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有没有说“不守五戒能否往生”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
华严五教章卷一有‘分教开宗’之说,即将宗教二字分开解释,一般以宗为主观的、个人的主义信念;教则有客观教说之意。又一宗之教旨,亦称宗教。此外,或以宗为无言之教,以教为有言之宗;或以宗为宗门,教为教门。

扩展资料:宗教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多种功能:
(一)宗教之原始功能,在灭除苦恼不安,获得希望与安心,主要系感情方面之功用。
(二)在善恶意志方面,宗教力量有助于匡正世道人心,确立伦理道德,乃至于发动社会反省、调整舆论风潮等积极之价值。
(三)与‘科学’之关系,科学与宗教之间界限分明、不能互相取代,存在牢固的依存性。很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从宗教中获得启迪,从而推动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宗教

  按我的话来说啊,中国的本土宗教就一个-道教。
  我国古代先民认为万物有灵,进而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图腾的崇拜,灵魂的崇拜,祖先的崇拜,慢慢发展到祖先与天神合一,成为至上神的雏形。鬼神崇拜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已存在。先民们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岳,皆视为有神主宰,因而产生敬畏感,乃对之顶礼膜拜。那时先民们除认为万物有灵而产生自然崇拜外,还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因而又产生了对鬼神的崇拜。各种丧葬礼仪和祭鬼、驱鬼仪式随之逐渐形成。《竹书纪年》中载:“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
  后世道教所以成为多神教,即源于古代之鬼神崇拜;后世道教做斋醮法事,亦与古人鬼神祭祀礼仪和礼制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崇拜神灵就要举行祭祀活动,而祭祀活动离不开“礼乐文明”,礼乐文明随着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逐渐由上层走向民间,被后来的民间方士和巫觋所继承,道教成立后,演变为道教的斋醮科仪。所以说,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明有相当的一部分被道教保存下来。道教实际上是礼乐文明的继承者。神仙信仰亦可上溯到我国远古原始社会时期。其证据之一便是《山海经》。该经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神话及宗教信仰,其内容相当丰富和系统。它为道教仙学的远源提供了依据。《山海经》中,提出了长生信仰;提出了神仙与羽士之存在;描述了神仙天都;记载了祭祀的祀礼及奇异的方术。
  在远古原始社会时代,已有人开始学仙。史载轩辕黄帝“且战且学仙”, “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后修道成功,于鼎湖白日乘龙升天。
  到了战国时期,神仙信仰已经相当广泛。这是,出现了许多记载神仙传说的著作,书中载有不少关于仙人、仙境、仙药等传说的文字。如《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的描写:“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风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它,如《列子》书中的《汤问篇》、《黄帝篇》、《周穆王》,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等都将仙境描画的美妙而神秘,其仙人亦被描绘成外生死、极虚静 、不为物累、超脱自在,能腾云飞行的神奇人物。汉代的《淮南子》、《史记》中亦有类似描述。
  伴随神仙之说的出现,寻求仙境、仙人,传布成仙之方的方士便出现了。他们将神仙学说及方术与邹衍(战国时期著名方士)的阴阳五行学说柔和起来形成了方仙道,主要流行于燕齐的上层社会,其法形解销化,依托鬼神,企望长生成仙。从战国(前2 75—前221)中后期到汉武帝(刘彻,前140—前87)时,在方士(亦称神仙家)们与帝王将相之鼓动下,掀起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入海求不死药事件。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派方士到海上三神山寻求神仙及不死药,其规模越来越大。那时最著名的方士有宋毋忌、正伯侨、邹衍、徐福、卢生、李少君等人。我国独有的神仙信仰沿袭而下,到东汉中、晚期为道教所继承,成为道教信仰的核心内容。
  汉武帝后,方仙道逐渐与黄老学结合向黄老道演变。 东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陵于蜀郡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了正一盟威道。
  相传唐代初年,有个叫吉善行的人,再羊角删遇见一位须发皓白,骑着白马的老人。老人对他说:转告大唐天子,如今治国有方,只要再长安城东建一座安化宫,内设道像,就能永保社稷,天下太平。说罢腾空而去。不久,老人再次显灵,声称:我是无上神仙,姓李,号老君,是当今皇帝的祖先。从此,李唐皇室自称是老子李耳的后裔,尊老子为“圣祖”。显然,这段神话是唐皇室自己编造的,目的是为李唐政权增添一道神圣的光环。后来宋朝皇帝也仿效唐朝做法,虚构一位姓赵祖先赵玄郎,奉为道教尊神,尊为“圣祖”。由于唐、宋皇室的尊崇,宫观大兴,信徒日增,道教的发展到达极盛。

  这可比佛教,基督早的多了。。。我记得佛教是汉朝传入中国的吧。。
  那些外攘夷教,可没道教起源的早。。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变得崇洋媚外了,好面子,拿出个XXX教来。。你信哪个教我管不着,但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能忘本。道教不求你信什么,只求你修心养性。。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多么和谐。。

南无阿弥陀佛!楼主您好!

您所说的往生可是指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是,楼主可以参考《观无量寿经》下三品往生人都是什么样的人?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为十方众生所建,十方众生不分善恶,通通包括。而净土法门也是三根普被,顿利全收。没有因为罪业深重到不能往生的人,只有不信愿念佛不愿往生的人和没有法缘遇到净土法门尚不知往生的人。能持五戒当然更好,但是作为学佛人本份而持戒,不是往生之资粮。不能说“不守五戒念佛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以“成人之法”障碍“成佛之法”。

弥陀经说:“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

一、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 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 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慈心不杀:有慈悲心,不杀害一切众生。
在家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出家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三皈:皈依佛(从迷惑颠倒回头,依靠自性觉)、皈依法(从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回过头来,要依靠自性的正知正见)、皈依僧(从一切染污回过头来,依自性的清净心)。
众戒:众多的戒条,最重要的是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是出家人,就改为不淫欲。
菩提心:不但自己要觉悟,还要帮助众生觉悟。
深信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读诵大乘:读诵大乘经典。
劝进行者:要劝别人学佛,帮助别人精进。

弥陀净土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的地方,哪有不受持五戒的

五戒十善是保人身不堕落的基本方法,善法的根本

去恶道也可以叫往生,不守五戒不会妨碍往生恶道

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第二十九愿:愿十方无数世界诸天人民,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十声念我名号,必遂来生,惟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是愿,终不作佛。(五逆者,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依末学来看,没有说不守五戒不能往生。但是守五戒会更好。

五戒,只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说一下道理你自己琢磨:
杀生,是让我生慈悲心,比方说你没事看着小动物很可爱你去虐待的话,听说过虐猫的吧,那种人是不可能往生的。。。心中恶心是不行的。这个就是这个作用。
不偷盗,是让我们戒除贪心啊。你有一个贪字的话,那你不可能往生。就是这个作用。
淫,是恶之首啊。人一但和这个字勾上就会生一切恶心,你自己觉得呢。。。
不妄语,你想想天天胡说八道,一句真话没有,那种人哪有善心在啊。一听就知道是恶 人啊。。。利益所趋才说假话,这也是贪心。
饮酒,喝点酒后无德。什么事都做。大街上看谁都不顺眼,学佛是让自己明心见性,这到好天天喝的昏天昏地的,那怎么可能明心见性呢。。。

不过话说回来,,,以上我说的都极端的例子,你平时吃点肉,这不算是杀生,不是什么大过错啊。善意的谎言人总是要说的。不能因为自己不说假话而伤人那是造孽啊。酒可以不喝。起码不能喝醉,不能贪酒啊。。

五戒全是针对,我们的三心,欲望等来订下来的。不是前人无聊,觉得戒着好玩弄的啊。全有针对性。所以我只能用一位李大师傅的一句话,“持戒很重要”


经中有没有说“不守五戒能否往生”视频

相关评论:
  • 17150552308经中有没有说“不守五戒能否往生”
    巴胜哑不能说“不守五戒念佛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以“成人之法”障碍“成佛之法”。

  • 17150552308念佛没有断五戒,没有断淫欲,能够往生吗?
    巴胜哑可以带业往生.但这绝对不能成为可以"不守五戒不断邪淫"的理由,你自己的把握有多么大?自己知道吗?能把握自己吗?这些都是未知数啊.要明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的道理,平时不好好修行,惯性使然,临命终时必然障碍重重,极其危险,善念难提,一念偏差,人天无门,西方无望,可怕至极!

  • 17150552308不持五戒读佛经有用吗?如果不持五戒,有空就读一遍佛经,死后能去三善...
    巴胜哑不持戒,就好像不守法律,你能说是一个好人吗。比如,杀戒,不杀生,有什么不能受?受五戒之前,要先皈依三宝。之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受五戒,也可以不受,那是可以随意的。诵经可以开智慧。但是,能否不落三恶道,这就看你如何行佛法了。佛法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这些道理,你如果真实的领悟,...

  • 17150552308持五戒就能有五神通,佛经有提到吗
    巴胜哑佛经没有说持五戒就会有神通,但许多佛经都讲修行证果,无非就是三无漏学:戒、定、慧。戒,在佛法修行中,顶顶重要。由戒能生定,由定能生慧。一步步修行,得四禅八定,神通就自然现前了。祖师说,正法时代,戒律成就;末法时代,念佛成就。现在末法时代,还是多多念佛,求生到阿弥陀佛座下去学神...

  • 171505523082019-08-08持五戒得人身,佛经依据
    巴胜哑持五戒得人身,佛经依据 === 《佛说业报差别经》云:“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人趣报。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邪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绮语。六者不两舌。七者不恶口。八者不贪。九者不嗔。十者不邪见。于十善业。缺漏不全。以是十业。得人趣报。” 《佛说恒水经》云:“持五...

  • 17150552308佛教说受五戒才得人身那为什么现实咁多不受五戒的那得来的人身_百度知 ...
    巴胜哑佛教中讲,五戒十善,能保不失人身。意思是说,想下辈子再投生人间,应该持五戒,修十善。如果做杀盗淫妄,下辈子就没有做人的机会,就投生三恶道去了。今生投生为人,上辈子有几种可能的情况:上辈子在人间修五戒十善;上辈子在三恶道受苦期满,业报受尽,犹如刑满释放,此生才投生人间;上辈子在...

  • 17150552308持五戒死后能不能脱离恶道
    巴胜哑《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九·梵行品第八之五》:波罗倷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佛十大弟子之一) ,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子。不堕恶道经典 大藏经第937部,乾隆大藏经第781部 《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此陀罗尼经。

  • 17150552308佛经有没有从不持五戒到持五戒有人生转变的故事例子?
    巴胜哑不然的话,那就往相反的方向走,所以说做事少规矩,这个标准比较高嗯,比较严格,你自律比较好,那肯定会改善很多东西,会改变很多事儿,就说有很简单的实力,就是自律特别好的人,她身体是非常健康,但凡是守规矩,那就不容易犯各种毛病,这是最直接的一个证据 ...

  • 17150552308不守五戒有罪吗?
    巴胜哑如果一个不信佛的人犯了杀盗淫,他还是一样有罪。为什么佛为我们制定了五戒?就是因为佛知道我们众生常犯杀盗淫,所以才制定了五戒。谨记,守五戒不是为了束缚我们,而是为了帮助我们,帮助我们不再犯错。阿弥陀佛!末学 口琴王 合十

  • 17150552308在佛像前发愿守五戒没有做到,请问可以忏悔吗?怎么忏悔?
    巴胜哑知道做错了叫做“忏”,永不再犯这类错叫做“悔”。真正的忏悔,就是不再犯这类错。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