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人是如何度过炎热的夏天的,都有哪些方法?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正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现在的生活中,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语。

那么,到底什么是“三伏”呢?

三伏,作为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在中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最早的记载是在《史记》中,太史公记录“秦德公二年初‘伏’”,可见,在战国时期就有三伏,也就是初伏、中伏、末伏的说法。而三伏的时间,一般从夏至往后算,第三个庚日入伏,第四个庚日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进入末伏。

算起来,初伏10天,中伏一般10天到20天之间,末伏也是10天。

然而,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却指的是“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盛夏季节,太阳炽烤着大地,古时候的人们除了扇子,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度过盛夏。富裕的人家,家中会有冰窖来储存冰,夏天的时候便可以拿出来降温解暑,但是,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并没有那么富裕,所以,只能汗流浃背的忍着夏天的慢慢远去。

如果,遇到干旱年景,那么,老百姓的生活就更难过了。尤其是三伏天,温度直线上升,一个鸡蛋放在地上都能被烤熟,所以,炎热的酷暑给古代人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秦朝开始,盛夏的三伏天,就已经引起了统治者的注意。古时候,人们认为:三伏天之所以这么炎热,是因为有“鬼怪”在捣鬼。

那么,该怎么办呢?中国古人则想出了一个奇怪招数:人们需要杀一条狗,将狗肉分给众人,大家一起吃,这样才能在三伏天中安然度过。这个习俗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这与人们平常的观念却相违背。人们通常认为:狗肉属于上火的食物,不能在夏天食用。

南方的三伏天更为明显,一进入夏天南方的温度直线上升,尤其是在三伏天,很多地方都会出现高温天气,特别是一些身体弱的老年人,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因为受不了炎热而去世。

夏天炎热,如果,人们再去干重活,则会加速体内水分的流失,所以,在三伏天,白天的时候人们通常会待在家里,一些劳累的重活都会等三伏天过了再去做。因为,体力的大量消耗,人们需要补充更多的营养,来保证身体的正常活动,这也符合科学的饮食。

在三伏天,人们通常会吃面条,这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经开始了。史料中记载:三伏天要吃“汤饼”,也就是今天的片面汤。到了唐朝的时候,人们不再吃“汤饼”,而是吃“凉面”,但是,需要加入蜜糖一起吃。这个令人无法理解的吃法,直到宋朝还在吃。

一般情况下,皇上在三伏天赐给大臣们物品的时候,都会附带着送给他们一瓶蜜糖。在三伏天到来的时候,民间还有许多丰富的习俗,并不是仅仅只有汤饼或面条。在明清时,京城的人们都会吃心莲,除了心莲,人们还会吃“署汤”。一些富贵人家,还会在这些食物中加一些冰块,吃下去的时候,沁人心脾。

清朝的时候,在朝廷中做官的人十分辛苦,三伏天也必须按时工作。

所以,皇上为了犒劳他们,每年夏天,都会给大臣们一些冰块,由工部按照官阶的高低来分,每一个当官的人,都会分到一张票,他们可以拿着这些票去工部,自己领取冰块。

三伏天,除了吃食方面的习俗外,还有其他方面的许多民俗。傅杰先生曾经说过,以前在北京城,夏天的时候,都需要洗澡。而且,还会在喝水的时候,加一些马苋菜,因为这种菜在热水中并不会变颜色,也不会枯萎,所以,古人认为这种菜,对于增加自身的免疫力有着很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在三伏天,还需要将柜子中的衣服拿出来晒一晒,以此来消除一些病菌。人们也通常会在白天洗澡,而那些鸡猫狗之类的,就需要在河里洗澡,以此来降温。如果,三伏天有人受不了热而生病了,就需要用一些温和驱寒的药材为主,然后,将其贴在人体的穴道上。

一直到现在,三伏天的许多习俗,仍然在北京十分流行。

其实,在现代完全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三伏天:夏天的时候,一进入三伏天,地面上的湿度便会增大,在太阳的照射下,地面的水分就会被吸收了上来,导致地面的温度非常高,而散发出去的热量却非常少。那些热量,因为不能很好地散发,便会积累起来,从而,导致温度一天比一天高。

所以,在三伏天,温度达到了最高,人们才会觉得三伏天特别热。不仅如此,因为夏天的时候,经常下雨,空气中的水蒸气也会越来越多,这也是为什么夏天会觉得特别闷热。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应付这炎热的酷暑呢?

其实,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古时候的做法:在三伏天的时候,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最好能够减少体内水分的流失,可以多喝一些水来保证体内水分的充足。如果,你想要午睡,可以稍微休息一会儿,但是,不能睡太久。有经验的人应该知道,夏天睡太久,起来的时候,会觉得很不舒服。

总之,只要我们做好防范措施,就能很舒坦的度过一个炎热的夏天。




中国的古人是如何度过炎热的夏天的,都有哪些方法?视频

相关评论:
  • 13726333291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度过炎热的夏天?他们有哪些避暑的方式?
    娄福强四、青铜冰鉴 青铜冰鉴是我国战国时代就已发明的“原始冰箱”。青铜冰鉴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由铜鉴、铜缶组合而成,缶套置于鉴内。冰鉴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装在鉴内的缶四周的冰块青铜冰鉴,使缶中的酒降温的。中国古代,人们喜欢温酒,温酒不伤脾胃;夏季时也嗜喝冷酒,冷酒...

  • 13726333291热热热!古代没有空调,古人都是如何度过夏天的?
    娄福强01、会用冰块降暑。虽然在古代并没有空调这一些高科技的东西,但是老祖宗的智慧其实并不比现代人差。在周朝的时候,人们便已经开始建立冰窖了,当时的皇室为了能够确保在夏天有充足的冰块使用,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这个机构就是”冰正“,而负责管理这个机构的人就是“凌人&rdquo...

  • 13726333291在炎热的古代,古人们是如何度过这样的天气的?
    娄福强一、古人如何避暑 (1)人力风扇 人力风扇可是“有钱人、有权人”的专享,毕竟在古代没有寻常家庭会有人专门给你扇风,让你凉快,在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皇帝身边总有几个宫女给扇风降暑的。(2)有“中央空调”的凉殿 现代像大型聚集的地方一个空调肯定是不够用的,所以...

  • 13726333291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度夏?为何雍正有珍贵的凉箪不用还不让制造?_百度知 ...
    娄福强答案:在古代,没有空调的条件下,古人采取多种方式来度过炎热的夏季。雍正帝尽管拥有珍贵的凉箪,却很少使用,并且限制凉箪的制造。为何如此,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 古人度夏的策略:- 利用自然环境与建筑特色,如建造通风良好的建筑,设置凉亭和屋檐等遮阳结构。- 通过物理方法降温,如使用凉水、冰鉴...

  • 13726333291天气炎热古人也烦恼,古代的人是如何避暑的?
    娄福强一、通过房屋改造或者转移阵地来避暑。虽然都是同住在一片天空下,但是因为地形、风向、坐落等不一样,所以处于不同地区的气候也会有所不同。在这样情况下,古代人就利用他们智慧,通过房屋改造,或者搬迁方式来避暑。例如,我们在电视剧上面经常会看到古代帝皇大多有一所避暑山庄,每到炎热夏天,帝皇都会...

  • 13726333291古代没有空调,可是天气这么炎热,古人是用什么方法消暑的呢? ?
    娄福强现代人总是说,夏天的时候这条狗命就是空调给的,不过空调毕竟是老外发明的,我们老祖宗的避暑方法可都是用自己的智慧想出来的哦。古人如何消暑,当然也要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考虑啦。一、穿着方面。1.《岁时广记》中有一段引用《乐府杂录》的话,提到古代有一种冰丝裀,是由冰蚕丝织成的,这种...

  • 13726333291古人在没有空调和风扇的情况下,是靠什么度过炎热夏季的?
    娄福强小时候看古装剧,无聊的时候总是会想,古代没有空调风扇、没有冰箱、没有汽车……还要穿那么多层衣服,夏天时可怎么过?岂不要动一动便大汗淋漓?古人自有古人消暑的智慧,比起如今的千篇一律,不仅花样百出,还极富格调,将夏日过得有滋有味。用冰块降暑老祖宗的智慧可一点都不弱于现代人,他们在...

  • 13726333291古人在夏天的时候,是如何度过酷暑的?
    娄福强1、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中,一般在过夏季的时候,都会选择开空调来降温。可以说,一台空调就可以很好的解决夏天炎热的气温。所以,即便是在夏天,我们也不会感到很热。而对于古代人来说,他们是如何在夏天降温度过整个炎热的季节的呢?其实,古人也是有他们一套的降温方法的。2、比如说,用扇子降温。因为...

  • 13726333291古人没有冰箱,他们是如何做到有冷饮喝的?
    娄福强古人虽然没有现代的冰箱技术,但他们有许多巧妙的方法来制作和保存冷饮,度过炎热的夏天。1. 古人避暑的妙招 尽管古代科技不发达,但古人有着独特的避暑方法。他们甚至能制造类似冰箱的装置,存储冰块,并利用冰块冰镇西瓜和饮料。例如,《新唐书》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太极宫中安置冰鉴以应对炎热。唐玄宗也...

  • 13726333291天气炎热,古人也烦恼,没有空调,古代夏天是怎么避暑的?
    娄福强古人在面对夏天的时候,通常会选择建立水亭。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拥有比较好的避暑效果。每一年到了夏季的时候,我们都会拥有一种特别炎热的感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都会选择在室内打开空调进行避暑。然而在古代空调是不存在的,但是尽管在这种情况下,古代人仍然会通过一些方式拥有避暑的效果。有钱的...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