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中国的经济形式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金融危机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

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步入2009年,主要发达国家的GDP均呈现负增长态势,新兴国家也将深受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的影响。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比2008年进一步放缓,但政府已经发出积极政策信号有助于重振市场信心,而注重促进居民消费与重点设施建设的经济方案较之单纯地增加制造业产能,更有利于中国达成中期目标。  (中经评论·北京)一、前言
  
  近几个月来,世界经济形势逐步恶化。因金融机构公司以及家庭对其资产负债表中潜藏的超额风险进行“去杠杆化”操作,由美国次贷危机而起的全球金融动荡对全球经济发展已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步入2009年,主要发达国家的GDP均呈现负增长态势,预计明年经济将继续保持负增长。发达国家在经济低迷时,对新兴经济体的进口需求将下降:另一方面,它们的金融体系正经历一个痛苦的重组过程,流向新兴经济体的资金将减少,因而新兴国家不可能与世界经济“脱钩”,也将深受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的影响。
  
  受国内及外部市场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放慢。2008年第三季度,房地产投资额大幅下降,波及钢铁、水泥等相关行业,GDP增速跌至9%(环比)。2008年11月数据表明,构成总需求的其他一些行业仍保持相对强劲,非地产类投资及零售业增长相对较大;尽管出口大幅下降,但由于进口降幅更大,净出口表现尚可。然而,近期公布的经济指标表明,2008年四季度经济增长的步伐已经显著放慢,预计2009年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延续。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前瞻性地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清晰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投入大量资源以应对经济放缓。11月9日,中国宣布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发出了强有力的信号表明其促进经济增长的愿望。同时中国还采取了放宽信贷、促进房地产市场及其他行业的发展、加快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等相关措施。这些举措有助于减缓经济低迷带来的影响。相对于单纯增加产能而言,这些措施更关注刺激消费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对提高中国中期的经济增长预期更为有益。展望2009,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紧缩程度远超预期,贸易伙伴对进口设置保护壁垒,中国部分行业出现的过剩产能将使某些生产企业和金融机构面临压力。
  
  二、全球经济形势及展望
  
  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预计会降至3.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8年11月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09年将进一步降至2.2%。增速放缓现象集中在发达国家,据估计,这些国家的GDP增长率将低于其趋势增长率,且偏离程度将是1982年经济萧条以来最大的一次。2009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预计均为负增长.其中美国为-0.7%,欧洲-0.5%,日本则为-0 2%。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经济增长减速的问题,整体增长5%,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金砖四国及其他国家经济正逐步放慢,即便如此,中国仍将一如既往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单一经济体.正如它近几年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世界经济仍将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金融市场持续动荡,迄今为止各国政府宣布的财务援助与重组方案是否能与目前我们碰到的这个难题相抗衡还不得而知。同时,企业与消费者信心已跌至历史性低位,金融市场还不稳定,劳动力与住房市场有可能进一步疲软。这也加大了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恶性循环的风险,因为金融行业的疲软削弱了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导致就业下降、产量减少,消费者与企业偿还贷款的能力也相应下降,使得金融体系变得更为脆弱,如此循环往复。另一个风险来自于保护主义,当本国面临经济与失业问题时,政府会设置贸易壁垒保护本国企业.使其免受外国企业的不公平竞争,这会导致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崩溃,就像19世纪30年代那场恶名远扬的“贸易战”一样。
  大约一年以前还存在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新兴经济体与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是“脱钩”的。这个观点显然是极不可信,因为在整个世界经济体系里,各个国家是密切相关的。因此金融动荡与宏观经济的影响力确实是“全球性”的。以亚洲为例,金融危机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它们的经济,诸如出口压力、资本外流、金融市场疲软、企业与消费者信心动摇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08年11月出版的《亚太区经济展望》中,预计该地区经济增长将由2007年的9.5%下降到2008年的7.7%,2009年则跌至6.5%。此外,由于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以及主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形势的不明朗,经济下行的风险再次加大。而且这些年来亚洲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驱动力是出口,现在就有一个问题,内需的增长速度是否足以抵消出口下降造成的影响。
  国际性组织正在采取多项措施对世界经济施以援手。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并在国际收支方面需要帮助的国家提供财务支持,包括对冰岛、匈牙利、巴基斯坦和乌克兰都提供了迅速、高额的财务援助,对其他可能有此需要的国家我们也愿意提供帮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在密切关注这场危机对低收入国家的影响.对许多类似国家已加大了支持力度。为确保贷款工具、货款条件、贷款额以及货款期限能满足其成员在新形势下的需求,对这些面临困境的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深入研究了具体的贷款方式。作为研究成果的一部分,2008年10月面世的“短期贷款工具”,专为那些拥有良好的政策记录而又受流动性问题困扰的国家设计,贷款无需条件,资金几乎能立即拨付。同时,其他组织也在向经济处于动荡的国家予以援助。
  
  三、世界经济何以走到这一境地?
  
  就在两年前,世界经济依然很强劲,甚至有观察家提出持续高增长、低通胀且金融稳定的一个“新时代”已到来。我们是如何从那个繁荣的“新时代”走到目前这个境地的呢7显然主要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机,它以美国次贷市场动荡为起因,然后蔓延至美国以及更为广泛的全球金融市场。全球金融危机是两股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由于执行宽松货币政策,同时资金又从其他拥有超额储蓄的国家流入,双重作用导致发达国家流动性充足:另一方面是出于鼓励金融创新的考虑而设计得相对宽松的金融监管环境,从某种程度上无法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
  一旦房产价格下降,经济出现走弱迹象,这种超额风险与杠杆化的可持续性立刻面临压力,直至崩溃,金融体系随即陷入危机。贷款者还贷不再那么轻松,当房产价格低于贷款额时,就选择不再继续还贷。此时银行不得不将资金投放到有利其修复资产负债表的项目上,并减少对消费者和企业的贷款。这反过来进一步削弱了实体经济,形成了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互为削弱的恶性循环反馈机制。更为复杂的情形则是“影子银行体系”的瓦解,由对冲基金、银行设立的特别投资工具(SlVS)以及其他类似组织构成的影子银行体系.在许多功能上与银行相似,但游离于标准的金融监管网之外,引发大量风险。影子体系主要依靠承销融资,这一体系的终结对那些与之有往来的大型金融机构又是一个打击。
  至此.危机横扫整个金融体系,尽管次贷市场最先暴露出问题.但不久就发现其他市场也存在严重问题。公司金融市场、各类衍生品市场、债券保险市场、标售利率证券市场甚至银行间借贷市场都依次失灵,对金融体系形成冲击。由于各类金融行为实际上处于停顿状态,结果即使是自身情形尚可的金融机构也无法正常运作。另外,目前尚无针对市场混乱的系统解决方案,市场信心仍比较低落。因为针对特定机构的解决方案是事后性的.即只有当它陷入麻烦后才能明确究竟是加以援助还是任其倒闭,所以市场参与者对他们的某位合作伙伴若干个月后是不是仍存在都心存疑虑,许多参与者宁可作壁上观,这使得市场低迷状态将持续一段时间。
  2008年秋季.政策制定者们愈发认识到当务之急是重振市场信心,而这需要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英国政府率先于10月份采取了系统解决措施,对整个金融系统实施一揽子援助方案,而并非对单个金融机构的问题逐一应对。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为金融系统运行提供充足的、基本无条件的流动性,利用公共资金对主要金融机构进行资产重组以及剥离银行不良资产等。目前的方案大体而言是正确的,这已达成广泛共识,然而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是如此之大.市场还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开始较为正常的运行。
  在这种情况下,宏观经济调控不得不以财政政策作为主要的应对工具。货币政策是传统意义上应对经济衰退的第一道重要防线.但货币政策作用到实体经济的这一“传导机制”有赖于金融体系的运作,目前金融体系已受重创,因此限制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许多国家基本已接近零利率水平,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余地不大,财政政策的作用将更为重要。我们需要相当于全球GDP2%的世界性“财政刺激”方案。但各国仍要保持在中期内可持续的融资安排,过去执行稳健财政政策的国家现在将有更多“财政空间”实施其经济刺激方案了。至于具体方案视各个国家具体情况而定,若单一实施财政支出政策或税收政策.有效性可能不确定,最终方案可能是两者的结合。
  
  四、中国经济形势展望
  
  (一)发展与政策
  
  最近几个季度中国经济正在放慢,2008年第三季度主要受房地产行业的疲软及其对相关行业的影响,实际GDP增速同比下降至9%。2007年末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已经放缓;2008年初期,房屋销售量同比下降,2008年8月来.主要城市的房产价格开始下跌。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导致对钢铁、水泥和其他相关行业的需求减少,也相应减少了对电力及其他能源的需求。与此同时,在2008年11月,总需求的其他构成部分表现仍然强劲,非房地产固定投资(20%以上),零售业(17%)及净出口均保持高水平增长。11月出口增速(以美元计)为负,但进口下降幅度更大,当月实现贸易顺差400亿美元,创月度纪录。
  但实际上,近期一些指标表明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在加大。11月进口大幅萎缩(下降18个百分点)说明需求在减少;通胀显著下降,11月PPI降至2%(同比),CPI指数降至2.4%,其中部分源自食品价格下降,但同时反映了非食品类物价的下跌;4季度采购经理指数始终在50以下:2008年多数时间盈利保持良好,2007年平均利润率为6.5%,2008年8月降为5.9%但更新迹象表明利润率正在下降。
  不像有些国家的政府会惊讶于此次危机传播速度之快与后果之严重,中国政府在经济增长放缓初期就意识到它的潜在杀伤力并于2008年中开始预见性地转向宽松政策。最初的政策选择权衡了两方面因素,一则需要减缓经济放缓,二则要防止当时仍处于较高水平的通胀预期持续。2008年下半年,通货膨胀率开始向下,关于通胀的担忧得到化解,货币政策变得宽松,信贷控制放宽,利率及准备金率下调。中国政府同时宣布房地产业的支持政策,调减利息税.提高多类出口产品的增值税退税。
  其中力度最大的是未来两年投资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部分已于2008年四季度先期投入。其中中央政府投入预计约1.2万亿元,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及私营部门将投资其余部分。目前尚无完整的方案细节,但这一宣布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意味着中国政府将大量投入资源以应对经济放缓,过去几年中国政府采取审慎态度保持较低的财政赤字与公共债务(仅相当于GDF的20%),财政收入逐步增长(占GDF比重从10年前的11%到2007年的21%)。该方案包括10个方面的应对措施,主要关注于基础设施建设,也涵盖了社会服务(如健康、教育、社会保障)、农村经济、增值税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发展举措,其中增值税将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转变为消费型,不再对资本性投入征收增值税,同时对出口实行零税率。
  
  (二)平衡与风险
  
  4万亿刺激方案以及其他应对政策都非常有助于抗击经济下行。如果能迅速有效地实施这些措施,将对经济的反周期运行,防止经济持续下滑起到很大支持作用。但一项经济刺激方案可以有多种设计,不同的设计方式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前景具有不同意义。为增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中国已经确立了长期目标,由过度依赖投资与出口的增长方式转向促进私人部门消费。即使这场危机结束之后,增长方式仍需要这种转变,经济刺激方案有可能向这一目标前进,也可能与之相反。如果该方案聚焦于促进特定行业的出口或者某些出现投资过热迹象的部门的产能扩张,虽然短期能加速增长,但长期来看产能过剩问题将恶化。
  另一方面,如果侧重于刺激消费与加强重点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短期内提振经济,也会使中国在实现其中期目标时处于有利位置。其他国家的经验是,提供资源给消费意愿强而不是储蓄意愿强的人,是刺激消费的主要手段。这些人通常是信贷受约束者,在低收入人群中,这种现象更为常见。
  中国的情况更复杂。即使是低收入者也有很高的储蓄意愿,由于对医疗、教育、老年收入等将来一些意外事件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覆盖,低收入人群有预防性的货币需求,会把收到的临时性现金存起来而不是用于消费。另一个更为妥当的做法则是把重点放在拓宽社会服务尤其是健康、教育及养老金等服务的渠道,改善服务质量,提升其可预知性,从而降低预防性储蓄需求、鼓励消费。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加大目前已在进行中的证券市场、公司债券市场建设力度,会减少公司对存款的需求。国有企业提高上缴政府的红利也可降低公司储蓄,同时为政府降低税收、扩大生产性支出提供支持。
  中国经济前景仍然面临风险。由于世界经济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超乎寻常的不确定性影响到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对中国经济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样,贸易伙伴采取的保护主义行为也对中国不利,尽管这种行为也减少了中国向其进口的可能,这同样也损害了它自身的经济发展。多年来,中国投资增速保持较快增长,导致某些行业可能出现产能过剩。当国外市场需求旺盛时.过剩产能转化为出口,一旦国际需求下降,就直接表现为产品过剩,价格下跌,生产厂商的资产负债表出现问题,它们的贷款人则出现不良资产。
  
  五、结论
  
  总之,无论是对世界经济还是中国经济而言,未来的一年必定是曲折的一年。2008年4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2009年经济可能进一步放缓。政府已经较早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发出积极信号表明其重振市场信心的政策意图。关注消费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刺激方案较之增加制造业产能的方案更有利于中国达成中期目标,促进增长方式向国内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转变。另外,当前的世界经济调整意味着未来的外需不再像我们近几年看到的那样可以支持出口高速增长。再平衡的方式各异,目前采取的政策可以确保这一过程平稳进行并与中国长期目标保持一致。从这种意义而言,经济下行不仅代表着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金融危机后中国的经济形式视频

相关评论:
  • 13452446243跪求:谁知道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有哪些宏观政策???
    洪启瑶会议对目前的金融危机和中国面临现状作出了整体判断。会议指出,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

  • 13452446243我国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采取了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 ...
    洪启瑶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积极财政政策主要内容如下:1、扩大政府投资和优化投资结构。200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投资总额将达4万亿,重点投入领域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

  • 13452446243金融危机中那么多的钱都去哪儿呀?
    洪启瑶10多年前,亚洲和拉美金融危机,但中国经济补足。而这一次,是美国、欧盟、日本这些巨无霸一起陷入衰退,发展中国家的速度突然被阻滞,中国自身也面临严重不足。这种状况,60年来所仅见。如何走出困境,需要全球智囊一起动脑子,而这个难度,显然是比较大的。 未来如何唤回消费者的信心?如何唤回投资者的信心?如何在某一个...

  • 1345244624398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分几个阶段,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洪启瑶那么整个经济波动的最主要的根源核动力在什么地方呢?这就要看我们最终的需求了。房地产、汽车、建设、以及出口,这四个领域的变化,都会造成一系列的波动。 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房产改革,这对房地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房地产的起动、汽车市场的起动直接影响到我们对钢铁和建材的需求。并且这些因素也会...

  • 13452446243金融危机对我们国家有哪些影响,我们应怎么办?(宏观方面)
    洪启瑶[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影响 对策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世界各国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鉴于中国经济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持有巨额外汇储备以及金融系统相对封闭,似乎中国可与这场危机绝缘。但随着成千上万的工人因出口紧缩而失业,房市持续低迷且股市信心低落时,显然中国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

  • 13452446243试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阐述2008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洪启瑶从经济角度而言,绝对不划算,不过贝发的法律顾问周杰告诉记者,作出如此抉择,基于三点考虑:第一,放弃即是自动认输,放弃了争夺市场的权利;第二,我方应诉,可以捍卫整个行业的利益。因为万一败诉,而ITC的最终裁定又对受制裁的记号笔做笼统描述,则会牵连到国内其他文具企业的出口———这并非不可能。第三个考虑,则是即便...

  • 13452446243美国经济危机对中国的金融机构有什么影响?
    洪启瑶中期而言,确实存在风险,如果中期内美国金融市场能够稳定、金融机构不再继续破产、金融市场进入整顿时期,则未来半年内,发达 国家投资在中国的各种资金有可能出现逆转回流,由此导致新兴市场国家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等。美国也会采取一些措施,使得美元对全世界其他货币汇率保持稳定。

  • 13452446243金融危机下中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评价
    洪启瑶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我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安排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

  • 13452446243中国式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
    洪启瑶中国经济正进入一个黄金时期。近五年来,中国GDP都是以10%的速度增长,而中国的贸易则以28%的速度增长。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是支付危机,而“中国式”的危机却恰恰相反。表现形式为“钱太多”。 中国“资本流动性过剩”与中国经济、出口和引资增长有关外,也与热钱的流入有很大的关系。热钱,也叫...

  • 13452446243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洪启瑶虽然美国经济形势在二季度表现优于预期,体现出了足够的韧性,但这是由于美元弱势所带来的强劲出口所致,因此,在金融风暴袭来,国内需求更趋疲弱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将继续推动“弱势美元”下的出口,给美联储预留出进一步降息的空间。虽然中长期还是看好美国经济走强和美元汇率走高,但是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