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李鸿章是坏人的原因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为什么说李鸿章是千古罪人?~

1879年,李鸿章要办中国电报,保守派攻击以夷变夏
1881年,李鸿章要修铁路,全都反对。李鸿章坚持在开平矿务局开建唐胥铁路,又遭清议反对,说是震动东陵,使得李鸿章只好用马拉火车运煤。

1883年,李鸿章所办招商局正红火之时,朝廷又要调查招商局,致使唐廷枢、徐润等大实业家离职,从此招商局一阙不起。
1887年,李鸿章要办近代银行、华美银行,在美国都已经筹集了3亿美元的资金,相当于4亿两白银。又被翁等联合阻拦。否则国家的财政怎么会那么艰难,慈禧修个园子本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1896年已经是74岁高龄的李鸿章离开上海,横渡四大洲三大洋,历时八个月拜访英、法、德、俄、美等西方列强国家,更让人感动的是他随身带了一口棺材,对儿子说如果我不幸在这过程中离世,一定要将我带回故乡安葬。因此他也深受外国列强的尊重。李鸿章除了外交做出贡献,还是洋务重臣。

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李鸿章一人就创办了三个。他大力兴建铁路,开采铁矿煤矿金矿铜矿,开设纺织厂与电信事业,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增强了我们的实力,也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他尽心尽力为祖国进行外交事业。1896年已经是74岁高龄的李鸿章离开上海,横渡四大洲三大洋,历时八个月拜访英、法、德、俄、美等西方列强国家,更让人感动的是他随身带了一口棺材,对儿子说如果我不幸在这过程中离世,一定要将我带回故乡安葬。因此他也深受外国列强的尊重。
李鸿章除了外交做出贡献,还是洋务重臣。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李鸿章一人就创办了三个。他大力兴建铁路,开采铁矿煤矿金矿铜矿,开设纺织厂与电信事业,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增强了我们的实力,也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评价一个人不是用现在的宏观角度,而应回到历史的微观环境。身处历史,有好有坏。之于李鸿章,他对满清政府,可谓是鞠躬尽瘁!身在其位,当某其政。作为晚清重臣,他四处奔波,尽力维系清政府的落后统治,挽救它的灭亡,但历史大势所趋,他也不能阻止,从这点来讲他是一个忠臣!但他忠的只是满清,而不是整个民族,国家!即使有时候也有御外举措,行动,也不过是为了那个即将走向历史的满清政权。

客观的说李鸿章是个伟人,通过组建淮军镇压起义,搞洋务,办海军,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太偏执,把李鸿章的脸普华为卖国贼,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

曾国藩有湘军,李鸿章有淮军。首先李鸿章是个人物。在晚清手上有淮军。用现在话说;就是现代化装备的部队。李鸿章也是一个人才,擅于处理于人际关系,优其与洋人方面。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曾国藩的用人之道,是比较传统的一般“德才兼备”的人都用。第一注重品德、品行要好,然后才看你是不人才,量才而用。而曾国藩当时并不想让李鸿章去上海组建淮军,原因就是因为李鸿章的品行不好,常常去妓院,喝花酒,太出格的事情还是没有。李鸿章对曾国藩也很是尊敬,何况他也算是自己的学生,是自己人,以后湘军有什么事情还有对自己有帮助。李鸿章签了很多不平等条约如《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俄秘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正因为这些大家都不看好他,

还有曾国藩唯一没有裁军的长江水师,给他后来组建了,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北洋水师,因为他的指挥,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灭。错也不在李一个人,因为当时政府无能,只能委屈求全。这个不能用好人坏人来评论,当局势是那样。太多了不能说完。

“天下惟庸人无咎可誉。”说得好,出错的人往往都是多作事儿的人,而不作事儿是不会犯错误的。“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历史与真实的差距确实很大,其实多做实事的人未必能流芳万世。 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材,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才识过人,只是生不逢时,值得同情。至少李鸿章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外交的现代化上还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在经济现代化方面,李鸿章倡导洋务运动,创办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北洋舰队、轮船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矿务局、派遣中国第一批学生留美等等。这些实业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洋务运动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改革开放。
在外交现代化方面,应该说,中国的现代化外交是从李鸿章开始,历史上的中国外交都是进贡关系,真正与世界列国平等外交应该是从李鸿章开始,李鸿章应该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外交的先行者。他出使日本(虽然签了马关条约),晚年有周游列国,与各国政要交往,各国对李鸿章的评价都还很高。
历史毕竟需要反面教材,李鸿章签了那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自然首当其冲,不过,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还是应该客观地纪念这位洋务运动的老前辈,这位创立多项实业的老前辈,这位开创中国现代外交的老前辈。
当大清王朝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大门的时候,面临着内忧外患。一些封建士大夫视而不见,或者认为外国器械是奇技淫巧,把洋枪洋炮当作妖法,对他们而言,只有莫名的恐惧;或认为外国利器神妙莫测,无法学习;认为学习西方就是以夷变夏。李鸿章当时中国极少数能够正确对待西方技术的人之一,他在顽固派的阻挠和谩骂之下,极力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大型兵工厂,第一座炼钢炉,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煤矿,第一个纺织厂,第一支近代海军,第一艘轮船,第一个到西方的留学生等等,洋务派创造了中国近代的许许多多的第一,无疑为中国的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
大多数人都会为他一生所从事的“洋务”而痛骂他,诚想,那时除了李鸿章,还有哪个头上是顶戴花翎,脑后拖着辫子的官员可以同外国人周旋。李鸿章做为大清国的“外交家”,在战败求和谈判中,除了把损失减到最小,他也是无可奈何,每次谈判,他总是面临两难选择,他除了通过权衡从中两害取其轻,对于其他,他是无能为力了。每一次在国家临危机时,总要出来收拾残局的李鸿章,被国人视为卖国贼,但国人可曾想过,每次签定了不平等条约,他自己也要遭爱多少伤痛与心痛的折磨,尤其是在日本马关,他不仅在马关遭受刺客的袭击,更在伤痛之下,仍坚持与日本,极力维护清政府的利益,却在带着脸上的绷带与《马关条约》国时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其中的困处,除了亲身经历,是不能能彻知晓的。
李鸿章不仅在“洋务”方面表现出了他卓越的才能,也在经济方面做出了他突出的贡献,借着大清国的财力,更是凭借自己卓新的思想与观念,。李鸿章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上海洋枪三局。不仅于此,由于李鸿章的主持与参与,洋务派还兴建了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李鸿章为大清国国计民生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益。他是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到关重要影响的洋务运动的中坚。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咒骂痛斥这时,确实深深自省,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评价一个人,中国人一向的定论与百年以来的世界舆论截然不同,有人对李鸿间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锐的手腕。在中国,评价一个人尤其是像李鸿章生成大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样的人是很容易同时也是很艰难的事情,但无疑的事,李鸿章肯定是十九世纪,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李鸿章:卖国贼? 悲剧英雄?

我们现在评判历史人物的品性,必须主要通过当事人的事迹和遗稿去评论,因为,事应其人,文如其人,当事人的事迹和遗稿,是第一手资料,最容易反映出当事人的品格、思想方法和能力素养。当然,其他人对当事人的评论及其当事人的遗物,也是反映当事人品性的例证,但是,这些都不如当事人本身的事迹和遗稿更能够说明问题。

李鸿章生前的事迹主要是三件,一是他在青年时代参加了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二是他在中年操办了洋务,三是他自1870年的47岁起接任曾国藩开始主持晚清对外军事、外交和经济大政达三十年之久。

纵观李鸿章一生的军事事迹,可以发现,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帅不是李鸿章,而是他的父辈的曾国藩等人。李鸿章在剿灭太平天国的战争中,败绩远远多于胜绩,他在太平天国战争时期的出名,主要与他在1863年12月于苏州残杀大批已经投降的太平军战士的事迹有很关,这也是他之所以扬名海外的一个最初原因。李鸿章在内战中的主要军功,是他于1867年剿灭残余捻军而建立的,那时候,已经距离太平天国灭亡有三年时间了。

曾国藩一生中极其善于用兵,为什么在1866年对付已经严重衰败的捻军残余会打败仗,且让他的学生李鸿章接替他带领刚刚组建不久的淮军在剿灭捻军残余中建立了军功,从而为李鸿章日后走上高官坦途奠定了基础,这些,都至今是迷,还有待于史家去深入探讨,看是否有曾国藩故意扶持笨蛋李鸿章的嫌疑在其中!

曾国藩、冯桂芳等人;李鸿章虽然是中国军事工业的主要推动者,但是,中国大部分民用工业,则与李鸿章的关系甚少,而是与张之洞等人更有关系。就连中国海军的最早创始人,也不是他李鸿章,而是曾国藩和左宗棠,况且,中国海军后来还基本上丧于李鸿章之手。所以,李鸿章虽然是后来推动洋务运动、中国军事工业和海军的主要领导人,但是,他却不是洋务运动和军事工业的开创者,而中国海军的全军覆没败绩,则千真万确是由李鸿章最早开创的。

所以,纵观李鸿章一生可知,其最主要的“政绩”,还是主要表达在他1870年继任了他老师曾国藩的政务工作以后。但是,历史已经无情证明,自李鸿章继任曾国藩担任晚清的第一首辅以后,中国就因为李鸿章的政治、军事和外交上的“才干”,而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所以,李鸿章的个人一生,是极其失败的,对内对外的战争,他都是屡败屡战和屡战屡败;而外交方面,李鸿章则从来都没有胜过,他更像个“卖身求和”的“妓女”。我们甚至可以这样判断说,李鸿章的个人历史,几乎就是近代中国国力衰败的历史,是近代中国沦为外国列强半殖民地的历史。

李鸿章生前基本上没有自己成系统的理论文章,他遗留文稿的绝大部分都是给朝廷的奏稿、家书和朋僚间的信函。

笔者相信,凡是只要阅读过李鸿章的奏稿、家书、朋僚信函达三十份以上的人,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李鸿章这个人实际上是个典型的“小公务员”素质!这就是说,李鸿章的文稿反映出,此人严重缺乏纵横古今中外和天地经纬的文化修养,他的所有文稿几乎都表达出他非常在乎具体事件的拉杂算计和功于小心计,他对自己所处置时代的国内外政治、军事和外交等大局,基本上没有什么清晰的认识,他在自己文稿中始终透出了一种对上和对外的个人猥琐人格气质。所以,笔者这样认为:李鸿章担任当时中国的第一首辅,可能本身就是一个重大历史错误,他的“不学无术”,可能就是国家在他的任上之所以迅速转向衰败的重大原因。那么,李鸿章这个“不学无术”之人怎么会爬到如此高位的呢?

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李鸿章和曾国藩、左宗棠等白衣出身的人不一样,他家乃是官宦世家,按照今天的话说,他李鸿章是有政治背景关系的人,他不是那种完全依靠自己的个人能力逐步走上高位的人。李鸿章之父李文安是曾国藩同年进士,后任刑部郎中。由于曾国藩当时名满一时,所以,1845年,落第以后的李鸿章经其父李文安托付,曾拜于曾国藩名下学习,曾国藩是李鸿章的老师。

1853年,李鸿章奉朝廷之命追随工部官员回家乡督办团练抵抗太平军,但是,他因“好猛、浪战”及其毫无军事指挥作战能力,他在战争中几乎从来没有打过胜仗,六年中一直如同丧家之犬。1859年,走投无路的李鸿章在家人推荐下投效曾国藩的湘军,这才开始了他人生中的重大转折。

介于曾李之间有同年子侄和师生的特殊关系,曾国藩一生中非常注意提携李鸿章,也极力向帝王家推荐李鸿章“可堪大任”,甚至李鸿章1862年组建淮军,也是曾国藩上下打点一手为他所促成。李鸿章的淮军是在曾国藩的湘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是,大概正是因为曾国藩过分急于栽培李鸿章,让他过早独立担任了淮军主帅,且又给他左右配置了许多很有战争经验的原湘军将领,所以,李鸿章即使后来担纲了淮军主帅,也并非他个人能力的表达;而后来曾国藩一死,再加之左宗棠带走了湘军主力到大西北,李鸿章的淮军后来便迅速衰疲了。非常明显,在曾国藩1872年去世之前,李鸿章无论是在军务或者洋务方面,他都一直处于曾氏卵羽之下。就连李鸿章之所以能够在曾国藩去世前两年继任曾国藩之首辅位置,那也是曾国藩临终前上下打点的提携所 至。而历史证明,自曾国藩去世以后,李鸿章便在自己的政治和军事生涯中连连出现重大失误,甚至因为自己治军无方,在甲午战争中基本上葬送了他的淮军大部。由此可见,李鸿章一生并不是个可以独立担纲之人。

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起家,稍后成为“洋务运动”的主角,对中国现代化的最初起步作出过自己的贡献。而在对待帝国主义侵略的问题上,他始终坚守“力保和局”的宗旨,奉行“外须和戎”的外交方针。李鸿章的贪婪聚敛是有名的,当时甚至有“宰相合肥天下瘦”(李是安徽合肥人)的说法。他在“自强”旗号下一手训练起来的、用洋枪洋炮武装的淮军,腐败不堪,只能用于对内镇压,在对付日本侵略时几乎一触即溃。当列强将侵略战争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的时候,他一味避战求和,甚至命令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后“不得出大洋浪战,致有损失”,并多次签订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不平等条约。对此,李鸿章有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中日马关条约签字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咄咄逼人地说:“中堂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李鸿章就其中两项辩驳。伊藤说:“驳只管驳,但我主意不能稍改。”李鸿章随即在请旨的电报中提出:“其愈逼愈紧,无可再商,应否即照伊藤前所改订条款定约,免误大局。”朝廷批准了他的意见。四天后,他便在条约上签字。因此,把李鸿章说成是明了世界大势的“最杰出的外交家”,甚至把他描写成“忍辱负重”、有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高尚情操的“悲剧英雄”,是完全背离历史真实的。
至于“弱国无外交”的问题,李鸿章作为一个弱国的政治代表,他的外交活动势必受到极大的制约,我们不能要求李鸿章做他无法做到的事情。但是,即使是一个弱小的、落后的国家,也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和志气,决不是对列强种种侵略要求只能俯首帖耳,逆来顺受。且不说古今中外历史上,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在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激励下,团结抗争,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事例屡见不鲜,就是有些斗争虽然失败了,但抗争者那种宁死不屈的精神,对后来者也起到了巨大的激励作用。这些人不愧为民族的脊梁。就是在同一时期,在对外交涉中,也不乏竭力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从而在外交斗争中取得局部胜利甚至重大胜利的人。如曾纪泽、杨儒的对俄交涉,特别是左宗棠不顾李鸿章等人的反对,从外来侵略者手中收复新疆的巨大胜利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评价:

《清史稿·李鸿章传》评价说:「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

左宗棠因湘淮派系之争,以及对国防政策之歧见,与李鸿章素来不睦,甚至势同水火。在中法战争以签订有利於法国的中法天津条约结局之后,左宗棠对当时主和的李鸿章作出以下批评:「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

李鸿章对自己作为尝作出以下的总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不定裏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采取避战求和政策,使得当时海军实力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海军全军覆灭,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了台湾、赔款2亿两白银,从而掀起了西方列强又一轮的瓜分中国的狂潮。

投降\丧权\辱国.

签和约


说李鸿章是坏人的原因视频

相关评论:
  • 19783913852说李鸿章是坏人的原因
    毕风采在外交现代化方面,应该说,中国的现代化外交是从李鸿章开始,历史上的中国外交都是进贡关系,真正与世界列国平等外交应该是从李鸿章开始,李鸿章应该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外交的先行者。他出使日本(虽然签了马关条约),晚年有周游列国,与各国政要交往,各国对李鸿章的评价都还很高。历史毕竟需要反面教材,李鸿章...

  • 19783913852为什么直到现在仍然有一些人认为李鸿章是坏人呢?
    毕风采那么,是什么促使李鸿章挺身而出去当这个“卖国贼”呢?答案便是他内心那颗十分脆弱的爱国之心,以及他对大清王朝的那份忠诚。可以说当时的大清朝,只有慈禧和他自己意识到,唯有他出马才能最大程度地维持国家利益,将损失降到最低。不可否认,晚清时期,满洲贵族当中只有恭亲王奕䜣是个难得的人...

  • 19783913852李鸿章到底是为国为民的民族英雄,还是卖国求荣的历史罪人呢?
    毕风采说起晚清时期的历史人物,李鸿章可以说是一个很难定义的人,争议很大,而且关于李鸿章的争议,属于是两面性很严重,一方面认为他是极好的人,另一方面觉得他是极差的人。在我看来,李鸿章其实就是在那段动荡的时期,站在了风口浪尖的一位清朝权臣人物 李鸿章在成为晚清重臣的时候,担着的官职可不少,如北...

  • 19783913852李鸿章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
    毕风采第一注重品德、品行要好,然后才看你是不人才,量才而用。而曾国藩当时并不想让李鸿章去上海组建淮军,原因就是因为李鸿章的品行不好,常常去妓院,喝花酒,太出格的事情还是没有。李鸿章对曾国藩也很是尊敬,何况他也算是自己的学生,是自己人,以后湘军有什么事情还有对自己有帮助。李鸿章签了很多不平...

  • 19783913852为什么说李鸿章是好人,又为什么说他是坏人?
    毕风采因为他干过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事 比如洋务运动;也干过不利于国家民族的事,比如他经手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 19783913852李鸿章有什么好,为什么很多人说他不是坏人?
    毕风采但后人也多诟病李鸿章曾作出的错误决策。如过于避战和重视海防而愿意牺牲整个新疆放弃疆防;1885年在完胜日本的情况下签订的《中日天津会议专条》,给予了日本可以派兵进入朝鲜的权利;与日本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指挥失误导致军舰在威海卫被全歼;中法战争胜利后反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等。虽然这些不利条约和...

  • 19783913852为什么有人说李鸿章是奸臣?
    毕风采李鸿章恍然大悟,哭笑不得。 即使是在生前大部分时间极力否定“帝国主义”曾经在中国存在的美国哈佛汉学家费正清老先生在晚年也总算是良心发现,说了些公道话:“列强未能‘分裂中国’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善于巧妙地利用(对这种方法我们还缺少研究)一个国家来牵制另一个国家 。”而且这种巧妙地利用一个国家来牵制另一个...

  • 19783913852怎样客观公正的看待李鸿章?
    毕风采其实要说李鸿章是不是汉奸,还很难用“是”或者“不是”这样简单的答案来回答,这就像小孩子看童话故事:小孩子阅历浅,所以他们脑子里对故事里人物的印象只能有简单的“好人”和“坏人”。但是现实生活却远比童话故事复杂得多,现实生活中的人就很难用“好人”和“坏人”这两个简单的概念来囊括,譬如李鸿章是不是...

  • 19783913852你认为被历史误会的最深的人,是谁?
    毕风采要说历史上谁是被误会最深的人?说实话,这名单说出来都多的你不敢相信,且每个时代都是不一样的事。但非要拿出一个来说一说,我觉得被历史误会的最深的人是李鸿章。1895年甲午战败之后,李鸿章到日本马关议和,他遭到了枪击,左脸流血不止,为此日本还少要了一亿两赔款。李鸿章自嘲道,如果可以我...

  • 19783913852你曾经对哪位历史人物误解最大?为什么?
    毕风采都说,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确实如此,在晚清四大名臣中,李鸿章是最具有争议性的一个人物。不过,在我们小的时候,总是单纯的认为李鸿章就是一个卖国贼,签下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直到长大后,能够更加理性与客观的看待事物,这才明白,这么多年了,我们都误会他了。他为晚清王朝...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