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著名诗人顾城,为何会选择自杀?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诗人顾城为什么要杀妻和自杀~

按照顾城在自己的遗作《英儿》一书的内容,人们猜测顾城最后的疯狂是因为一个追逐利益的女人伤害了他,导致他的崩溃。这个女人在顾城的书中被称为“英儿”,真名李英,曾经是《诗刊》社的编辑,笔名麦琪,在顾城死后,明确表示,反对顾城在遗作中给她贴上的标签。
顾城悲剧的深层原因是他的极端个人主义。作为一个人来说,顾城的人生态度像他的诗歌一样极具特征,简单归纳一下就是:极端自私的自我中心,极端愚昧的大男子主义,极端空想的自由主义,极端幼稚的幻想世界。顾城就是一个各种极端事物共生的矛盾体,有时候像个天真的孩子,有时候像个疯狂的暴君。

扩展资料:
“非正常死亡”落在诗人身上,往往比落在常人身上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无论是死于决斗场的普希金,因飞机失事“吻火”而亡的徐志摩,还是把头枕在冰凉铁轨上的海子,大抵如此。
但好像从没有一个诗人像顾城那样,他的“诗人之死”竟带有了“罪与罚”的宿命意味。今年是顾城去世10周年,他走了,留下了那么多诗篇与故事,继续感动着我们。顾城的死亡意识,死亡情结是异常浓重的。当他觉得用来抗击死亡的爱,不能“远离即将来临的黑夜”时,就把自己当“一穗大麦”奉献给死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顾城

对于顾城杀妻自尽,到到底应该看作诗人用后现代手法创作的“行为艺术”还是毫无疑问只是一场由其精心策划的血腥谋杀?也许,只有深入到诗人灵魂深处才能得到答案。遗憾的是,活着的人不能完全体会自杀者的心理状态,如同生者不能真正理解死亡一样。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自杀者心理状态的文章,其中写道:“想自杀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认为谁也理解不了自己,谁也帮助不了自己……但实际上,想自杀的人心情很矛盾,想死的同时渴望获得帮助。”文章将自杀者心理状态特征分为矛盾心态、偏差认知、冲动行为、关系失调和死亡概念模糊五种类型。顾城自杀前的心理状态无疑比较接近前四种,而以矛盾心态和偏差认知最为突出。矛盾心态表现为自杀者认为死亡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顾城在失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两个女人后,对于生的意义和价值已经产生深刻怀疑。一般情况下,年轻人很容易在爱情受到打击后便全面否定人生,于是出现了忧郁的人大多是涉世未深的青年而非饱经沧桑的老者,而后者通常表现出的心态要么是迟暮已近的安详、平静,要么是返老还童似的天真。然而人们却毫不怀疑这些鹤发童颜的老人也曾经历过已深具忧郁气质的青年们同样的爱情挫折。他们已经走过这段人生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超脱”出来了。而诗人因其独有的敏感细腻且脆弱的心灵很容易在爱情遭受挫折以后陷入彻底的虚无和绝望。于是,死亡以从未有过的巨大魅力吸引着顾城,诗人渴望以此解脱;偏差认知的定义是:“企图自杀者的知觉因情绪影响而变得歪曲,表现为‘绝对化’或‘概念化’或两者交替。”诗人在发现妻子谢烨与陈X私通后,固执的认定谢烨与陈X一定盼着他自杀,而杀妻自尽则是摆脱这种困境的唯一办法。诗人临死前的病态心理集中显露出偏差认知的种种迹象。 作家李锐在论及顾城之死时认为“顾城可以说是典型的自恋型精神撒娇者”,作者在《精神撒娇者的病历分析》一文中指出:顾城生前的行为包括杀妻自尽都说明诗人的精神撒娇症状十分明显。而且表现为自恋倾向。自恋必然伴随着自私,甚至是极端自私。“顾城极有天赋,这天赋在他那儿先是变成了诗,渐渐的,膨胀成一种自我神话。”这种“自我神话”具体反映在顾城身上便是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以诗人特有的浪漫气质和桀骜不逊的天性屏弃道德的束缚和压制,将生活艺术化、诗化,从而实现诗人心目中完美的人生。这种精神特点在顾城的感情生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诗人将情人英儿接到威赫克岛,再叫妻子“让贤”,由两个痴男怨女在岛上翻云覆雨,末了,还“渴望爱慕他的两个女子也互相爱慕”。诗人的一生始终追求着某种理想化生活,而在现实残酷地打碎他的梦境时,诗人已别无选择了。由自恋引起的精神撒娇进而造成的生活和价值体系的混乱。顾城的悲剧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是个多么有天赋却脆弱得不堪一击的诗人。 现代哲学之父尼采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指控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精神根源。包括他的哲学后裔海德格尔对纳粹及其发动的法西斯战争始终持肯定态度,并且战后一直拒绝忏悔。中国的周作人当年不也成了“汉奸”、“卖国贼”吗。对于这些思想泰斗的行为,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批判是无力的,唯一的解释也许只是在他们灵魂深处当世俗的道德原则与终极意义上的审美原则发生冲突时,他们非凡的灵魂其实选择了后者。唯意志论的尼采崇尚暴力审美观。其过于理想化、审美化的思想与过于迷狂的“超人意志”确是迎合了后来的法西斯独裁分子们。同样可以理解的是,顾城杀妻自尽也许是对诗化和理想化生活的守卫或是对尼采精神的追随(恰巧,诗人生活创作的黄金年代正直尼采走红中国大陆)?恐怕绝大多数人无法接受这一观点。然而,却不能排除此种可能性。对于诗人来说,注重精神和审美本身甚于世俗道德是有可能的,形而上的追寻是诗人共同的特征。 站在二十一世纪的门槛上,回首十几年前那场诗人自杀热,不禁让人感慨万千:海子卧轨自杀,骆一禾遂然病逝,戈麦溺水而亡直至九三年顾城杀妻自尽。这是中国诗坛最灰暗的时期。一切关于生命真谛的理解顷刻间被彻底颠覆了,人们在惶恐和徘徊中艰难行进。那段岁月已长久的融入历史长河里,留给后来者凭吊和追思。

也许上天真的是公平的,在上天赋予天才们诸多常人难以企及的才华的同时,也带给了他们许多平常普通人所没有的烦恼。纵观古今中外的天才们,自杀率之高,令人瞠目结舌。许多艺术家、文人、天才都对于自杀“情有独钟”,自由浪漫的三毛,荷兰的天才画家梵·高,以及魂断新西兰的朦胧诗派代表诗人顾城,都是死于自杀。

作为上个世纪末我国著名的朦胧派诗人,顾城自杀时正值英年,其诗歌作品更是被译成多国文字流传世界,那么,年轻的顾城为何最终会选择自杀这条路呢?

顾城和妻子

第一:顾城的母亲说,顾城幼年时从窗口倒栽着摔了出去,脑袋受到了重伤,自幼就有精神失控的行为。顾城在小的时候,就会因为和妈妈吵嘴把杯子推翻;在他17岁的那年,因为找工作四处碰壁,出现了第一次自杀行为,后来,他又自杀过很多次,所幸都未成功。

在外人看来,顾城之所以会自杀,就是他精神错乱所导致的结果,例如,他追到妻子谢烨家中向她求婚时,顾城就被谢烨的母亲视为精神病,甚至带他去精神病院看过病。在顾城自杀以前,他在自己的绝笔书稿中写下了“生的平凡,死的奇怪”这样的句子,在给友人的信中,又莫名其妙地写下了他们夫妻二人以及儿子的生日、血型,以上这些并不正常的行为,未尝不是顾城精神失控发作的前兆。

顾城

第二:顾城之所以会选择自杀,也因为他和谢烨两人的感情出现了危机。据说顾城在自杀的前一年9月前往德国讲学时,当地一位德籍华侨开始对他的妻子谢烨展开疯狂追求,对于此事,夫妻二人曾一度闹得不可开交,两人甚至分居过一段时间。在顾城自杀前夕,他与妻子因离婚,还有回北京的事情发生了激烈争吵,原本就性格孤僻、暴戾无常的顾城,最终向妻子举起了自己手中的斧头,他在击毙谢烨后,自己又在一棵大树上自缢身亡。感情矛盾和本就存在的精神障碍,最终酿成了这场悲剧。

顾城

第三:顾城自杀身亡是由于政治与性格因素所导致的。出生于1956年的顾城,虽然在诗歌上造诣颇高,可是,他却只有小学学历,他没有感受过鲜花与童话,可是,他却用自己的诗歌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并且将追求“桃花源”视为自己终身的使命。

顾城

然而,这世间本身就没有真正的天国乐园,他和妻子逃到了新西兰的孤岛,仍然难以逃避社会思潮的纷扰与成家后的困境,现实生活给了他残酷的一巴掌,一生没有正式工作的顾城,其人格和内心世界是不完整的,他始终像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全心全意的做着自己的美梦。可是,这样虚拟的童话世界总有破灭的一天,当过程无法逃避现实社会时,他最终选择用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这一切。



顾城与妻子的感情出了问题,妻子想离开他,他挥斧把妻子杀了,然后上吊自杀。
就这么简单。

当然是因为他想自杀就自杀了。他想拥有一次自杀的经历,他有自己的想法。他要成为一个自杀的人啊!多么强烈的梦想,梦想是伟大的,梦想是让人感动的。虽然我不清楚其中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甚至导火索是什么,但是他有自杀的想法啊!有梦想的人并能实现的好让人敬佩。。。抱歉,是在下扯了。

因为顾城实在太向往那个他笔下写的春暖花开的世界,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个世界很难实现,他对这个世界有很大的失望,所以就自杀了

因为他非常的看不惯那个社会,而且他又不能做出什么改变,所以只能这样。


上世纪80年代著名诗人顾城,为何会选择自杀?视频

相关评论:
  • 13763546701诗人顾城的介绍
    咸牲怨经历过“文革”的一代青年,对著名朦胧诗人顾城(1956年9月~1993年10月)的这两句诗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是当时激动人心的思想、文学“解放”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代新诗革新的起点。在顾城冥寿50周岁的前一年,四卷本的“顾城文学系列”首卷―――《顾城文选?别...

  • 13763546701上世纪著名的朦胧诗派代表人物顾城为何会最终自杀?
    咸牲怨其次,顾城与妻子的婚姻出现危机。根据顾城与妻子的婚姻状况判断,顾城妻子早年在德国留学期间,就曾有人对她发起过疯狂的追求,并为此两人经常争吵不休。而且两人性格又很不一样顾城生性孤僻,而且也不好说话。而且顾城太太是个乐于助人的人。两个人性格上的差异,导致了婚姻中经常发生矛盾,而且双方彼此...

  • 13763546701诗人顾城为什么要杀妻子
    咸牲怨顾城和谢烨的这种关系,通常被称之为攫取者与供养者的关系,这在艺术家的婚姻中极为普遍。攫取者通常是男性,他们富有才华,于是凭借才华无限度地索取爱与关怀;供养者通常是富有奉献精神的女性,作为上世纪80年代最典型的文学女青年,谢烨仰慕天才,陪伴在侧,打点一切事务:开车,做饭,交际,把他说的话...

  • 13763546701...island(激流岛)?可以告诉我那里关于顾城的事情吗
    咸牲怨校导旅游推荐 顾城在新西兰的故居位于奥克兰附近的一个名叫Waiheke(中文名叫激流岛,或怀希基岛)。顾城故居的具体地址是: 124 Fairview Cres., Rocky Bay, Waiheke Island.顾城是上世纪80年代著名的朦胧诗人。“南舒”“北顾”的说法,反映了他的江湖地位。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奥克兰激流岛...

  • 13763546701顾城经典的诗是哪几首?
    咸牲怨顾城经典的诗有:1、《远和近》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2、《避免》你不愿意种花 你说 我不愿看它一点点凋落 是的 为了避免结束 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3、《雨行》云 灰灰的 再也洗不干净 我们打开雨伞 索性涂黑了天空 在缓缓飘动的夜里 有两对双星 似乎没有...

  • 13763546701顾城的生平
    咸牲怨顾城的诗歌创作进入高峰期是在20世纪80年代。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深受读者喜爱。他善于运用意象和隐喻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知。例如,他的诗作《一代人》中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名句。这一时期,顾城也结识了...

  • 13763546701顾城的一些介绍
    咸牲怨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顾城的作品集(4张)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经历过“文革”的一代青年,对著名朦胧诗人顾城(1956年9月~1993年10月)的这两句诗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

  • 13763546701顾城简介
    咸牲怨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顾城的作品集(4张)“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经历过“文革”的一代青年,对著名朦胧诗人顾城(1956年9月~1993年10月)的这两句诗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是...

  • 13763546701顾城的《一代人》赏析
    咸牲怨诗歌整体的意象呈现方式与人们日常经验中它们的呈现方式相悖。这主要集中在眼睛的意象上。在茫茫的黑暗里,眼睛是唯一的明灯。在人们的经验中,眼睛始终是透明的象征。然而,诗中的眼睛却是“黑色的眼睛”。这是诗人心中的感受,也是诗人的深刻反思。这感受是撕心裂肺的创痛,是一种日积月累的沉淀。这...

  • 13763546701顾城的人生经历?
    咸牲怨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顾城的作品集(4张)“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经历过“文革”的一代青年,对著名朦胧诗人顾城(1956年9月~1993年10月)的这两句诗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是...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