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善玉的主要作品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文学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1、中国文学奖
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当代中国四大文学奖。
2、文学巨匠
古希腊诗人荷马; 意大利诗人但丁; 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 英国积极浪漫主意诗人拜伦;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 印度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 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 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

1,钱锺书 《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并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题和象征是多层次的。
2,老舍《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3,巴金 《家》
《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家》中讲述家族故事的模式在启蒙主义话语中非常典型,它对后来的家族小说创作起了极强的示范作用。对传统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彻底否定也成为这类小说一个持久而强大的主题,《家》中父子对立的结构模式也被或多或少地继承下来。
4,余华《活着》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活着》是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斗争与生存的故事,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善良的形象,在余华的笔下,人物在动物本能和人性之间的苦苦挣扎。余华加诸于叙述的那种冷酷的意志,使小说超出了常轨。
5,林海音《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城南旧事》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小姑娘英子童稚的眼睛,来看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文章中的人物最后都离小英子而去,表达了告别童年的悲伤和怀念的情感。
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种说不出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带领人们重温了当年那笼罩着愁云惨雾的生活。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文章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文章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该小说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1985年,农历乙丑年: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此奖前身为首都戏剧舞台中青年优秀演员奖,后取“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更名为“梅花奖”。
戏曲演员获奖名单
茅威涛(浙江越剧撔“倩”演出团)
茅善玉(上海沪剧院)
洪雪飞(北京市北方昆曲剧院)
杨淑蕊(北京京剧院)
刘萍(中国评剧院)
迟小秋(辽宁省阜新市京剧团)
尚长荣(陕西省京剧团)
孙毓敏(北京京剧院)
张学津(北京京剧院)
侯少奎(北京市北方昆曲剧院)
2005年12月28日,农历乙酉年十一月廿八日,19时15分:纪念袁滨忠先生逝世38周年“风雨送春”沪剧演唱会举办
纪念沪剧袁派创始人袁滨忠的“风雨送春”沪剧演唱会在上海逸夫舞台举办,自12月28日至12月30日,举办三场。
由于袁滨忠英年早逝,门下弟子人丁并不兴旺,但这次沪剧界“总动员”,沪剧界名家名角和优秀青年演员悉数登场,使得这台名为“风雨送春”的演唱会阵容可观,越剧演员赵志刚、方亚芬等也登台亮相。
演出剧目
《拔兰花·赠花》(程臻,黄爱忠)
《谁是母亲·贵人相助》(王珊妹,钱思剑,李建华)
《苗家儿女·小桥相会》(孙徐春,方亚芬)
《少奶奶的扇子·赞扇》(洪立勇)
《红色娘子军·分界岭》(金玉明)
《红珊瑚·岛遇》(张杏生)
《年青一代·读遗书》(徐伯涛)
《恩仇记·竹楼相会》(张爱华)
《桃李颂·党啊,我的母亲》(吴斌)
《父子恨·饮鸩》(赵志刚,汪华忠)
《红灯记》(茅善玉,马莉莉,钱思剑)
独唱:徐蓉,沈惠中,钱思剑
2006年1月20日,农历乙酉年十二月廿一日,晚:“钱程似金”滑稽演唱会举行
1月20和1月21日晚,“钱程似金”滑稽演唱会于美琪大戏院举行。在钱程从艺25周年时,为了展示25年来的艺术成长过程,钱程特地选择了个人演唱会的形式,并邀请了何赛飞、茅善玉、张达发、李九松、嫩娘、黄静慧等名家加盟。
演唱会上,钱程与诸位名家分别合作表演独角戏、沪剧、锡剧、滑稽戏、淮剧、甬剧、越剧、说唱等不同艺术门类的唱段。此外,他还与妻子孙勤圆登台合作黄梅戏《天仙配·夫妻双双把家还》。演唱会的最后以歌舞小品《前程似锦》结束。
2006年1月29日,农历丙戌年正月初一日,19时:2006南北演艺名家迎春戏曲大反串晚会播出
2006南北演艺名家迎春戏曲大反串晚会在东视文艺频道播出。
节目有京剧演员马长礼的白派京韵大鼓以及他和李炳淑演唱的黄梅戏经典唱段“天仙配”,上海滑稽表演艺术家周柏春的评弹《小飞蛾自叹》,黄豆豆、吴昊、陈琳、李颖的京剧《四杰村》,南北话剧名家严翔与雷恪生的京剧联唱,倪琳、马晓晖、小荷的沪剧联唱,张达发、张咏梅、萧雅的淮剧联唱,蔡正仁、晓林的真人秀,计一彪、朱俭、朱桢分别用苏州话、上海话、东北话演绎的喜剧小品《拾玉镯》。参加越剧旦角流派联唱的,有唱王派的史依弘,唱吕派的沈籦丽,唱袁派的倪迎春等。唱傅派的方佩华;茅善玉演唱的周派《送凤冠》;还有反串四大名旦的京剧老生范永亮和李军,古稀高龄的评弹名家赵开生将荀派的经典形象红娘学得维妙维肖。李家耀、谭义存的评话《武松打店》,盛小云的唐明皇和张军的杨贵妃;秦建国、孙徐春、关栋天三人扮演的帕瓦洛蒂、多明戈、卡雷拉斯,一曲《饮酒歌》,马秀英的沪剧《罗汉钱》,孙小梅的豫剧《花木兰》,余红仙的京剧《珠帘寨》,孙正阳的扬州《空城计》等。
2006年3月27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廿八日:百年流声——纪念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上演
时值中国越剧诞生100周年,一台《百年流声——纪念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上演,特别选择越剧的发源地嵊州和越剧的发祥地上海进行双向传送异地直播。这台晚会开创两个“第一次”,即首次以双向传送异地直播的现代电视传媒手段来运作戏曲节目;首次让艺术家们以“走红地毯”的方式拉开晚会的序幕。
名家荟萃共襄盛举此次晚会可谓名家荟萃,不但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傅全香、范瑞娟、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周宝奎、毕春芳、张小巧、吕瑞英、金采风等悉数到场,越剧中坚力量钱惠丽、单仰萍、方亚芬、章瑞虹、王志萍、韩婷婷等也共同参与这台晚会的表演。同时全国其他越剧院团的领军人物茅威涛、吴凤花、陈飞、张小君等也以访谈、再现表演等多样形式祝贺演出。名家新秀会聚两地,共同演绎各个流派代表唱段,展现越剧发展百年华彩。
此外,晚会现场还邀请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尚长荣、绍剧名家六龄童父子、电影表演艺术家谢芳、严顺开、音乐家何占豪、影视明星李玲玉等倾情参与,共襄盛举。上海本地其它剧种的艺术家们更是当仁不让,粉墨登场,淮剧名家马秀英、昆剧名家梁谷音、沪剧名家马莉莉、茅善玉、影视明星杨昆等都将反串越剧流派大联唱,祝贺越剧百岁。见证了越剧百年发展的老艺人——94岁的“小歌班”艺人张荣标老先生还亲临晚会现场为观众们献唱一段。
2006年4月8日,农历丙戌年三月十一日:茅善玉、马莉莉、万智卿提议紫竹调为上海城市标志曲
沪剧演员茅善玉、马莉莉和沪剧作曲家万智卿在“东方讲坛·经典沪剧音乐艺术系列赏析”讲座上一起提议,希望优美动听的“紫竹调”成为上海城市标志曲。一位名叫潘妙根的花甲老人上台呼应,宣读了一份倡议书,许多听众当场签名,共同推荐。
茅善玉说,轻柔婉转的“紫竹调”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起伏爽朗,既有江南水乡的吴侬软语,又有海派文化的奔放而不失内敛、含蓄,不仅悦耳动听,并且歌唱性很强,民间流传广泛,上海的地方戏沪剧和滑稽也都将“紫竹调”作为基本调。
2006年6月10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十五日:六代沪剧演员录制首个文化遗产日庆祝晚会
为庆祝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六代沪剧名家在上海电视台高清演播室录制了一台“同唱一台戏”的庆祝晚会。此次演出是上海沪剧界的一次难得的盛会。沪剧老艺术家代表邵滨孙、杨飞飞、王盘声悉数到场。中青年演员茅善玉、马莉莉、陈瑜、孙徐春、陈苏萍、华雯等献上了诸多沪剧经典。昆曲表演艺术家计镇华、京剧演员张达发、越剧演员王志萍、淮剧演员梁伟平也客串了一把沪剧。与沪剧一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江南丝竹和锣鼓书的艺术家们也参加了现场展示。
2006年6月14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十九日: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发展座谈会举办
“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同时,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等近30位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将他们珍藏的个人音像资料捐赠给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该院《中国戏曲剧种音像资料库》的永久收藏。
中国艺术研究院公布的“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显示,中国戏曲剧种剧团发展面临四大困境:
国营剧团负担重,生存艰难。国营戏曲剧团大多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后,原先的政府财政全额拨款改为差额拨款,许多院团经费紧张,难以改善艺术生产和演职人员生活条件,创排新戏更是力不从心。于是,经营差的院团纷纷解散,能维持下去的也是困难重重。
人才流失、断层现象严重。由于剧团经济状况拮据,在职人员基本工资都很难保证,常年下乡演出生活条件又十分艰苦,不少演职人员难安其业,很多人另谋出路。艺术学校的状况也不景气,国营院团的萧条和艺校的高额学费严重影响生源。
戏曲遗产有失传的危险。中国现存戏曲剧种267种,比新中国成立初减少上百种。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仅福建发掘的传统剧目就有15600多种,曲牌100多种。这些剧目和曲牌,只有少数整理、编印出来,相当一部分或存放于老艺人的箱子里被虫蛀,或存于老艺人的记忆中,或流散在外,因缺乏经费而无法征集、收购,进行妥善保护。
戏曲创作与演出市场严重脱节,获奖剧目得不到普及推广。许多投资几十万元人民币、上百万元的“梅花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剧目在大城市受到专家好评,但在基层演出市场却备受冷落。
2006年6月28日,农历丙戌年六月初三日:上海沪剧院首演《生死对话》
上海沪剧院创作的现代戏《生死对话》首演。作为纪念建党8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祝贺剧目,改编自20世纪50年代王愿坚小说《党费》的《生死对话》,并尝试在沪剧舞台上用影视剧的手法叙事抒情。
《生死对话》由赵化南改编,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出演女主角黄英,女儿妞妞由陈丹妮饰演。
2006年11月25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初五日:上海沪剧院首演《舞龙人》
现代沪剧《舞龙人》在逸夫舞台首演,该剧以三林镇一支舞龙队崛起的经历为题材,再现当地人为世博园区动迁顾全大局的精神。三林镇的舞龙队曾多次在国内重大舞龙赛中夺冠,沪剧《舞龙人》讲述了舞龙队借申博成功的东风再度崛起的故事。该剧由孙徐春、茅善玉主演。
2007年5月12日,农历丁亥年三月廿六日,19时15分:《春色2007——孙徐春沪剧金曲演唱会》举行
《春色2007——孙徐春沪剧金曲演唱会》月5月12日、5月13日在逸夫舞台举行。
节目单
一、《昨夜情》系列
“为你打开一扇窗”、“思柳”、“沿竹林”、“月光似水”、“读信”(孙徐春,倪幸佳)
二、《金曲经典》系列
《碧海青天夜夜心》“赠玉兔”(钱思剑,赵隽晴)
《小巷之花》“向往”(孙徐春)
《东京三丽》“闻义卖”(孙徐春)
《血染姐妹花》“海滩诀别”(孙徐春,吕贤丽)
《小镇之恋》(孙徐春)
《田园梦》(孙徐春,华雯)
《今日梦圆》“雨中情”(孙徐春,王丽君)
《石榴裙下》第四场(朱俭,吉燕萍)
三、《家》系列
“洞房”、“别梅”、“诀别”(孙徐春,茅善玉,程臻)
2007年5月14日,农历丁亥年三月廿八日,上午:上海沪剧院2007年集体拜师收徒仪式举行
上海沪剧院集体拜师收徒仪式在上海沪剧院排练厅举行。王丽君拜杨飞飞为师,吉燕萍、赵隽晴拜茅善玉为师,程臻拜马莉莉为师,朱俭拜孙徐春为师,徐蓉、王嫣拜陈瑜为师,滕一茗拜韩玉敏为师,吴争光拜汪华忠为师。王盘声、小筱月珍等出席。
2007年7月8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四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8日演出
逸夫舞台由上海沪剧院演出沪剧。
演出剧目
《瑞珏》(茅善玉,钱思剑,程臻,朱俭,王清,金玉明,吕贤丽,李建华,陈瑜,居峰,王惠钧,王立海,藤烨茗)
2007年7月9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五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9日演出
逸夫舞台由上海沪剧院演出沪剧。
演出剧目
《瑞珏》(茅善玉,钱思剑,程臻,朱俭,王清,金玉明,吕贤丽,李建华,陈瑜,居峰,王惠钧,王立海,藤烨茗)
2007年7月10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六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10日演出
逸夫舞台由上海沪剧院演出沪剧。
演出剧目
《瑞珏》(茅善玉,钱思剑,程臻,朱俭,王清,金玉明,吕贤丽,李建华,陈瑜,居峰,王惠钧,王立海,藤烨茗)
2007年7月11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七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11日演出
逸夫舞台由上海沪剧院演出沪剧。
演出剧目
《瑞珏》(茅善玉,钱思剑,程臻,朱俭,王清,金玉明,吕贤丽,李建华,陈瑜,居峰,王惠钧,王立海,藤烨茗)
2007年9月26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十六日,晚:上海青浦区外国友人中秋戏曲欣赏晚会举行
由上海青浦区对外经济委员会、青浦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青浦工业园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青浦区外国友人中秋戏曲欣赏晚会在上海大观园大观楼隆重举行。参加本次晚会的外国友人有部分驻沪领事、落户工业园区的欧美企业老总及其家人等50余人。
本次活动旨在结合中秋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场景——大观园,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的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京剧、昆剧、越剧、沪剧等文化瑰宝。并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促进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加深相互的友谊。
茅善玉、赵志刚、谷好好、唐元才等参加演出。
2007年12月28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十九日,19时15分:海上戏曲花似锦——上海六大戏曲院团迎新展演沪剧专场
海上戏曲花似锦——上海六大戏曲院团迎新展演在逸夫舞台举行,为沪剧专场,由上海沪剧院演出。
参演演员
杨飞飞携弟子王丽君
韩玉敏携弟子藤一明
陈瑜携弟子徐蓉
马莉莉携弟子程臻
茅善玉携弟子吉燕萍、赵隽晴
沈仁伟携弟子居峰
汪华忠携弟子吴争光
孙徐春携弟子朱俭
钱思剑
洪立勇
2008年6月2日,农历戊子年四月廿九日,19时30分:“让我们和你在一起——上海沪剧界情系汶川大型义演”举行
由上海沪剧院、宝山沪剧团、长宁沪剧团、勤苑沪剧团等联袂推出的“让我们和你在一起——上海沪剧界情系汶川大型义演”于美琪大戏院举行。本次义演专场的全部收入捐献给上海市民政局,用于抗震救灾工作。
此次义演,上海沪剧界几乎全体出动,王盘声、杨飞飞、韩玉敏、陈瑜、马莉莉、茅善玉、陈萍、华雯、孙徐春、汪华忠、张杏声、徐伯涛、王明道、王明达、王珊妹、沈仁伟、陆敬业、沈惠中、刘银发、顾春荣、张爱华、黄爱忠、吴梅影、王勤、杨音、平雪瑛、倪幸佳、钱思剑、朱俭、程臻、赵隽晴、王丽芳等近50位沪剧老中青演员一起登台参加演出。




茅善玉的主要作品视频

相关评论:
  • 15574777224茅善玉和赵志刚为何不结婚
    鲁变便茅善玉和赵志刚不结婚是因为他们两个并不是相互喜欢,只是在一起合作过影视作品,演过情侣,让观众觉得很般配,适合结婚。

  • 15574777224红岩江姐经典语句红岩江姐经典台词
    鲁变便筱爱琴、诸惠琴、沈惠中、吕贤丽等艺术家的精彩演绎,赋予这部作品丰厚的艺术内涵,奠定了其在沪剧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半个多世纪以来,沪剧《江姐》在一代代沪剧人手中接力传承。 今年的传承版沪剧《江姐》由著名导演周小倩执导。由于老一辈艺术家的演出没有视频资料留存,青年演员只能根据音频和其他剧种中的江姐形象来...

  • 15574777224谢晋导演的经典作品
    鲁变便这部电影是谢晋导演唯一的喜剧作品,由上海滑稽戏名角范哈哈、文彬彬等人主演。本片虽以沪语拍摄,成片却是普通话版本,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大憾事。为完成谢导遗愿,重现沪语方言喜剧、海派文化的魅力,《大李老李和小李》的沪语配音版本也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于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与观众见面。奚美娟、乔榛、茅善玉...

  • 15574777224瑞珏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鲁变便瑞珏,全名李瑞珏,是巴金代表作品中《家》里面主要人物之一。2004年,为纪念巴金百年诞辰,上海沪剧院邀请了著名导演吴思远,排演了沪剧《家》。但由于场面太大,布景繁杂,无法长期公演。2007年《家》,编剧余雍和与导演曹其敬2004版基础上作新构思,精心打磨,围绕瑞珏组织剧情。体现江南水乡特色,并力求...

  • 15574777224茅善玉简介资料,沪剧茅善玉精彩唱段
    鲁变便那么,本期沪剧文化一起了解茅善玉的精彩唱段。茅善玉,上海市人。她的表演感情真切,动作优美;演唱时嗓音甜润,情深味浓,柔中有刚,为广大观众所喜爱,在八十年代被认为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后起之秀。代表作品有《拔兰花·赠花》、《谁是母亲·贵人相助》等。2015年9月29日,茅善玉当选上海市戏剧家...

  • 15574777224茅善玉简介资料,沪剧茅善玉精彩唱段
    鲁变便那么,本期沪剧文化一起了解茅善玉的精彩唱段。茅善玉,上海市人。她的表演感情真切,动作优美;演唱时嗓音甜润,情深味浓,柔中有刚,为广大观众所喜爱,在八十年代被认为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后起之秀。代表作品有《拔兰花·赠花》、《谁是母亲·贵人相助》等。2015年9月29日,茅善玉当选上海市戏剧家...

  • 15574777224茅善玉简介资料,沪剧茅善玉精彩唱段
    鲁变便茅善玉,上海市人。她的表演感情真切,动作优美;演唱时嗓音甜润,情深味浓,柔中有刚,为广大观众所喜爱,在八十年代被认为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后起之秀。代表作品有《拔兰花·赠花》、《谁是母亲·贵人相助》等。2015年9月29日,茅善玉当选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会长。1983年获第二届《大众电视》“...

  • 15574777224茅善玉简介资料,沪剧茅善玉精彩唱段
    鲁变便茅善玉,上海市人。她的表演感情真切,动作优美;演唱时嗓音甜润,情深味浓,柔中有刚,为广大观众所喜爱,在八十年代被认为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后起之秀。代表作品有《拔兰花·赠花》、《谁是母亲·贵人相助》等。2015年9月29日,茅善玉当选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会长。1983年获第二届《大众电视》“...

  • 15574777224茅善玉的丈夫是谁?
    鲁变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曾在日本神户、大阪创作、执导话剧《血红雪白》、《魂归何处》、《西游记狂想曲》,曾与上海昆曲团、东京都民剧场合作、执导昆曲《夕鹤》。1997年执导的越剧《寒情—秦始皇秘史》应邀参演东京国际舞台艺术节,并在日本多座城市进行商业巡演。主要导演作品有:话剧《蛾》、《魂归何处》、...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