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首创“立子杀母”如此残忍,为何还会被称为千古一帝?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汉武帝首创立子杀母,为什么历史上评价很高~

秦始皇在位之时,吞并六国,并发兵南征北讨,史载“百越之地,尽皆俯首”、“北扩千里”“秦王扫六合”。按战国地图看,领土几乎比战国七雄控制范围扩大了一倍。而且秦始皇“设置郡县”,对征服后的土地注重统治和制度建设,不似其它同时代的征服者如马其顿的亚力山大,或罗马的恺撒只重征服,不重制度建设;因此使统一的土地统治稳固,这才为中国现在的版图奠定了基础。后人认为,“功莫大过秦皇汉武”。意指秦始皇在功绩方面,排在汉武帝之前,历史上无出其右。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重视以法治国,秦始皇继承了这个传统,十分推崇法家人物韩非,曾自叹“若与其同游,则无恨矣”。对将领赏功罚罪,皆依法。秦始皇虽专制,认为“朕即天下”,但有秦一代,仍是依法治国。陈胜、吴广起义,其理由也是“秦法严苛”,其罪当,不得不反,乃是法逼民反。而并非如后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骨”那般因严重腐败,而官逼民反。后世儒家倡导人治,治国不依法,由君主一言而决,而至今日人治之风,马屁之风犹在。 秦始皇首创驿站制度,并修驿道。为庞大帝国的政令通达以及由此而来的郡县制皇权国家奠定了技术基础。“修驿道,设郡县”,这是中国能够采用郡县制这种先进制度,而非类似西方的分封制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期的罗马不能有效控制占领区,只能设权利极大的总督(总督总揽一地的军政大权,都是贵族,基层组织都依靠当地的原有组织),仍旧类似于分封制,这是罗马帝国后来分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郡县制是一种平民制度,其军政首脑都由皇帝任命,依政绩军功可上可下,可平职调动,这就导致了职业官僚和职业军人的出现。职业官僚和职业军人都可以来自平民,郡县官僚制有效的保证了平民(布衣)参政议政的权利(如李斯,蒙骜等等都是布衣,依军功政绩才能拜相拜将),相比分封制这种贵族政治,无疑是一大历史进步。现代国家的文官制度和军队制度就是起源于此。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为之后近一千七百年的时间,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先进于西方,从而比西方发达奠定了基础。所谓“汉承秦制”,“自秦以来,其制未变”,“百代都行秦政法”。两千年的皇权时代的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制度。 李白的诗《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桑弘羊的论著中肯定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 近代的章太炎在1913年撰写的《秦政记》也赞扬秦始皇。总结作为 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做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将影响较大的几项罗列如下: ⒈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 ⒉废分封,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 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国内交流.; ⒋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国内交通; ⒌焚六国史书,客观来讲统一了思想,避免因为历史问题而导致国家分裂;但是毁掉的各国古籍都有副本保存,其后被毁是由于项羽火烧秦都造成的; ⒍修建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 ⒎修建长城,抵御北方胡族侵略的重要防线,长城长期成为国界; 8,南征南越,将福建、浙江、两广纳入中国版图。 9.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至此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 汉武帝是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悔意。这就是《轮台罪己诏》。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 敢于罪己,置自己过失于天下舆论中心,汉武帝无疑是第一人!至此,后代皇帝犯了大错,也会下“罪己诏”,公开认错,展示明君姿态。 直言敢谏的汲黯曾批评汉武帝:皇上杀人太多,即使平日信任的人,也不予宽恕,这样搞下去,天下人才早晚都会被杀光。汉武帝不为所动,漠然一笑:何世无才,只是人主没有识得人才的慧眼,如果能够辨明人才,何必担心天下无才?(上招延士大夫,常如不足。然性严峻,群臣虽素所爱信者,或小有犯法,或欺罔,辄按诛之,无所宽假。汲黯谏曰:陛下求贤甚劳,未尽其用,辄已杀之。以有限之士,恣无已之诛,臣恐天下贤才将尽,陛下谁与共为治乎?黯言之甚怒。上笑而谕之曰:何世无才?患人不能识之耳。苟能识之,何患无人?夫所谓才者,犹有用之器也,有才而不肯尽用。与无才同,不杀何施?) 就是这样一位视人才如草芥的汉武帝,一方面又极端地爱才、惜才。 东方朔封建专制体制下,人才使用有两大陋习:一是任人唯亲,只用自己熟悉亲信的人;二是论资排辈,必须按“三十九级台阶”,一级一级往上爬,不能“乱”了规矩。而汉武帝一不会因言废人:只要有才华,主父偃持不同政见,汉武帝照样求贤若渴;二是敢于破格提拔:因为有能力,卫青家奴出身,汉武帝竟然破格提拔。 不仅如此,汉武帝甚至摈弃正统,容纳异类,慧眼发现东方朔,将庄严的朝堂变成一个充满温情和快乐的休息室,君臣之间宛如玩伴;同时,他不以狎亵而丧失原则,对东方朔的诤言击节赞叹,言听计从。 他初读《子虚赋》,即大为倾慕;得见作者司马相如,如获至宝,让他享受与自己同等的写作待遇。能识人、能容人、能用人,汉武帝千古无二。秦始皇、汉高祖视文人为腐儒,唐太宗、清高宗或能知人,终究雅量阙如。 汉武帝备受误解和争议的,就是阉割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家——司马迁。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褒有贬,班固的《汉书·武帝纪》对他的文治大加赞扬: 班固赞曰: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班固绝口不提汉武帝的武功,表明对汉武帝的武功是有保留的。 到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表扬、批评兼而有之: 臣光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为什么人们对汉武帝的评价分歧如此之大呢? 汉武帝刘彻--茂陵首先,汉武帝是一个非常多面的人。他是一个政治家,非常有政治头脑;但又是一个普通人,喜怒哀乐俱备。他是一位明君,深知自己的历史责任;但他又是一位暴君,杀伐任性;他既立下盖世之功,又给天下苍生带来巨大灾难;他宠爱他喜欢的女人,可是他为了大汉江山,杀掉了自己最宠幸的女人。他绝顶聪明,又异常糊涂;为了传说中的宝马,居然不惜牺牲数万人的生命。当更近地走近他时,我们会发现,在这些对立的角色中,他不是简单地非此即彼。两难之地,非常之时,他也会犹豫不定,甚至异常痛苦;同样有普通人的欢喜和哀愁、小气和算计、失眠和焦虑。在平常人眼里他果决、自信、雄才大略。然而,我们在对他盖棺论定时,往往流于偏激,说好时千古一人;说坏时罄竹难书。这样,分歧就在所难免了。当然,在大都数人眼中,汉武帝依然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汉武帝二十五项历史性首创 汉武帝蜡像 1、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于公元前113年创建了年号,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前140—前104),后来四年一个年号(前104—前87)。 2、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用到现在。 3、汉武帝时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4、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地图》,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秋“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注引臣王赞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据颜师古说,臣王赞生活的时代“在晋初”。这说明汉代的舆地图晋初臣王赞还见过。这也说明汉代已明确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地域概念。这对后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5、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就是所谓的察举征召制度。 6、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7、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从国立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始于此。 8、汉武帝在独尊儒术时,又“悉延(引)百端之学”,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这点对后世也影响巨大。 9、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自秦朝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 10、汉武帝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 11、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 12、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13、在轮台、渠犁屯田,并置使者、校尉。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今中国新疆地区屯田。 14、汉武帝时用井渠法作龙首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并进而入波斯等地。 15、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丼渠法、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16、汉武帝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这在历史上也是首次。 17、元封五年(前106年),为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 18、为加强皇权,改革丞相制度,设立中朝(内朝),对后来的丞相制度演变发生了重大影响。 19、元鼎二年(前115年)禁郡国铸钱,专令国家所属上林三官铸钱,非三官钱不得流通,郡国以前所铸钱皆废销。对后世影响重大。 20、汉武帝通过大量移民在西北边郡屯田,这对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经营西域起了重大作用。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曹操在《置屯田令》中曾说“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就说明了这一点。 21、汉武帝时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过任子制度使子孙当官;有钱人可通过“赀选”当官;先贤的后裔可以受照顾,如贾谊的两个儿子就被关照当了郡守。然而,尤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惟才是举、不拘一格。如皇后卫子夫是从奴婢中选拔出来的。卫青、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的。而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儿宽,以及严助、朱买臣等人都是从贫苦平民中选拔上来的;御史大夫张汤、杜周和廷尉赵禹则是从小吏中选拔出来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任用的一些将军是越人、匈奴人。而金日磾(音:jin'mi'di)这样一位匈奴的俘虏在宫中养马的奴隶,竟然与霍光、上官桀一齐被选拔为托孤的重臣。这些情况说明汉武帝选拔人才是不受阶级出身与民族差别限制的。然而,这不是说汉武帝用人没有标准,标准还是有的,标准就是“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就是说,只要愿为汉朝事业奋斗,有艺能、有才干的人,能为将相和可以出使遥远国度的人都可任用。一句话,用人的标准是惟才是举。正因如此,汉武帝时人才济济。班固就惊叹地说:“汉之得人,于此为盛!”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22、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 2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为此又在今内蒙筑受降城。武帝生前虽未达此目的,但在宣、元时期,匈奴归服汉朝为藩臣。 24、李广利伐大宛后,西域南道诸国多臣服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汉,匈奴不敢争西域,罢僮仆都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督护,管理西域南、北道诸国,西域诸国臣服于汉。至此,西边直达里海,都成为了汉朝的疆域,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 25、汉武帝平定南越后,首次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统治了今天的海南岛与南海诸岛的地区。







(转载)





秦始皇 千古第一帝 从此中国形成一个统一国家和民族。他开创的各项制度对整个中国的封建社会影响深远。汉武帝 汉武帝之前 儒家并没有成为官方学说,而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逐渐深入中国人的骨髓。


个人评价。

首先是因为汉武帝刘彻解决了汉朝的心腹大患匈奴,所以才会被人封为千古一帝。自从刘邦在白登战役上输给了匈奴,汉朝的君王和臣子就对匈奴有些惧怕。所以为了维护汉朝的和平,在汉武帝之前的君王大多数都采取和亲来安抚匈奴。

也因为刘邦等汉朝君王认怂的态度让匈奴越来越嚣张,以至于在刘邦去世后就有匈奴单于写信调戏吕雉。而到了汉武帝当政的时候,因为之前的文景之治使汉朝国力强大,让汉武帝开始有底气发兵征讨匈奴。
在经过三次主要战役后,匈奴最后抵挡不住汉武帝攻击,为了不被汉武帝灭族,匈奴最终迁徙漠北。在汉武帝攻打匈奴的时候,虽然因为战争导致百姓苦不堪言,但是也不能因此磨灭汉武帝在驱逐匈奴方面的功绩,所以在稳定汉朝北境上汉武帝还是能被称为千古一帝的。

其次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汉武帝为了使人们的思想达到统一,于是他采取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也因为汉武帝这一次的措施,导致了儒家思想独霸了中国两千多年。

最后汉武帝开辟了丝绸之路,促使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在汉武帝执政的期间,他曾多次派人前往西域进行文化交流。特别是在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各国开始对汉朝俯首称臣,向汉朝进贡。因为汉武帝这一措施,使得汉朝的经济发展达到了顶端。

汉武帝刘彻是我国西汉王朝第七位皇帝,在位期间展现出了他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

因为子幼母强 ,这种情况太后大权在握很容易出现外戚专权,汉武帝是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才做的这个决定。刘彻十六岁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好多利民的制度,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而在当时的的政治环境下,他也积极采纳大臣的建议,颁行推行新政,解决势力权利归属,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


文化上采有用的建议如独尊儒学,统一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汉武帝时扩展疆土,奠定了汉地范围,首次开辟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大兴教育。并且汉武帝是首次采用“罪己诏”的形式来进行自我检讨,作为皇帝,他敢于承认错误,能进行自我批评,把自己的过失公布天下,这种创举汉武帝毋庸置疑是第一人。


他开创的“罪己诏”,开创了自我批评的先河,如果皇帝犯了错误,也会下“罪己诏”,公开承认错误,展示明君的风范。在治国理政上汉武帝一不会因言废人,只要你具有才华,即使和自己持不同意见,汉武帝照样是求贤若渴的,并且他敢于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刘彻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立子杀母”如此残忍的手段也政治需要,刘彻在七十岁时去世,谥号为孝武皇帝,称为千古一帝。



功大于过,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缺点也就不值一提了

汉武帝是第一个奠定中国辽阔疆域的皇帝,建立了汉朝最辉煌的功业。

因为他怕他的儿子成为傀儡皇帝 因此狠下心立子杀母

汉武帝功劳卓著,对中国的发展功劳不小,立子杀母是担心母亲太过年轻必会参与朝政,祸患朝纲。


刘彻首创“立子杀母”如此残忍,为何还会被称为千古一帝?视频

相关评论:
  • 19273013820刘彻首创“立子杀母”如此残忍,为何还会被称为千古一帝?
    富徐苏刘彻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立子杀母”如此残忍的手段也政治需要,刘彻在七十岁时去世,谥号为孝武皇帝,称为千古一帝。

  • 19273013820首创“立子杀母”,汉武帝为何定下这么残忍的立储制度?
    富徐苏公元前91年,“巫术之恶”爆发。魏子夫皇后和太子刘昭起义失败,被迫自杀。此后,汉武帝没有选定新的继承人。汉武帝一生有六个儿子,分别是太子刘遂、齐王刘洪(英年早逝)、燕王刘旦、广陵王刘旭、昌邑王刘福生、少子刘福拉。但时间并没有原谅他,随着汉武帝步入晚年,他必须做出选择。公元前88年,汉武帝...

  • 19273013820汉武帝为什么如此残忍立下立子杀母规定?他的理由是什么?
    富徐苏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吕后这样的情况。理由就是要防止女人控制朝堂的权利,防止女人霸权。

  • 19273013820为什么北魏皇帝要立子杀母?
    富徐苏最后他只能把眼光锁定在晚年所得的非常像自己的幼子刘弗陵身上,但其时刘弗陵还只有五、六岁,因此他又担心刘弗陵的母亲会专权而动摇刘氏的天下,于是就盟生了这个立子杀母的念头。汉武遗嘱,令立太子刘弗陵,是为昭帝,而杀其生母钩弋夫人,当时有人提出疑问,汉武帝说,往古国家所以变乱,往往是...

  • 19273013820母凭子贵,为何北魏却有立子杀母的制度?
    富徐苏北魏时期有一个非常严格的制度,皇后或者妃嫔生的儿子一旦被立为太子,太子的亲生母亲就要被杀死。这项制度在北魏时期达到了巅峰。这项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当时他怕钩戈夫人把持朝政,所以就把她赐死了。在北魏并没有明确说一定是父子之间进行皇位继承,也没有大儿子继位的规定,所以皇位继承人的...

  • 19273013820汉武帝除掉汉昭帝的亲生母亲,究竟是为什么?
    富徐苏我们先说子是谁,子就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刘弗陵,也就是后来的汉昭帝,汉武帝认为年仅五六岁的刘弗陵身体好而且智商高,很像他少年之时,所以就特别的宠爱刘弗陵。我么再说母是谁,母就是汉武帝妃嫔赵钩弋赵夫人。也是汉昭帝的亲生母亲。“立子杀母”,就是立儿子为继承人,与此同时将儿子的...

  • 19273013820残暴的皇帝心思汉武帝为什么要“立子杀母”?
    富徐苏在古代,有多少女人的母亲看重自己的儿子,就为了等着自己的孩子登基,好让自己成为皇太后?但是从西汉开始,一个制度就把这些有王侯的母亲彻底吓住了。这是当他儿子的王位继承人确立,他的母亲被杀害。这叫“以羊杀母”,也叫“以羊杀母”。所谓“李子弑母”,...

  • 19273013820历史中,立子杀母的制度是怎样在北魏再生根发芽的?
    富徐苏北魏皇帝自然是深知本国国情,更知道“外戚专制”的现象有可能还会再出现,但苦于自身还没有造就一个有效的分权制衡体系去限制,所以也就只能先解决表面问题,学习汉武帝用“立子杀母”来限制外戚,毕竟杀了其母,至少“亲舅舅党”是将不复存在了的。从上我们可以得知,...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