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名词有哪些?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日常生活中经济学名词有哪些?~

比较多,列了一些,供你参考:

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核心地位。
2、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3、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4、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
5、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6、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 7、经济公平:是指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
8、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
9、洛伦茨曲线: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人们通常用洛伦茨曲线衡量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洛伦茨曲线由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用累积的一定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这部分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来表示。
10、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11、消费的竞争性,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某种产品时,会影响其他消费者同时从该产品中受益。或者随着消费者或消费数量的增加,引起的商品的生产成本的增加。
12、俱乐部物品: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当消费人数低于拥挤点时,该物品是非竞争的,而当消费人数超过拥挤点时,这种物品的消费就变成竞争的。
13、外部效应:经济学中的外部效应(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收益外部化)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成本的外部化)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14、庇古税: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他们在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从而避免效率损失。由于这一纠正外部成本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税。
15、科斯定理含义是:在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还可以解释为:只要产权已明确界定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那么交易的任何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同样的资源最优配置的结果,这可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自然地实现,产权赋予不同的人,只是会带来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同。科斯还认为,即便外部效应涉及到多方,即使不把公共资源的产权赋予单个的一个人,市场也可以自动地纠正外部效应。
16、公共选择:一般是指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给等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17、直接民主:是指社会成员以投票等形式,直接参加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决策,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事务管理。
18、投票悖论:在投票选择中出现有悖于日常逻辑推理的现象。如在A、B、C三个方案中,A和B选择,A以2:1的票数获胜。在B和C的选择中,B以2:1的票数获胜。然而,在A与C的选择中,C又以2:1的票数获胜。因而,无法确定最后获胜的方案。如果根据一般的推理,A优于B,而B优于C,则一定是A优于C,而上例中的结果是C优于A。
19、票决循环:在投票选择中出现的无法选择最优方案的现象。
20、阿罗不可能定律:在多数规则下,一般来说,要找到一个满足民主社会公共选择标准的规则是不可能的。不能指望一个民主社会能够做出一个前后一致的决策。该结论被称之为阿罗不可能定律。
21、政府支出相对量:是指政府支出数量与国民经济其他经济指标的关系。
22、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23、转移性支出: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转移性支出,由于是价值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就不可能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为了实现政府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目标。 24、公共定价:是指政府对提供某些特定商品和劳务所收取费用的决策。
25、政府采购: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为了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提供公共服务,以及事业单位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团体为了开展业务活动,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及劳务的行为。
26、公共投资:是指政府将一部分公共资金用于购置公共部门的资产,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形成的支出,它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劳务的前提与基础。
27、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了加强宏观调控,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为目的,运用信用手段,直接或间接有偿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政府金融活动。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既不同于无偿拨款,也不同于一般商业贷款。
28、部门预算:是指各主部门汇总编制的本系统的财政收支计划,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本部门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地方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
2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和手段。
30、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以社会的共同力量对其成员因各种个人难以抗拒的客观原因导致其难以维持必要生活水平是提供的物质保证,是具有经济福利性质的社会稳定制度。
31、社会保险:是指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在劳动者年老、疾病、伤残、生育、失业等原因暂时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从而部分或全部地失去正常收入时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劳动者及家属的基本生活。 32、现收现付式:这是一种以近期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当年或近期所有参保单位,按照统一的比例提取社会保险基金,在收支过程中实现基本平衡。
33、政府外债:是指国家作为债务人,向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借款以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所形成的债务。
34、财政贴息:是指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政府财政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一种补贴。其实质是政府财政代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全部或部分利息,是政府财政支持有关企业或项目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35、税收支出:是指以特殊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与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政府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36、政府收入:亦即财政收入或公共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从动态的角度看,政府收入是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从静态的角度看,政府收入是用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 37、税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38、政府收入效应:是指经济主体因为政府组织收入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映,或者说是指因国家征税而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致生产者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政府收入的效应,就是我们所讲的政府收入的调节作用。由于政府的收入对经济会产生这样的效应,因此,政府完全可以利用收入这一手段,来实现自己宏观调控经济的目标。政府的收入对纳税人经济的影响行为会产生两个方面的效应,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9、政府收入的替代效应:是指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性对价格,使经济主体减少对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对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40、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它是国家向纳税单位和个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主要包括税收法律、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等。
41、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所交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
42、税收归宿:也称为税负归宿,它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43、“税收三性”:同国家取得公共收入的其它方式相比,税收具有其鲜明的形式特征,即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税收三性”。这三个形式特征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是一切社会形态下税收的共性。
44、课税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是税收征收的目的物,它反映这个税种征税的基本范围和界限。凡是列入征税对象的,均属于该税的征收范围。国家通过法律确定的征税对象,是不同税种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是税收制度的基本因素之一。
45、纳税人:即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是纳税的主体。 46、计税依据:是指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
47、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全部课税对象中预先确定减除的部分。
48、国有资产:是指在法律上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拥有所有权的各类资产。具体来讲,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及其收受益、拨款、接受馈赠、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类财产或财产权利。
49、二部定价法:即根据公共物品的组成,分两部分确定其价格的方法。就是在公共定价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承担资本成本的准入费,一部分是承担经营成本的使用费,准入费在一定时期是固定的,使用费则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50、公债依存度:是指一国当年的公债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51、比例偿还法:是政府按公债数额,分期按比例偿还,这种方法是政府直接向公债持有者偿还,不通过市场,所以又称为直接偿还法,这种方法包括平均比例偿还、逐年递增比例偿还、逐年递减比例偿还等具体形式。 52、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
53、复式预算: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将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
54、税收管辖权:也称课税权,是国际税收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系指一国政府在其主权范围内对税收事务的管辖权力,是国家主权在税收领域中的体现。
55、行政规费是指政府机关为某些特定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应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如办理结婚证、护照等收取的工本费、手续费等。
56、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给量或信贷规模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57、国际税收: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对同一跨国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分别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力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权益分配关系。
58、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过程中的这样一种性质: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的受益不会影响另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的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换言之,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59、全体一致原则:指由于所有的人都能从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受益,社会成员可就公共物品供给与其所需要征收的税收达成一致。即所有成员一致同意征收一定数量的税收,以提供相应数量和质量的公共物品。 59、多数裁定原则:指要通过一个方案,必须有一半以上的人赞同。
60、单峰偏好:是指在可选择的方案中,人们最理想的结果只有一个,如偏离这一点,无论方向如何,其效用都是下降的。
61、多峰偏好:是指人们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
62、中位选民:指其偏好落在所有选民偏好序列的中间。一半人偏好大于其偏好,一半人偏好小于其偏好。 63、代议民主制度:即社会成员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如我国的人大代表或其他国家的议员,代表选民的意愿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从事选举和任命政府负责人、审查和批准政府收支等决策活动。
64、政府支出的绝对量:就是政府支出的实际数量,直接表现为政府支出预算中的绝对金额的增长,它能够比较明显地反映政府支出的现状和增长趋势。
65、成本一收益分析法:是为政府支出项目或服务等提出实现建设目标的若干备选方案,并详细列出各种备选方案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以便分析比较项目或服务所带来的收益,并最终选择出最优的项目方案。 66、公共定价法: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自身对市场也提供了大量满足社会公共产品需要的“排他性物品”,并且这些物品(和服务)也同样就涉及与其他普通商品和服务一样的问题,即价格的确定。这种满足社会公共产品需要的“排他性物品”的定价问题就是所谓的公共定价,公共定价问题也是宏观经济学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67、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一个国家居民与非本国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68、经济手段:是指那些从某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利用的调控手段,主要包括价格、工资、利率、汇率、税率、补贴等等。
69、行政手段:是指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对当事人的经济活动或经济行为进行干预。
70、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财政政策工具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各种财政政策工具的构成要素通过某种作用机制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作用整体。

经济
n. economy
income
economy
英 [ɪ'kɒnəmɪ] 美 [ɪ'kɑnəmi]

n. 经济;节约;理财

1、政府购买支出: 是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2、政府转移支付: 公共部门无偿地将一部分资金的所有权转让给他人所形成的支出
3、国民生产净值: 它是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费以后的余额。它表示经济社会在补偿了资本存量损耗以后所生产的净产品总值。
4、国民收入: 指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所生产的以货币来表示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值。
5、个人收入: 它是指个人在纳税前得到的收入。PI=国民收入-不分配的利润-企业交纳的利润税+政府的转移支付
6、个人可支配收入: 它是个人交纳所得税后的收入 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所得税
7、投资函数: 指投资量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
8、消费函数: 是一国消费总量与决定它的变量—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通常以实际消费与实际收入之间的关系来表示。
9、平均消费倾向: 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10、边际消费倾向: 指消费支出增加量与收入增加量之比。
11、政府支出乘数: Kt=MPC*1/1=MPC 表示政府增加税收导致国民收入变化之间的比率。
12、税收乘数: Kx=1/1-MPC+MPC*MPT+MPM,政府税收对国民收入起着收缩的作用
13、转移支付乘数: 指当转移支付或税收变动一个数量时,对消费支出产生的作用要受到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转移支付的变化量所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
14、通货膨胀缺口: 指为了达到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总支出曲线需要向下移动的距离。
15、通货紧缩缺口: 是指为了达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总支出曲线需要向上移动的距离。
16、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表示政府增加同量的支出和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17、灵活偏好: 又称为货币需求,如果用L表示,用L1表示货币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用L2表示投机余额,则L=L1+L2。
18、交易偏好: 指出于交换的需要而保留货币的动机。
19、预防偏好: 在预防动机下形成的货币需求量叫做预防余额
20、投机需求: 在投机动机下形成的货币需求叫做投机余额。
21、准货币: 准货币是指能够执行价值储藏职能,并且易于转换成交换媒介,但它本身还不是交换媒介的资产
22、中央银行的贴现率: 指中央银行通过贴现率的高低来调节商业银行的借款数量,从而达到影响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23、公开市场业务: 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
24、简单货币规则的内容: 简单货币规则的内容是稳定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并使它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一致
25 、IS曲线: 表示要使投资等于储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必须具备的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和利息率应该怎么样配合,才能保证投资与储蓄始终相等。
26、 LM曲线: 表示要使货币需求量等于货币供给量,国民收入和利息率必须具备的关系;或者说,它表示国民收入和利息率应该怎样相互配合,才能保证货币需求供给量相等。
27、总需求曲线: 实际国民收入的需求与价格水平的关系
28、总供给曲线: 实际国民收入的需求量与价格水平的关系
29、摩擦性失业: 劳动者的正常流动所发生的失业.
30、结构性失业: 指因为经济结构变化而发生的失业。
31、通货膨胀: 指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32、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是指因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33、菲利普斯曲线: 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34、理性预期: 人们是理性的,人们可以根据经济信息作出合理的预期。二,价格是有弹性的,它可以迅速地发生变化以保持市场的均衡状态。
35、滞帐: 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
36、经济周期: 经济活动水平有规则的波动就叫经济周期,或商业周期。
37、合意增长率: 指在储蓄和资本-产出比率为已知的条件下,要把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所需要的增长率。
38、自然增长率: 等于劳动力数量增长率和由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之和。
39、乘数-加速原理: 是把投资水平和国民收入变化绿联系起来解释国民收入周期波动的一种理论

口红效应睡衣经济婴童经济 走鬼次贷危机 金融衍生品 宅经济经济海绵 撒钱经济

价值规律 手段 理性 交换 要素 分工 机会成本 效率 公平


经济名词有哪些?视频

相关评论:
  • 13192116140你知道经济学的专用名词有哪些
    彭狐亮经济学的专用名词有供给需求、弹性、效用、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洛伦兹曲线、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菲利普斯曲线、边际量、规模经济、规模报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寡头、买方市场、卖方市场、一般均衡、帕累托最优、通货膨胀、通货紧缩、GDP、GNP等。

  • 13192116140日常生活中经济学名词有哪些?
    彭狐亮1、政府经济 2、政府经济学 3、社会公平 4、自然垄断 5、公共物品 6、消费的竞争性 7、外部效应 8、公共选择 9、政府支出相对量 10、公共定价 11、政府采购 12、公共投资 13、财政投融资 14、部门预算 15、财政政策 16、社会保障制度 17、社会保险 18、政府外债 19、财政贴息 20、税收支出 21...

  • 13192116140经济名词有哪些?
    彭狐亮4、国民收入: 指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所生产的以货币来表示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值。5、个人收入: 它是指个人在纳税前得到的收入。PI=国民收入-不分配的利润-企业交纳的利润税+政府的转移支付 6、个人可支配收入: 它是个人交纳所得税后的收入 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所得税 7、投资函数: 指投资量...

  • 13192116140经济名词有哪些?
    彭狐亮4、国民收入: 指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所生产的以货币来表示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值。 5、个人收入: 它是指个人在纳税前得到的收入。PI=国民收入-不分配的利润-企业交纳的利润税+政府的转移支付 6、个人可支配收入: 它是个人交纳所得税后的收入 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所得税 7、投资函数: 指...

  • 1319211614050个经济名词
    彭狐亮经济名词有P2P、P2C、O20等。1、P2P(Peer-to-peer)个人通过第三方平台(P2P公司)在收取一定服务费用的前提下,把钱借贷给有资金需求的人的一种金融模式。2、P2C(Production-to-Consumer)商品和顾客,产品从生产企业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中间没有任何的交易环节。这在国内被叫做生活服务平台。3、O...

  • 13192116140日常生活中经济学名词有哪些
    彭狐亮1. 政府经济:这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企业和个人经济活动形成对比。在政府经济中,政府的资源配置和宏观经济管理扮演着核心角色,尤其是财政分配和公共服务提供。2. 政府经济学:这是一门专门研究政府资源配置和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3. 市场失灵:这个概念描述的是市场机制在某些领域无法或无法...

  • 13192116140经济学基础名词解释汇总是什么?
    彭狐亮经济学基础名词解释汇总是:1、机会成本: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2、比较优势:舍弃一种产品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3、绝对优势: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较少,就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这种物品上有绝对优势、4、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

  • 13192116140日常生活中经济学名词有哪些
    彭狐亮3、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4、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 5、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

  • 13192116140日常生活中经济学名词有哪些?
    彭狐亮日常生活中经济学名词有哪些?1. 政府经济,涉及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和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占据核心地位。2. 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

  • 13192116140哪些经济名词
    彭狐亮经济名词——需求、供给、均衡价格、非均衡 一、需求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这是经济学中的基础概念,它受到消费者偏好、收入状况、价格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二、供给 供给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和价格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