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时事小论文: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现在一些外国人说中国“崛起”了,说上海即将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就是一个例证,它可以真实地记录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有关中国的国际地位,我个人从来没用过“崛起”一词。根据我上中学时语文老师潘明玉先生的解释,“崛起”这个词似乎含有点突然性和排他性的味道。而中国实力的明显增长是靠那么多老百姓和知识分子在中央领导下团结奋斗,用一点一滴的辛勤汗水和心血逐步积累起来的,是一个和平发展的过程,属水到渠成,对别国有利无害,有帮助无威胁。

要了解中国在世界上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既要了解国际形势,也要了解别人怎么看我们,然后自己客观把握,不管外国多么“赞扬”或者相反。上海世博会就是一个很好地认识自己和别人的良机。每次世博会都会展示时代科技、文化、文明新成果。套用古人的话,“以世博会为鉴”。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以邻国日本和印度为例,可以更深入地认识我们综合国力的上升以及存在的差距。

2009年10月,日本经济出现了13个月来第一次正增长。鸠山由纪夫首相在会见我友联会代表团时冷静地表示“增幅太小,也还很不稳定”。他的话带着忧患意识。实事求是地看,日本国土是中国的1/26,人口不到我们的1/10,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机构2008年的估算,日本的GDP是4.8万亿美元,中国则是4.6万亿美元,按人均算差距仍较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们提倡科学发展,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发展绿色经济,日本在这方面甚至走在美国前面,值得借鉴。据报道,日本设计制造的汽车,平均每公升油能比美国等国设计的汽车多跑20%的路;日本炼一吨钢用的淡水大约是美国的1/3。另外,日本2008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世界最长寿的国家,人均期望寿命超过82.5岁,妇女达到85岁多。目前,我国人均期望寿命73岁,同日本相比还有差距,尽管同1949年相比增加了一倍还多。

世博会提倡科技、绿色。在国内,上海在节能减排方面是相当先进的。比如,上海市要求2010年的新建大楼设计必须比2005年节能50%、减排50%,否则不能开工;又如,上海世博会强调绿色和低碳。据悉,园区内的交通做到了碳零排放,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4.5兆瓦,是亚洲最大的光伏建筑并网发电系统,长达一公里的世博轴是低碳、环保走廊。各国在低碳环保方面也给出了很优秀的答卷,上海和全国可以从中直接获益。

再来看看被舆论称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印度。对于印度的发展,我们应该认真观察。它是发展中国家,但潜力很大。印度教育发展水平较高,在发展中国家中较早做到了大学生毛入学率17%。另外,它提倡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有较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听说这次世博会将展示250多项新科技、新能源探索的成果,是否也遇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呢?我们和印度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很多人希望我们的外交可以“强势”一点,但真正的“强”应该摆事实,讲道理,讲究平等,千万不要情绪化地看待“强”。每个从事外交活动的人,都像祖国的一张名片。根据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看世界,更要多地看外国,尤其看发展中国家、非洲国家的优点。上海世博会有1亿美元专项基金资助发展中国家参展,惠及120个发展中国家,就是“强”;2008年我们的抗震救灾,提高了党、政府和军队的威信,这是中国外交在国内问题上得到的巨大支持,这就是真正的“强”;通过申办和举办上海世博会,“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广泛结交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这也是真“强”的表现。总之,我们说自己是发展中国家是真实的、诚恳的。我们要为十三亿多中国人民又好又快地发展。

国家的实力和每个公民的日常劳动与发明创造分不开。不管哪行哪业,在祖国面前我们都是孩子,在知识面前都是学生。我们要共同奋斗,坚定地走和平、科学、和谐发展的路。希望上海世博会成为我国发展的新起点。

像首次成功举办奥运会一样,中国人民举办世博会的梦想也即将成真。记得从开始申办上海世博会那一年起,我就自命为上海世博会的“志愿宣传者”,见了外国朋友几乎没有不争分夺秒讲一讲的。这次我借来上海调研的机会去世博工地参观,见那么多专家和工人冒着寒风辛勤劳动,心里真感激和敬佩他们;见工程进展顺利,心里真为上海、为祖国、为发展中国家、为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高兴。不管从哪个意义上讲,上海世博会都将是成功的、出色的、意义深远的。 (李肇星 文汇报 )

世博提升中国国际地位 奥运后再展示华夏风采

现今,大街小巷里都是上海世博会的LOGO,就跟几年前,国人迎接北京奥运会一样,人们也开始心潮澎湃的欢迎世博会的到来。尤其是在世博会的主办地上海,我们可以感受到不亚于北京人对奥运会般的热切期盼。一个奥运会已经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那么再来一个世博会呢?我们不禁心中热血翻涌,这是我们的期待,我们的展望。不如,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看看世博会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世博会拥有着比奥运会还要漫长的历史,从早在150余年前的1851年伦敦世博会到即将到来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会早已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世博会是不同于奥运会的体育盛事,而更是一个经济、文化、科技的盛事。这个空前的全方位的盛事自然会带来更全面的影响。

一、对经济的影响

(一)为该地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扭转经济危机的形势

任何一个盛会都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金钱,包括奥运会、广交会等等,当然也包括世博会。世博会作为一个经济和经济碰撞的盛会,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世博会的带动下,多少城市和国家步入了一次又一次的腾飞阶段。尤其是在经济危机肆虐人类的那些年代,我们看到的是世博会如何带领我们走出危机的阴霾,步向经济中兴。

总所周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就在全世界都在上演因失业导致的惨剧时,芝加哥人迎来了他们的又一次世博会。在这种背景下,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的1933年世博会就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就业压力。据事后统计,此次世博会由于在举办期间吸引了2000多万人次前来参观,给芝加哥市带来近4亿美元的商业利润,结果直接和间接地向社会提供了近10万个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当看到博览会上展出的各种新产品、新技术后,那些原本对生活丧失信心的人们也变得乐观起来,增加了战胜经济危机的勇气。也正是这届世博会成就了迪斯尼公司,成就了丰田公司。

而今,我们同样在经历一个经济危机,面对这个经济危机,上海准备好了吗?

(二)促进区域经济带的成长

如我们所知,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一直是人们最乐于称颂的一次世博会。它把现代世界博览事业推向了巅峰,也对日本区域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70年大阪世博会使日本的对外贸易总额在其后的两年内实现成倍的增长,而且更重要的是促进形成了以大阪为中心的“关西经济带”并带动“关西经济带”实现了连续10年的快速增长,造就十年辉煌。通过举办世博会,日本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鼎盛期,也孕育了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无论从城市群还是单个城市的层面来看,世博会和区域经济发展都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以及区域中龙头城市经济的壮大是世博会成功举办的基础,同时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必然有助于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改造,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世博会基本上是城市的世博会,而举办城市总是有一个经济实力强大的腹地区域作为支撑。目前世界上有六大城市群,包括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巴黎)城市群、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和中国长三角城市群。每个城市群基本上都有多个城市拥有过不同程度的举办世博会的经验。当然中国长三角城市群也将于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看到其他五大城市群的成长与世博会的不解之缘,我们必然会期待上海世博会的到来,或许这次能给长三角带来更多。

(三)激发新的产业的诞生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全世界瞩目的盛会,能够吸引多少的游客的观光。撇开大阪世博会的6000万人次不说,每届世博会都能吸收两三千万人次的客流量。这两三千万游客虽然同时来到了一个城市,但他们却身临其境了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他们领略到它们的美,所以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看看它们真实的面孔。

是的,我们可以将这些都定义为旅游。而旅游业真正的兴起却要拜1937年的巴黎世博会所赐。那届世博会上,各国展馆发挥各自优势,介绍本国地理资源与人文特色,旅游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法国更是建造了一座独立的旅游馆,展示法国多彩的风光。在政府的号召下,法国各省纷纷开设地方展馆推介本地特色。由此,在1937年巴黎世博会上,首次出现了“主办国地方馆”的项目形式,并在其后的历届世博会上得到沿用,旅游业作为一种产业的理念也开始深入人心。

二、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一)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更舒适的人居环境

一届世博会的举办,不仅仅只是简简单单的184天的展会。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十年后的那个盛会,我们早就在做着充分的准备。世博会有绚丽的展馆,有不可思议的科技结晶,还有每天源源不断的人流,当然,必不可少的是配套的基础设施。

据预算,上海世博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为180亿元,运营经费为106亿元,城市基础配套及环保支出为2700亿元。这些资金的投资是看的见,摸得着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城市规划管理的建设,市容市貌的整治,尤其是公共设施和公共交通的整顿。如上海轨道交通的扩建,公交车的去旧换新都能给市民带来实质性的利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这也很好的体现中国的以人为本思想和外国的人权主义。

(二)造就一个城市的标志

一讲到巴黎,我们就想起了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已经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它已经和巴黎和法国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埃菲尔铁塔能有今天这样的高度,还得益于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1888年12月,著名的灯笼杂志发表了世界音乐怪才-萨丁的预言:“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由于埃菲尔设计建造的巴黎铁塔,这次博览会的主题光泽将会暗淡。”不久,这一切都被证实。埃菲尔铁塔的确抢走了法国为庆祝大革命一百周年而举办世博会的所有光芒。

正如那届巴黎世博会一样,一届世博会能否被世人所铭记,往往要看能否得益于这届世博会的建筑。我们不能说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是因为一座建筑物而站上了世博会历史的制高点,但倘若没有太阳塔,大阪世博会就会黯淡不少。

(三)促进文化的交融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到一个地方,展示各自带来的产品和技艺,夸耀各自的故乡和祖国,认识不同的人和文化。这样的聚会充满着各种动机,又蕴含了一个朴素道理:人类需要交流,族群需要沟通,感情需要表达。世博会满足了人类最基本的需求,那就是交往,人们要在交往中分享生存的经验,在沟通中学会彼此欣赏,在表达中满足自我实现。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尤其是跨文化的传播。而世博会是一项巨大的传播盛会,也是全球最大的文化交流活动之一,它用一个主题将几百万来宾聚集到一起,没有其他人类活动能够让国际社会聚到一起,在全球化的今天,世博会本身就是最大的跨文化传播平台。

三、对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影响

世博会是见证一个国家成长的最好证明。

1967年对于加拿大来说很重要,除了在这一年举办了世博会之外,加拿大在这年真正成为了“加拿大”。因为在此之前,加拿大的官方全名是加拿大自治领,隶属英国。虽然20世纪30年代后加拿大联邦政府就停止使用这个全称了,但英国政府正式放弃加拿大自治领的称号是在1967年。这以后,“Canada”才成为加拿大的官方国名。

日本是二战战败国,日本在战后10年一直专心发展出口型经济,虽然国民生活水平得以改善,但因欠缺正面国际形象,产品难以推销到全世界。64年的奥运会和70年的世博会把东京、大阪等城市催生成国际城市,让全球重新认识日本。价廉优质的电器和汽车,于70年代成功打入欧美市场,之后更成功夺取了大块市场占有率。

而有着类似命运的韩国,在二战和内战的双重摧残下,国家以奄奄一息,但凭着大韩民族的创意和努力,他们透过88年奥运会和93年世博会走出困境,迅速腾飞,一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此刻相同的机遇敲开中国的大门。我不得不说,世界对中国有误解,但是经过一次奥运会的洗礼之后,世界对中国有了全新的认识,希望通过这次世博会,让世界对中国有更全面的理解。

结语

世博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说到影响,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世博会举办的时候和世博会结束后,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实,早在世博会筹办阶段,城市就在悄悄的变化了,世界在变化,人们的生活也在变化。我们也不能仅局限于经济上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发展必然能带动高层建筑的进步。

世博会是一个综合性的盛会,它涵盖了经济、文化、科技的交融,让它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同一个地点发生碰撞,产生灵感的火花,以促进这个世界的进步。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期待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到来吧!(

当前国际形势的五大特点
特点一 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

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世界的基本态势将是一个超级大国与多种力量并存。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04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40.11亿美元。其中,美国达11.75万亿美元,占了近30%,第二是日本,约4.62万亿美元;接下去是德国2.67万亿美元,英国2.13万亿美元,法国1.99万亿美元,中国和意大利都是1.65万亿美元,加拿大0.97万亿美元,西班牙0.96万亿美元,韩国0.66万亿美元。

美国军费开支最多,2005财政年度达到4162亿美元,比其他主要大国的总和还要多。美国科技实力也很强,每年研发经费近3000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1/3。2003年度“全球1000强企业”中,美国有487家,占了几乎一半。

“9·11”事件后,美国调整安全和外交战略,把反恐、防扩散和确保本土安全列为首要政策目标。但是,多数国家不赞成美国搞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美国的盟国也有不同意见。

仅在伊拉克,美国就付出了很大代价。据美国官方统计,伊拉克战争从爆发到2003年5月1日主要作战行动结束,美军共死亡139人。但之后死亡人数成倍增加。截至2005年3月4日,美军已有1502名士兵死亡,1万多人受伤。美国在伊拉克的军费开销也很大,预计今年总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家庭为伊拉克战争支付2000多美元。

世界上其他力量逐步壮大。俄罗斯经济增长加快,连续6年增长,国力逐渐恢复,2004年经济增长7%。普京总统2004年连任后,提出到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

欧盟一体化进程在加速,去年5月1日扩大到25国,经济总量达到12.48亿美元,超过美国。政治联合进入新的阶段,去年10月签署了《欧洲宪法条约》。欧盟还在进行共同防务建设,自主意识和独立性在增强,国际影响进一步上升。

日本除了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最大债权国和最大外汇储备国,逐渐走出经济长期停滞的阴影,正在努力争当政治大国。

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大国发展势头强劲,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图强,整体实力上升。

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大国之间既合作又竞争,既有较量也有妥协,既相互借重又相互牵制,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清晰。这种多极化不同于历史上的列强争霸。经过上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的劫难,今天的多极化趋势反映了各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愿望和时代的进步。

多极化趋势和总体平稳的大国关系,客观上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安全环境。

特点二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

我国街上跑着许多国家多种品牌的轿车,国际互联网进入我国城乡千家万户。同时,亚、非、拉、美、欧等许多国家的超市都有中国商品。有人估算,平均每个美国人都有一件中国产的服装,美国人用的许多电脑、彩电,直至圣诞树,都是中国制造。经济全球化就发生在大家身边。经济全球化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当前,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纷纷把传统产业转移到国外,集中力量发展新经济。条件好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快本国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这样,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世界经济正逐渐融合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这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一架波音747飞机有450万个零部件,共由65个国家的1500个大企业和15000多家中、小企业协作生产,其中包括不少中国企业。生产药品的德国拜耳公司,同35000多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协作关系,由拜耳提供中间产品,其他企业加工成最终产品。这种企业层次的国际化,使原来在一个企业进行的设计、研发、加工制造、组装和总装等生产环节,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也推动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一体化是各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国际竞争、提高自身地位的重要手段。截至2005年1月,在世界贸易组织备案的有效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已达160多个。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以东盟——中国、东盟——中日韩合作为核心的东亚合作等尤为引人注目。这一趋势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多样化和世界多极化。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在很多方面已形成自己的优势。把握得当,趋利避害,我们可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也增加了风险和挑战。当前国际经济秩序总体上仍不合理,其重要表现是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拉大。发达国家拥有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并在相当大程度上掌握着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权,从而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在竞争中面临巨大压力,不少国家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中国是进步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但也经常是不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受害者。我们必须居安思危。

根据联合国去年12月的统计,世界上人均年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超过5.7万美元,最低的只有86美元,两者相差666倍。人均预期寿命,高收入国家为78.3岁,低收入国家只有49.1岁,两者相差近30岁。换句话说,不同国家的人一出生面临的预期寿命就不平等,这是西方人权专家通常不愿提及的一个简单而严酷的事实。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部分国家内部的贫富差别,甚至引发社会冲突。

为逐步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主张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而关键在于每个发展中国家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中国的成功经验就是坚定贯彻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根本方针。

特点三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

世界保持总体和平与稳定,我国周边环境正处于历史上较好的时期。但天下并不太平,传统安全威胁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巴以冲突、伊拉克问题、印巴矛盾、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等,看上去都不是短时期内能够解决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其中,恐怖主义威胁尤为突出。去年一年全球就发生了近1700起恐怖事件,特别是西班牙“3·11”爆炸事件和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举世震惊。反恐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国际社会还面临武器扩散、环境恶化、毒品走私、非法移民、跨国犯罪以及严重传染性疾病的严峻挑战。能源安全、资源安全、金融安全、粮食安全、信息安全和运输通道安全等也是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

特点四 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在竞争中共处,在交流中发展

世界上60多亿人生活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属于2500个民族,讲着6000多种语言。有名目繁多的宗教,也有许多无神论者。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不论是社会制度还是价值观念,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这种多样性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动力。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类文明也因此而丰富多彩。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文明对话的必要性,多种形式的“文明对话”对各国相互了解、友好合作起着推动作用。不同发展模式之间应该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不同,在竞争中和平共处,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个别国家反其道而行之,竭力要把自己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这是对别国人权的侵犯,违背了民主潮流,也导致世界上一些地方矛盾激化。

特点五 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影响国际形势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国际地位稳步上升

改革开放26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超过9%。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1978年的十倍多,人均超过了1000美元。卫生保健条件和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己经从1949年的39岁提高到现在的70岁以上。

中国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共解决了2亿多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人类史上的一个壮举。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说,中国是20年来对全球扶贫事业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为全球扶贫行动提供了范例。

过去26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比世界快6个百分点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增强。1980年至2000年间,中国对世界贸易和服务增长的贡献率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03年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8.2%。舆论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带动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发动机。这两年国际上那么关注人民币汇率,正说明我们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在不断增大。

中国发展已经并将继续给地区和世界带来广阔市场和合作空间。2004年,我国进口总额达5613亿美元,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国。2010年可能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的市场容量至少在今后十年还将持续快速发展。世界看好中国的发展潜力和巨大市场,加强对华合作成为各国普遍的政策取向。2004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突破600亿美元。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有450多家在我国投资。世界排名前列的汽车巨头全部进入中国,世界信息产业100强中已有90多家进入中国。外商在华研发中心已超过600家,跨国公司在华地区总部超过30家。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急邻国之所急,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并通过多边和双边渠道向有关国家提供40多亿美元援助,对地区乃至世界的金融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都表明我们朋友多,他们希望中国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

还有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世界上开始出现学习汉语的热潮。l00多个国家的230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大约有3000万外国人在学习汉语。35个国家的87个城市设立了汉语水平考试。在美国,汉语已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在加拿大,除了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以外,使用汉语的人最多。在澳大利亚,汉语是第一大外语。

结 论:可以看出,世界正处于深刻变化和向多极格局过渡的时期。各国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力争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占据有利位置。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机遇中包含挑战,挑战中也可能有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现在一些外国人说中国“崛起”了,说上海即将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就是一个例证,它可以真实地记录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有关中国的国际地位,我个人从来没用过“崛起”一词。根据我上中学时语文老师潘明玉先生的解释,“崛起”这个词似乎含有点突然性和排他性的味道。而中国实力的明显增长是靠那么多老百姓和知识分子在中央领导下团结奋斗,用一点一滴的辛勤汗水和心血逐步积累起来的,是一个和平发展的过程,属水到渠成,对别国有利无害,有帮助无威胁。

要了解中国在世界上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既要了解国际形势,也要了解别人怎么看我们,然后自己客观把握,不管外国多么“赞扬”或者相反。上海世博会就是一个很好地认识自己和别人的良机。每次世博会都会展示时代科技、文化、文明新成果。套用古人的话,“以世博会为鉴”。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以邻国日本和印度为例,可以更深入地认识我们综合国力的上升以及存在的差距。

2009年10月,日本经济出现了13个月来第一次正增长。鸠山由纪夫首相在会见我友联会代表团时冷静地表示“增幅太小,也还很不稳定”。他的话带着忧患意识。实事求是地看,日本国土是中国的1/26,人口不到我们的1/10,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机构2008年的估算,日本的GDP是4.8万亿美元,中国则是4.6万亿美元,按人均算差距仍较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们提倡科学发展,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发展绿色经济,日本在这方面甚至走在美国前面,值得借鉴。据报道,日本设计制造的汽车,平均每公升油能比美国等国设计的汽车多跑20%的路;日本炼一吨钢用的淡水大约是美国的1/3。另外,日本2008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世界最长寿的国家,人均期望寿命超过82.5岁,妇女达到85岁多。目前,我国人均期望寿命73岁,同日本相比还有差距,尽管同1949年相比增加了一倍还多。

世博会提倡科技、绿色。在国内,上海在节能减排方面是相当先进的。比如,上海市要求2010年的新建大楼设计必须比2005年节能50%、减排50%,否则不能开工;又如,上海世博会强调绿色和低碳。据悉,园区内的交通做到了碳零排放,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4.5兆瓦,是亚洲最大的光伏建筑并网发电系统,长达一公里的世博轴是低碳、环保走廊。各国在低碳环保方面也给出了很优秀的答卷,上海和全国可以从中直接获益。

再来看看被舆论称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印度。对于印度的发展,我们应该认真观察。它是发展中国家,但潜力很大。印度教育发展水平较高,在发展中国家中较早做到了大学生毛入学率17%。另外,它提倡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有较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听说这次世博会将展示250多项新科技、新能源探索的成果,是否也遇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呢?我们和印度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很多人希望我们的外交可以“强势”一点,但真正的“强”应该摆事实,讲道理,讲究平等,千万不要情绪化地看待“强”。每个从事外交活动的人,都像祖国的一张名片。根据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看世界,更要多地看外国,尤其看发展中国家、非洲国家的优点。上海世博会有1亿美元专项基金资助发展中国家参展,惠及120个发展中国家,就是“强”;2008年我们的抗震救灾,提高了党、政府和军队的威信,这是中国外交在国内问题上得到的巨大支持,这就是真正的“强”;通过申办和举办上海世博会,“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广泛结交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这也是真“强”的表现。总之,我们说自己是发展中国家是真实的、诚恳的。我们要为十三亿多中国人民又好又快地发展。

国家的实力和每个公民的日常劳动与发明创造分不开。不管哪行哪业,在祖国面前我们都是孩子,在知识面前都是学生。我们要共同奋斗,坚定地走和平、科学、和谐发展的路。希望上海世博会成为我国发展的新起点。

像首次成功举办奥运会一样,中国人民举办世博会的梦想也即将成真。记得从开始申办上海世博会那一年起,我就自命为上海世博会的“志愿宣传者”,见了外国朋友几乎没有不争分夺秒讲一讲的。这次我借来上海调研的机会去世博工地参观,见那么多专家和工人冒着寒风辛勤劳动,心里真感激和敬佩他们;见工程进展顺利,心里真为上海、为祖国、为发展中国家、为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高兴。不管从哪个意义上讲,上海世博会都将是成功的、出色的、意义深远的。

李肇星: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翻译协会会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十六届中共中央委员。前外交部部长(2003-2007年4月)。素有“诗人外交家”之称,著有诗歌散文集《青春中国》等。曾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中国驻联合国大使,中国驻美国大使等。

世博筹备进入关键时刻,正值全球金融风暴肆虐之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世博筹办始终稳健进行,尤其是开放办世博的理念,集聚了国内外的力量与智慧。在火热的世博园建筑工地,在全城总动员的上海市,在倾力迎接世博辐射的长三角,在热情参与的全中国……世界看到了一个开放、自信的中国。新华社记者裴鑫摄

继“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后,奉献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是中国人民向世界的庄严承诺!

世博筹备进入关键时刻,正值全球金融风暴肆虐之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世博筹办始终稳健进行,尤其是开放办世博的理念,集聚了国内外的力量与智慧。在火热的世博园建筑工地,在全城总动员的上海市,在倾力迎接世博辐射的长三角,在热情参与的全中国……世界看到了一个开放、自信的中国。

“全民世博”的万众同心

每天清晨,在上海西部的普陀区曹杨街道,有一群人和城市一起醒来,他们佩戴袖章,在小区值勤,查找安全隐患,检查环境卫生,劝导居民改掉陋习。他们由党员、楼组长、居民骨干组成,有一个动听的名字--“百灵鸟”。

每周六下午,在距离世博园不远的浦东花木街道,居民们为迎接世博在自学阿拉伯语。他们学得很努力,希望在世博会期间能达到与阿拉伯世界来宾进行交流的程度。

每条街道、每幢大楼、每辆出租车,都烙着迎世博的热情与责任。在虹口区曲阳街道,居民孟繁生向广大市民发出倡议:“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树立这样的意识:我的一言一行联系世博会的目标,我的一举一动关系中国人的形象,我要为上海世博会添彩!”……

他们,都是世博志愿者。茫茫人海中,他们平凡得如同黄浦江的一朵浪花,但何曾不是世博筹办中坚固的基石!

自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以来,世博会已走过159年的历史。一个半多世纪以来,世博会从欧洲走向北美,又从北美转向亚洲,演变为一场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宴。

在历史前进的滚滚浪潮中,每当一个新兴经济大国在世界舞台崛起时,世博会也会光临这个国家。在历史发展关键时刻举办的世博会,不仅充分展示了举办国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巨大成就,也往往宣告世界经济格局掀开了新的一页。

1851年英国伦敦世博会——开启“大英帝国”最辉煌篇章

对于英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君主之一维多利亚女王来说,1851年5月1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第一届世博会(全称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在伦敦拉开帷幕。

当率领由九驾皇家马车组成的队伍离开白金汉宫前往海德公园参加开幕盛典时,一生见多识广的女王也被世博会盛大的场面惊呆了。她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我感到无比激动,放眼所见……是那么神奇、那么浩大、那么辉煌、那么震撼人心。”

有历史学家认为,伦敦世博会正式拉开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序幕,这届世博会也是英国那个光荣与梦想时代的缩影。在宏大的盛会背后,隐藏着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工业革命引出的巨大生产力推动下,当时英国处于历史的巅峰,也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全球约25%的人口都在名义上处于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之下,“大英帝国”领土面积达到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全球每个时区都分布着英国的领土。

工业革命所造成的一系列巨大经济变化,特别是机器的普遍使用和铁路、汽船等建设事业的进步,直接推动了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工业爆炸式发展,使当时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高居榜首。

当时英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生产着世界各国所需工业品的大部分。在对外贸易方面,英国及其殖民地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上升到近四分之一,几乎相当于法、德、美三国总和。英国拥有的商船吨位也位居世界第一,约为法、德、美、荷、俄五国总和。

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催生了1851年第一届伦敦世博会,这届世博会充分见证了当时英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力量与魅力。世博会展示了英国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和综合实力。

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见证从大萧条到复苏的巨大转折

从1851年迄今,美国曾举办14届世博会,而193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全称芝加哥万国博览会)作为首次确立主题的世博会,在历史的变奏中书写了独特一笔,它见证了美国乃至世界经济从大萧条走向复苏的巨大转折。

在美国历史上,1933年是重要一年。这一年正是美国经济处于大萧条的严峻时期。自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以来,美国倒闭银行已超过5500家。在美国国内,1500万人失业,失业率高达25%。

同样在这一年,罗斯福总统临危当选,在其就职演讲中提出了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我们唯一应当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年中,美国经济大事频仍,“罗斯福新政”出台,废止了金本位制……

芝加哥世博会汇聚的众多企业馆及其文明成果,为美国人增强信心、走出危机,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罗斯福总统在为世博会发来的贺信中说:“(世博会)的及时不仅因为它标志着一个世纪的成就,而且它的举办正值人类最需要更好地相互理解之际。”

芝加哥世博会载入历史的另一项重要成就是,它是第一次设立主题的世博会。芝加哥人希望以“一个世纪的进步”为主题,展示建市100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对于美国而言,芝加哥世博会见证了这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领先地位。上世纪20年代,美国早已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芝加哥世博会则证明了美国在科技上的领先地位。这届世博会出色体现了其箴言——“科学发现,工业应用,人类适应”。工作中的炼油厂、电控拖拉机、牙膏装管线、面包生产线统统被搬到现场。福特汽车厂流水线的展示标志着汽车从此开入寻常百姓家,真正拉开了“车轮上国家”的序幕。

芝加哥世博会中,展馆多为临时性建筑,闭幕后拆掉,由此推动了新型建材和建筑业的开发,如充气的轻型建筑、塑料顶棚建筑等。这些对未来生活的设想,改变了日后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也为美国经济下一轮繁荣打下了基础。

芝加哥世博会在美国经济从危机走向新一轮繁荣的转变中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加快了以美国引领的“现代性”在全球的传播,成为众多使美国日后进一步融入和主导国际秩序的历史元素之一。

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宣告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新崛起

当1970年大阪世博会(全称大阪万国世界博览会)举行之际,日本举国上下已经历了战后五六十年代的经济飞速发展。在二十年中,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重新崛起为新兴世界经济大国,成为首个举办世博会的亚洲国家。在大阪世博会上,日本充分展示了战后发展的巨大成就。

历史学家认为,1970年大阪世博会,加上1964年东京奥运会,宣告了日本在战后重新崛起。特别是大阪世博会,在改变日本国民“战败国心理”、推动日本重新融入国际社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大阪世博会正是日本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时候,日本当时刚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日本政府为举办大阪世博会,在公共设施投资方面斥资巨大。在世博会之后,大阪整个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大阪世博会加深了日本民众对海外的认知,推进了日本国际化进程。当时的日本人很多还是第一次见到外国人,甚至在场馆内有很多日本人找外国人索要签名。1970年,每1000个日本人中只有六个人有海外旅行经历,而到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召开前的2004年,这一比例已上升至132人。从这点上来说,大阪世博会在“国际化”这个概念上,给日本民众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

大阪世博会时日本正处于从农耕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时期。民众消费欲望强烈,对服务业的需求也很旺盛。当时世博会展出了肯德基的炸鸡,通过电视转播,加上极高的收视率,改变了日本民众对快餐的不好印象,从而在日本为快餐文化发展聚集了大量人气。一年后,麦当劳在东京银座开业,从而开启了日本的快餐时代。

大阪世博会在推动城市建设和拉动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影响。大阪世博会时,酒店、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大阪面貌焕然一新,电话通信网络和电子技术也以此为契机进入日本民众生活。大阪世博会创造了众多就业机会,大阪市和大阪府的就业人口比率分别达到64.14%和63.45%,均比1965年增长14个百分点。大阪世博会之后还形成了日本关西经济带,这一地区经济在接下来的10年中发展迅猛,促进了日本整体经济增长。

在大阪世博会后,日本还先后举办了1975年冲绳、1985年筑波和2005年爱知等世博会。从大阪世博会开始,日本作为世界经济、科技大国的形象在国际上广为传播。

2010年上海世博会——掀开中国和世界发展新篇章

从历史回到现实,当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行之际,正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以后,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正加速发展,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上海世博会将再次见证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奇迹”。正如外国主流媒体此前所言,“这场巨大的国际展示盛会将显示中国作为世界工业强国的地位,并给上海提供期盼已久的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上海世博会,全世界将更加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看到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今后,中国的发展只能也必然是和平的、是开放共赢的、是负责任的。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行之际,也正值“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世界各国都在反思危机、重塑发展模式、寻求世界经济可持续复苏的关键时期。

在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国际金融和经济体系正在酝酿大变革、大调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戏份”明显增加。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环保、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绿色经济备受关注。

通过上海世博会,人们将会从宏观上看到,国际经济格局的进一步变迁;还会从微观上看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增长,将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共同的追求

【提要】 不仅对中国,也将对整个世界在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有着巨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西班牙积极参展上海世博会,并建设了一个非常壮观漂亮、建筑风格独树一帜的国家馆。

不仅对中国,也将对整个世界在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有着巨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陆续竣工并准备就绪的各国展馆,不断给公众制造惊喜

近了,更近了!还有约10天,上海世博会将开启大幕。这一刻,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上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美国国务院全球伙伴关系事务特别代表伊丽莎白·巴格利认为,这一主题代表着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健康和繁荣的21世纪世界怀有的期待。

“通过举办世博会,我相信上海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会更完善,市民也将拥有更佳的生活质量。”西班牙国家展览局局长萨拉里奇日前在马德里表示。他近日访问中国得知,中国5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就有100余个,也就是说,中国有100多个规模比马德里还要大的城市。他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指出了城市发展的方向。

对于上海世博会的意义,上海世博会美国展团团长何塞·维拉里尔表示,“怎样评估都不过分”。上海世界博览会将成为人类社会交往史上一个伟大事件,注定令人难以忘怀。

何塞来自1968年举办过世博会的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因此他更加理解一次世博会将给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带来怎样深远的影响。“无论从展会规模还是全球环境,圣安东尼奥世博会远远无法与上海世博会相比。”他认为,整个世界正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恰如其分地表明了国际社会应对挑战的意愿。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将不仅对中国,也将对整个世界在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有着巨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上海世博会陆续竣工并准备就绪的各国展馆,不断给公众制造惊喜。同时,对于上海世博会所做的各种准备工作,国际社会予以高度评价。伊丽莎白说,美国参展上海世博会是美中双边关系稳定发展的证明,并感谢中国对美国参展上海世博会给予的极大支持。

上海世博会丹麦总代表白慕申会讲非常地道的上海话,在他心中,上海是他的第二故乡。他母亲就出生于上海。他说,丹麦馆在设计的最初就充分体现了丹中文化中众多的共同点,“希望在上海世博举办的几个月时间里,把丹麦文化的精髓以中国人喜欢的方式传播给观众”。

西班牙积极参展上海世博会,并建设了一个非常壮观漂亮、建筑风格独树一帜的国家馆。萨拉里奇说,这是西班牙对上海世博会的一个巨大贡献,也是西中友谊的一个体现。届时,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以及北方重要城市毕尔巴鄂将作为城市创造美好生活的典型案例参展。“我们将向所有观众展示一个独特、多样化和创造性的西班牙。”

印度一家经贸咨询公司的总经理约格几周前刚刚从上海考察回来。中印两国间的经贸往来越来越紧密,多次来沪的他深刻感受到上海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这种变化不仅包括了市容市貌的更新换代以及为迎接上海世博会所进行的各项建设,更展现了上海所具备的一种成熟的国际大都市形象。他说,世博会举办期间他将再去上海,“相信上海世博会将再次拉近世界与中国的距离。”

世博会描绘未来城市发展的蓝图

首次由中国主办的世博会将于5月1日在上海开幕,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已经掌握了足以左右世界的经济实力的中国,将以此为平台描绘未来城市发展的蓝图。

继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又将借助预计参观人数将突破7000万人次、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届世博会向世界传递一个什么信号呢?站在揣度中国未来与世界关系的角度上,上海世博会或许将有不少精彩之处吧。

规模超前中国的吸引力不容小觑

上海世博会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规模巨大”,已经确定参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总计达到242个。在金融危机尚未拨云见日的背景下,这一规模远远超过了迄今为止最为盛大的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

中国的吸引力不容小觑。上海世博园328公顷的占地面积也创下历史之最,是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约两倍。在184天的会期内,预计将有7000万人次进场参观,超过1970年大阪世博会时创下的6422万人次的记录。预售门票已经售出了约2000万张,甚至有观点认为“参观人数最终将超过1亿人次”。中国人在任何事情上都要争个最大的自尊心似乎已经得到了满足,但是最关键的还要看展会的内容究竟怎么样。

“中国”和“环境”将轮番得到展示 上海世博会主办方一直强调,不考虑地球的环境就无法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旨在举办一次“低碳世博会”。中国已经成为了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除了在世博会中国馆和主题馆安装巨大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墙壁外侧种植植物外,据说主办方还鼓励参观者购买碳信用额度,以抵偿差旅产生的碳排放。“中国”和“环境”这两个时代性的关键词将以世博会为舞台轮番得到展示。

将成为彰显自身影响力的最高舞台

中国究竟想通过上海世博会告诉世界什么,又留给世界什么呢?

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第一届世博会加速了发端于英国的产业革命,其会场“水晶宫”至今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1889年巴黎世博会为世人留下了埃菲尔铁塔。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太阳塔则堪称引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希望之光。

如果历史的盛衰真的是按照从欧洲、美国、日本再到中国这一从西方到东方的轨迹发展的话,那么继北京奥运会后召开的上海世博会或许将成为中国向国际社会彰显自身影响力的最高舞台。

需向世界传递新一代中国人的形象 将在闭幕后作为永久性建筑保留下来的中国馆以古代中国帝王的冠冕为造型,其展示内容帮助参观者在短时间内遍览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这可以理解为是中国向世界炫耀其作为世界文化和政治中心的“中华思想”。

中国希望通过世博会展现其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心理也隐约可见。但是仅凭刚刚取得的经济成就能让全世界拜倒在中华思想之下吗?如果中国不能摆脱五千年的历史束缚向世界传递新一代中国人的形象,也就无法举办一届能够永载史册的世博会。

形势与政策的论文吧,那是李肇星说的,没什么用

我们的论文中也有这个题目。。


急求时事小论文: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视频

相关评论:
  • 138454338402010最新时事时评400字
    易疤霞议论文话题应该具有广泛性普遍性,应该方便学生写出谈古论今、辞采飞扬的佳作,但这类考题就事论事内容难展开,文采也难展现。师生们感觉作文教学不用下功夫,只要让学生多看看新闻多听听时政评论就可以了。此外立意角度供考生选择发挥的余地也很小,事件的成因发展到解决往往涉及到方针政策,体制制度,意识...

  • 13845433840急求时事小论文: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易疤霞急求时事小论文: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各抒己见,最好是根据实际分析。字数1500字左右,发邮箱[email protected]不甚感激!急、、、... 各抒己见,最好是根据实际分析。字数1500字左右,发邮箱[email protected]不甚感激!急、、、 展开  我来答 4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

  • 13845433840时事政治相关的论文2000字范文
    易疤霞该指数从1988年6月5日开始发布,反映法国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 [4]数据来源:路透社,分析:欧洲股市只要泛欧股指未来数月将创下新低,2008年7月14日 时事政治2000字论文篇三:《试论高中政治时事政治教学》 摘要:高中政治教学中对时事政治的进一步应用与讨论是促进学生对国家体制,国家经济发展了解的重要 渠道 ,不仅为...

  • 13845433840求一篇800字政治小论文,要有新意,紧扣时事热点
    易疤霞从大道理上说,企业无偿回报社会,当是最高境界。但企业也是经济人,忽视企业利润,空谈社会责任,似乎也过于苛刻。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企业社会责任制定一个国家标准,也说得过去。何况早在2010年11月,首个规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就已公布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向国际标准看齐,至少表明我们相当重视...

  • 138454338402010年时事小论文二篇 200字~300字!!!急
    易疤霞u

  • 13845433840时事政治论文3500字
    易疤霞方针、政策的 教育 ,是帮助学生透视社会 热点 ,下面是我整理的时事政治论文3500字,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债危机发生后,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幅已经由2010年的31.8%下降为2011年的...来弥补发达市场出口额的下降,借助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及国际产品差异化战略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降低欧债...

  • 13845433840找2篇300字的时事小论文!!
    易疤霞从这个意义上讲,六方会谈虽然并非完美有效的方式,但仍是在目前形势下外交解决朝核危机的惟一为各国接受的现实方式。 因此,只要与会六国能够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建对会谈的信心,进一步改善、充实并强化六方会谈的机制,就能够在外交解决朝核危机的道路上取得新的进展。为此,美朝应该显示灵活...

  • 13845433840结合当前的时事热点问题,写一篇政治小论文 初一的!
    易疤霞交通,系人心弦 2011年12月15日,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博海小学接送学生车辆因紧急避让行人撞到大树上,造成3名学生受伤,该车实载17人,超载5人。12月29日,山东警方查获济南市天桥区桑梓店镇小蓓蕾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辆超载,该车实载43人,超载的数目居然是37人。(如果想凑字就多写点校车事故)一...

  • 13845433840求2010~2011的议论文时事素材
    易疤霞高考作文写议论文比较容易得分, 要注重: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是对主题的分析,从这几个问题着手比较容易写,还有要多积累,当然素材都是万能的,主要看你的运用能力了!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总共184天)——2010年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一个筹备中的世界博览会,2010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也是历来首次由中国...

  • 138454338402011年时事的政治小论文,1000字以上
    易疤霞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年均增长率超过了两位数,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之前着力解决温饱,变为今天追求生活品质,提高幸福指数。3. 中国铁路建设领跑着中国的...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