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舒婷《往事二三》的理解,赏析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舒婷《往事二三》的赏析~

  一、这是一首抒情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如下:
  1、原诗如下:
  舒婷:《往事二三》
  
  一只打翻的酒盅
  石路在月光下浮动
  青草压倒的地方
  遗落一只映山红
  
  桉树林旋转起来
  繁星拼成了万花筒
  生锈的铁锚上
  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
  
  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
  手指轻轻衔在口中
  在脆薄的寂静里
  做半明半昧的梦
   1978.5.23
  2、关于这首诗的分节解释:
  第一节写实,由于“月光下石路的浮动”一句,使这种写实看起来显得不真实,第二节写幻觉,但又是很冷静的叙述,使产生这种幻觉的主体----隐于背后的诗人自己显得真实。
  到第三节时,诗人的自我才渐渐凸现,仿佛由远而近,回到眼前:书本、烛光、衔在口中的手指。以上的幻觉只发生在短短的走神一般的回忆里,寂静是脆薄的,做的只是半明半昧的梦,易醒、短暂,因而也更为美好,反照了现实中自己的无奈与孤独。
  3、关于 这首诗的整体赏析:
  可以闭起眼来,在脑海里过电影一样想象一下这首诗的场景。往事,只在诗人的记忆里留下了这些细枝末节,故事与情节隐蔽在这些枝节的背后,断断续续的,对于诗人来说,可能有用很多话也说不完的事,也可能有比这些枝节更为重要的,但诗人要表现的却是这些:打翻的酒盅、压倒的青草、遗落的映山红,应当说它们的背后是有故事的,可是“石路在月光下浮动”、“桉树林旋转起来”、“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太象一次目击,这些幻视更强有力地使这一切置入梦境之中,无非是太过遥远或者不堪回首,亲切中有着诸多的清丽、轻柔美好的人与事,恰恰也应证了“往事如梦”这样一个如今已成陈词的经验。
  这首诗写得浅淡、轻盈、明亮,有很好的透光性和电影画面快速切换一般的跳跃感,整首诗质地单纯,少女的落寞与无聊,沉浸于回忆中的可人形象在纸上跃跃然。
 二、补充解释:
  舒婷,当代著名女诗人,1952年生于福建晋江,著有诗集《双桅船》(1982)、《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始祖鸟》(1992)、《舒婷的诗》(1994)等。

  一、这是一首抒情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如下:
  1、原诗如下:
  舒婷:《往事二三》
  
  一只打翻的酒盅
  石路在月光下浮动
  青草压倒的地方
  遗落一只映山红
  
  桉树林旋转起来
  繁星拼成了万花筒
  生锈的铁锚上
  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
  
  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
  手指轻轻衔在口中
  在脆薄的寂静里
  做半明半昧的梦
   1978.5.23
  2、关于这首诗的分节解释:
  第一节写实,由于“月光下石路的浮动”一句,使这种写实看起来显得不真实,第二节写幻觉,但又是很冷静的叙述,使产生这种幻觉的主体----隐于背后的诗人自己显得真实。
  到第三节时,诗人的自我才渐渐凸现,仿佛由远而近,回到眼前:书本、烛光、衔在口中的手指。以上的幻觉只发生在短短的走神一般的回忆里,寂静是脆薄的,做的只是半明半昧的梦,易醒、短暂,因而也更为美好,反照了现实中自己的无奈与孤独。
  3、关于 这首诗的整体赏析:
  可以闭起眼来,在脑海里过电影一样想象一下这首诗的场景。往事,只在诗人的记忆里留下了这些细枝末节,故事与情节隐蔽在这些枝节的背后,断断续续的,对于诗人来说,可能有用很多话也说不完的事,也可能有比这些枝节更为重要的,但诗人要表现的却是这些:打翻的酒盅、压倒的青草、遗落的映山红,应当说它们的背后是有故事的,可是“石路在月光下浮动”、“桉树林旋转起来”、“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太象一次目击,这些幻视更强有力地使这一切置入梦境之中,无非是太过遥远或者不堪回首,亲切中有着诸多的清丽、轻柔美好的人与事,恰恰也应证了“往事如梦”这样一个如今已成陈词的经验。
  这首诗写得浅淡、轻盈、明亮,有很好的透光性和电影画面快速切换一般的跳跃感,整首诗质地单纯,少女的落寞与无聊,沉浸于回忆中的可人形象在纸上跃跃然。
 二、补充解释:
  舒婷,当代著名女诗人,1952年生于福建晋江,著有诗集《双桅船》(1982)、《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始祖鸟》(1992)、《舒婷的诗》(1994)等。

舒婷诗作《往事二三》在涉及诗歌的内在心理和外围世界问题上,实现了完美的结合,提供了有价值的艺术经验。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情感把握和复调特征、蒙太奇手法以及隐喻、意象、象征等现代诗品格的统照,透射出的那一代青年在“文革”中的心理上的“伤痕”,内在地演化着迷茫和觉醒的内心冲突,对立情感因素的碰撞、纠缠,以及寻求解脱的努力的心理过程,完成了对民族命运及现实生存的反思,对新的价值取向的探求,给人以矛盾却又能引渡到更高精神层次的阅读效果。

补充:
整首诗是由三节联结而起的一个艺术整体,完整地兀现出诗人心灵感觉与体验的轨迹:
诗的开始写诗人心境的刚刚铺展时的迷醉状态,“一只打翻的酒盅/石路在月光下浮动/青草压倒的地方/遗落一枝映山红”,“一只打翻的酒盅”这是此诗的突破口,暗指喝醉,也正因为“醉”,才统照着整首诗的言说符号。诗以主人公喝醉开头,让我们心灵的脚步从一开始就已经和着诗人的“乐律”而步入到迷幻、苦痛、无奈、骚动、压抑、遗憾、纷乱等多种感觉笼罩的氛围之中,并隐约感到那个时代的荒诞、暴乱以及血色中的浪漫。
接着,诗人在第二节中进一步描写这种“天旋地转”的感觉,更深、更广地凸现这种心境。随着“桉树林旋转起来/繁星拼成了万花筒”,诗人“生锈的铁锚上”,却“倒映出晕眩的天空”,由于喝得太多了,以至于眼神也不那么亮了,看“铁锚”也是生锈的,青春无从起航,空留理想叹息,这是一种怎样的自责和失落感!这一代人已经从“虔信走向了不信”,形成了“对种种伪理想的拒斥”,“不再盲目地相信什么”。(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这是第二节对第一节“一种言说的一再反复”,“这是言语的极端张力,是对在临近关系中的另一个关照——它从各个方面都关系到我,一直到我的同一性。”(艾玛纽埃尔《上帝、死亡和时间》)而作为一位女性诗人,可能是性别身份的心理拘囿,舒婷的倾诉所透射出更多的是温和、内省与心理的纠葛和踟躇,更敏感于心理因素,洋溢着更多的是女性的愤激和忧伤,而不象北岛们直接敲响出“我不相信——”的黄吕大钟,以英雄悲壮式的情感踏上寻找个体和民族再生之路。

补充:
理想的外围窒息着一代人的呼吸,但理想核心——生命的意义,却是“觉醒者”一直的索求,在诗中的第三节出现了几丝“亮色”——“书本”、“烛光”、“梦”黑夜难以遮蔽理想之光,虐风难以熄灭青春之火,这里开始有了秘密、幻想和梦,而这些又显得那样虚弱和无力。这一节开拓了诗的境界 ,展示着对新的价值的索求。“以树起的书本挡住烛光/手指轻轻衔在口中”,这一细节描写,雕塑成人们的心像,足以震碎人们的心灵,连人渴盼知识理想最起码的追求都受到压制,那个时代怎能用“窒闷”二字了得!“在脆薄的寂静里/做半明半昧的梦”,那种诗性的孤独与宁静,对照着生命价值的渴望与“梦”,使内在的灼热力与外围的冷冽气置于一体,令人有丝滋润而又感到无比颤栗!但与“精神失落”相关的是“寻找”主题,舒婷寻找的是那一代人的“梦”。尽管是“半明半昧”的,是觉醒与怀疑并存,忧伤和挚爱同在的,诗人还是从内心深处萌生出一点点霓虹般的、甜蜜的梦幻,也许这是精神鸦片,但能安慰心灵的干渴与枯燥。
这种复杂的心境和张力载以诗人特有的范式,触及到“觉醒者”的心理矛盾,和“悖论式”的生活处境,尽管当时的外在禁锢业已解除,但留下的内心冲突并未止息,只好拿“半明半昧的梦”,来抚慰、解脱对生活的尖锐感觉。如果把“紧急的传讯”给予给“时代错误——萦绕在人们脑子中的顽念” (艾玛纽埃尔),那么所赋予的意义将会导致主题单一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诗作所体现出“觉醒者”的根本性困惑不在于被外在世界所压抑的反思,而在于他们仍然找不到真实、可靠的归宿。

补充:
这首诗作体现了浪漫主义话语与现代精神的奇妙结合。
诗人在这首诗的情感把握上明显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诗人以迷醉状态来写周围的事物和状态,内照着复杂的心境,但那种狂热的情感,矢志不渝的追幕,使我们感觉到诗的肌体内所散发的热量。已没有李清照“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清新活泼的写实图景,也没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感伤无奈的相思情液,更没有“今朝有酒今朝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放达的理想胸怀,舒婷只是以她那细腻的女性之笔触及传统人文主义的理想核心,有一种无可替代的心灵抚慰功效。在她那情感体验逐渐展开之际,我们在感触那个时代黑风狂起、万物旋转之时,已时隐时现地听到一种熟悉的强音——诗人的美好理想。“在她灵魂的自我对话、争辩乃至格斗里,又时时让读者看到理想世界冒出海面的双帆影” (陈超《打开诗的漂流瓶》)。这种情感基调明显受到中国传统诗歌“哀而不伤,忧而不怨”的影响。
诗中的复调特征、蒙太奇手法以及隐喻、意象、象征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舒婷的现代诗精神。
隐喻——象征中心话语的运用。“隐喻 (metaphor)一般指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西方文论史》马新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而“象征是一种固有的客观存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之间,外部世界与人的精神之间,有一种内在的感应关系,彼此沟通,互为象征”(波德莱尔《感应》)。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如:“生锈的铁锚上”,这无疑暗示和象征着青春无法起航。“铁锚”是人生起航的始点和终点,但是“生锈”的这一空白让读者自己去体味,去“填空”。“以树起的书本挡住烛光/手指轻轻衔在口中”这一特写镜头的推进,暗示着梦的开始、秘密的发现与惊喜、对知识渴求的“入定”,也暗示着对那个时代的控告,忧郁和内省驱动了诗人巨大的心理落差,这种暗示带有半梦半醒的意味,即具体的真实,逻辑(空间时序)的不真实。诗人的抗争、怀疑、觉醒、忧伤等复杂心态被内在地载以隐喻——象征这一中心话语之中,体现了一种深切把握生存的理性力度,达到了精神呼吸之效。

补充:
同时,诗中的画面是快速穿插、闪回、转换的,这种蒙太奇的手法是由意象的切割完成的。所谓意象,在一定意义上可理解为文化语义的可感受形式,即意义与物象的有机交合体。以往的诗歌,大都以营造意象作为基本的归宿,尤其是朦胧诗或文化诗,更是以意象作为诗的基本单位和思想方式,他们只是把某种观念寄寓给一个客观的对应物,然后如积木般的组合连缀,构成一个无限的智力空间。这种意象的张力场既有对读者的召唤效应,同时又使你不得不每每停下来,在其象征和隐喻的背后,作些深度意义的追寻。因此,阅读事实上已变成了一种释义活动。意象化方法的美学价值,在于它创造了许多含不尽之旨而于言外的意象,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多解的方程式,扩大了诗的内涵,使诗含蓄、蕴藉。这首诗的主体意象是“一只打翻的酒盅”,接下来有月光下浮动的石路、一枝遗落的映山红、旋转的桉树林、杂乱的繁星、生锈的铁锚等组成了滞重的意象群,暗示着感情的历程已经搁浅,这就扩大和加深了与“一只打翻的酒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饱含着传统象征意义上美好的、光辉的意象符号——“书本”、“烛光”、“映山红”等,却是不自由的、脆弱的,都被扯到与之具有原则冲突的境界里,意象的彼此冲突、纠葛、叠加、相合中,暗示了内心的矛盾和斗争,呈现了历史和个人的内在复杂性,构成了巨大的意义张力,使这首诗具有超量的负荷。作者就是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切割开过于滞重的意象群,留下了足够的空白,造成了一个“断层”,有待于读者去“填空”、去兴味。

补充:
此诗的运行线索也不是单维直线的,“醉者”眼中出现的心像和感触显现的图景,明亮的意象和“灰暗”的限制的附加的成份,带来了主题意味的双声部:觉醒与怀疑,压抑与呼告,痛切与渴盼等等,这是一种沧桑与幼稚的奇特的混合物,怪异而又荒诞,它们共同营造了一个巨大的功能场,在读者心灵的图场中引起了共振。作者身上既燃烧着不断探索追求进取的精神火焰,又流露出把握不住自我的痛苦、忧郁。那“一只打翻的酒盅”既是那个年代的象征,又是自身灵魂的存在。这种自审意识深深地潜伏于舒婷的内心底处。在这里,诗人将内心情感心态演化为外部世界,以女性的直觉通过对骚动的灵魂之展示来映照客观世界,意蕴多种,层面多重。既有行为动作的表征,又有心理活动的底蕴。诗人通过大量的心理细节以及外在关系纠葛的描写,使人物内在心理实现了对外围状态和各种可能性的过渡,将诗篇作为解决异质要求而造成的冲突的手段,从而使主题意味得到了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的充分表现,雕塑一般地凸现于读者的想象之中。

一只打翻的酒盅
石路在月光下浮动
青草压倒的地方
遗落一支映山红

桉树林旋转起来
繁星拼成了万花筒
生锈的铁锚上
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

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
手指轻轻衔在口中
在薄脆的寂静里
做半明半昧的梦
舒婷的《往事二三》作于1978年5月,是中国当代朦胧诗的代表作。历来人们都说这首诗很难懂,因为它的结构是跳跃性的,运用了类似电影里的蒙太奇的手法,间插着散落的意象和作者想要寄托于其中的隐喻性的东西。但这恰巧就是诗的风格和语言。在诗的国度中,只有凝练的语言才能更加耐人寻味,以意象代替描写对事物的称述反而能更准确地反映出那一刻诗人内心的波动。这首诗的结构虽然跳跃很快,但是它遵循想象、情感逻辑这点却是不难捕捉的,这也是优秀诗歌的共性。所以自问世以来,它激起了无数人的共鸣。下面我就对这首诗作出自己的一点小分析:
首先是题目:《往事二三》,这说明作者描述的都是过去的事情。以21世纪的一名大学生的眼光去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总会有诸多说不上来的感慨,它在我们的视线里总是带着残留的政治激情和历史的沧桑,空气里弥漫着大批青年梦想破残后的思维碎片。而作者舒婷,回望过去自己那段过去,那又会是怎样的描写呢?那个人已经在现实的磨练中变得成熟、紧实,只是偶尔回望过去时会带着些许的遗憾。
诗歌在首句即提出了“遗落的酒盅”这一意象,这表明这是一个即使没喝醉,也是带着酒意的夜晚。我认为这壶“酒”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要给全诗设下一个多么迷茫或是浪漫的基调或氛围,虽然它也起到了这个作用,如后文的“石路在月光下浮动”、“桉树林旋转起来”都是酒精在体内发酵后的视觉产物,但这壶酒更是一个契机,一个人只有在喝醉的时候才更敢于思考自己平时不敢触碰的禁忌,而且也只有在酒精的催发下,这种与时代主题不和谐的自由思想才会进一步挥发出来。再看“青草压倒的地方,遗落一支映山红”,红配绿是非常显眼的搭配,尤其是“红”这个被衬托的对象会变得更加出彩。但在黑夜里它们却只能被黑暗一起隐蔽起来,在黑夜的包裹中黯然失色。映山红无疑是美丽的事物,但是它却被遗落在草地上,在这里,它没有生存下去的条件,只能枯萎。那个人,已经离开,也许是带着醉酒后的幻灭,也许是带着梦醒后的沧桑。
在喝醉了的人的眼中,树林和星空都是旋转的,这些意象都是为了衬托作者的混乱与迷茫,这种迷茫明显不只是酒精发酵而来的,那还有什么呢?答案便是在诗句中出现得有点突兀的“生锈的铁锚”,铁锚已经生锈,又如何再支持自己远航的梦想?那些青春期的躁动和野心,全都成了一场纸折的飞行,在虚幻的短暂的航行后立即成空。她在梦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摇摆不定,惊惊惶惶。
时光再往前推移,那是年少的诗人,在半夜里用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在薄脆的寂静里做着半明半昧的梦,只有孩子在做梦时才会把手指衔在口中。夜也清澈,人也清澈,这是一个人年少时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但这恰恰却是最容易被毁灭的东西。脆薄的东西虽然工巧美丽,却无法经得起时间和现实的推敲。
至此,我们也能推断出本诗的时间主线了,它用的是追溯再追溯的手法。诗人在时间的这一头放下一个线头,任由回忆随着时光的长河追溯到回忆的另外一端。走过岁月,过往的少年梦都在自己脚下了,被回忆的线条串了起来。待近看时,却只不过是一堆模糊的轮廓,在锈迹的金属味中,一个人静静看着属于自己,也是属于那个时代多数青年的——平凡的悲剧。
落幕

你发的答案看不到
舒婷诗作《往事二三》在涉及诗歌的内在心理和外围世界问题上,实现了完美的结合,提供了有价值的艺术经验。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情感把握和复调特征、蒙太奇手法以及隐喻、意象、象征等现代诗品格的统照,透射出的那一代青年在“文革”中的心理上的“伤痕”,内在地演化着迷茫和觉醒的内心冲突,对立情感因素的碰撞、纠缠,以及寻求解脱的努力的心理过程,完成了对民族命运及现实生存的反思,对新的价值取向的探求,给人以矛盾却又能引渡到更高精神层次的阅读效果。

补充:
整首诗是由三节联结而起的一个艺术整体,完整地兀现出诗人心灵感觉与体验的轨迹:
诗的开始写诗人心境的刚刚铺展时的迷醉状态,“一只打翻的酒盅/石路在月光下浮动/青草压倒的地方/遗落一枝映山红”,“一只打翻的酒盅”这是此诗的突破口,暗指喝醉,也正因为“醉”,才统照着整首诗的言说符号。诗以主人公喝醉开头,让我们心灵的脚步从一开始就已经和着诗人的“乐律”而步入到迷幻、苦痛、无奈、骚动、压抑、遗憾、纷乱等多种感觉笼罩的氛围之中,并隐约感到那个时代的荒诞、暴乱以及血色中的浪漫。
接着,诗人在第二节中进一步描写这种“天旋地转”的感觉,更深、更广地凸现这种心境。随着“桉树林旋转起来/繁星拼成了万花筒”,诗人“生锈的铁锚上”,却“倒映出晕眩的天空”,由于喝得太多了,以至于眼神也不那么亮了,看“铁锚”也是生锈的,青春无从起航,空留理想叹息,这是一种怎样的自责和失落感!这一代人已经从“虔信走向了不信”,形成了“对种种伪理想的拒斥”,“不再盲目地相信什么”。(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这是第二节对第一节“一种言说的一再反复”,“这是言语的极端张力,是对在临近关系中的另一个关照——它从各个方面都关系到我,一直到我的同一性。”(艾玛纽埃尔《上帝、死亡和时间》)而作为一位女性诗人,可能是性别身份的心理拘囿,舒婷的倾诉所透射出更多的是温和、内省与心理的纠葛和踟躇,更敏感于心理因素,洋溢着更多的是女性的愤激和忧伤,而不象北岛们直接敲响出“我不相信——”的黄吕大钟,以英雄悲壮式的情感踏上寻找个体和民族再生之路。

太长了,现在只发了一半,你刷新试试

谢谢啊
舒婷的《往事二三》作于1978年5月,是中国当代朦胧诗的代表作。历来人们都说这首诗很难懂,因为它的结构是跳跃性的,运用了类似电影里的蒙太奇的手法,间插着散落的意象和作者想要寄托于其中的隐喻性的东西。但这恰巧就是诗的风格和语言。在诗的国度中,只有凝练的语言才能更加耐人寻味,以意象代替描写对事物的称述反而能更准确地反映出那一刻诗人内心的波动。这首诗的结构虽然跳跃很快,但是它遵循想象、情感逻辑这点却是不难捕捉的,这也是优秀诗歌的共性。所以自问世以来,它激起了无数人的共鸣。下面我就对这首诗作出自己的一点小分析:
首先是题目:《往事二三》,这说明作者描述的都是过去的事情。以21世纪的一名大学生的眼光去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总会有诸多说不上来的感慨,它在我们的视线里总是带着残留的政治激情和历史的沧桑,空气里弥漫着大批青年梦想破残后的思维碎片。而作者舒婷,回望过去自己那段过去,那又会是怎样的描写呢?那个人已经在现实的磨练中变得成熟、紧实,只是偶尔回望过去时会带着些许的遗憾。
诗歌在首句即提出了“遗落的酒盅”这一意象,这表明这是一个即使没喝醉,也是带着酒意的夜晚。我认为这壶“酒”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要给全诗设下一个多么迷茫或是浪漫的基调或氛围,虽然它也起到了这个作用,如后文的“石路在月光下浮动”、“桉树林旋转起来”都是酒精在体内发酵后的视觉产物,但这壶酒更是一个契机,一个人只有在喝醉的时候才更敢于思考自己平时不敢触碰的禁忌,而且也只有在酒精的催发下,这种与时代主题不和谐的自由思想才会进一步挥发出来。再看“青草压倒的地方,遗落一支映山红”,红配绿是非常显眼的搭配,尤其是“红”这个被衬托的对象会变得更加出彩。但在黑夜里它们却只能被黑暗一起隐蔽起来,在黑夜的包裹中黯然失色。映山红无疑是美丽的事物,但是它却被遗落在草地上,在这里,它没有生存下去的条件,只能枯萎。那个人,已经离开,也许是带着醉酒后的幻灭,也许是带着梦醒后的沧桑。

能看到了吗,还有呢
好就采纳啊


对舒婷《往事二三》的理解,赏析视频

相关评论:
  • 19529593798赏析舒婷的《往事二三》
    郟质发这首诗写得浅淡、轻盈、明亮,有很好的透光性和电影画面快速切换一般的跳跃感,整首诗质地单纯,少女的落寞与无聊,沉浸于回忆中的可人形象在纸上跃跃然。二、补充解释:舒婷,当代著名女诗人,1952年生于福建晋江,著有诗集《双桅船》(1982)、《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

  • 19529593798对舒婷《往事二三》的理解,赏析
    郟质发回答:舒婷诗作《往事二三》在涉及诗歌的内在心理和外围世界问题上,实现了完美的结合,提供了有价值的艺术经验。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情感把握和复调特征、蒙太奇手法以及隐喻、意象、象征等现代诗品格的统照,透射出的那一代青年在“文革”中的心理上的“伤痕”,内在地演化着迷茫和觉醒的内心冲突,对立情感因素的...

  • 19529593798舒婷<往事二三>分析
    郟质发——舒婷《往事二三》诗歌的动力和对象都来自感情,同时,在读者心灵中产生的也首先是感情的共鸣。抒发情感是诗歌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情感是诗歌的主要内容。任何文学作品都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诗歌也不例外。但是,诗歌反映的社会生活主要不是靠再现客观生活来实现,而是通过感情的抒发...

  • 19529593798往事二三朦胧诗派
    郟质发虽然朦胧诗的代表性诗人如北岛、舒婷等各有不同命运,但他们的作品和影响力不容忽视。一些当初不显眼的诗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作品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比如舒婷的《致橡树》以深情和坚韧的象征,表达了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一代人》这首诗,通过黑色眼睛寻找光明的象征,揭示了一代人...

  • 19529593798往事二三作者简介
    郟质发等,每部作品都展现了她独特的文学才华。在她的创作生涯中,《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因其深情的爱国情怀在1980年荣获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而《双桅船》则在1993年荣膺庄重文文学奖,这是对她诗歌成就的高度肯定。舒婷的名字,与她的作品一样,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历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19529593798来几首舒婷和顾城的经典诗,还要赏析
    郟质发这首只有两行的小诗,1980年在《星星》第3期发表后震动了整个诗坛,不管是对猛咯内诗抱肯定或是抱否定态度的人,对这首诗却是一致的称赞。在审美原则上是全新的。它避开了情感的直抒,弃置了景象的实叙,它没有着意建构完整的意境,只是用意想、用隐喻,在浓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现了一双不同寻常的“...

  • 19529593798向北方原诗及赏析、解释
    郟质发所谓舒婷诗歌的“低音区”部分,是指那些采用朦胧、象征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在的复杂心态与细腻情感的作品。如《自画像》、《往事二三》、《童话诗人》、《双桅船》、《北戴河之滨》等等。这部分作品由于内蕴丰厚,表达曲折,具有较丰富的美学价值,需要人们通过多层次的分析与透视才能理解与欣赏。因此,常被...

  • 19529593798“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中 我在你的视线里”
    郟质发这是舒婷的双桅船中节选的句子,要说明的意思是爱情不在于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而是看彼此在对方的心中是什么样的位置.这个句子结合整首诗的意思来看: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理想与爱情相和谐又相矛盾的心理.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 19529593798舒婷写了哪些诗
    郟质发舒婷诗《致橡树》赏析 作者:舒婷---[1条评论] 舒婷诗《往事二三 》赏析 作者:男孩不哭---[0条评论] 舒婷的诗《中秋夜》赏析 作者:男孩不哭---[0条评论] 舒婷诗《初约》赏析 作者:男孩不哭---[0条评论] 舒婷诗歌《神女峰》赏析 作者:男孩不哭---[0条评论] 舒婷诗歌《思念》的赏析 作...

  • 19529593798双桅船有哪些方面理解这首诗歌
    郟质发所谓舒婷诗歌的“低音区”部分,是指那些采用朦胧、象征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在的复杂心态与细腻情感的作品。如《自画像》、《往事二三》、《童话诗人》、《双桅船》、《北戴河之滨》等等。这部分作品由于内蕴丰厚,表达曲折,具有较丰富的美学价值,需要人们通过多层次的分析与透视才能理解与欣赏。因此,常被...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