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有没有描写特大旱灾,或者其他自然灾害之前征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古代诗词有没有描写特大旱灾,或者其他自然灾害之前征兆的句子?~

轻肥-白居易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1、古诗词中关于地震的描述: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中就有关于山崩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描写:“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把电闪雷鸣、百川沸腾、山崩地裂、高山变成深谷、深谷变成高山的巨大变化,描述得淋漓尽致,把百姓不得安宁、灾难不断的情景,说得十分详细。诗中“胡憯莫惩”,句中“憯”是副词,作“乃”、:“竟”讲,是说灾难不能禁止的意思。《十月之交》中还记述了日食、月食的情况。诗人用天文异象,用自然灾害等等不寻常的现象,来描述社会动荡,表达人民对于统治阶级的不满和愤慨。这些不寻常的诗歌记录,也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可贵的天文记录(世界上历史最早的日食记录,)和地震记录。
2、古诗词中关于风灾的描述:
“九年夏四月,天诫若言语。烈风驾地震,狞雷驱猛雨。夜于正殿阶,拔去千年树。”
这是唐杜牧《李甘诗》中的几句。说的是唐文宗李昂大和九年夏四月,发生了一次灾害。狂风呼啸,雷霆万钧,暴雨如注,地动山摇,屋摧树倒,一片恐怖景象。
杜牧接着说道:“吾君不省觉,二凶日威武”。他认为地震是对于君王的告诫(“天戒若言语”)。但是君王还不警醒,仍然相信两个奸臣(郑注和李训),使他们为非作歹,祸害百姓。
杜牧此诗写的是他与李甘(字和鼎)一起受奸臣(郑注和李训)的迫害,但是后来形势变化,化险为夷,“二凶”被废。(原诗很长,不再引录)
杜牧这首诗说到的这次自然灾害,有时间(大和九年夏四月,公元835年),有灾害事件的描述,千年古树都能拔起,这风起码也有十级以上。暴风引起的似乎是地动山摇,和地震差不多。像这样的灾害,损失还能小吗?作者虽然没有描写损失情况,但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出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
杜牧为我们留下了一次唐代官场斗争的历史记录,也为我们留下了一次自然灾害的历史记录。

3、古诗词中异常天气的描述:
现在,我们十分关注天气情况,对于异常天气十分敏感。而对于气候变暖的报到更是非常关注。其实,异常天气,各个时代都有,不是一遇到异常天气就说是气候变暖或气候变冷造成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读唐诗,元稹的一首诗是说天气反常的,录下给大家看看,诗名为《酬乐天叹穷愁见寄》,诗曰:
病煎愁绪转纷纷,百里何由说向君。
老去心情随日减,远来书信隔年闻。
三冬有电连春雨,九月无霜尽火云。
并与巴南终岁热,四时谁道各平分。
诗中除去说了久病愁烦,无处诉说,心绪日减外,诗的后半部就是说的气候反常。你看,巴南地区(即现在的四川南部)终岁炎热,,四时也不分明,九月份还火云遮天,没有霜降;三冬之际还雷电交加,雨水不断。这种天气异常,又影响了诗人的情绪。所以写信给老友说说。
元稹所说的情况,在那时,恐怕没有人会说是气候变暖造成的吧?

4、古诗词中关于水患描述:
千百年来水患与干旱都是历朝历代的农民所最关心的事,由于古时社会发展的局限,科学水平较低,人们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稍有水患干旱就会造成农业减产,严重的就会绝收,再加上官吏暴政,弄得人们家庭破产,妻离子散。
唐诗人白居易有首诗《大水》就是写水患的,全诗曰:
浔阳郊郭间,大水岁一至。闾阎半飘荡,城堞多倾坠。
苍茫生海色,渺漫连空翠。风卷白波翻,日煎红浪沸。
工商彻屋去,牛马登山避。况当率税时,颇害农桑事。
独有佣舟子,鼓枻生意气。不知万人灾,自觅锥刀利。
吾无奈尔何,尔非久得志。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平地。
白居易当时在浔阳为官,他看到了大水的危害,但是他只想到损害农桑,影响了税收,只看到了舟夫借渡船发财,而没有看到农民的因绝收而造成的困境。
唐诗人高适也有一首诗《东平路中遇大水》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古代诗词有没有描写特大旱灾,或者其他自然灾害之前征视频

相关评论:
  • 172372069522023年将还会遇特大旱灾?老农说今年“十牛耕田”,年景如何
    甄狠饱答:相信大家都知道,自从过年后,我国南北地区降雨明显减少,特别对于南方地区,连日的干旱已经让今年的水稻延迟插秧,这不仅让人想到去年下半年,因为缺水,不仅稻田浇灌出现困难,甚至村民吃水都要精打细算,如今又出现这种情况,2023年将还会再遇特大旱灾?老农说今年是“十牛耕田”,年景如何?我国自古就是...

  • 17237206952一场奇灾,老百姓称两百年未见,为何一下子造成一千多万人死亡?_百度知 ...
    甄狠饱答:造成如此大的伤亡,主要有两个原因。第1个原因就是自然的天然因素,这是不可抗拒的,而第2个因素就是人为因素。当时由于清朝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非常严重,让灾情进一步扩大化。这场旱灾是在光绪帝刚登上皇位的时候发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旱情也越来越严重。甚至当时有出现百姓太过饥饿而导致吃人的情况...

  • 17237206952清朝的“丁戊奇荒”流民千里,为什么没有流民起义?
    甄狠饱答:从李鸿章到军机处,至太后,都深感“防止灾民流动”的紧迫性,也因此不惜血本地加大各地的赈灾力度,各地严防死守,就连没受灾地区,也设立是“粥厂”,层层堵截,灾民“就地留养”。江南地区的富绅也纷纷解囊,救济灾民,江苏巡抚吴元即带头捐款。清代末年这场特大旱灾,是历史上的一场大劫难!当时...

  • 17237206952历史上漳州有旱灾吗?如果有的话灾情有多大?
    甄狠饱答:2002年漳州特大旱灾 2001年秋季至2002年5月,福建省漳州市持续干旱少雨,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其主要特点:一是降雨稀少,旱情持续时间长。自2001年9月21日至2002年5月10日全市累计降雨量只有68.9~278.8mm,比有气象历史记录以来旱情最严重的1962年秋至1963年春大旱还少5~7成,...

  • 17237206952白居易的简介
    甄狠饱答: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30]创作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30]作品风格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31]作品一览《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

  • 17237206952旱涝是什么意思和旱灾有区别吗?
    甄狠饱答:旱灾特指由于长时间缺乏降水或者降雨量明显偏少,导致土地干旱、水源减少、农田作物歉收、牲畜饮水困难等一系列不利影响的自然灾害。旱灾对农业、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有着重大的负面影响。洪涝则指的是大量降雨或者河流湖泊等水域水位上升,引发的洪水灾害。洪涝可能导致城市内涝、农田浸泡、农作物受损、房屋...

  • 17237206952古代一般只有发生特大事故或者战争才会迁徙,历史上大迁徙都有哪些
    甄狠饱答:按照一般的说法,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过三次大规模从北向南的人口迁徙浪潮。第一次被称为“衣冠南渡”。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迁入内地,与汉族混杂而居,到西晋末年北方大乱,北方的汉族先后南下,迁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据史学家考证,当时迁居到南方的中原人有70 多万;第二次发生在公元8世纪的安...

  • 17237206952苏轼的诗歌与书法研究
    甄狠饱答:在风翔被人民称为“苏贤能”,在密救过旱灾,在徐州救过水灾,在杭州修西湖、建医院,惠州修桥梁,在儋州建医院、学校,尽力为民办实事,所到之处均有极好的政声。苦难铸就了苏轼伟大的人格。三.苏轼的诗词 说起苏轼不说其诗词就像到了杭州没去看西湖一样。(一).苏轼的诗文 苏轼的文学创作,以...

  • 17237206952范成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诗人范成大简介
    甄狠饱答:南宋诗人描写中原的诗大多是出于想象,而范成大却亲临其境,所以感触格外深刻,描写格外真切,在当时的爱国主题诗歌中独树一帜。 范成大退隐石湖的十年中,写了许多田园诗,其中以《四时田园杂兴》最为著名。这组诗共60首七言绝句,每12首为一组,分咏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的田园生活。在古代诗歌史上,田园诗...

  • 17237206952云南旱灾还有没有简洁一点的介绍?
    甄狠饱答: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时间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云南民众在取水点取水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地的干旱,始于去年末,至今仍在持续。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广西西北部已达特大干旱等级,其中楚雄市尤为严重,20余万农村人口缺水。严...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