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问题。(急,在线等)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困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是~

应该选择第四个答案、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严重的考验,能否汲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避免来自“左”与“右”两个方面的消极影响,使改革开放顺利进行,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是摘自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讲话上的内容。

中国近代史是指从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历时110年,是以社会性质作为分期标准的。整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又是中国人民获得翻身解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的历史。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从此,中国进入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对外国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鸦片战争以后,英法不满足于既得利益,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扩大侵华权益,制造借口,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这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故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不仅没有解决中外民族矛盾,反而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太平天国运动由此爆发。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完成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盘剥百姓。不堪忍受煎熬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因此,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国内的阶级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迅速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一度激化了的中外民族矛盾,暂时缓和下来,退居于从属的地位。所以,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打击的目标是清政府。


由此可知,近代前期的第一阶段(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这社会两大矛盾互相转化,更迭地起主导作用。先是民族矛盾,主要是英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居主导地位;后是阶级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占主导地位。


在第二阶段(19世纪60年代至1901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经过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清政府调整了统治政策,奉行“中外和好”,以共同镇压人民革命。实行两项举措:一、设立总理衙门,管理外交;二、推行洋务运动,以求“自强”。但好景不长,“中外和好”的局面,一次又一次地被打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早在60年代,西方列强通过总理衙门的设置,逐步控制了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向帝国主义过渡,它们加紧了对中国邻邦和边疆地区的侵略,造成了中国的边疆危机。80年代,法国占有越南,签订《中法新约》。90年代,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完成,同时加强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强占以重要港口为中心的“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在瓜分狂潮中迟来一步的美国,为自己的长远利益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就是由于列强侵略的步步加剧,并不断地提出新的特权要求,中外“和好”合作的局面被打破了,先后出现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顽固派支持、利用义和团对抗列强;列强组成八国联军侵华。此时的清政府已丧失抵抗能力,“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在这一阶段,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经历了“和好”到再对抗,最后完全投降的过程。

《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完全投降了帝国主义,成为依靠帝国主义、维护封建统治的“洋人朝廷”;而帝国主义也调整了侵略政策,“以华治华”,利用清政府作侵略工具,由军事侵略转变为较“温和”、隐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侵略。与此同时,清政府的重要税收来源(如海关、常关和盐税),都成了赔款的担保,国家财政日益困难,于是更加紧了对人民的搜刮。因此,国内的阶级矛盾更加尖锐。这就使得人民大众与清朝统治者的矛盾又上升,居于主导地位。这种高涨的反清情绪,把资产阶级革命派推上了政治舞台。20世纪初,在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的基础上,各地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随之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提出了完整的革命纲领,以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为己任。同盟会一方面开展与保皇派的论战,一方面组织、发动多次武装起义,把斗争矛头直接对准清政府,促进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为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但结果适得其反,它削弱了清政府自身的统治基础,引发了革命大风暴的来临。此时,立宪派在四川组织保路运动。革命派利用保路运动创造的有利时期,发动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的成功,成为向清朝封建统治总攻击的突破口。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以上事实告诉我们: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政府的对立和抗争上。


辛亥革命只是赶走了清朝皇帝,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的官僚统治,代替了清政府的皇帝贵族的专制统治。从此,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北洋军阀的统治暗无天日,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对内专制独裁,人民怨声载道。帝国主义又先后以袁世凯、段祺瑞作为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这时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其斗争的焦点是共和与反共和、真共和与假共和的斗争。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继续较量。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先后掀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反映在思想、文化上,则是稍后的新文化运动。

这问题怎么像是外果仁问的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前十五年,变化非常大,你说的北方到底是指哪里?中国的北方太大。东北当时是国家重工业基地,内蒙新疆则是以农牧业为主体,但是全国的个体、民营经济在当时都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80年代主要流通货币是第三套人民币,87年发行并开始流通第四套人民币。上学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当然有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了,小学有五年制和六年制两种,初高中都是三年,与普通高中对应的还有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校。


中国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问题。(急,在线等)视频

相关评论:
  • 13278897184中国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问题。(急,在线等)
    苏话雁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前十五年,变化非常大,你说的北方到底是指哪里?中国的北方太大。东北当时是国家重工业基地,内蒙新疆则是以农牧业为主体,但是全国的个体、民营经济在当时都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80年代主要流通货币是第三套人民币,87年发行并开始流通第四套人民币。上学实行的是九...

  • 13278897184论述现代社会中的社会不平等主要有哪些表现
    苏话雁如农民和城市中的无固定职业者或收入不稳定者通过参与市场经营获得收益,有的甚至成为中国最早的“万元户”,这就是市场在改革初期所展示出的“平等化效应”。然而,这个逻辑的生命力是非常短暂的。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这个平等化的趋势就开始逆转。特别是90年代以后,不平等程度的扩大就成为一种显著的趋势。如果...

  • 13278897184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困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大问...
    苏话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严重的考验,能否汲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避免来自“左”与“右”两个方面的消极影响,使改革开放顺利进行,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摘自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讲话上的内容。

  • 13278897184查阅历史资料,发现中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军事水平相当差,下 ...
    苏话雁中国人民解放军在80-90年代处于“忍耐”(小平语)阶段,真正的开始装备更新和理念更新是在海湾战争之后,欧美诸国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强大战斗力和极高标准的现代化作战水平,给了中央领导一记猛击 意识到我们的差距已经是如此巨大,因此才开始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军队改革。

  • 13278897184沙漠化问题分析
    苏话雁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使林木资源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20世纪70年代初期大面积开荒,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后期,农村包产到户后,毁林草开荒现象极其严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占有耕地数量急剧减少,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在落后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垦殖了大量的非宜农土地。大量非宜农...

  • 1327889718480年代初到90年初这一批人的消费理念是什么样的?
    苏话雁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这一代人是比较传统的,对钱的观念也是比较保守的,他们不愿意大手大脚,也不愿意花许多无谓的钱。他们的消费理念一般是比较节约的,不愿意浪费钱。

  • 13278897184中国电脑发展史
    苏话雁中国电脑发展史 一、起始阶段 中国电脑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外计算机技术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为中国电脑产业奠定了基础。此时,中国的电脑产业主要以引进国外技术、生产兼容机为主。二、发展初期 进入90年代,中国电脑产业开始逐渐走向自主开发之路。国内企业逐渐掌握计算机硬件的核心技术...

  • 13278897184为什么以前高中考中专??
    苏话雁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中国百废待兴、人才急缺时,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四年学制普通中专培养了大批拥有专业知识的“栋梁之才”。当时,普通中专录取率低至不足10%,毕业后有“铁饭碗”和干部身份,所以选拔严格,通过者也大多智力拔群、学业优异,“考不上中专的,才去上高中”,是当时的普遍认知...

  • 13278897184在中国,青年和中年的划分标准分别是什么?
    苏话雁中国以中国共青团为准的话为青年:14-28岁。中年介于“青年”和“老年”之间的年龄,没有明确的年龄划分,一般是指45至59岁的年龄。青年的定义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更一直在变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新的年龄分段,青年人的年龄上限已经提高到44岁 。从1995至2000年,世界青年人口的估计数从10...

  • 13278897184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计划经济的?然后什么时候结束还是没有结束?谢谢...
    苏话雁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在1956年开始,1992年时结束。我国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提出是十四届五中全会。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