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绅作《古风二首》,读了这些诗句后,你会怎样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和社会贡献?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悯农》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悯农》二首的释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
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原诗:
《悯农二首》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
1、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2、粟:泛指谷类。
3、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4、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5、犹:仍然。
6、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7、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作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扩展资料: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
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
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
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
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李绅 (唐代宰相、诗人)

《悯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绅。其全文古诗如下:
  第一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前言】
  唐代诗人李绅所写。《悯农二首》,题一作《古风二首》,是中唐诗人李绅年轻时所作的五言古诗。 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流传甚广。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ūn), 国内采用简化字后,飧字用的很少,後才改为餐了。餐飧:昼饭为餐,晚饭为飧。
  【翻译】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赏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第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悯:怜悯、同情。
  2粟:(sù)谷子,脱壳以后北方叫小米。
  3犹:仍然。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5闲田:无用,不耕种的田。
  【翻译】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
  【赏析】
  诗的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悯农》(一)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事物,不浪费。

《悯农》(二)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生活十分艰苦 苛捐杂税严重 即使尽心尽力依旧无法吃饱穿暖
社会贡献 促进农业发展 ,但是这样的时代也促进不了多少

个人观点


唐代诗人李绅作《古风二首》,读了这些诗句后,你会怎样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和社会贡献?视频

相关评论:
  • 1766939903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什么古诗
    诸郑露是《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原文:《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作者】李绅 【朝代】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

  • 17669399037锄禾日当午出自哪首诗?作者是?整首诗是?
    诸郑露这句诗出自唐代李绅的《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

  • 17669399037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诸郑露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作者] 李绅 [朝代] 唐代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标签: 农民 组诗 忧国忧民 诗 人物 其他 《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

  • 17669399037“锄禾日当午”这诗的名字和作者是什么?
    诸郑露“锄禾日当午”出自唐代李绅的《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译文是: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唐代李绅的《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译文:春天...

  • 17669399037唐代诗人李绅作《古风二首》(又名 《悯农二首》)。其一为:“春种一粒...
    诸郑露农民没有土地,是 被剥削阶级,所受压迫非常严重。残 酷的土地兼并会使大量的小农破产。 ②由于农民是劳动者,进行了生产方 式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和革新,并且创 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生产 力不断向前发展,所以是中国古代物 质文明的创造者。对于中国社会的发 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 17669399037李绅《古风二首╱悯农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诸郑露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古风二首\/悯农二首创作背景 根据 唐代 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诗词作品: 古风二首╱悯农二首 诗词作者...

  • 17669399037汗滴禾下土的全诗名字 锄禾日当午全诗及翻译
    诸郑露“汗滴禾下土”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五言古诗,全诗的名字是《悯农二首》,别称是《古风二首》。《悯农二首》通过描绘农民的生存状态,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汗滴禾下土的出处 “汗滴禾下土”出自《悯农二首·其二》,全诗如下:锄禾日当午...

  • 17669399037唐代诗人李绅作《古风二首》,读了这些诗句后,你会怎样理解古代农民的...
    诸郑露《悯农》(一)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

  • 17669399037运用对比手法的诗句
    诸郑露1、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古风二首》作者:李绅 【唐代】译句: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作者:杜甫 【唐代】译句:贵族人家里飘出酒肉的香味,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3...

  • 17669399037唐代诗人李绅的诗
    诸郑露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过钟陵(余长庆三年除江西观察使,奉诏不之任)[唐]李绅 龙沙江尾抱钟陵,水郭村桥晚景澄。江对楚山千里月,郭连渔浦万家灯。省抛双旆辞荣宠,遽落丹霄起...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