天文学家的心血!

回答者: 天顶星 - 十五级 2010-8-20 13:38

检举 “天文单位”这个单位不需要算。

这是人为定义的一个长度单位,也就是把日地平均距离定义成“1天文单位”。因为这个平均距离不是个整数,而且又是个大数,所以就使用“天文单位”来替代一下了。

回答者: 守株待虎 - 六级 2010-8-20 16:03

检举 天文单位(英文:Astronomical Unit,简写AU)是一个长度的单位,约等于地球跟太阳的平均距离。天文常数之一。天文学中测量距离,特别是测量太阳系内天体之间的距离的基本单位,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 一天文单位约等于1.496亿千米。 1976年,国际天文学联会把一天文单位定义为一颗质量可忽略、公转轨道不受干扰而且公转周期为365.2568983日(即一高斯年)的粒子与一个质量相等约一个太阳的物体的距离。当前被接受的天文单位是149,597,870,691±30米(约一亿五千万公里或9300万英里。
天文常数之一。天文学中测量距离,特别是测量太阳系内天体之间的距离的基本单位,以A表示。
1938年以前,天文单位是指在没有大行星摄动作用(见摄动理论)下,从地月系天文单位质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或者说,它是地月系质心绕太阳公转的无摄动椭圆轨道的半长径。根据开普勒定律,在高斯引力常数k、太阳质量S、地月系质量m、地月系到太阳的平均距离A和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T之间有如下关系:[1] 。
当取太阳质量为天文质量单位(即取S=1)、地月系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天文距离单位(即取A=1)时,高斯根据当时的不很精确的T和m/S值,算得k=0.01720209895。1938年第六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把k值固定下来,不再改变。根据这个k值,当取S=1、A=1和m=0时,就可以算出T值为365.2568983263历书日。由此,可以把天文单位的定义改为:当公转周期为365.2568983263历书日时,一个假想的、质量为零的无摄动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径,等于一个天文单位。根据准确的 T值和m/S值,可以算出地月系统日公转轨道的半长径为1.00000003天文单位。由于地球运动受其他天体摄动的影响,日地平均距离实际为1.0000000236天文单位。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天文单位是根据测定太阳视差π⊙推导出来的。在纽康的天文常数系统中太阳视差π⊙=8奖80,相应的天文单位的长度等于149,500,000公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雷达天文取得了精确的结果。于是,天文单位根据光速c和单位距离光行时τA来导出,1964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常数系统取 A为149,600×10米,把它作为基础常数。
此值从1968年开始,一直要使用到1983年。197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常数系统取 A为1.49597870×10米,把它改为导出常数,此值将从1984年起统一采用。

回答者: 樊广中 - 六级 2010-8-20 16:19

“天文单位”这个单位不需要算。

这是人为定义的一个长度单位,也就是把日地平均距离定义成“1天文单位”。因为这个平均距离不是个整数,而且又是个大数,所以就使用“天文单位”来替代一下了。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天文单位。 是怎么算出来的? 或者是因为什么结论得出来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8072286748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 )A.1l.yB.365l.yC.1AUD.1k
    傅傅信本题应选C。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 AU)。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A、1 ly 中的ly是光年(light-year)。光年是天文学使用的长度计量单位之一,是光线在一年的时间里走过的距离,约合9.46×10^12千米。而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5亿千米(1.5×10^8千米),太阳光线到达地球只需要大约...

  • 18072286748一天文单位是多少
    傅傅信一天文单位是1.496亿公里。天文单位是在研究太阳系内各天体距离使用到的长度单位。一天文单位位就是地球与太阳间的平均距离。地球绕日公转轨道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这样在一年内、乃至在一天内,日地距离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每年1月初,地球位于绕日公转轨道的近日点...

  • 18072286748地球离太阳多少千米
    傅傅信月球到太阳的距离也会有所变化,因为月球围绕地球运动,而地球又围绕太阳运动。月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496亿千米(约150,000,000千米),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相同,即1个天文单位(AU)。月球到太阳的距离也受到地球和其他天体的引力影响,因此,月球围绕太阳的轨道也是一个椭圆形,而不是完全圆形...

  • 18072286748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多少千米
    傅傅信日地距离(Earth-Sun Distance)其最大值为15 210万千米(地球处于远日点);最小值为 14 710万千米(地球处于近日点);平均值为14 960万千米;这就是一个天文单位,197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它确定为 149597870千米,并从1984年起用。按此距离计算,太阳光到达地球表面只需8分18秒。

  • 18072286748太阳的距离
    傅傅信一、太阳距离的具体数值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椭圆的轨道,太阳位于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较小,我们可以将这个椭圆近似看作一个圆形轨道。因此,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一个固定的数值,约为1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定义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亿4千9...

  • 18072286748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 )A.1kmB.1AUC.365 l.y.D.1l.
    傅傅信天文学中把这个距离叫做一个“天文单位”,(1AU)它近似是1.496亿千米;C.365l.y是365光年,即光在365年内传播的距离,远远超出了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D.1l.y是1光年,即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1光年=9.46×1012km,而太阳发出的光经过大约8分钟就能到达地球;故选B....

  • 18072286748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天文单位。 是怎么算出来的? 或者是因为什么结 ...
    傅傅信测定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个过程凝聚了几代天文学家的心血。最早对于日地距离的测定是从19世纪开始的,当时出现了一个天象叫做金星凌日,就是金星从太阳表面经过的天象,这样的天象非常罕见(2012年6月6日还会出现我们人生的最后一次)。但是有一个作用就是测定日地距离,在地球上选两...

  • 18072286748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A.1ly B.365ly C.1AU D.356AU
    傅傅信ly是light year(光年)的缩写,AU是astronomical unit(天文单位)的缩写。简单的讲,1光年是指光走一年的距离;1天文单位是指地日之间的距离。1 ly = 9.4605284 × 10^12 km 1 AU = 149.60×10^6 km 所以选C。

  • 180722867481天文单位等于多少千米
    傅傅信这个等于149.6亿千米。根据天文网资料显示,天文单位是指天文学中测量距离的基本单位,1天文单位(英语缩写为AU)是指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49.6亿千米,换算为千米,可以近似地计算为149600000千米,也可近似等于1.5亿千米。用天文单位可以精确又简单的描述太阳系内所有物体之间的距离,按照1976年...

  • 18072286748木星公转周期约为12年,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1天文单位,则木星到太阳的距离...
    傅傅信就是木星公转周期平方\/木星轨道半长轴立方=地球公转周期平方\/地球轨道半长轴立方 另外 波德-提丢斯定则 以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 其他行星到太阳的距离r=0.4+0.3*2^n 水星n去负无穷 金星n=0 地球n=1 火星n=2 木星n=4 木星到太阳的距离=5.2AU AU叫天文单位 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