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不发达阶段的原因。急。拜托拜托。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拜托 高一地理考试题 各位朋友帮帮忙阿~

31反气旋,晴朗
东北风
丁温差较大。受冷锋影响,气温变化大;受暖锋影响,变化较小
33长城站,3个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强调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其实际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的收入水平,即指本期收入,收入的绝对水平和按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因此,扩大消费须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如城市居民每隔两年一次的加工资.但如何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却始终没有切实的措施,这是我国总消费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消费以相对收入为函数。相对别人——示范效应,向高消费看齐。我国称之“攀比效应”。相对自己过去——习惯效应,收入水平变化后消费有滞后性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消费与生命周期有关,与财产收入有关。如下式:
C=aWR+bYL………….WR为财产收入;a为财产收入的消费倾向;YL为劳动收入,实为个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或不同年龄的收入;b为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表明消费取决于财产收入和个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劳动收入。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消费以持久收入为函数。C=bYp……………Yp为持久收入,如下式:Ypt=θYt+(1—θ)Yt-1……………Ypt为现期持久收入,Yt为现期收入,Yt-1为上期收入,θ为加权数。表明,现期持久收入等于现期收入与前期收入的加权平均数。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消费政策
所谓扩大内需政策,就是在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拓宽国际市场.培育消费热点,以拉动经济的增长.简言之,就是通过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必须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正确的消费政策.

一、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扩大消费的政策,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1、就业形势依然严重,城镇居民收入逐步提高
扩大就业是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的根本性措施,是拉动城镇居民消费的重要前提。2002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江总书记他指出,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2003年两会期间,国家新一届领导人为了缓解就业问题,提出了今年新增800万就业岗位的目标,并且出台了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鼓励服务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税收优惠政策。各地政府也因地制宜,出台了一些相关配套措施,来解决此问题。然而,
由于中国已经开始进入重化工业时代,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相对滞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明显下降,导致我国城镇失业率急剧上升,今年上半年已经达到4.2%。据有关部门对59个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分析表明,目前每个求职者面临的岗位是0.65个,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相对促进就业而言,政府在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方面所采取的其他措施效果更为明显,除了连续两次大幅度给公务员增加工资之外,有关部门还多次上调了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在企业经济效益长时期没有明显提高、中央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这些措施的出台对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统计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5年的4283元上升至2002年7703元,增长了近八成。2003上半年,全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达到了4301元,同比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
2、农民收入增势缓慢
增加农民收入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开拓农村市场的基础。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上届和本届政府都作出了不懈努力。主要措施包括:实行粮食保护价政策稳定农民收入大头,增大农田水利、改造农村电网等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引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切实保护农民务工合法权益,做好被征地农民补偿和就业安置工作等。
应当说,这些措施起得了一些实效。以税费改革试点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 31 个省(区、市) 6.8 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 2002
年农民的税费负担人均为 78.7 元,比上年减少 12.5 元,下降 13.7%,税费负担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 3.2%
。由于税费负担下降,直接拉动农民收入增长 0.5 个百分点。
然而,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日益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的一项测算,如果将城镇居民享受的各项福利考虑进去,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大概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五分之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当前农业的生产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然而,深层次的原因却在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滞后。从国际经验看,轻纺工业高速发展时期是吸纳农村人口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但当年,我国轻纺工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之时,政府却在“离土不离乡”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大搞乡镇企业,错过了城市发展的大好时机。由于农村始终保持了巨大的人口规模,使得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无法形成,最终导致农村经济发展与工业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断层,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
3、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减少低收入阶层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是促进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两个确保工作高度重视,重点加大了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中央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财政补贴由1998年的96亿元上升至2002年的1362亿元,年均增长了94.1%;我国全部城镇和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由1998年的184.1万人上升至2002年的2060万人,平均每年新增469万人。然而,由于我国社保体系建立时间较晚,历史上欠帐较多。到去年年底,全国也还只有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内蒙古、辽宁、黑龙江、重庆、贵州、海南等14个省区市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多数省区市的社保基金都还存在着资金缺口。与此同时,这些年来经济发展中结构失衡现象明显,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失业和贫困人口有增无减,也成为社保体系建立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障碍。
从目前的情况,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非常艰巨。统计表明,2002年末,农村贫困人口高达2820万人。要让如此规模巨大的农村人口实现脱贫,我们就必须在农村建立相关的保障体系,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农村扶贫担保基金和扶贫贴息基金等。
4、整顿市场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效
历史上,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秩序较为混乱,假冒伪劣泛滥,坑蒙拐骗猖獗,商业欺诈横行,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抑制人们的消费意愿和企业的投资意愿。2001年4月开始,国务院先后统一部署了联合打假、整顿文化市场、严厉打击传销、整顿建筑市场、强化税收征管、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加油站专项整治、旅游市场打假打非等8个专项斗争。2002年,中央又部署开展了整治集贸市场和加油站经营秩序、旅游市场打假打非等3个专项,并取得初步成效。2003年4月14日至15日,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在京召开。2003年会议具体部署了当年六项工作重点。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市场秩序有所改善。
但是,总体上看,目前已经取得的成果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当前,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依然突出,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任务仍很艰巨。今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还需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指导思想,一边开展专项整治,一边根据整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建章立制,通过完善制度和机制、加强法制建设,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逐步消除以往工作中出现的“反复抓,抓反复”等现象。
5、消费信贷政策作用明显
目前,城市居民消费已开始向住房、汽车等更高级的消费升级,而这次消费升级与80年代的老三大件、新三大件的升级相比,级差要大得多,因而积累期也要长得多,于是就出现了市场需求断层的现象。从国际经验看,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发展消费信贷。
我国的消费信贷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在1997年,我国消费信贷总规模还不到200亿,到2001年年底则已达到6990亿元,增长了约40倍。至2003年一季度末,我国消费信贷余额已经超过了1万亿。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8909亿元,个人汽车贷款余额为1350亿元,助学贷款余额为55.9亿元。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层次的提升,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地推出个人消费贷款新品种,先后开办了个人质押贷款、汽车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个人小额短期信用贷款、助学贷款等多个业务品种,满足了客户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毫无疑问,消费信贷对促进汽车和房地产业市场的活跃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为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尽管如此,如果与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发现,我国消费信贷实际上仍然还存在着较大发展空间。目前,西方国家消费信贷在整个信贷额度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20%~40%之间,个别甚至高达60%,而我国的比重大约只为10%。

不过,受一些因素影响,我国消费信贷发展过程中也开始酝酿着一些潜在风险,比如,房地产的发展就过分地依赖了银行资金的支持。今后,我们在继续大力推进消费信贷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对此加以适当防范。
从上述对各主要消费政策的评估结果看,
历史上的政策失误和不到位是消费低迷的重要成因。从目前情况看,在政策措施的持续作用下,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已经开始出现启动迹象,住房、汽车、旅游、通讯等相关的消费热点正在形成之中,但消费要形成一个全国性高潮还有待时日。要看到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将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城市家庭主要进入10000至100000元的购买阶段,而农村家庭则要进入1000至10000元的购买阶段。前者主要是从普通耐用消费品向住房、汽车和信息产品等大宗和高档耐用消费品以及教育、旅游、文化娱乐等个人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档次提升,而后者则是从生活必需品向中低档耐用消费品的方向发展。从当前的情况看,城镇居民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入新的消费升级准备阶段,还难以形成全局性的扩张。特别是随着消费升级层次的提升,大宗耐用消费品的档次也越来越高,购买力积累和消费等待的过程也就更长。如住房消费、私人汽车消费,都需要一定时间的收入积累。比较而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则需要一个相对较低的收入门槛。这就凸现了提高农民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现实意义。
二、当前在扩大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体制障碍
1、在扩大消费方面现存的三大问题
(1)消费率偏低,消费需求拉动经济的作用亟待增强。
据有关资料,与国外相比,我国最终消费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偏低,“八五”、“九五”时期平均消费率分别为58.7%、59.4%,最近10年平均只有59%多一点,而世界平均消费率已超过78%。尽管各国具体情况不同,也存在一些统计差异,但总的看,我国消费率还是偏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2)消费需求增势缓慢,与投资增长出现背离
回顾过去,在1998和1999两年,投资和消费增速尚且基本持平,直到2000年,当时的投资和消费增幅之差也只有0.5个百分点。此后,两者差距逐渐拉大,到2002年高达7.3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投资增长处于12年来的最高点,而消费增长则为3年来的最低点。从支出法角度看,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几乎完全依靠投资“单轮驱动”了。
(3)在消费总量不足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存在失衡问题。
目前,我国城乡、地区和不同收入者之间的消费水平差距还在不断扩大。一方面是越来越少的人占据了越来越多的资产,却没有多少消费欲望;另一方面是农村、西部地区和城乡低收入者状况始终没能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整个消费需求增长。据统计,农村居民消费额占社会消费总额的比例长期以来保持下降趋势,“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时期分别为64%、58.7%、50.6%和47.8%。近年来,城乡消费差距仍然较大。2000年、2001年,农村人口分别为城镇人口的1.76倍和1.65倍,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则只分别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47.5%、32.8%。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不仅比较低,而且呈相对下降趋势。即使同为城镇居民,不同收入层次的消费差距也在扩大。
2、在扩大消费方面现存三大体制障碍
除了前面提到经济结构和政策方面的制约因素之外,影响当前我国消费增长的还有一些体制方面的障碍。
(1)收入分配体制不合理,消费呈现“以点带面”的发展格局。
这些年来,尽管从增长速度看,我国的消费增长波动幅度不大。然而,从结构上看,却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与80年代由老三大件、新三大件带起的全社会性消费热潮相比,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消费热潮只有由少数人所推动。在这种格局下,城镇中低收入阶层介入很少,而农民则几乎与之绝缘。
上述消费格局之所以出现,原因在于收入分配体制的不合理,导致贫富日趋分化严重:一些私营企业主一方面获得巨额利润,另一方面却又不承担正常纳税义务,更不给员工交纳各种社会保险;一些上市公司老总在企业长期亏损的情况下,自己给自己发高薪,成了“穷庙中的富方丈”;一些政府官员将权力与资本互连一体,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巨额收入;一些垄断型企业,利用自己在卖方市场中所处的有利地位,随意调价获取暴利…。与此同时,农民利益和城镇弱群体利益却始终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相反,他们利益受到无端侵害的事件却时有发生。有人因此戏称,当前的消费是“精英阶层的消费”。对大多数人而言,尽管有巨大的消费需求,但受收入制约,却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短缺经济时期,国家为防止需求膨胀而出台的一些抑制消费的政策措施至今没有得到清理。
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社会总供给长期小于总需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消费需求尤其是社会集团购买力的政策。现在,尽管消费的形势已经发生了逆转,商品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消费的主体已经从集团转向了个人,但在各种因素尤其是有关部门利益的影响下,这些过时了的政策依然挥之不去。拿轿车来说,在短缺时代,轿车要花外汇进口,因而为控制集团购买,推出了占车价10%的车辆购置附加费和3%—8%的消费税。如今轿车产量飙升,个人购车又占轿车销售的半壁江山,这些老政策无疑在个人消费者面前筑起了一道高高的门槛。再看住房,北京市房价平均每平方米高达6375元,这一“天价”直逼纽约、东京。其原因在于,房价构成中40%是政府的地价税费,而且是将70年地价一次性打入。其他的(如超计划用电增加收费、空调增容费等)直接限制个人消费需求的老政策也依然被保持下来。这一切对有关商品(尤其是商品房)的消费及其行业的健康发展都造成了相当不利的影响。
(3)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目前我国还存在部分行政垄断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了消费。
从成因上看,市场垄断分两种:一是竞争式垄断,二是行政式垄断。前者主要是依靠竞争实力在市场中占据了较大份额之后才形成垄断,在其形成过程中对消费的发展往往会起到较大推动作用。后者不是依靠市场竞争,而是依靠行政手段排斥其他行业进入者获得的垄断地位,不论是在其形成过程中,还是形成之后,给消费发展带来的都是负面影响。目前,我国的垄断主要是行政性垄断,如电信业、自来水公司、热力公司、煤气公司、电力公司、民用航空、铁路运输、公共交通等,这些行业所取得的垄断地位,一不依靠技术创新,二不依靠资本投入。他们往往既是生产经营者,又是该行业的行业管理者,提供给市场的是恶劣的服务、过高的价格、低下的效率,给消费者带来的则是极大的伤害。比如,电信部门一直以3分钟作为市话计次收费单位,这与按秒收费相比,每年在全国用户头上多收了一个不小的数字。然而,面对社会各界对这种不合理收费的抨击,居于垄断地位的电信部门却可以始终按兵不动。

  第一,人均GDP水平在世界上排在很低的位次上,我国仍然属于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1998年,按汇率法计算,人均GDP750美元,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3%,在低收入国家之列(低收入国家标准为人均GDP低于760美元),排在世界第149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GDP3220美元,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l.9%,在中低收入国家之列(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为人均4080美元),排在世界第129位。这一水平与印度尼西亚(人均GDP的汇率值为680美元,购买力平价值为2790美元)和玻利维亚(人均GDP的汇率值为1000美元,购买力平价值为2820美元)比较接近。
  第二,社会物质财富远不够丰富,尚需要大量创造。人均能源消耗当量和人均电力消耗量可以集中反映社会财富的丰裕程度,也可以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1996年我国人均石油消耗当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人均1684千克)的53.6%,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均5346千克)的16.9%;人均电力消耗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人均2027千瓦时)的33.9%,高收入国家(人均8121千瓦时)的8.5%。
  第三,产业结构层次低,结构升级任务繁重。从三次产业的构成来看,1998年第一产业比重为1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仅为对%,低于世界平均30个百分点。从制造业内部结构来看,消费品制造业的份额为3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资本品制造业的份额为32.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资本品制造业多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消费品制造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一般都具有发达的资本品制造业,且其比重明显高于消费品制造业的比重。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则刚好相反。如1997年,在发达国家中,美国资本品制造业的比重为48%,消费品制造业的比重为29%,前者比后者高19个百分点;日本资本品制造业的比重为50.3%,消费品制造业的比重为24.l%,前者比后者高26.2个百分点;而在发展中国家中,巴西(1995年)资本品制造业的比重为29.l%,消费品制造业的比重为32.8%,前者比后者低3.7个百分点;印度尼西亚资本品制造业的比重为22.8%,消费品制造业的比重为51.8%,前者比后者低29个百分点。通过比较可见,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状况与发展中国家接近,而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
  第四,一半左右的劳动者在初级产业就业,劳动力需要大规模转移。在发达经济中,初级产业就业份额一般都低于10%,1998年美国为3.l%,日本为5.4%,而1997年中国为48.7%,与印度尼西亚水平(45.7%)相当。这说明,我国大部分居民依赖来自于初级产业的收入生活。
  从三次产业就业比重来看,我国也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近。1998年我国基础设施、服务业和其他部门就业份额之和为37.5%,高于孟加拉国的水平(29.2%),与泰国的水平相近(3.6%),但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如印度尼西亚(43.0%)、埃及(5l.5%)、哥伦比亚(79.3%)、巴西(62.4%)等;更低于多数发达国家的水平,如美国(81.1%)、日本(72.9%)。
  第五,居民消费结构层次低,消费结构需要升级。人们通常用恩格尔系数(居民食物消费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例)来判断消费结构层次的高低,恩格尔系数越小,消费结构的层次越高;反之亦然。1998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44%,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53.4%,整体上我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当在44%与53.4%之间,处于很低的层次上,与人均GDP小于或等于1000美元(PPP)的国家组别相当。在这个组别,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平均为48%。有人认为,由于城镇居民享受福利住房消费,按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测算的居民消费结构低估了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比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比重。但实际上,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这种低估或高估的程度已经很小。
  第六,尚有3400万农民和数以百万计的城镇居民处于绝对贫困状态,收入分配关系有待改善。在同一种社会制度下,经济越发达,人均GDP水平越高,收入越均等。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普遍得到增长,但是,不同阶层的居民并没有平等地享受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繁荣。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居民的收人分配越来越不均等。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基尼系数由1984年的0.30上升到1989年的0.35,并进而上升到1995年的0.415。另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9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24,1997年是0.425,1998年是0.456。另外,目前我国尚有3400万农村居民没有摆脱贫困,城市贫困阶层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必须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消除绝对贫困,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第七,人口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任务艰巨。1997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只有3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尚未达到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42%),低于高收入国家78%的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
  第八,成人文盲率高,教育普及任务重。1995年,我国男性成人文盲率为10%,女性为27%,比较接近于中低收入国家的水平(男性为12%,女性为27%),普及教育、消除文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第九,劳动资本比低,生产要素质量需要提高。1995年,我国劳动资本比仅为每个劳动者2200美元,不及美国人均115600美元的1/50,欧盟人均144200美元的1/60,日本人均281900美元的1/120,甚至低于印度尼西亚(人均4600美元)和菲律宾(人均对孤美元)的水平。不断增加资本积累,并用以装备劳动者,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第十,贸易结构不发达,国际竞争能力需要大力提高。国际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将发生由以出口劳动密集产品为主、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向以出口资本密集产品和服务产品为主、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目前,在我国的出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高,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机械及运输设备)的比重较低;在进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高。这说明我国的贸易结构仍处于不发达阶段。
  另外,从产业的贸易依存度来看,我国的贸易结构也处于不发达阶段。一般说来,贸易结构越发达,资本密集型产品越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反之亦然。目前,由于加工贸易已占我国对外贸易的较大比重(1998年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56.9%),总量层次上的贸易结构难以反映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我们认为一般贸易进口结构和一般贸易出口结构能更好地反映贸易结构的发达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高低。1995年,在我国的一般贸易进口中,依存度居前5位的是仪器仪表(18.6%),其他交通设备(12.9%),电子通讯设备(占12.0%),机械(l0.8%)和汽车(9.6%)。在一般贸易出口中,依存度居前5位的是服装(14.2%),纺织业(13.4%),炼焦煤气(13.3%),木材加工和家具(11.5%)和皮革制品(11.3%)。这种资本密集型产业进口依存度较大出口依存度较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依存度较大进口依存度较低的格局表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能力较强,资本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能力较弱。改善贸易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任务艰巨。

  表面上是消费需求不足 ,实际上是很多消费没有得到满足,特别是中下层。君不见,近年来,开荒种地的日益增多,我在江苏省会南京,在城郊等管理不严的地方,居民自发的将荒地改造为菜地,甚至将江堤都开垦了出来(此事有报纸报道);我的家乡淮阴,早在90年代中期居民就在开垦荒地种菜(正是当地工人大批待岗的时候)。为什么会这样?难道他们愿意这样吗?开始时,只是一两个,还觉得丑,都是城里人了还种地,后来大家都这样,也觉得无所谓了,谁愿意会和人民币过不去呢?一年下来可以省不少钱呢!!!收入减少了,只好想办法降低支出了,因此造成需求不足的现象。
  国家宣布GDP增加了7-8%,宏观形势很好,但大多数老百姓并没有感受到,觉得日子过得还是很艰难,微观形势不好。这其中的差别又说明了什么呢?
  这主要是由于经济表面上增长了,但国民财富并没有增加。人民群众的感受是真实的。
  一个国家拥有的资源(包括人力和物力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快速增长。支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某一时期内拥有的资源总量,资源多,经济发展快,人民生活水平高。若资源总量不足以支持经济发展,或者进口资源加以补充,或者放慢发展速度。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从改革开放到90年代中期,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较快,这主要是以以前积累的资源投入而产生的结果(各项资源的进口量都较少,还有部分出口);90年代中期以后,以前积累的资源基本消耗完毕,所开发的资源又不足,开始进口资源(特别是石油),进口的量有限制,资源总量不足以继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此时国家又大力鼓励出口,又有大量的资源(主要是人力、土地、能源、资本资源)用于出口,又减少了国内人民消费的资源总量。资源不仅进口不足,而且又随着商品的出口减少,我国所拥有的资源总量没有增加,可能还有所减少,因此人民的生活水平必然降低,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
  与我国的行为相反,美国大量进口商品,它所进口的商品中基本上是资源含量高的,石油、劳动密集型产品(人力是一种更宝贵的资源),拥有了大量资源,所以它的人民生活水平高。日本则在这一方面显得愚钝,限制进口,人为地减少了日本对世界资源的利用,日本国民所拥有的资源量大大低于美国,其国民生活水平低于美国也就不足为奇了。
  前些年有一本书叫《谁来养活中国》,引起了国内的很大反响,许多学者发言,摆事实,拿数据,说明中国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实际上,这本书讲的是对的。它表面上讲的是粮食问题,实际上指出了供中国人民生活的资源问题(粮食问题自己可能加以解决,但是矿物、石油等国内不足的资源怎么解决),在这一方面才是引起西方国家关注的中心。不仅我国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就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按照现在的标准,对资源的需求量也是不可想象的,即使将地球所有的资源都给中国使用也还不足,那其他国家该怎么办?人家担心的是这一点。现在中国政府的政策转向内部,扩大内需,开发自己的资源(开发大西北),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对外部的资源需求量减少,暂时缓解了这一担心。但实际上这一政策是有局限性的,国内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要想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必须大力利用外部资源(石油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这是政府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我国政府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近3000亿美元),表面上是一笔庞大的财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有多种因素会使它缩水(近来美元贬值就是一例),只有拥有和控制了的资源才是真正的财富(见帖子“什么是财富?与大家讨论”)。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虽然很快,但我国社会所拥有的资源总量却没有相应地提高,社会财富也没有相应地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没有相应地改善。
  建议我国政府应该将目光不要紧盯在外汇储备(虚假的财富)上,而要将精力放在如何拥有和控制更多的国外资源上(这才是真正的财富),才能真正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发展中国家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的,指的是那些尚未跨进现代高度技术社会门槛的国家。联合国191个成员国中,发达国家不过三四十个,其余150个左右都是发展中国家。全球60亿人口中,发达国家人口占10亿,发展中国家占了50亿。而在全球社会财富占有方面,发达国家占了百分之七八十,发展中国家只占有百分之二十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很大成就,但是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相比,人均收入还处于较低水平。中国人均GDP排名,排在一百位之后。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中低收入国家为799至2990美元。中国人均收入刚刚超过1000美元,处于中低收入国家的低端水平,是一个刚刚进入中低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离发达国家还差得很远。 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也是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标。根据世界银行的评估,中国幅员辽阔,环境问题也很严重,面临着“最严重的环境挑战”,“中国一些主要城市的空气和水污染程度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中国部分地区居民的居住条件也相当落后。部分沿海地区先富起来并不能掩盖中西部地区仍然贫穷落后的现实。
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将需要国际多双边援助机构的帮助;中国作为受援国,其发展水平离可以“毕业”还差得很远。

最基本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
因为中国底子薄,不可能30年改革开放就改超发达国家,况且中国经济有其自身弱点,导致无法充分竞争,阻碍了发展,当然这个是优缺点共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且看我们伟大的党怎样对付这个时代吧。

同学,你真funny


分析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不发达阶段的原因。急。拜托拜托。视频

相关评论:
  • 15346998090分析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不发达阶段的原因。急。拜托拜托。
    滕泪炕第八,贸易结构不发达,国际竞争能力需提升。我国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口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贸易结构有待优化,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第九,资源需求压力大,对外依赖程度较高。我国资源总量有限,随着经济发展,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对外依赖程度较高,需要合理利用外部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 15346998090分析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不发达阶段的原因。急。拜托拜托。
    滕泪炕这说明我国的贸易结构仍处于不发达阶段。 另外,从产业的贸易依存度来看,我国的贸易结构也处于不发达阶段。一般说来,贸易结构越发达,资本密集型产品越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反之亦然。目前,由于加工贸易已占我国对外贸易的较大比重(1998年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56.9%),总量层次上的贸易结构难以反映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我...

  • 15346998090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哪些问题?
    滕泪炕一些新兴经济体增速也有所放缓,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仍居高不下,很多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超常规财政刺激政策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我国的周边环境还很不稳定,存在诸多威胁。这些因素对中国经济必将产生许多外部压力,包括经济和政治等方面。 其次,内部体制出现障碍。中国能够快速发展到现在,依靠的主要发展模式是以吸引...

  • 15346998090怎样看待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滕泪炕4. 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5. 为了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努力和奋斗。6. 在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我国正...

  • 15346998090中国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
    滕泪炕中国不是发达国家的原因是我国虽然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完全达不到发达国家标准,总体而言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是指那些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人民生活水准较高的国家,大都处于后工业化时代,服务业为主要产业。中国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中国是全球第二大...

  • 15346998090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滕泪炕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 15346998090现在我国的经济形势是什么
    滕泪炕若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作后盾,发展重工业无异于空中楼阁。而证据表明,中国目前的经济基础无法支撑重工业的大发展。 1.中国的“三农”问题依然严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农业的发展与发达进度直接关系到工业化的进程。毛泽东在50年前的《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就指出:“……...

  • 15346998090如何看待当前我国总体经济社会形势
    滕泪炕一、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合理区间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与发达经济体增速变化轨迹相比,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2014年我国GDP增长7.4%,今年一季度增长7%。与过去多年的两位数增长速度相比,尽管我国经济增速在“换挡”,但无论从国际横向比较还是从历史纵向上看,7.4%或7%的增速都不算...

  • 15346998090中国现在是不是发达国家了?
    滕泪炕在中国部分科技公司,“996”已成为“潜规则”,指每天早9点一直工作到晚9点,每周工作6天,这种现象已引起众多吐槽,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在这些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经济“大而不强”、科技创新能力尚不足的诸多无奈。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庞大,但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贸易规模巨大,但贸易结构较差...

  • 15346998090中国各项发展领先世界,为什么还不算发达国家?
    滕泪炕而且我国工业化发展尚且刚刚进入,各方面的发展水平还处于适应和调整阶段,因此也不具备发达国家的要求。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其实对于很多人而言是比较陌生的,它是联合国用来衡量各个国家在教育、生活、寿命等方面的多维度综合性指数,其中少了经济方面的考量,更加偏重于人文领域。按照联合国在2018年...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