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道情的晋北道情

来自:品评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晋北道情的介绍~

晋北道情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道情艺术在中国汉族说唱艺术和戏曲艺术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据南北20个省区的统计,各种俗曲道情仍不下90多种。其中歌曲道情4种,皮影道情3种,说唱道情70种,戏曲道情13种。山西是个道情艺术比较盛行的地区,从曲种上说:有晋北说唱道情、晋南说唱道情、阳城说唱道情、长子说唱道情以及太原说唱道情等十几种。从剧种上说:有晋北道情、晋西道情(亦称临县道情)、洪赵道情。2006年5月20日,晋北道情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道情戏是中国黄河流域流行的一种汉族民间小戏,它起源于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宋代发展成为唱白相间的曲艺形式道情鼓子词。清代乾隆年间,流传于晋北的说唱道情被搬上戏曲舞台,成为深受当地观众喜爱的一个戏曲品种。在晋北道情登上戏曲舞台前后,流行于晋西的临县道情也登上了戏曲舞台,流行于晋南的洪洞道情也曾在咸丰年间和宣统年间两度搬上舞台,但没有能继续下来。新中国成立以后,流行于山西晋南的河东道情和河南周口道情、山东的蓝关戏等道情戏也相继发展成为舞台剧。2006年,道情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晋北道情的源流,沿革,很少有文字记载,只有些口耳相传的说法。据神池县道情剧团老艺人吴喜娃同志听其前辈传说:“古代终南山上有一种琴音异常优美,人们便仿此琴音编歌演唱流传民间,后道家搜集又编为‘道歌’,道情是由道歌发展而来的,据说道歌产生于汉唐时代。”《唐书礼乐志》记载说:(大意)玄宗喜神仙之事,曾召道士司马承祯等人制曲十余首,总名“道曲”。道歌、道曲均是与道教有关的曲调,可能是道情的最初形式。道歌、道曲发展成道情之后,一般均为说唱艺术形式,它是以描述带有一定故事情节的事件为主要演唱内容。这是道情在艺术形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前者是歌曲,后者为曲艺;前者以抒发感情为主,后者重在说唱故事。
道情由说唱向戏曲转化,是道情在艺术形式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晋北道情是山西道情戏中成戏最早的,它是乾隆初年借助“风搅雪”的组班形式,在与“勾腔”的交流结合中登上戏曲舞台的。“勾腔”又称“挠勾腔”或“老勾腔”,是与“京腔”齐名、与昆曲同期的一个剧种。在道光年间,“勾腔”已渐趋衰微。说唱的晋北道情就是经过与“勾腔”的结合,在“勾腔”的帮助下登上戏曲舞台的。在此之前,还曾有过一种叫做“过街道情”的发展过渡阶段,实际这是说唱道情与“社火”的相结合。晋北旧俗,每逢元宵佳节,汉族民间便举办“社火”活动,高跷队或秧歌队,扮成八仙人物穿街走巷,路经大的店铺或府衙豪门,便停下来做表演或演唱,扮为八仙者,便演唱说唱道情中的一些有关唱段,形成一种有说、有唱、有扮相、有简单表演的戏曲雏形。但这种形式还不是正式的道情戏,而仅仅是由说唱走向戏曲的一种过渡。这种过渡,对晋北说唱道情向戏曲的演变,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由于晋北道情属于地方土戏,登上戏曲舞台之后,与当地其他汉族民间艺术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经过“风搅雪”的组班形式进行着频繁的艺术交流,有的在它的带动下,由民间歌舞登上了戏曲舞台(例如河曲县的二人台),有的则通过这种交流结合互相吸收、互相借鉴,不断完善了彼此的艺术结构,由尚不成熟的地方土戏或地摊戏走向了成熟的舞台戏曲(如应县、朔县的秧歌戏)。晋北道情更在这种交流结合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剧目,汲取了民间的表演技艺,从而增加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由此形成晋北地区一个独具风采、独领风骚的地方剧种。
晋北道情的活动遍及晋北各地。除此之外,北至内蒙古,西至陕北均有晋北道情的足迹,解放后晋北道情南至太原。
据说晋北道情在过去曾被视为“神戏”,晋北旧俗庙会第一场戏为敬神戏,人们总用道情敬神。道情若与其他剧种同台或对台演唱时,也总是让道情先唱,道情不开戏,其它剧种不能开戏。较早期的道情极受人尊重,从事道情的艺人们亦以此自恃,尤其在城市中,非请不演。 晋北道情和其它戏曲剧种一样,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它包括“唱念做打”四功,不过由于它演唱内容的关系,以“唱念做”三功为主。晋北道情属“联曲体”的戏曲音乐体制,拥有丰富的唱腔曲调,它不仅继承了古老的传统道情与民间道情曲艺,也融合了民歌及地方小戏的某些音乐成分,同时又兼有地方大戏的部分唱腔曲调,故有“道情72调”之称,今存套曲13种96曲。道情最早的伴奏乐器以鱼鼓、简板为主,发展成戏曲后仍保留了鱼鼓,在文场乐器中增加了横笛、大板胡、小板胡、扬琴、四胡等。
晋北道情戏的剧目约有一百余部,依其时代、内容、格调分为四类。
早期剧目。内容为道教故事,以反映道家生活、宣扬“无情度有情”的宗教哲理为特点。其中经常上演的有《湘子传》、《张良传》、《庄周传》、《杭州卖药》(吕洞宾故事)、《<U>[font color=#0000cc]五龙[/font]</U>台》等。
中期剧目。内容为修贤劝善故事,以反映全真道教提倡贤孝做人,因果报应的思想为特征。在这一类剧目中,经常上演的主要有《王祥卧冰》、《郭巨埋儿》、《李翠莲传》等等。
中后期剧目。内容为民间生活故事,以反映风趣的家庭矛盾,邻里风波,儿女情长,时事讽喻,田园嬉戏为特点。此类剧目,多数来自晋北的“大秧歌戏”。经常上演的剧目主要有《三贤》、《四劝》、《打碗罐》、《打灶君》等等。
近期剧目。内容多为宫廷生活,朝廷轶事,以反映忠奸斗争、安良除暴为主要特点。此类剧目,多数来自梆子戏。经常上演的主要有《金丝坠》、《玉虎坠》、《金沙滩》、《宁武关》等等。 “教坊”是晋北道情的活动基地,也是为它培养造就人才的学堂。每年冬季农闲,各村镇便纷纷开设教坊,或收徒传艺,或说戏排戏,春节一过便搭台唱戏,直至春和日暖,再度农忙才封箱停戏,这是晋北村民世代沿袭的一种传统。清道光以来产生了不少在群众中影响较大的知名艺人:河曲的李有润(艺名“十六红”、“盖河东”)、张兴旺(艺名“喜面生”)、邬圣详等;神池的李艾圪塔、胡俊、石六十八、王丑娃、黄武成、田存富、胡挂印、王明元等;应县的老闻润、鲍佐、李生才等;山阴的张裕(艺名“六指红”)、傅贵子(艺名“十里麻”)、洪全茂等;右玉的孟占明、曹培富等。
这些名艺人不满足一村一镇的季节性活动,于是便打破村镇自乐班的局限,互相结合组成职业道情戏班进行常年营业演出。这种班社,艺人们叫做“攒班子道情戏班”,意思是具有临时组合的性质。他们虽属职业班社,但多数班社一年只演出十个月(十一、十二月散班停演),来年正月重新组合新的班社,人员变动比较频繁。晋北道情的村镇业余班,一般是以村镇的名称命名的,名称仅代表它的隶属关系,并无艺术流派的含意。职业道情班,多数是以班主的名字命名的,例如“阴来财道情班”、“武为周道情班”等等。
清咸丰以来,晋北道情的职业班社蜂拥而起,有据可考的达20余个。职业班社和职业艺人是一个剧种的重要支柱,晋北道情拥有如此众多的职业班社和技艺人员,说明了这一剧种的繁荣和兴盛,特别是梆子戏传入晋北之后,它还能保持如此强大的阵容和旺盛的竞争实力,不仅在晋北绝无仅有,在整个道情家族中,也是十分罕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引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晋北道情得到了新的发展:其一,新型艺术团体的队伍建设。1954年、1957年分别在神池和右玉建立了地方国营道情剧团,并逐渐出现了女演员。其二,艺术建设及创作、研究队伍的形成。晋北地区的文艺主管部门适时地给剧团配备了编、导、音、美方面的专业干部,从而形成一支艺术建设的专业力量;其三,专家学者的介入。他们在晋北道情新剧目的创作、音乐上的改革、资料的挖掘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效。 和大部分戏曲一样,晋北道情近十几年来的发展遭遇困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生活节奏加快,审美要求发生变化,对慢节奏的传统戏曲的兴趣愈来愈淡漠;晋北道情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一些传统的民俗日益淡化,传统节日特别是乡村庙会逐步由现代节日代替,晋北道情的活动阵地逐渐缩小;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剧本逐年减少,演出场次降低,经济效益不佳,难以自给;在道情剧团滑坡的十几年间,没有培养出后继演员。一些有造诣的演员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继谢世,还有的因维持不了生活而改行,而年轻的演员在观众中享有威望的很少。
所幸,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开始反思传统文化对于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晋北道情所具有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其受到各级政府和群众的关注。2006年晋北道情戏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系列救助措施已实行,更多的保护举措也在酝酿之中,晋北道情的生存有了新的希望。




晋北道情的晋北道情视频

相关评论:
  • 19851526029晋北道情详细信息
    薄羽凤作为地方土戏,晋北道情与本地其他民间艺术保持密切交流,如河曲县的二人台和秧歌戏等,通过艺术交流不断丰富剧目和技艺,从不成熟走向成熟。道情的活动范围广泛,不仅在晋北,甚至扩展到内蒙古和陕北。在过去,晋北道情曾被视为“神戏”,在庙会和民间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在音乐和剧目方面,晋北道情融合了...

  • 19851526029晋北道情的晋北道情
    薄羽凤晋北道情更在这种交流结合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剧目,汲取了民间的表演技艺,从而增加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由此形成晋北地区一个独具风采、独领风骚的地方剧种。晋北道情的活动遍及晋北各地。除此之外,北至内蒙古,西至陕北均有晋北道情的足迹,解放后晋北道情南至太原。据说晋北道情在过去曾被视为“神戏”,晋北旧俗庙会第一场...

  • 19851526029晋北道情戏渊源与演变
    薄羽凤晋北道情在艺术形式上经历了两次重要变革。第一次是从道歌、道曲的歌曲形式转变为说唱艺术,侧重于讲述故事。第二次则是从说唱向戏曲的转化,乾隆初年,晋北道情借助'风搅雪'的组班形式,与'勾腔'剧种交流融合,正式登上戏曲舞台。'勾腔'是与京腔齐名的剧种,但在道光年间已渐趋衰落。在晋北道情的发...

  • 19851526029晋北道情晋北道情
    薄羽凤晋北道情,起源于我国唐代的宗教艺术,根植于道观内的经韵之中。起初,它主要作为一种宗教艺术形式,通过说唱道教故事或相关主题,道士们借此传播他们的宗教理念。在北宋时期,随着说唱艺术的蓬勃发展,晋北道情逐渐走出庙堂,深入民间,进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流派,此时人们开始将这种艺术形式称为“道情”。随...

  • 19851526029晋北道情戏音乐与剧目
    薄羽凤晋北道情戏的剧目种类繁多,大致可划分为四类。早期剧目侧重道教故事,如《湘子传》、《张良传》等,主要传达道家生活和宗教哲理,如“无情度有情”。中期剧目关注修贤劝善,如《王祥卧冰》等,体现了全真道教的贤孝理念和因果报应思想。中后期剧目则转向民间生活,如《三贤》和《打碗罐》,反映了家庭...

  • 19851526029晋北道情戏艺人与班社
    薄羽凤自清咸丰时期以来,晋北道情的职业班社数量众多,据统计超过20个,这显示了剧种的繁荣和活力。特别是在梆子戏传入后,晋北道情依然保持强大的阵容和竞争力,这在道情家族中实属罕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晋北道情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引领和党的文艺方针推动下,迎来新的发展阶段。1954年和1957年,神池和...

  • 19851526029晋北道情戏的艺人群体和剧目特色
    薄羽凤著名的职业班社如杨侉子班、武为周班,名艺人如李艾疙瘩、石六十八等,其代表剧目有宗教故事《韩湘子出家全图》、《庄周梦》和劝善故事《郭巨埋儿》等。晋北道情戏是北方道情的典范,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然而,当前它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仅右玉县的一个剧团在艰难维持,近乎消亡边缘。相比之下,临县...

  • 19851526029晋北道情戏简介
    薄羽凤晋北道情戏,源于金代,流行于山西晋北二十余县以及内蒙古南部、陕北东部、河北西北部,主要分为神池、代县、应县三个艺术流派。它的音乐形式起源于曲牌体说唱,在民间广泛流传,以道教故事和教义为主要演唱内容。清中期,道情戏发展到舞台,开始代言体表演,触及广泛的社会生活议题。音乐体制以曲牌连缀体为主...

  • 19851526029右玉县地方文化
    薄羽凤右玉县地方文化,源于中国古代道教声腔艺术的支流——晋北道情。这种艺术形式起源于汉唐时期,兴盛于元宋,源于终南山,通过道歌的发展逐渐形成。1921年,晋北道情流入右玉南山地区,经过艺人们的传承与学习,于1956年正式成立了右玉道情剧团,期间九代艺人的辛勤努力和汗水铸就了深厚的艺术底蕴。右玉道情剧目...

  • 19851526029晋北道情戏代表剧目
    薄羽凤晋北道情戏以其独特的剧目内容而闻名,主要涵盖了宗教和劝善的故事,其中包括《韩湘子出家全图》、《庄周梦》以及寓意深刻的故事《郭巨埋儿》等。这些剧目反映了深刻的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引人深思。在剧目类型上,还有生活气息浓厚的小戏和移植自其他地方的剧目,例如《老少换妻》和《八义图》,它们为...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