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举出几个我国古代杰出母亲,教育儿子门的故事.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请列举几位我国古代杰出的母亲~

  孟母(?~公元前317) 孟子的母亲仉氏。战国时人,以教子有方著称。孟子3岁丧父,靠母亲教养长大成人,并成为后世儒家追慕向往的亚圣,孟母也留下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教子佳话

  2、
  欧母(郑氏)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是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于封建仕宦家庭,其父欧阳观是一个小吏。在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于是家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欧阳修的母亲郑氏身上。为了生计,母亲不得不带着刚4岁的欧阳修从庐陵到随州,以便孤儿寡妇能得到在随州的欧阳修叔父的照顾。

  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母亲。她不断给年幼的欧阳修讲如何做人的故事,每次讲完故事都把故事做一个总结,让欧阳修明白做人的很多道理。她教导孩子最多的就是做人不可随声附和,不要随波逐流。欧阳修稍大些以后,郑氏想方设法教他认字写字,先是教他读唐代诗人周朴、郑谷及当时的九僧诗。尽管欧阳修对这些诗一知半解,却增强了读书的兴趣。

  3
  徐母

  徐庶是三国颖州(今河南许昌)人,字元直。早年与诸葛亮、庞统同为好友,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徐庶投奔刘备的时候,正值刘备孤军落难之际,兵不过千,城仅新野一座,将只有关羽、张飞、赵云、关平、周仓等人。徐庶作了刘备的军师后,大展才华,在数月间连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刘备的士气军心为之一振,曹操的嚣张气焰为之一寒。曹操的谋士程昱对曹操说:徐庶的才能比他程昱要高出10倍。但令人惋惜的是,就在徐庶越战越勇时,他不得不激流勇退。在三国初期这谋臣智士纵横俾阖的较量场上,就失去了一位极其重要的军事家,失去了许多可令后人学习和效仿的用兵之法。而令人高兴的是,在徐庶辞别刘备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于是有了传诵千古的“三顾茅庐”故事。

  徐庶正施展才华的时候,为什么要突然离开刘备?都是因为曹操的谋士程昱。徐庶是有名的孝子。当曹操听谋士程昱说徐庶在为刘备出谋划策时,就想纳为己用。程昱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骗至许昌,请徐母写信召唤徐庶。没想到徐母是忠奸分明、深晓大义的老人,徐母识破曹操的奸计,坚决不从。程昱就进一步献计,伪造徐母一封信,招引徐庶。徐庶是个孝子,收到这封假信后,只得辞别刘备投曹。徐庶临别刘备时,二人洒泪相别,徐庶指心对刘备说:“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玄德哭着说:“元直去矣!吾将奈何?”徐庶推荐了诸葛亮,说:“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

  徐庶被一封假造的书信轻易骗到了许昌,此举使深明大义的母亲痛极而自尽,造成了徐庶终生的遗憾,他因此痛恨曹操,曹操也只落得一场空欢喜,得到的是一位终生不为其设一计的旁观者。老母亲为自己的愚蠢而含恨九泉,心灰意冷的徐庶,不由地仰天长叹:“我徐某,报国有心,却无力回天;不忠、不孝,枉为人臣。”

  在那个时代,曹操名为汉相,是仕途正宗,但是徐母却能够区分奸伪,认为儿子投奔曹操是明珠投暗,足见这位母亲的大德高义。

  4
  岳母

  岳飞的母亲,刺字“精忠报国”,就不解释了吧。

  5
  孔母

  历史上关于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鲜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起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商朝灭亡后,大哥微子被周封为宋国的国君,微子启死后,微仲继位,到孔子父亲一代,已是十五世,孔父在鲁国只是一名武士。孔子母亲的家族先祖伯禽,是鲁国的始祖,周公旦的长子,周朝先王周文王的孙子。

  据说孔子的父亲当年娶母亲的时候年纪已经是六十多岁,而颜氏女则不满二十岁。 因为年龄相差悬殊,在当时不合礼仪,故有《史记》中记载“野合”之说;有说在野外合欢,按此说法,孔子为私生子。孔子约三岁时,孔母带他离开鄹邑,到国都曲阜的阙里居住,当时家境相当贫苦。

  孔子的外公是饱学之士,在那个时代,同样能够让女儿识字识礼,可以见其开明。外公的直接传授,使孔母不仅仅积累了丰厚的识见和学养,在教育和礼上也有很高的修养。她把父亲家的全部书籍,都搬运到自己的新家,选三间房子的一间作书房,准备在孔子满五岁的时候教他念书。她先收了五个小孩子,在自己家教发蒙的书,得到每位学生家的学资,五斗小米和一担干柴,足以养活母子两人。

  孔母教孩子们习字、算数和唱歌三门功课,同时也教孩子们学习礼节和仪式。孔子不到六岁开始跟班学习,后来,征在又收了几个小学生,小孔子成为他母亲的小帮手,以尽辅导微薄之力。孔母的苦心栽培和细心教育,不到十岁的小孔子,已经学完全部发蒙功课,因他爱琢磨,肯用脑子想问题,记忆力出众,喜欢帮助别人,成为同窗学习的佼佼者。有了孔母的这一段家教生涯,自己帮助别人学习的经历,对孔子以后办私学、兴教育,起到直接的影响。

  按照当时的规矩,童子十岁就要外傅(跟别的老师去念书)。孔母关闭了她的学堂,把小孔丘送到城内最好的学堂,学习诗歌、典籍、历史等功课,即被后世称为《诗》、《书》、《礼》、《乐》的内容。当时学堂称为“庠”,属于官办学府,集中了鲁国最优秀的老师,实施非常严格的教育。因颜氏家族与鲁国国君是同宗关系,孔子仍以一个贵族子弟的身份,在学堂里受到贵族式教育。

  正是有着这种母子情深的依存关系,才有了《礼记·檀弓》里故事的发生:孔子在其十七岁时,其母仙逝,孔子坚持父母合葬,因母耻于野合之事,未曾告诉父墓所在,孔子为了打听父墓所在,就想了个殡母于五父之衢的办法。按常礼,殡当在寝而不在外,今孔子故意殡母于外,意在引起人们的注意,使人们怪而问之,孔子便可借机打听父墓之所在。后来问于邹人曼父之母,才知道父亲葬于防,然后使父母得以合葬。

  6
  陶母

  陶侃是东晋名将,曾任八州都督,征西大将军,封长沙郡公。他有一个非常贤惠又深明大义的母亲。陶侃的先辈,史书上记载不详。其父陶丹,是吴国的边将,官至扬武将军。扬武,系杂号,地位不高。陶侃先世无显赫仕宦可以溯记,年轻时又当过寻阳的“鱼梁吏”,说明其家属于“寒门”这类社会地位很低的阶层。晋灭吴后,中原人称江南人为“亡国之余”,江东士族在政治上也受到中原士族的排抑。像陶侃这样“望非世族、俗异诸华”的人,处境就更为艰难了。

  陶侃少年时丧父,家境清贫,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湛氏是位很坚强的女性。她立志要使儿子出人头地。在这种环境下,对陶侃管教很严,并通过自己纺织资助儿子去结交朋友。后来,陶侃在县功曹周访的荐引下当上县主簿,才开始摆脱充当贱役的地位。

  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途经陶侃家。正值大雪。陶侃因家贫,担心没有招待而怠慢了朋友,心中十分焦急。母亲看在眼里,安慰他说,你只管留客吧,我会设法招待好的。于是,她把头上的长发剪下,换成酒菜,又卷起铺床的干草切细,陶侃“斫诸屋柱”为薪柴,喂饱范逵的马。范逵事后得知,感慨地说:“非此母不生此子”!即使是跟随范逵而来的奴仆也觉得大过所望。

  等范逵离开时,陶侃又追送百余里。范逵很感动,临别时问陶侃:“卿欲仕郡乎?”陶侃赶忙回答:“欲之,困于无津耳”。范逵遂向庐江太守张夔“称美之。夔召为督邮,领枞阳令。有能名,迁主簿”。这时恰逢州部从事来到郡里,他想借视察之名勒索赂贿,陶侃便让手下诸吏安心办公,自己出面对从事说:“若鄙郡有违,自当明宪直绳,不宜相逼。若不以礼,吾能御之。”从事听了便退了出去。陶侃也未忘报答张夔的知遇之恩。“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正寒雪”,众僚属皆面有难色。唯陶侃说:“资于事父以事君。小君,犹母也,安有父母之疾而不尽心乎”!于是请行,众咸服其义。后长沙太守万嗣路过庐江,见到陶侃,陶侃对他特别虚心谦恭,使得太守大为惊讶,临别时对他说“君终当有大名”。令其子和他结交朋友,而后才离去。

  有了这样的关系,陶侃即被张夔举为孝廉。靠这种身分,陶侃可以进入洛阳与上层名流结识,去实现他的大志。

  不久,陶侃做了渔梁吏,食用官府的鱼(腌鱼)。他念起贫寒中的母亲,就用陶罐盛了一点鱼送给母亲。不料母亲不但不受,还将陶罐封上退回,并附信责备说:“汝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此事给陶侃以极大的教育,为陶侃后来做官的廉洁奉公打下了基础。

  大约在元康六年(296年),陶侃到了洛阳。当时的洛阳,经过几十年的修复、重建,又变得十分繁华、热闹起来。但是,京城的繁华却没有给陶侃带来什么锦绣前程。实行多年的九品中正制,已使西晋在选官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世族子弟凭借自己的父、祖余荫即可身居要津,并不为今后升迁而费神。

  陶侃也深知像他这种身分的人,没有权门当靠山,是根本不可能在洛阳官场上站住脚的。因此,他去求见“性好人物”的司空张华。但张华却“初以远人,不甚接遇”。陶侃对张华的轻视并不灰心。多次求见,“每往,神无忤色”。张华在和陶侃谈话时,大吃一惊,认为他不同常人,陶侃很快便在张华的推荐下作了郎中。郎中有资格入选各类官职,但像陶侃这样的穷贱之士是根本挤不进那些显要的官位。

  陶侃在洛阳呆了五、六年,但前途依然渺茫得很。在这期间,西晋的内乱愈演愈烈。永康元年(300年),赵王伦废贾后。第二年又废惠帝自己称帝。动乱就由宫廷内发展到宫廷外。洛阳内外已成为诸王军队冲突、争夺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寓居洛阳的江东士族纷纷返家避乱。此时陶侃已经认识到,在洛阳的这种门阀政治下,他是难于出人头地的。又因受到江东士族纷纷返回家乡气氛的影响,他也准备南下了。

  时黄庆已经作了吏部令吏,举荐陶侃补任武冈县令。武冈是荆州南部的一个县。这时的陶侃已经四十多岁。陶侃到任后,与太守吕岳的关系很紧张。他遂弃官回家。以后又当过郡小中正。如果不是晋末江南的动乱给他以侪身戎旅的机会,恐怕他终生也只能当个县令之类的小官。八王之乱引起江南动荡不安的局势,为陶侃施展才干提供了机遇。就在这个时候,对陶侃一生影响巨大的母亲病故了,终年75岁。陶侃在几十年的为官生涯中,时刻牢记母亲的教诲,坚持每天早上把一百块砖搬到屋子外面去,晚上又如数搬回来。部下问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的志向是领兵横扫强虏,恢复中原,如果不锻炼一个好身体怎么可以呢!

  7
  佘太君

  佘太君,名赛花,西京大同人,乃后周四镇节度使折从阮之孙,永安节度使镇府州折德(户衣)之女。佘太君自幼随父折德(户衣)镇守府州,善于骑射,配与北汉名将杨业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马武艺拥熟,深知兵法,辅佐杨业屡立战功,官居云州观察使,号称杨无敌。后来在征辽之时,潘美挂帅,杨业为先锋之职,不意潘仁美向怀私怨,包藏祸心,逼孤军而临绝险,陈家峪矢尽力穷,番将则乌屯云集,遂致全军皆陷,杨业被俘,三曰不食而亡。

  杨业为国捐躯之后,折太君又协助长子杨延昭抗辽立功,累任崇仪副使、江淮南都巡检使、知定远军、保州缘边都巡检使、本州防御使、高阳关副都部署署、加如京使。杨延昭戍边二十余年,宋朝皇帝真宗也赞扬地说:“延昭父业为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有父风,深可嘉也。”北宋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杨延昭病逝军中,终年57岁,河朔之人多望延昭灵枢痛哭流涕,悲声直上九霄。杨延昭之子杨文广从狄青南征有功,授兴州防御吏、知泾州,为定州路副都总管,迁步军部虞侯,卒后赠同州观察使。

  杨家将从杨业之父杨信到孙杨文广,祖孙四代驰骋疆场,英勇杀敌为国捐躯,堪称“一门忠烈”,佘太君正是杨家将的中流砥柱。虽然正史上对折太君没有作更多记载,但是佘太君那深通兵书、久战沙场、忠心爱国、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广大人民脑海之中。她指挥杨家将英勇杀敌的可歌可泣之英雄业迹,已经达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深度。后来的人们为了怀念她、歌颂她、学习她、崇拜她,希望她留芳千古,永垂不朽,又编演了评书、小说和戏曲剧目,其中以戏曲剧目广为流传。

  1993年7月23日,宁夏银川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飞机失事事件,年仅12岁的王嘉鹏与父亲一起遭受了这场灾难,父亲腰椎受伤,小嘉鹏却腰椎暴裂骨折,双下肢瘫痪,大脑积水受损,生命垂危。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作为母亲和妻子的沈丽萍同志没有被灾难和痛苦所击倒,而是选择了与命运进行顽强的抗争。正是这种抗争,走出了后来被誉为“中国英雄”的优秀少年王嘉鹏和首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沈利萍。沈利萍、王嘉鹏母子的感人故事曾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首先,我们要学习沈妈妈那种“在绝望中寻求希望”的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小嘉鹏的抢救与康复过程中,有过太多的艰难与绝望,但沈妈妈从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过,“不抱任何希望的人,也就不会绝望”。即使在绝望之中,她仍然没有放弃与命运的抗争,并企图从绝望处寻找出一线希望来。正是因为“只要有百分之零点一的希望,就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才有了后来的“中国英雄”与一系列奇迹的发生。
  其次,沈妈妈的母爱不仅仅停留在情感和信念上,而是转化成了科学细致的护理与康复训练。正如沈妈妈自己所说:“妈妈的眼泪和溺爱,是救不了刚刚离开死亡线的孩子的。”除了抱着“坚持,坚持,再坚持”的信念外,还必须给孩子以科学细致的护理,为孩子制订科学的康复训练计划,并不折不扣地执行。
  而恰恰就在这一点上,很多母亲做得不够,她们就像文章中的那位矿工母亲一样,只知道唉声叹气,或者像祥林嫂一样不断地向人哭诉,却偏偏把最应怜悯、最应护理的孩子放在一边不管,等待孩子的只能是更加悲惨的命运。
  有些母亲虽然也意识到了护理、康复工作的重要,但要么不知道如何去进行科学护理和康复训练,要么因为护理和康复工作太艰难、太烦琐、太遥遥无期而逐渐懈怠下来。
  但沈妈妈不一样,即使在那种绝望、复杂、身心俱疲的情况下,她还尽可能地抓紧时间学习大量的医学护理知识和心理学知识,从身心两方面给孩子以最精心、最耐心的护理,通过五年如一日的努力,终于帮助孩子战胜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残疾。
  第三,在生理和心理康复的同时,沈妈妈带着孩子适时地开始了学习上的追赶。嘉鹏在遭遇空难时,还仅仅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从此之后,他一直在医院进行艰难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沈妈妈没有像太多的妈妈那样满足于已取得的康复成绩,而是适时地鼓励、诱导孩子在学习上追赶同龄的学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知识积累和准备,嘉鹏最后才脱颖而出,获得了到挪威学习的宝贵机会。
  最后,沈妈妈不仅帮助孩子康复了身心,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回归了社会,从而创造了这一连串的奇迹。
  在2004年由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中央综治办联合举办的“关注未来,关注孩子”十大杰出母亲思想道德教育传播行动中。沈妈妈的报告同她的电视剧一样,感动了成千上万的家长们.
  嘉鹏 他是挪威红十字挪迪克世界联合学院录取的第一位中国内地留学生;
  17岁时被特邀出席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参加了第36届世界残疾人滑雪比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赢得两枚金牌,第一次将五星红旗升起在贝托斯特拉滑雪场上空;
  18岁时成为’99长城国际马拉松邀请赛最年轻的组织策划者;他的故事被拍成电视连续剧,由挪威王后和首相亲自出演,开创了国外首脑级人物在中国内地影视中出镜的最高规格;由挪威NRK国家电视台跟踪采访三年拍摄的电视专题片《穿越长城之子:马克·王》在欧美各国热播;
  他如今是奥斯陆大学经济系研究生。这个系的教师队伍中,拥有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这是同龄人中少有的经历。经历,是人生的一个放大镜。有所作为,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他没有任何大背景。他母亲是一位执著的画家,他父亲的单位已经破产;
  他没有任何特殊的天赋。童年时曾和许多男孩子一样无忧无虑,淘气贪玩到几乎无所不能的地步,经常被人误以为是多动症;
  嘉鹏确实也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与众不同的是,他在12岁时经历了一场惨不忍睹的空难,就在发生灾难的可怕瞬间,他顿然失去了孩子们应该享受的美好少年时光,医生们不断送来的病危通知书,残酷地改写了他的一生。

1、孟母三迁: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
《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
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竭尽全力培养孩子。
2、岳母刺字:
岳飞母亲姚太夫人,是妇女的楷模,母教的典范。在国家危亡之秋,励子从戎,教子尽忠报国,被国人尊为贤母,为中国历史上三大贤母之一。
“岳母刺字”成为中华民族母教的经典。陈慕华、雷洁琼、宋平、岳岐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为岳母墓题词。
3、孟子的母亲仉氏
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孟子的母亲仉氏,就是这样一位女性。正是这位母亲的教子有方,注意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寓教于喻,以母行母德做孩子的表率,才使孟子有了求知的欲望、诚实的品格、勤学的毅力,才使孟子有了成为儒家大师的基石。孟母也因为培育出了一位历史名人而被尊为母教母仪的第一个楷模。
4、陶母封鮓(zhǎ)
晋朝人陶侃青年时代做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吏,曾经(派官府里的差役)把一坛糟鱼送给母亲。陶侃的母亲将送来的糟鱼封好交还给差役,写了一封回信责备陶侃,信中写道:“你身为官吏(本应清正廉洁),却用官府的东西(作为礼品)赠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愁。”
陶母湛氏:(公元243--318年), 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贤母,晋代著名大将军陶侃的母亲。她与孟母、欧母、岳母齐名,是著名的“四大贤母”之一。


请举出几个我国古代杰出母亲,教育儿子门的故事.视频

相关评论:
  • 15692556091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母亲
    芮滕沫3、林巧稚,被誉为“万婴之母”。她在产房度过了五十多个春秋,亲手迎接了五万多新生儿。虽然没有自己的儿女,但她是最伟大的母亲,被人们尊称为“万婴之母”。她是我国妇产科学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也是协和医院的第一位女医师。4、柳母,唐朝柳公绰的母亲韩氏,以严格的家法著称。为了激励儿子们深夜...

  • 15692556091历史十大母亲都是谁?比如岳飞之母……请指教
    芮滕沫回答: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杰出母亲1、华胥氏 传说华胥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伏羲与女娲结合才使人类得以敷衍,所以华胥氏也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从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等方面考证的结果来看,华胥氏是我国上古时期母系民族部落的一位杰出的女首领。相传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外出,在雷泽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

  • 15692556091请举出几个我国古代杰出母亲,教育儿子门的故事.
    芮滕沫2、岳母刺字:岳飞母亲姚太夫人,是妇女的楷模,母教的典范。在国家危亡之秋,励子从戎,教子尽忠报国,被国人尊为贤母,为中国历史上三大贤母之一。“岳母刺字”成为中华民族母教的经典。陈慕华、雷洁琼、宋平、岳岐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为岳母墓题词。3、孟子的母亲仉氏 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孟子的母...

  • 15692556091请列举几位我国古代杰出的母亲
    芮滕沫孟母(?~公元前317) 孟子的母亲仉氏。战国时人,以教子有方著称。孟子3岁丧父,靠母亲教养长大成人,并成为后世儒家追慕向往的亚圣,孟母也留下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教子佳话 2、 欧母(郑氏)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是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于封建仕宦家庭,其父欧阳观...

  • 15692556091...他们在幼年曾深受母亲的教育和影响?请举出一两个例子概括地叙述一下...
    芮滕沫1、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

  • 15692556091盘点中国古代史上最令人敬佩的七位母亲
    芮滕沫4. 欧阳修,北宋著名学者,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于封建官宦家庭,父亲欧阳询是个小官吏。欧阳修4岁时,父亲去世,于是家庭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了欧阳修的母亲郑身上。为了生计,母亲不得不把刚满4岁的欧阳修从庐陵接到随州,让孤儿寡母在随州由叔叔欧阳修照顾。5. 陶侃,东晋名将,...

  • 15692556091中国古代四大贤母的典故是什么
    芮滕沫1. 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她的一生充满了艰辛与执着,坚守着不改嫁的承诺。为了孟子能够成长为一位杰出的人物,她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她深知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不惜三次搬家,以确保孟子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习与成长。2. 岳母刺字 北宋名将岳飞...

  • 15692556091你知道古今中外有哪些杰出人物,他们在幼年曾深受母亲的教育和影响?请举...
    芮滕沫1、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孟母,因居住地不当而三次搬家,最终选择学校附近,为孟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孟母的这一系列举措,最终使孟子成为了一位儒家大师,被后人尊称为“亚圣”。2、岳母刺字,岳飞的母亲姚太夫人,在岳飞再次投军前,将“精忠报国”四个字刺在岳飞背上,以此激励儿子为国家效力...

  • 15692556091中外历史上有哪些巾帼英雄
    芮滕沫事实上,刘细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万里和亲的公主,她比昭君出塞早了72年,而且是皇室真正的金枝玉叶。她以自己的美貌、才华、善良、坚韧,成功维系了大汉王朝和乌孙古国的和平发展,而且她还是汉代女性抒情诗的第一人,也是琵琶治乐的第一人。6、法国圣女-贞德 圣女贞德是法国的军事家,天主教圣人,...

  • 15692556091巾帼不让须眉,古代杰出女性的事迹有哪些?
    芮滕沫文德皇后长孙氏 (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河南洛阳人, 小字观音婢,其名于史无载。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唐高宗李治母亲。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千古第一贤后的美誉。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13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武德末年...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