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国,竟招来3位皇帝的征讨,“高句丽”到底犯了什么错呢?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高句丽究竟做了啥?为何隋唐四代帝王都要灭了这个小国?~

高句丽真的是比较惨的,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这个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层次,随随便便的就要攻打当时我们如此强大的隋朝,简直不知道是不是螳臂当车,但是他运气好的是遇到了隋炀帝这个人,他根本就不会打仗所以才导致打了那么多次。


而且这个小国家也是有一点不自量力,他曾经多次的攻击隋朝的北部的疆域。他自己也不看看自己算哪一根葱,才这么丁点大的国家,而且也没有什么厉害的装备,自己前期有一点扩张,现在开始飘了,所以就开始进攻隋朝了,隋文帝所以就忍不了了呀,就派兵前去攻打高句丽。但是第1次攻打的时候没有打成功,所以两个国家就讲和了,高句丽表示他不会在随便的侵占我们国家的领土。


但是才过了没多久,这个国家就又开始飘了,他就把曾经和隋文帝两个人之间的承诺完全抛之于脑后了,继续对我们国家的边疆地区开始发动攻击,这个时候虽然隋文帝不在了,但是现在的皇帝隋炀帝更加的猛,所以他就十分神气,派兵再次攻打高句丽。


而且当时隋炀帝为了征战高句丽,使得百姓生灵涂炭,他们的赋税非常的高。而且隋炀帝这个菜货,打这个小国家竟然花了那么多次,都没有打成功,真的是太垃圾了。他太过的自信了,认为自己肯定能打得过他,结果每次都被啪啪打脸。如果隋炀帝能够十分认真地对待每一场战役,真正的派遣有能力的人去攻打的话,我觉得一次成功。但是他却偏偏没有这样,所以最后造成这样屡战屡败也是他自找的。

从汉末三国开始,雄踞于中国东北和朝半岛北部的古国高句丽,便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为了消灭高句丽,历代王朝几乎都曾对它用兵,而对于其降服过来的臣民也严加防范,以禁绝他们危害帝国。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即使在双方敌意如此之深的情况下,在中国历史上却依然出现过一位高句丽族的皇帝。此人,便是后燕的亡国君高云。

高云活跃在东晋末年,祖父高和是高句丽的旁支宗室,在前燕(五胡十六国政权)国主慕容皝征讨高句丽时被掳掠为奴,并被安置在青山,自此便成为前燕的臣民(“云,高句丽之支属也,燕王皝破高句丽,徙于青山,由是世为燕臣。”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前燕一度被前秦所灭,等到慕容皝之子慕容垂复国后,高云家族又开始为后燕效力。
高云年轻时侍奉后燕太子慕容宝,在东宫担任侍御郎,因为武艺高强很受慕容宝的器重,但数年后却因病离职。在此期间,高云因为性格深沉内敛,经常被时人看作是傻子,唯有中卫将军冯跋看重他,并跟他结为莫逆之交(“云沈深有局量,厚重希言,时人咸以为愚,唯冯跋奇其志度而友之。”见《晋书·卷一百二十四》)。

慕容宝登基为帝后,将高云重新召回身边,并经常带着他征战。永康二年(397年),皇子慕容会发动叛乱并屡屡挫败讨逆军,形势一度非常危急。此时,高云主动请缨,率领百余名壮士夜袭慕容会的营寨,一战便将其击溃。事后,慕容宝论功行赏,便将高云收为养子,赐国姓为慕容,高云由此改称慕容云。
慕容宝在位期间,后燕局势动荡不安,外有劲敌北魏和东晋的争相进攻,内有宗室诸王的反叛,导致疆土日蹙,国运每况愈下。永康三年(398年),北魏攻占后燕国都中山,迫使慕容宝逃回故都龙城,但没多久便被怀有异心的舅姥爷兰汗所杀,后者就此窃取帝位。

此后3年间,后燕局势愈发动荡,兰汗及继任者慕容盛(慕容宝的长子)相继被杀,直到慕容宝的弟弟慕容熙即位后,局势才暂时稳定下来。在此期间,慕容云出于保全家族性命的考虑,便屡屡以身体多病为由在家闲居,从不肯“蹚浑水”。也正因如此,慕容云过了几年安稳日子,直到被时势推上风口浪尖。
原来,慕容熙在位期间纵情酒色、为政暴虐,稍有不顺心之处,便会大肆诛戮臣民,由是让国中怨声载道。中卫将军冯跋、左卫将军张兴因小过获罪,不得已出逃在外,因为畏惧慕容熙的追杀,便在暗中结成联盟,准备推翻暴君,并在事成后拥立慕容云为帝。随即,冯跋暗中拜访慕容云,通过威逼利诱的方式,成功地劝说他“入伙”。

建始元年(407年),利用皇后符训英出殡、慕容熙出城送葬的时机,冯跋等人潜回都城,在慕容云的名义下起兵,一举擒杀了慕容熙。在推翻暴君后,冯跋等人便拥戴慕容云为天王(即皇帝)。慕容云称帝后,恢复本姓高,并遣使出访母国高句丽,重申两国血浓于水的亲情(“高句丽遣使聘北燕,且叙宗族,北燕王云遗侍御史李拔报之。”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四》)。
然而高云虽然登上帝位,但手中却并没有实权,反观冯跋,则牢牢地控制着朝政,成为国家实际上的主宰。随着权势和地位的日渐攀升,冯跋难免会滋生起异心,而高云为了提防老友的杀害,也在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夺回权力。然而还没等他采取行动,便遭遇灭门之祸。

正始三年(409年)十月,高云在东堂处理政事时,心腹侍卫离班与桃仁突然拔剑行刺。由于事发突然,高云来不及拔剑还击,只能举起身边的茶几进行抵挡,结果没几个回合便被杀死(“云临东堂,幸臣离班、桃仁怀剑执纸而入,称有所启,拔剑击云,云以几距班,桃仁进而弑之。”见《晋书·卷一百二十四》)。事后,离班、桃仁又杀害太子高彭城、王后李氏。
离班与桃仁都是高云最为信赖的侍卫,平日里所受赏赐不计其数,如此深受厚恩,根本没有道理弑君。因此在国人看来,离班与桃仁一定是受到冯跋的威逼利诱,被迫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不过,冯跋当然不会让离班与桃仁说出真相,就在高云满门遭屠后,冯跋的部将张泰、李桑及时出现,迅速将二人灭口。

事后,冯跋把慕容云的尸首移到东宫,在假惺惺的挤出几滴眼泪后,为其上谥号为惠懿皇帝。由于高云一家全被杀,皇帝的位子无人继承,所以冯跋便在群臣的“拥戴”下,登上天王之位,正式建立北燕政权。作为中国史上唯一的高句丽皇帝,高云虽然过了3年帝王瘾,但既无实权,而且结局还极为凄惨,实在不值得羡慕。

说起“高句丽”这个国家,大家似乎会感到些许陌生,毕竟它不是存在于中原上的王朝,所以大家对它的了解自然要少一些。但是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国家却前前后后遭到了两朝三位皇帝的征剿,也就是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那这是为何呢?

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下,高句丽被征讨的原因。

隋炀帝像

高句丽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政权,早在公元前4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建国了,并在公元6世纪的时候达到鼎盛。值得一提的是,高句丽和北方那些游牧民族不同的是,它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它拥有着完善的政府组织和非常完备的常备军队。所以其实它和后来的隋朝和唐朝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但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所以隋朝以来的皇帝们便都将它视为是心腹大患。

但是隋炀帝为了消灭高句丽,却把自己也给搭进去 。他曾经前后三次亲征高句丽,结果反而刺激了国内的农民起义和地方官员叛乱,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也许你会说了,隋炀帝的这一做法简直就是自作自受嘛,这简直就是一件错误的决定。但是,从大的历史角度上看,隋炀帝真的错了吗?

高句丽地图

要知道,唐朝建立以后,唐太宗李世民也曾亲帅大军远征高句丽,大大消耗了高句丽的国力。后来高宗继位以后,便联合朝鲜半岛东南部的新罗,终于彻底消灭了高句丽。那么,隋唐两代皇帝为何都要对高句丽大打出手呢?前面我们已经大致说到了,那就是因为高句丽已经发展成为了东亚地区的强权,又紧挨着华北平原,这对中原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样的关系结构就好像是大明朝和后金、清朝和葛尔丹一样。

但即使在高句丽灭亡以后,中原王朝面临的主要威胁仍然还是来自于东北。比如契丹人的辽国、女真人的金国,以及满人的大清国,这些都是位于东北的政权。由此见隋炀帝远征高句丽并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而是当时战略局势逼迫下的结果。

所以我们才说,隋炀帝远征高句丽而无节制地利用社会资源,这背后其实还暗藏着历史的必然性。

唐太宗李世民像

隋文帝杨坚给杨广留下了一个高效的行政系统,使得他能够轻松的调用社会资源去完成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修建大运河和远征高句丽,正是隋炀帝要必须去完成的历史使命。当然了,我们可以说隋炀帝急于求成,也可以说他贪功冒进,但是如果我们根据具体的历史情境和历史大格局来看的话,那么这其中的原因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

而说他“急于求成”的人,基本上也都是事后诸葛亮。毕竟有这么一句话,叫做“成者为王,败者贼”。成功了都说是力排众议,失败了就是不听劝告。但是看待历史远不止是看表面上的成与败,而是要看其背后所隐藏的历史原因。

那隋炀帝为何要急于攻取高句丽?难道只是因为所谓的急于求成吗?当然那不是,要知道,当时南北联系并不紧密,南方甚至爆发过叛乱,高句丽的威胁也与日俱增,在这样一个“危急”的时候,隋炀帝难免会产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感觉。所以,当你了解了当时的一定局势以后,你会不会对隋炀帝的这一行为有了全新的认识呢?

隋炀帝——剧照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隋炀帝远征高句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地缘政治上的威胁,这在当时也是必要的战略决策。而对于隋炀帝“急于求成”的指责往往是一种事后诸葛亮。我们只有回到历史现场,才能深入理解隋炀帝和他所属的时代。所以这就回到了我们文章的开篇,隋炀帝远征高句丽并不是盲目冲动,这其中实际上是存在着历史的必然性。



高句丽犯错,只是在隋唐时期,高句丽突然强大起来,对隋唐王朝造成了威胁。因此必须除掉高句丽。

当时高句丽仗着自己易守难攻,频频骚扰边境,还抓了一些汉人当奴隶,所以才会被攻打

他并没有犯任何过错,隋唐的皇帝为了消耗关陇集团实力,才一直征调。


一个小国,竟招来3位皇帝的征讨,“高句丽”到底犯了什么错呢?视频

相关评论:
  • 17711036431一个小国,竟招来3位皇帝的征讨,“高句丽”到底犯了什么错呢?_百度知 ...
    暨平炊说起“高句丽”这个国家,大家似乎会感到些许陌生,毕竟它不是存在于中原上的王朝,所以大家对它的了解自然要少一些。但是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国家却前前后后遭到了两朝三位皇帝的征剿,也就是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那这是为何呢?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下,高句丽被征讨的原因。隋炀帝像...

  • 17711036431求智慧故事
    暨平炊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 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 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 17711036431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
    暨平炊因为第三个金人将稻草“吞“了,而没有“吐“出。意在告诉我们要善于倾听,善于倾听的人的人生更有意义与价值。

  • 17711036431在古代如果一个小国被一个大国欺压,大国的皇帝要小国的皇帝的皇妃,他会...
    暨平炊大国的皇帝一般不会做出这种事情。那种是奇耻大辱。小国也会恼羞成怒的。大国和小国的外交不是小朋友玩家家。人家的东西不是什么都可以要的。

  • 17711036431字数最少的圣旨,由朱厚照颁发,全文仅一个字,为何却让一小国吓破胆?
    暨平炊因为朱厚照颁发的这封奏报是自己胡乱审批的,而且朱厚照写的这一份圣旨跟朝鲜王朝有关,所以就说朱厚照颁发的圣旨,仅仅一个字,但是却让朝鲜这个小国家吓破胆。当时朱元璋在位的时候承认了朝鲜的执政人为李氏,当时是朱元璋让李成贵当了朝鲜的国王,然而,李成桂有一个一族的同胞名字叫做李仁人,两个...

  • 17711036431曾经「世界第一」的莫卧儿帝国,为什么走向衰落?
    暨平炊之后的将近两百年,都是莫卧儿帝国的上升期,到1700年左右,第六代皇帝奥朗则布在位期间,莫卧儿帝国达到巅峰,除了最南端的一个小国之外, 奥朗则布几乎统一了整个印度次大陆 ,这是印度 历史 上最最接近于统一的一次。 奥朗则布戎装像(1618年11月3日-1707年3月3日),号“阿拉姆吉尔”(世界征服者)图源于网络 这个阶...

  • 17711036431字数最少的圣旨,由朱厚照颁发,全文仅一个字,为何却让一小国吓破胆?
    暨平炊因为朱厚照颁发的这封奏报是自己胡乱审批的,而且朱厚照写的这一份圣旨跟朝鲜王朝有关,所以就说朱厚照颁发的圣旨,仅仅一个字,但是却让朝鲜这个小国家吓破胆。当时朱元璋在位的时候承认了朝鲜的执政人为李氏,当时是朱元璋让李成贵当了朝鲜的国王,然而,李成桂有一个一族的同胞名字叫做李仁人,两个...

  • 17711036431关于南宋王朝统治者腐败的资料
    暨平炊三、宋是唐以后中国的又一个“隆盛”朝代吗? 传统至今,史学界虽有人认为宋是"积贫积弱"政权,但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却认为:宋是唐以后中国的又一"隆盛"朝代,如清乾隆皇帝在明孝陵题的"治隆唐宋"即是一典型例子。乾隆不仅是皇帝,而且是一位汉学造诣极深的学者,他的这一观点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极大。直到现在,...

  • 17711036431古代好像就是一群人掌控着一个国家一个人的意志控制着国家 控制国家的...
    暨平炊现在也是一群人掌握着国家啊!君主,皇帝或者其它表面上是这样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国家从来不是靠个人意志操控的,特别是古代,你看的只是表面,建议你看看黄仁宇先生的大作,当年就是看他的书启蒙的,当今世界还有一个国家事封建制--沙特,但那与你想的相去甚远 ...

  • 17711036431如果你是中世纪一个小国的野心勃勃的君主,你想成为欧洲大陆绝对强权的...
    暨平炊1,我会先制造一些事端,让民众对教会的信仰动摇 2,然后借机分化教会,煽动教会内斗 3,暗中支持分化后的教会的第二大势力,让他和教会大一大势力斗 4,在教会内斗的时候继续暗中煽动民众,让他们对教会的不满加深,因为教会忙着内斗,不会注意到你的手段,以国王的名义拉拢民众(例如救灾,减税等...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