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的经济形势?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进入"6时代~

“那好,你去与族人说一声,免得他们担心,然后我们出发!”柳树传音,称得上雷厉风行,刚说完就要启程了。

“好!”小不点也不多问,立即转身,冲进族长的院落中,简单而快速地告知了情况。

石云峰与几位族老都是一呆,闻讯而来的石飞蛟等人也是一惊,全都为小不点捏了一把汗,那是怎样的一个地方?!竟然可与穷奇、毕方、椒图等兽的幼崽战斗,甚至会遇到重瞳者石毅,听起来有些惊人。

“孩子,你一定要小心啊,那是什么地方,怎么会遇到太古凶兽的子嗣?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近10年来,中国M2增长率平均为17%,但GDP平均增速不及10%,两者之差高达7%;美国M2增长率为6.24%,GDP增速约为 3.55%,两者之差不及2.7%。7%与2.7%两个数字表明,将人民币与美元发行量对比,剔除了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后,人民币相对美元而言,超发了4.3%。这4.3%就是人民币自2005年以来应当对美元贬值的幅度。(其中,4.3%=7%-2.7%。计算依据:费雪货币方程式PY=MV; 购买力平价理论et=(pt/p0)*e0. )
从货币超发的角度,运用购买力平价理论来计算,最后得出,从2005至2014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应当贬值4.3%至8.64,这里保守假定自2005年至2015年底人民币兑美元的理论贬值幅度也为4.3%。但事实上,人民币2005年前兑美元汇率约为8.28,2015年底汇率收至6.5左右,这十年中人民币汇率不仅没有贬值4.3%至8.64,反而升值了逾20%至6.69。
自2015年下半年始,外汇占款持续下跌,尤以7、8两月下跌幅度最为显著。也就是说,央行用于收购外汇资产而投放的人民币大大减少,预示了人民币需求低迷,有着明显的贬值压力。“811汇改”国家首次放开人民币中间价,就是对贬值压力的首次妥协。
2016年开市的人民币暴跌,人民币中间价随之大幅下调。面对此轮人民币暴跌,显然,资本管制这只手的运用空间有限,汇率干预那只手使起来又有点力不从心。外汇储备在过去的一年半内缩水近7000亿美元,去年12月更是在一个月内缩水1079亿美元。我们一向引以为豪的充足的外汇储备,真的还够用吗?

汇率干预可以有,但干预的空间已经遇到很大瓶颈了。贬值势不可挡,干预只能调控速度与节奏——如果市场形成一致预期,速度与节奏甚至也无法调控。

以前说我国外汇储备充足,说的是外储绝对额高,与进口额、短期外债总额相比外储规模仍然远远超过充足额度。然而,若以外汇储备与因超发货币而飞速增长的M2相比,外汇储备未必够用。使用外汇储备与M2比率衡量外汇储备充足度时,固定汇率国家的比率需达到10%-20%,浮动汇率国家需达到5%-10%。中国目前的该比例约为16%,目前是较为充足的。但是,一旦为了稳定汇率而大量使用外汇储备,消耗储备超过1.27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就不充足了。对比过去1年半缩水6000亿的速度,消耗掉1.27万亿美元的外储不过也就是两年的时间。更何况,为解决过剩产能与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预计我国在一带一路的国家上还会花掉更多的外储。

  金融危机正是一个逼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契机。改革30多年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吸引大量国外资本投资来带动经济发展的传统经济模式正逐步受到新的国际市场环境变化的冲击;资本独大,劳动力话语权严重缺失的现实正逐步成为我国迈入21世纪中叶不可能不面对的问题;民生问题正从人们脑海里慢慢浮现出来,那种为经济增长而损害部分群众利益的做法正让人讨论其合法性、公平性;人民的公平正义、自由等权利正得到许多人的关心;官僚腐败作风正受人诟病,倡导官与民平等对话的机制正在设计,等待执行。

    应该说,中国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所利用的优势正成为现在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瓶颈。人们希望看到中国的全面转型,在公平与效率的天平上再向公平一端倾斜。更多的关注少数人的权利,注重社会的共同发展,让社会大众都能享受改革的成果。但前面的路依然漫长,前面所说的种种状况还不能在未来十几年有很大的变化,中国经济可能还要延续以前的路一段日子。人民大众的劳动,消费热情还不能得到最大化的释放,我国现已有的问题仍将存在。

  但只要我们能找到前进的方向-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尽可能地让大多数人享受更多的利益,只要我们不丧失信心,只要我们教育还在,那么我国经济将在金融危机的寒冬中绽放出更艳丽的花儿。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国经济形势,我们自己国内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面对西方各国他们的经济体基本都是建立在金融之上的,所以西方经济体基本都是有很大压力,一旦西方经济出问题,会很快地连累中国经济,这是导致现在中国经济无法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真正原因。
中国目前一半是农业一半是工业,金融危机损害了工业经济,但是基本不会影响农业经济,所以中国面对金融危机没有象西方各国那么严重,另一个原因是中国没有太多西方超前消费观念,基本都是有多少资本消费多少的习惯,所以中国经济只是稳步前进着,只是前进的速度面对危机比较慢些而已。


你如何看待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的经济形势?视频

相关评论:
  • 18739288562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说到底是好是坏?
    井震婉二.从国内来看,这是一个很好的进行改革的机遇,如汇率改革,油价新机制的形成,特别是在虚拟经济这个大块,我们的经验很不足,能从这次金融危机学到很多东西,如金融创新如何进行,如何完善风险投资的保险等.这从长远来看,意义是非常大的.好的金融机制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对融资投资有保证.三...

  • 18739288562中国应如何面对金融危机
    井震婉从金融层面上讲,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冲击可能不会太大。因为中国的金融系统还没有与世界接轨,货币还没实现可自由兑换,中国的决策者对于购买外国资产一直持非常谨慎的态度。第二个层面,是实体经济层面。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8日发表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金融危机正使世界经济进入“严重低迷”时期...

  • 18739288562...并谈谈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战略面临的主要挑战,字数800字左右...
    井震婉有些国家可能在这一方面给中国设置障碍。中国还面临一个根本性的挑战。明年年初中国经济总体规模将超过日本,从战略上讲是重大的包袱。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作为经济总量第二的国家,往往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麻烦。作为第二大经济国如果延续过去的发展模式肯定会碰到不可逾越的阻力。参考资料:李稻葵:后危机时...

  • 18739288562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井震婉因此,中国受到的间接影响不能忽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延,可能继续深化。从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政府的表态和经济数据来看,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冲击。那么,金融危机是如何影响实体经济的?实体经济到底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呢?对于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经济学家打了这么一个比喻:...

  • 18739288562金融危机下中国发展的思考
    井震婉金融危机对世界影响之深,涉及范围之广,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所主导的全球化的局限性。在此当下,一方面,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动摇了以美国为主导、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另一方面,当世界经济因金融危机走向衰退时,中国经济仍然是一大亮点。这都为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政治中的影响力创造了条件。我国可以利用这...

  • 187392885621谈我们应如何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
    井震婉这一新型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很可能是波罗的楚游,从波罗的海三国可能传导至东欧各国,再传到南亚包括印度,之后再进一步传到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 资金流动不能盲目放开,财政政策须保留一定的灵活性 一旦这样的金融危机发生,中国经济面临着怎么的挑战呢?可能的情况是,一部分外资的表现也会如在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那样纷纷...

  • 18739288562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请谈谈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井震婉在此次经济危机下,由于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生产存在经营规模小、资本和技术力量薄弱等固有顽疾,加上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的影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据中国社科院一项调研报告显示,有40%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闭,40%的企业目前...

  • 18739288562金融危机后中国的经济形式
    井震婉2010-11-03 你如何看待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的经济形势? 29 2013-07-24 如何看待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的经济形势? 2011-12-24 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中国经济战略的挑战有哪些表现形式? 2009-06-11 金融危机以来的国内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2013-08-03 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及现状 更多...

  • 18739288562如何看待「中国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这一看法
    井震婉我想用林毅夫先生的话就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中国不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 全球失衡的根本原因 林毅夫先生认为,是因为当时发达国家还没有准备好爆发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还不到位。众所周知,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国际收支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美国的贸易逆差急剧增加,与中国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

  • 18739288562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了什么
    井震婉现在,这些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呈现出积极迹象。正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古里亚所说,中国推出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将为全球经济作出贡献,中国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将促进中国以外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应对当前这场金融危机时,中国积极倡导国际合作,提出了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共克时艰的理念,这对...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