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和战国时期普遍存在的战争观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和诸侯的争霸导致战争频繁发生,我国社会进入一个动荡期。

在当时,与“游说”和“论战”相比,“武力”成为最有利的工具,谁的武力强大,谁就有最终发言权。

因此,“尚武”观念,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战争观。

本文以尚武观为中心,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观,并从历史的角度挖掘其原因。

一: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观之重信守礼

尽管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交流动辄“诉诸武力”,但是在实际交战中,“信用和礼节”依旧必不可少。

关于敌国之间的交战之道,虽然没有成文的规定,但是有四条原则是人人必须遵守的。

第一点是两国交战前,不可斩杀来使。

发动战争可以,但是,首先本国要向对方提出合理的理由,其次不能在对方国家有灾难的时候(例如闹瘟疫、内乱等) 发起战争。

交战前,发战国要派使者向受战国交代战争缘由,而受战国不可斩杀来使,否则会被其他国家和诸侯轻视。

第二条和第三条原则针对交战过程中,一是“不鼓不成列”,也就是对方的兵阵还未布好的时候,不能趁人之危攻打对方。二是激战中,如果对方有人受伤了,另一方不能继续对伤者发起攻击,只能去攻击未受伤的人。

第四条原则针对交战以后,不可追赶战败逃离之兵超过五十步。

二: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观之兵不厌诈

即使大家都遵守约定俗成的战争礼仪,但兵不厌诈并非不存在,也并不意味着双方的交战只是按部就班、简简单单地切磋兵力。

战争中最需要的不是匹夫之勇,而是“诈术”。计谋和策略,往往能让弱小的国家争占上风,能让一场战争转败为胜。

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孙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兵者, 诡道也。”这句话用在礼崩乐坏的春秋后期战争中再恰当不过。

公元前354年,魏国的大将庞涓率领大军攻打赵国。赵国势单力薄,苦战一年,兵败之际向齐国发出求助。

齐国是赵国的盟国,派田忌和孙膑调兵援助。

孙膑认为,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攻其要害”,现在魏国的大部分兵力集中在赵国境内,而魏国境内留下来的必定是老弱之兵。

此时率兵直捣魏国国都大梁,魏国大军一定会放弃攻打赵国,而回国自救。

此举一是替赵国解决了围城之忧,二是趁着齐国强大的士气一举消灭魏国的疲敝之兵,一举两得。

这场战争便是脍炙人口的“围魏救赵”。

三: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观之尚武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典型的动荡时期,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军事观念则是“尚武”观念,即用拳头说话。

刺客的出现,国君的好战,对剑的崇拜,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官位的设置等等,都体现了尚武思想。

国人对剑的崇拜,从先秦时代就开始了,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对剑有着独特的喜好,有了剑则要习武练剑,掌握剑术自然想要切磋。

另外,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教育不仅仅只学习“文”,还学习“武”,教学内容涵盖了“射、御”等,这也便给战争提供了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可能。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有些君主为了展示自己的雄心壮志与过人能力,崇尚以武力征服其他诸侯国的思想。

其次,刺客的出现,是尚武思想的另一见证,刺客的尚武精神能够让他们不图富贵、不畏强权,为知遇之士出生入死。

因此,此时期可以说从上到下都笼罩着好战的氛围。

四:尚武精神盛行原因之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是战争的根源。

战国时期,由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领主的政治权力遭到削弱,经济权力遭到破坏,使得大量的农奴被解放出来,变成了农民。

而农民比起农奴,人身要自由的多。安分的人去种地,过着相对安稳的生活,侠义的人则去当刺客,为报知遇之恩赴汤蹈火。

另外,生产力的发展使得武器逐步升级,东周时期开始出现铁剑,铁甲等等,后来被广泛用于战争。

铁质武器的使用,使得战斗杀伤力更强,战争效率更高。

因此可以判断,经济的发展使得奴隶变为自由平民,铁器的出现带来先进的武器,这两点原因为尚武思想提供了可能性,促进了尚武思想的形成。

五:尚武精神盛行原因之国家战争的需要

无论过去还是如今,一个国家想要在群雄中屹立不倒,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万万不可的。

尤其在以战争为主题的春秋战国时期,国家战争需要强大的军队,强大的军队需要先进的武器,更需要勇猛的士气,即人们普遍的好战思想。

这个时期的国君基本上都是战争的倡导者,甚至是“好战分子”。

相传楚康王认为自己最无颜面对祖先的一件事是,即位五年来国家没有发生过战事。

秦国人在选举君主的时候也是选勇猛好战的人。

齐国对武力的崇尚更甚,驾车的两个人经常在道路上相互碰撞,大打出手,这种现象屡见不鲜,难以制止。

齐桓公、齐景公在即位后,也大量征求四海之内的勇士,共同治理国家。

由此可见,由于国家战争的需要,从上到下的尚武之风盛行。

六:尚武精神盛行原因之古风的遗留

崇尚武力,不仅仅局限于春秋战国时期。

实际上,在远古时期,人们对武力的使用和崇拜就已经初见端倪。

古老的部落中会有自己的图腾,中国人至今喜欢的红色,就是古代图腾的一种,它象征着强大、勇猛、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一些部落甚至有喝敌人鲜血的习俗。

在与大自然和敌对部落的对抗中,武力是保护人们的法宝之一。

经过漫长的历史,茹毛饮血的武力时代慢慢进化为浓重的习武风气,并且在先秦时期 逐渐转为一种社会风尚,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尚武观念奠定了基础。

七:结论

谁拥有强大的武力,谁就掌握了话语权。

春秋战国时期的尚武观念不仅仅体现在频繁的战争上,也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

战争的存在,使得春秋战国时期政权更迭速度快,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进步。




春秋和战国时期普遍存在的战争观视频

相关评论:
  • 13413575373春秋和战国时期普遍存在的战争观
    包薇逃经过漫长的历史,茹毛饮血的武力时代慢慢进化为浓重的习武风气,并且在先秦时期 逐渐转为一种社会风尚,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尚武观念奠定了基础。 七:结论 谁拥有强大的武力,谁就掌握了话语权。 春秋战国时期的尚武观念不仅仅体现在频繁的战争上,也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 战争的存在,使得春秋战国时期政权更...

  • 13413575373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有哪些
    包薇逃春秋时期有繻葛之战、长勺之战、泓水之战、商密之战、鸡父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济水之战、即墨之战、于阏之战、陉城之战、番吾之战 。其中长平之战发生过2次

  • 13413575373春秋和战国时期普遍存在的战争观
    包薇逃其次,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观认可兵不厌诈的原则。即使遵循礼仪,战争中的欺诈手段也是允许的。例如,著名的围魏救赵之战,孙膑利用欺诈手段,迫使魏军撤退,从而帮助赵国解围。第三,春秋战国时期普遍存在尚武思想。这种思想体现在对剑的崇拜,军事教育,以及君主的好战行为等方面。尚武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普...

  • 13413575373春秋战国时期有什么著名的战争
    包薇逃柏举之战(吴国破楚,楚国第一次被人攻破都城。还有兵圣的精彩表演。意义重大)艾陵之战(吴国和齐国的战争,这为吴国衰弱,越国崛起,田氏代齐打下了基础。还有纵横家的鼻祖子贡的表演。意义重大。)春秋时候各国的战争非常多,根本无法统计。这上面的战争都是有重大意义和历史影响的战争。战国时期 马陵...

  • 13413575373春秋战国、楚汉之争以及三国时期都有哪些著名战争
    包薇逃春秋战国:1. 齐鲁长勺之战:齐国败了。其实这是一场小规模的战争,政治影响也不大,只是因为一位霸主败给了一个百姓曹刿才名垂青史,其中有句话很有名“肉食者鄙”,就是当官的都他的妈是混蛋。2. 鞌(an)之战:齐国对晋国,晋国胜。这是一场自齐桓公死后齐国霸权失手后的夺回权力行动,可惜...

  • 13413575373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战争?
    包薇逃即墨之战发生于前284年至前279年,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军攻打齐国即墨城的一场攻防战争。齐国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即墨之战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齐国虽然凭借此仗复国,但是其实力已江河日下。而燕国亦因此仗由兴盛转为衰弱。前284年,燕国...

  • 13413575373春秋战国时期的五次大战
    包薇逃由大国争霸的春秋时代进入七雄并立的战国时代(公元前 475至前 221年)是战争促进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春秋末年呈现晋、楚、齐、越对峙局面,各国正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新兴地主阶级夺权、兼并斗争空前激烈。晋在变革中解体,最后形成“三家分晋”,魏、赵、韩变成三个独立的封建政权。齐国被新兴地主阶级代表田氏所代...

  • 13413575373春秋战国时期的有哪些著名的战役?
    包薇逃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历史上战争爆发次数相当密集的一个时代。一、邯郸之战 公元259年,战国后期,赵国联合魏、楚军在赵都邯郸大败秦军。长平之战以赵国惨败为结局,赵孝成王一度许割六城与秦议和。但是赵国利用战争间隙,重新结好齐、楚、魏等国...

  • 13413575373春秋战国时期波及国家最多的战争是哪个啊??
    包薇逃1涉及到国家最多的战争莫过于春秋时期的晋楚争霸战争,这场战争几乎涉及到了春秋时期所有的主要国家,涉及晋国六代国君(文,襄,灵,厉,悼,平)涉及时间长达百年,出现了数次大规模战役(主要战役有城濮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并称晋楚三大战役。并夹杂着晋与秦,齐两国数次大规模战役)2周...

  • 13413575373春秋战国时期频繁战争导致的结果有哪些?
    包薇逃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虽然也给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它符合人民群众强烈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的意愿,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统一战争的性质。春秋战国时期频繁战争导致的结果:1.对于结束分裂割据状态,实现区域统一有积极作用;2.对于阻止夷狄等游牧民族的入侵,保护华夏进步文化,增强各族间的融合有...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