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为什么李时珍是中国著名的医药学家~

东璧堂行医
东璧堂是李时珍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从太医院还乡后创立的堂号,辞官返乡后坐堂行医,致力于对药物的考察研究,在此期间,以自己的字——东璧为堂号,创立了东璧堂。
潜心著述
中国画《李时珍采药图》
李时珍在数十年行医以及阅读古典医籍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35岁开始编写《本草纲目》,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了800多部书籍,其间,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多次离家外出考察,足迹遍及湖广、江西、直隶许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的形状生长的情况。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象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象萆薢,有的说它象拔葜,有的又说它象贯众,说法很不一致。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6]
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李时珍早就有研究它,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兴国州(今阳新县)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为了找到真正的蕲蛇,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人家告诉他,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中毒死亡。在治疗上对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贵重。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捉,以便向皇帝进贡。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
龙峰山有个狻猊(Suānní)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缠绕在灌木上的石南藤。蕲蛇喜欢吃石南藤的花叶,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本草纲目》写到白花蛇时,说得简明准确。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6]
鲮鲤,即穿山甲,是常用的中药。陶弘景说它能水陆两栖,白天爬上岩来,张开鳞甲,装出死了的样子,引诱蚂蚁进入甲内,再闭上鳞甲,潜入水中,然后开甲让蚂蚁浮出,再吞食。为了了解陶弘景的说法是否对头,李时珍亲自上山去观察。并在樵夫、猎人的帮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从它的胃里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蚂蚁,证实穿山甲动物这点,陶弘景是说对了。不过,从观察中,他发现穿山甲食蚁时,是搔开蚁穴,进行舐食,而不是诱蚁入甲,下水吞食,李时珍肯定了陶弘景对的一面,也纠正了其错误之处。[6]
经过27年的长期努力,于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完成《本草纲目》初稿,时年61岁。以后又经过10年做了三次修改,前后共计40年。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去世。万历二十五年(1596年),也就是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6]

主要成就编辑

个人著述
李时珍的著作尚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传世;还有《命门考》、《濒湖医案》、《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天傀论》、《白花蛇传》等,皆佚。[3]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李时珍借用朱熹的《通鉴纲目》之名,定书名为《本草纲目》。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着手编写,至明万历六年(1578年)三易其稿始成,前后历时27年。
《本草纲目》凡16部、52卷,约190万字。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518种,在前人基础上增收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共辑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则;书前附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
李时珍打破了自《神农本草经》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莱、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包括60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书中还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包括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从药物的历史、形态到功能、方剂等,叙述甚详,丰富了本草学的知识。[3]
根据马元俊先生的研究,李时珍在植物学方面所创造的人为分类方法,是一种按照实用与形态等相似的植物,将其归之于各类,并按层次逐级分类的科方法。李时珍将一千多种植物,据其经济用途与体态、习性和内含物的不同,先把大同类物质向上归为五部(即草、目、菜、果、谷为纲),部下又分成30类(如草部9类、木部6类、菜、果部各7类、谷5类是为目),再向下分成若干种。不仅提示了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而且还统一了许多植物的命名方法。[8]
《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书中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方法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2011年5月,金陵版《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9]
濒湖脉学
《濒湖脉学》
李时珍感其时代的中医脉学存有缺憾甚至谬误繁多,便依其父李月池所著《四诊发明》及历史上其他多家脉论精华,于1564年(明嘉靖四十三年)编著成《脉诀》,即《濒湖脉学》。
《濒湖脉学》为李时珍晚年所著,以号命书,是为“濒湖脉学”。《濒湖脉学》语言简明,论脉清澈,不但把临床复杂脉象总结归纳成基本的27种脉象,而且还把主要内容,即脉象、相类脉鉴别、脉象主病,皆以韵文歌括形式撰述,便宜诵记,因此上其书流传深广,历来受医家推崇。《濒湖脉学》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为中医典范之作。[10]

这是一九五八年十月十一日毛泽东给杨尚昆的信。
尚昆同志:
此件很好。卫生部党组的建议在最后一段,即今后举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的学习班,由各省、市、自治区党委领导负责办理。我看如能在一九五八年每个省、市、自治区各办一个七十至八十人的西医离职学习班,以两年为期,则在一九六○年冬或一九六一年春,我们就有大约二千名这样的中西结合的高级医生,其中可能出几个高明的理论家。此事请与徐运北同志一商,替中央写一个简短的指示,将卫生部的报告转发给地方党委,请他们加以研究,遵照办理。指示中要指出这是一件大事,不可等闲视之。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指示和附件发出后,可在《人民日报》发表。
毛泽东
十月十一日


1950年,毛泽东为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

2015年12月屠呦呦诺奖演讲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引用此毛主席语录,亲笔书

这个问题所涉及的东西实在是太丰富了,我只能就我所了解的,很肤浅的说一下,你肯定不满意,请你谅解。
首先中国医药学历史悠久,我开始学习中医时,老师说伤寒论,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是最早的三部著作,可是1973年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共记载52种病的治疗方法,现在能辨认的药方约280首。本书不见历代文献记载,为现存最古的一种医方著作。所以说现在中医形成于何时,真不易确定,因为人民在劳动的实践中初创了中医,在与疾病的斗争中发展了中医。中医形成一个学科以后,她没有停滞不前,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从最初的以大方脉为主,到内,外,儿,妇,产,伤等科俱全。中医的精髓是治病求本,辨证论治,宗其旨,不但能治常见病,而对非典型肺炎等病,治疗起来也是游刃有余。只因为她有效,她发展,所以她充满了生命力。世界几大文明古国兴盛时各有其医学,但是只有中医传承了下来,并且从初起的医巫不分,到现在形成了从基础到临床的完整的医学体系。
一个事物的存在,必须有他存在的价值,实践证明,中医对中华民族的繁衍,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远古及古代不说,就1918年来说,全世界发生一次大流感,有10亿人感染,在欧洲死亡人数超过4000万。在中国也有几千万人感染了疾病,但没有成批的死亡记录。事实说明,中医治疗大流感等传染病,是能占领世界医学领域的一席之地的。
中医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还在于他的兼容并蓄,其一,温病学家从伤寒论中派生了温病学派,中医的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流派,为发展中医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药的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许多产于海外的品种,真可谓海纳百川,不择细流,他不但集中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也吸收了海外人的智慧,
现在中医在我国个境遇并不十分好,广大中医人可是仍然默默奉献,在学术上仍然孜孜以求。其中更有德高望重的名家,为什吗?因为他们真正知道中医的价值,他们为相信中医的广大患者甘愿奉献一生,借用伟人毛主席的一句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热爱中医事业并为她奋斗终生的人,也是宝库中的一分子。
我是中医队伍中的后来者,但是四十年来一直热爱中医,为了学习和继承中医,孜孜以求,不敢懈怠,为什吗?因为她是一个宝库,只要你认真的学,力图学懂学通,但是作为一个个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她的深奥理论不讲,究其各种流派,各家学说,真可谓汗牛充栋。尤其是解放后,尤其是现在中医界诸位大家,哪一位不是一座宝库。现在我用中医理论作指导,用中药“治疗冠心病不支架不搭桥,治疗宫外孕,胆结石不手术,治疗外伤性及出血性脑神经功能障碍,恢复了神志,”这些成果不是我做的如何,而是中医这个宝库藏宝太多了。
毛主席说过;"祖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我学习中医开始时的动力,部分是对伟人的崇拜,到后来的自觉,是因为发现中医真是一个国宝。对一个事物的态度若抱残守缺是不对的,但是对宝物弃之若蔽履更是糊涂。在国宝面前让我们共勉。


为什么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视频

相关评论:
  • 18799831868为什么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刘骆柿中医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还在于他的兼容并蓄,其一,温病学家从伤寒论中派生了温病学派,中医的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流派,为发展中医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药的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许多产于海外的品种,真可谓海纳百川,不择细流,他不但集中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也吸收了海外人的智慧,现在中医...

  • 18799831868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该努力发掘与提高,这是毛主席的一句话,是...
    刘骆柿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指示和附件发出后,可在《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 十月十一日 1950年,毛泽东为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2015年12月屠呦呦诺奖演讲 “中国医药学是一...

  • 18799831868中医药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刘骆柿第1点就是针灸,中国的针灸术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文明的,尤其是很多西方医学者见到中国神奇的针灸之后,他们会感叹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我记得曾经有一个朋友的母亲在看过西医很多地方之后,也没有把自己的病治好,最终还是通过针灸把自己治愈了。2、按摩 中医按摩也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方法,最主要是...

  • 18799831868中医药事业发展之法
    刘骆柿正如毛主席所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在西医广泛发展的背景下,中医不可替代的作用仍然客观存在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人们对西医和中医认识的不断加深,中医的优势呈现著日益凸显的趋势,中医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正向我们走来。 第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必须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 18799831868为什么说中国医药学在人类医药学的发展都是在前列的?
    刘骆柿中华民族在自己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为人类文明、文化、科学技术、医药卫生做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贡献。中国医药学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医疗技术、疾病认识,还是诊断技术、药物知识,都曾走在人类医药学发展的前列,有些方面曾为人类保健做出过杰出的贡献。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中国传统医学由于种种...

  • 18799831868《中国医药科学》《亚太传统医药》《中国中医药远程教育》这几个国家...
    刘骆柿《中国医药科学》不错. 内充实

  • 18799831868中国古医药化学家们发现了什么?
    刘骆柿中国古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曾对世界医药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药物专著,成书在东汉末年,即公元一二世纪。书中载药365种。后来历代有关本草的著作很多。 “本草”顾名思义是论述植物药品的,但是实际上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3类物质。动物和植物的组成成分很复杂,除一般碳水化合物(糖)...

  • 18799831868为什么中医学堪称世界医学中的“一朵奇葩”?
    刘骆柿第三个方面,中医是古代各国传统文化之间碰撞融合而成的结晶。其实中医并不是唯一的传统医学,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西汉的时候和印度文化交流比较多,因此也带来了两国医学之间的文化交流。其实我国古代的中医疗法,也有其他国家古代医学的融合。以上就是我对为什么将中医学...

  • 18799831868李时珍的事迹
    刘骆柿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蕴藏着许多珍贵的科学遗产。我国古代长期积累起来的药物知识,大部分载入历代的本草书籍中。由于本草学中对一些药物的来源、性质、鉴别、制法及配方的叙述,涉及广泛的化学知识,因而本草学成了中国古代及中古时代化学的一个丰富内容和源泉,是我国化学史中辉煌成就的一个侧面。对本草学做出...

  • 18799831868李时珍的小故事
    刘骆柿参加考试对于李时珍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他不想让自己再这样痛苦下去,于是他做了一个极其重大重要的决定,那就是放弃所有的考试,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走自己想走的路。正是李时珍的这个决定才让《本草纲目》这本书诞生,从此之后改变了医药学的发展。三、有一次李时珍在外出的路上碰见好多人...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