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的人生经历?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顾城的生平和代表作~

更多图片(17张)

分享百科名片:

顾城,朦胧诗主要 代表人物,顾城被 称为当代的唯灵浪 漫主义诗人,早期 的诗歌有孩子般的 纯稚风格、梦幻情 绪,用直觉和印象 式的语句来咏唱童 话般的少年生活。 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 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 国新诗的经典名句。后期隐居激流岛 ,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 婚变杀死妻子谢烨后自杀。留下大量 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作品译 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 种文字。

中文名: 顾城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56年9月 逝世日期: 1993年10月8日 职业: 诗人 主要成就: 朦胧诗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黑眼睛》《英子》《白 昼的月亮》

简介

顾城,男,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12 岁时辍学养猪。

“文革”前即开始写诗。1973年开始学画, 次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木工。1977年重新 开始写作。并成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诗 人。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 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 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 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 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 。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重访欧美并 创作。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 作。1993 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 。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

创作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 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 《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 》《北岛、顾城诗选》《顾城的诗》《顾 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 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 》。另与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人 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顾城的诗》。 诗集《白昼的月亮》。

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 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 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 离。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 ,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 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 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 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 生的忧伤。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 明。”经历过“文革”的一代青年,对著名朦 胧诗人顾城(1956年9月~1993年10月) 的这两句诗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兴起于20 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是当 时激动人心的思想、文学“解放”潮流的重 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代新诗革新的 起点。在顾城冥寿50周岁的前一年,四卷 本的“顾城文学系列”首卷――《顾城文选· 别有天地》近日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顾城1962年开始写诗,1987年5月应邀赴 德国参加明斯特“国际诗歌节”,随后开始 周游西欧和北欧诸国,后定居新西兰,19 93年10月8日,他与妻子谢烨双双死在新 西兰激流岛上。

据此次“顾城文学系列”策划人刘曦强介绍 ,此套四卷本将延续至明年9月出完,整 套文选由“顾城之城”网站站主江晓敏和顾 城胞姐顾乡联合编选并注释。总计 150多 万字的散文体作品,囊括了顾城旅居海外 的1992年至1993年这一创作高峰期的作 品,有望展示一个全面而立体的顾城。

“顾城之城”站主江晓敏是浙江温岭一所中 学的高三语文老师,她于1993年阅读了诗 集《海篮》开始接触顾城的诗,“1994年 读《诗探索》上面顾城的朋友文昕写的《 最后的顾城》,读到顾城铸脚印那个段落 的那一刻,我就深深地喜欢上顾城了。后 来读了几乎能搜集到的顾城的所有资料。”

顾城早期的《生命幻想曲》《分别的海》 和后期的《颂歌世界?是树木游泳的力量 》都让江晓敏特别喜欢。她用“真”概括了 顾城为人的最大特点,“自然纯净”则是她 心目中顾城诗歌的最大特点,“他的诗不是 做出来的,而是从心间流出来的。读他的 诗时,你忘掉了自己是人,你一会儿是瓢 虫,一会儿是河流,一会儿又是石头,这 是另一层面上的‘自然’”。为了“让更多的人 知道顾城,分享顾城优美的诗句”,江晓敏 于1999年创办了“顾城之城”网站。

然而,也有不少当年的诗友,如今却不愿 再重新“面对顾城”。

“关于他的事儿,我不想发表任何意见”, 一位当年颇有影响力的朦胧派诗人以此拒 绝受访。另一位当年和未出国前的顾城“有 过比较多的交往”的诗人,则宣称正忙着写 一部文化散文书稿而无暇评说旧友。

“朦胧诗”阵地《今天》的编辑徐晓在今年 年初出版的著作《半生为人》中,对北岛 、芒克等诗人有浓墨重彩的回忆,但谈起 顾城却没有太多的印象,“当时编他的诗主 要是北岛,我也只是在公开场合见过他几 次而已。”

多数诗友的不愿置评,或许有众多不同的 复杂原因。但顾城真的就是这样给人一种“ 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的感觉。

姐姐顾乡比顾城大两岁两个月零三天,顾 城在她印象中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爱凑热闹 ”。顾城不到一岁时就会走路,“他那时干 得最多的事,是走到离地不高的大穿衣镜 前,对着镜子看自己”。上了幼儿园的顾城 还是“不爱凑热闹”,每次顾乡去接他时,“ 也就不在玩闹一起的孩子群中找他,他热 衷躲在一边看树或者看蚂蚁。”

顾乡回忆,从小博览群书的顾城,一次为 了安慰受欺负的同学居然给人家讲起了《 三国演义》的故事,并得到了“故事”的雅 号。但同学们围拢着想听他讲时,“还是不 容易听到他讲故事,因为他不习惯被围在 中间”。“但是他又是想讲的,也很想有人 听。”

在渴望与外界交流和退回内心的“心理拉锯 ”中,顾城只好寻求姐姐当他“一个人的听 众”,姐姐没空听时,“无奈之下他就进了 别的屋子,隔着床一个人对着墙讲起来”。

及至“文革”的风浪裹挟一切,顾城还是“独 自在烈日下、在落叶中、在寒风里走,在 古城墙上拾一枚旧币,在荒草中间找蚂蚱 、蜣螂”,“高音喇叭、滚滚人流、漫天传 单,对他如无一般。他嘲笑我(顾乡), 痛恨我,不许我去参加集体、社会活动, 认定那些事情都很无聊,而我的同学都很 庸俗。”

这个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的顾城, 给人印象最深的、最常见的装束,是戴一 顶高高的帽子。1992年6月在荷兰演讲时 是这样,1992年12月在德国演讲时也是这 样。一顶高高的帽子,在诗人的国度里, 又何尝不是一顶想像中的王冠呢?他又何 尝不是他自己的“王”呢?顾城后来和妻子 谢烨在新西兰激流岛上养鸡种菜的生活也 颇有独立王国、自给自足的意味。

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眼里,“顾城是 个比较胆小的人,不是一个爱说话的人, 是一个比较退却、喜欢‘坐在后面’的人。” 崔卫平教授肯定顾城在朦胧诗派中“贡献是 相当大的”,但对“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进行了质疑―――“声 称环境黑暗而自己光明这种表述是一个任 性的表达。一个人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上阴 影的存在、不自警是可怕的”,“在观照社 会时,也要反思自己”。

《今天》杂志的重要成员刘自立,对“白话 是否能写诗”表示了根本性的质疑,因此对 “朦胧诗”的整体评价都不太高,他觉得, 顾城“只是其中一员,也不比别人高明。”

刘自立是在不认识顾城的时候看过顾城的 诗,“觉得他像个小孩儿在写诗,又有老小 孩儿的成熟,但不是大人写诗。”刘自立认 为,顾城的创作,一是比较注重寓意和象 征,较少考虑诗歌的音乐性;二是带有某 种童话色彩,有所谓“顽童”性格―――是对 “文革”僵硬的思维模式的反拨,但这种“反 抗”方式,是以一种孩子的方式完成的。因 此,“顽童”到最后也容易失控,这和他的 诗歌的不足、人格缺陷以及与社会沟通的 中断,都有联系。刘自立认为,顾城试图 用散文体语言赋予他的诗歌以神秘感和宗 教主义,但事实上,“寻找光明”和“相信未 来”,并不新鲜。

生平

顾城,男,北京市人,原籍上海,1956年 九月生于北京,1969年随父顾工下放山东 广北一部队农场,1974年回北京。做过搬 运工、 锯木工、借调编辑等。“文革”期间 开始诗歌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并进入 社会性作品写作阶段,1974年起于《北京 文艺》、《山东文艺》、《少年文艺》等 报刊零星发表作品。1977年起重新进入纯 净写作,在《蒲公英》小报发表诗作后在 诗歌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并成为 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单位 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2 年加入北京市作家协会,1985年加入中国 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 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 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 研究员。后加入新西兰国籍并辞职隐居激 流岛。1992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 AAD)创作年金,1993年,又获德国伯尔 创作基金,在德国写作。1993年10月8日 于新西兰所居岛因为离婚与其妻谢烨发生 冲突,谢烨受伤倒地,过程成谜,顾城随 即自杀,谢烨于其死后数小时不治。媒体 捕风捉影称“顾城用斧头杀妻”,令诗人在 死后从童话诗人被妖魔化成精神异常的杀 人恶魔,死后蒙冤。(从顾城姐姐顾乡所 做“顾城最后的十四天”中看,斧头只是偶 然在场物件,跟案件根本无关。)1993年 3月曾回国探亲,惨案发生时,值其夫妇 从德返新西兰不久。顾城留下大量诗、文 、书法、绘画等作品。著作主要有《黑眼 睛》(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英子》(1994年元月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 ,与谢烨合著)、《灵台独语》(1994年3 月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老木、阿杨编) 、《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 、《城》、《走了一万一千里路——顾城 旧体诗、寓言诗手稿集》等,部分作品被 译为英、德、法等多国文字。另有文集《 生命停止的地方,灵魂在前进》,组诗《 城》、《鬼进城》、《从自我到自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经历过“文革”的一代青年,对著名朦胧诗人顾城(1956年9月~1993年10月)的这两句诗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是当时激动人心的思想、文学“解放”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代新诗革新的起点。在顾城冥寿50周岁的前一年,四卷本的“顾城文学系列”首卷―――《顾城文选?别有天地》近日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顾城1962年开始写诗,1987年5月应邀赴德国参加明斯特“国际诗歌节”,随后开始周游西欧和北欧诸国,后定居新西兰,1993年10月8日,他与妻子谢烨双双死在新西兰激流岛上。
  据此次“顾城文学系列”策划人刘曦强介绍,此套四卷本将延续至明年9月出完,整套文选由“顾城之城”网站站主江晓敏和顾城胞姐顾乡联合编选并注释。总计 150多万字的散文体作品,囊括了顾城旅居海外的1992年至1993年这一创作高峰期的作品,有望展示一个全面而立体的顾城。
  “顾城之城”站主江晓敏是浙江温岭一所中学的高三语文老师,她于1993年阅读了诗集《海篮》开始接触顾城的诗,“1994年读《诗探索》上面顾城的朋友文昕写的《最后的顾城》,读到顾城铸脚印那个段落的那一刻,我就深深地喜欢上顾城了。后来读了几乎能搜集到的顾城的所有资料。”
  顾城早期的《生命幻想曲》、《分别的海》和后期的《颂歌世界?是树木游泳的力量》都让江晓敏特别喜欢。她用“真”概括了顾城为人的最大特点,“自然纯净”则是她心目中顾城诗歌的最大特点,“他的诗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从心间流出来的。读他的诗时,你忘掉了自己是人,你一会儿是瓢虫,一会儿是河流,一会儿又是石头,这是另一层面上的‘自然’”。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顾城,分享顾城优美的诗句”,江晓敏于1999年创办了“顾城之城”网站。
  然而,也有不少当年的诗友,如今却不愿再重新“面对顾城”。
  “关于他的事儿,我不想发表任何意见”,一位当年颇有影响力的朦胧派诗人以此拒绝受访。另一位当年和未出国前的顾城“有过比较多的交往”的诗人,则宣称正忙着写一部文化散文书稿而无暇评说旧友。
  “朦胧诗”阵地《今天》的编辑徐晓在今年年初出版的著作《半生为人》中,对北岛、芒克等诗人有浓墨重彩的回忆,但谈起顾城却没有太多的印象,“当时编他的诗主要是北岛,我也只是在公开场合见过他几次而已。”
  多数诗友的不愿置评,或许有众多不同的复杂原因。但顾城真的就是这样给人一种“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的感觉。
  姐姐顾乡比顾城大两岁两个月零三天,顾城在她印象中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爱凑热闹”。顾城不到一岁时就会走路,“他那时干得最多的事,是走到离地不高的大穿衣镜前,对着镜子看自己”。上了幼儿园的顾城还是“不爱凑热闹”,每次顾乡去接他时,“也就不在玩闹一起的孩子群中找他,他热衷躲在一边看树或者看蚂蚁。”
  顾乡回忆,从小博览群书的顾城,一次为了安慰受欺负的同学居然给人家讲起了《三国演义》的故事,并得到了“故事”的雅号。但同学们围拢着想听他讲时,“还是不容易听到他讲故事,因为他不习惯被围在中间”。“但是他又是想讲的,也很想有人听。”
  在渴望与外界交流和退回内心的“心理拉锯”中,顾城只好寻求姐姐当他“一个人的听众”,姐姐没空听时,“无奈之下他就进了别的屋子,隔着床一个人对着墙讲起来”。
  及至“文革”的风浪裹挟一切,顾城还是“独自在烈日下、在落叶中、在寒风里走,在古城墙上拾一枚旧币,在荒草中间找蚂蚱、蜣螂”,“高音喇叭、滚滚人流、漫天传单,对他如无一般。他嘲笑我(顾乡),痛恨我,不许我去参加集体、社会活动,认定那些事情都很无聊,而我的同学都很庸俗。”
  这个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的顾城,给人印象最深的、最常见的装束,是戴一顶高高的帽子。1992年6月在荷兰演讲时是这样,1992年12月在德国演讲时也是这样。一顶高高的帽子,在诗人的国度里,又何尝不是一顶想像中的王冠呢?他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王”呢?顾城后来和妻子谢烨在新西兰激流岛上养鸡种菜的生活也颇有独立王国、自给自足的意味。
  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眼里,“顾城是个比较胆小的人,不是一个爱说话的人,是一个比较退却、喜欢‘坐在后面’的人。”崔卫平教授肯定顾城在朦胧诗派中“贡献是相当大的”,但对“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进行了质疑―――“声称环境黑暗而自己光明这种表述是一个任性的表达。一个人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上阴影的存在、不自警是可怕的”,“在观照社会时,也要反思自己”。
  《今天》杂志的重要成员刘自立,对“白话是否能写诗”表示了根本性的质疑,因此对“朦胧诗”的整体评价都不太高,他觉得,顾城“只是其中一员,也不比别人高明。”
  刘自立是在不认识顾城的时候看过顾城的诗,“觉得他像个小孩儿在写诗,又有老小孩儿的成熟,但不是大人写诗。”刘自立认为,顾城的创作,一是比较注重寓意和象征,较少考虑诗歌的音乐性;二是带有某种童话色彩,有所谓“顽童”性格―――是对“文革”僵硬的思维模式的反拨,但这种“反抗”方式,是以一种孩子的方式完成的。因此,“顽童”到最后也容易失控,这和他的诗歌的不足、人格缺陷以及与社会沟通的中断,都有联系。刘自立认为,顾城试图用散文体语言赋予他的诗歌以神秘感和宗教主义,但事实上,“寻找光明”和“相信未来”,并不新鲜。
   [编辑本段]顾城简介(2)  顾城,男,1956年生于北京。12岁时辍学放猪。“文革”中开始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木工。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并成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 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 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另与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顾城的诗》。诗集《白昼的月亮》。
  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编辑本段]关于顾城  顾城的“自毁毁人”固然残忍,虽然他完成了自我审判,是是非非都随生命的风帆远去了。他留下的悲剧是大的,我们应当予以理性的反思。顾城的杀妻然后自杀,原因众说纷芸,无外乎陷入情感矛盾纠葛中不能自拔等诸如此类。但庄周先生此刻如独立检查官跳将出来,硬是从顾城诗作中检索出一连串并非“孤证”的铁证,搞了一个顾城杀人行凶动机大曝光。也就是说顾城从25岁时(1981年)写下《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开始,就埋下了杀人的伏笔,直到1993年10月8日也就是等待了12年之后才得以实现“自毁毁人”的梦想。这真是惊人的发现,诗歌历史上的“哥得巴赫猜想”。在庄周先生的笔下,顾城若干年前传诵一时的诗作,不但今天“看起来毫不朦胧”,完全是一名凶手明显显的供词!可惜时下不兴“文字狱”,要不凭庄周先生的才智是可以大有一番作为的。现在我将庄周先生引用的“证据”用“*”标明还原原诗段落如下:
  我在希望在想但不知为什么我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时刻*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创痛*只有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让它们去寻找蝴蝶*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是一个孩子*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1981年)
  *太好了,我等待着*等待着又等待着*到了,大钟发出轰响*我要在震颤间抛出一切*去享受迸溅的愉快*我要给世界留下美丽的危险的碎片让红眼睛的上帝和老板们去慢慢打扫《有时,我真想》(1982年)你走了小时候我也在路上想过好象你会先去,按照古老的习惯我没想过那个人,因为习惯是抽象的螺纹*我只是深深憎恨,你的所有同学*她们害怕我,她们只敢在门外跺脚*我恨她们蓝色的腿弯,恨她们把你叫走*你们在树林中跳舞,我在想凶恶的计划最后,我总沾满白石灰,慢慢离开夜晚
  (《顾城诗全编》中“凶恶”为“捣乱”)《铁铃——给秋天离家的姐姐》(1983年)
  根据我粗浅的读诗经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真实地表现了那个时代下少年的失落感。“没有得到一个彩色时刻”,没有蜡笔只有手指和创痛,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也就是喜爱幻想的孩子不能在心爱的白纸上描绘“蝴蝶”般的梦想世界,只好一张张撕碎失落如单调的昔日时光,但少年依旧任性地想,明天一定是个彩色时刻。《有时,我真想》这首诗的副题是“一个异国侍者自语”,作者虚拟侍者厌倦老板的专制,在想象的对抗中打烂瓶子,让老板自己打扫的场景,抒发作者对新时代到来的“钟声”的应和与喜悦。《铁铃——给秋天离家的姐姐》是一首怀念亲人的诗,“我”回忆了童年与姐姐生活的许多细节,亲情感人,历历在目。抄录的第四节写的是姐姐和女同学在树林里玩耍而不让爱捣乱的弟弟“我”参与,“我”十分气恨她们丢下“我”,便想着拿白石灰砸她们来报复一事。作者适度采用了夸张和白描的手法。但不知庄周先生为何一眼就从诗中看出顾城包藏祸心,步步阴险透着杀气,并由此推断诗句预示着顾城自毁毁人的阴谋?
  庄周先生将“迸溅”,“凶恶”,“憎恨”,“宠坏”,“任性”,“撕碎”等一类词语简单粗暴地与顾城后期所为联系在一起,又包藏着怎样的用心,透着怎样的意气呢?
  顾城之死并不足道,但顾城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诗歌领域是有相当特殊的贡献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那个时代的声音永远不会随记忆磨灭。我不禁要问庄周先生:假如你是在1993年以前写下《齐人物论》,对顾城的评价是否还这样盖棺定论呢?

顾城,男,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12岁时辍学养猪。顾城的照片(7张)“文革”前即开始写诗。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木工。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并成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重访欧美并创作。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1]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 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的诗》《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另与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顾城的诗》。诗集《白昼的月亮》。
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顾城的作品集(4张)“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经历过“文革”的一代青年,对著名朦胧诗人顾城(1956年9月~1993年10月)的这两句诗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是当时激动人心的思想、文学“解放”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代新诗革新的起点。在顾城冥寿50周岁的前一年,四卷本的“顾城文学系列”首卷――《顾城文选·别有天地》近日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顾城1962年开始写诗,1987年5月应邀赴德国参加明斯特“国际诗歌节”,随后开始周游西欧和北欧诸国,后定居新西兰,1993年10月8日,他与妻子谢烨双双死在新西兰激流岛上。
据此次“顾城文学系列”策划人刘曦强介绍,此套四卷本将延续至明年9月出完,整套文选由“顾城之城”网站站主江晓敏和顾城胞姐顾乡联合编选并注释。总计 150多万字的散文体作品,囊括了顾城旅居海外的1992年至1993年这一创作高峰期的作品,有望展示一个全面而立体的顾城。
“顾城之城”站主江晓敏是浙江温岭一所中学的高三语文老师,她于1993年阅读了诗集《海篮》开始接触顾城的诗,“1994年读《诗探索》上面顾城的朋友文昕写的《最后的顾城》,读到顾城铸脚印那个段落的那一刻,我就深深地喜欢上顾城了。后来读了几乎能搜集到的顾城的所有资料。”
顾城早期的《生命幻想曲》《分别的海》和后期的《颂歌世界?是树木游泳的力量》都让江晓敏特别喜欢。她用“真”概括了顾城为人的最大特点,“自然纯净”则是她心目中顾城诗歌的最大特点,“他的诗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从心间流出来的。读他的诗时,你忘掉了自己是人,你一会儿是瓢虫,一会儿是河流,一会儿又是石头,这是另一层面上的‘自然’”。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顾城,分享顾城优美的诗句”,江晓敏于1999年创办了“顾城之城”网站。
然而,也有不少当年的诗友,如今却不愿再重新“面对顾城”。
“关于他的事儿,我不想发表任何意见”,一位当年颇有影响力的朦胧派诗人以此拒绝受访。另一位当年和未出国前的顾城“有过比较多的交往”的诗人,则宣称正忙着写一部文化散文书稿而无暇评说旧友。
“朦胧诗”阵地《今天》的编辑徐晓在今年年初出版的著作《半生为人》中,对北岛、芒克等诗人有浓墨重彩的回忆,但谈起顾城却没有太多的印象,“当时编他的诗主要是北岛,我也只是在公开场合见过他几次而已。”
多数诗友的不愿置评,或许有众多不同的复杂原因。但顾城真的就是这样给人一种“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的感觉。
姐姐顾乡比顾城大两岁两个月零三天,顾城在她印象中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爱凑热闹”。顾城不到一岁时就会走路,“他那时干得最多的事,是走到离地不高的大穿衣镜前,对着镜子看自己”。上了幼儿园的顾城还是“不爱凑热闹”,每次顾乡去接他时,“也就不在玩闹一起的孩子群中找他,他热衷躲在一边看树或者看蚂蚁。”
顾乡回忆,从小博览群书的顾城,一次为了安慰受欺负的同学居然给人家讲起了《三国演义》的故事,并得到了“故事”的雅号。但同学们围拢着想听他讲时,“还是不容易听到他讲故事,因为他不习惯被围在中间”。“但是他又是想讲的,也很想有人听。”
在渴望与外界交流和退回内心的“心理拉锯”中,顾城只好寻求姐姐当他“一个人的听众”,姐姐没空听时,“无奈之下他就进了别的屋子,隔着床一个人对着墙讲起来”。
及至“文革”的风浪裹挟一切,顾城还是“独自在烈日下、在落叶中、在寒风里走,在古城墙上拾一枚旧币,在荒草中间找蚂蚱、蜣螂”,“高音喇叭、滚滚人流、漫天传单,对他如无一般。他嘲笑我(顾乡),痛恨我,不许我去参加集体、社会活动,认定那些事情都很无聊,而我的同学都很庸俗。”
这个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的顾城,给人印象最深的、最常见的装束,是戴一顶高高的帽子。1992年6月在荷兰演讲时是这样,1992年12月在德国演讲时也是这样。一顶高高的帽子,在诗人的国度里,又何尝不是一顶想像中的王冠呢?他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王”呢?顾城后来和妻子谢烨在新西兰激流岛上养鸡种菜的生活也颇有独立王国、自给自足的意味。
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眼里,“顾城是个比较胆小的人,不是一个爱说话的人,是一个比较退却、喜欢‘坐在后面’的人。”崔卫平教授肯定顾城在朦胧诗派中“贡献是相当大的”,但对“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进行了质疑―――“声称环境黑暗而自己光明这种表述是一个任性的表达。一个人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上阴影的存在、不自警是可怕的”,“在观照社会时,也要反思自己”。
《今天》杂志的重要成员刘自立,对“白话是否能写诗”表示了根本性的质疑,因此对“朦胧诗”的整体评价都不太高,他觉得,顾城“只是其中一员,也不比别人高明。”
刘自立是在不认识顾城的时候看过顾城的诗,“觉得他像个小孩儿在写诗,又有老小孩儿的成熟,但不是大人写诗。”刘自立认为,顾城的创作,一是比较注重寓意和象征,较少考虑诗歌的音乐性;二是带有某种童话色彩,有所谓“顽童”性格―――是对“文革”僵硬的思维模式的反拨,但这种“反抗”方式,是以一种孩子的方式完成的。因此,“顽童”到最后也容易失控,这和他的诗歌的不足、人格缺陷以及与社会沟通的中断,都有联系。刘自立认为,顾城试图用散文体语言赋予他的诗歌以神秘感和宗教主义,但事实上,“寻找光明”和“相信未来”,并不新鲜。
编辑本段生平
顾城,男,北京市人,原籍上海,1956年九月生于北京,1969年随父顾工下放山东广北一部队农场,1974年回北京。做过搬运工、 锯木工、借调编辑等。“文革”期间开始诗歌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并进入社会性作品写作阶段,1974年起于《北京文艺》、《山东文艺》、《少年文艺》等报刊零星发表作品。1977年起重新进入纯净写作,在《蒲公英》小报发表诗作后在诗歌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并成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2年加入北京市作家协会,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加入新西兰国籍并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创作年金,1993年,又获德国伯尔创作基金,在德国写作。1993年10月8日于新西兰所居岛因为离婚与其妻谢烨发生冲突,谢烨受伤倒地,过程成谜,顾城随即自杀,谢烨于其死后数小时不治。媒体捕风捉影称“顾城用斧头杀妻”,令诗人在死后从童话诗人被妖魔化成精神异常的杀人恶魔,死后蒙冤。(从顾城姐姐顾乡所做“顾城最后的十四天”中看,斧头只是偶然在场物件,跟案件根本无关。)1993年3月曾回国探亲,惨案发生时,值其夫妇从德返新西兰不久。顾城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著作主要有《黑眼睛》(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英子》(1994年元月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与谢烨合著)、《灵台独语》(1994年3月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老木、阿杨编)、《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城》、《走了一万一千里路——顾城旧体诗、寓言诗手稿集》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德、法等多国文字。另有文集《生命停止的地方,灵魂在前进》,组诗《城》、《鬼进城》、《从自我到自然》、《没有目的的我》。
顾城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

爱情和情歌一样,最高境界是余音袅袅。最凄美的不是报仇雪恨,而是遗憾。最好的爱情,必然有遗憾。那遗憾化作余音袅袅,长留心上。最凄美的爱,不必呼天抢地,只是相顾无言。
  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才会失望。遗憾,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还有令你遗憾的事情。追寻爱情,然后发现,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

在新西兰,谢烨又一次怀孕了,顾城还不想要孩子,谢烨认为年龄不能等了,怕难以再有孩子,就生下来了。之后他们买了新西兰一个小岛上的破旧房子,过上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顾城无法接受自己唯一的儿子,打骂儿子,甚至用自杀威胁谢烨,谢烨被迫将幼小的儿子寄养毛利人家,夫妻感情因此不睦,
他们邀请顾城的粉丝英儿上岛,英儿在国内时,曾经在谢烨面前向顾城表白。是否如有人猜测的,谢烨最初只是想把顾城推给英儿?还是谢烨迫于顾城给她的压力,不得而知。
英儿认为和顾城心灵相通,上岛后,顾城觊觎英儿的身体,英儿打算离开,谢烨对她说:“你走了顾城就会死”,英儿留下来成为顾城另一个女人,谢烨为他们洗衣做饭。一年后,顾城夫妻去德国讲学,不想继续养鸡卖春卷,又没有名分的英儿乘机逃走。
几个月后德国的顾城知道了,认为谢烨英儿合伙骗他,冲突中顾城砸电脑,谢烨尖叫,他冲上去差点掐死谢烨。邻居报了警,**来了要带顾城走,谢烨拒绝在送顾城去精神病院的申请书上签字。
顾城开始疯狂寻找英儿,英儿传话回来说,“不管顾城死不死,我不可能回来了”,顾城数度自杀被救,谢烨为了安抚他,和他一起咒骂英儿无情,并哄骗他要给他买刀,让他杀英儿解气。
后来谢烨也有了情人,顾城连谢烨上厕所都跟着,友人劝谢烨离开顾城,谢烨挂念岛上的小木耳,跟顾城一起回岛。他们在领回小木耳的程序上出现困难,毛利人不愿还回小木耳。谢烨想偷偷带走儿子,被顾城追回,谢烨指着顾城大哭道“我怕你~~~”
顾城希望接回儿子,和妻子重修旧好,谢烨冷冷的说“晚了”。谢烨希望顾城接受她的情人,像当初她接受英儿那样,顾城说:“人和人不一样,我做不到!”。
最后几天,顾城急着要离婚,但是谢烨一直在犹豫,顾城姐姐顾芗后来写到:“我感觉谢烨一直爱着顾城”。
在谢烨情人就要来岛拜访的前一天,顾城准备自杀,他写了4封遗书给爸妈姐,说他过不了了,没有给谢烨的遗书。写遗书之前或之后,顾城用什么打在谢烨头上,谢烨完全没有自卫(除头部伤口,无任何擦撞伤)。之后顾城自缢。4小时后,谢烨在医院死亡。

谢烨英儿和顾城一起生活时,每天情绪都很紧绷,常常怕回到家时顾城已自杀。和顾城生活在一起时,两人都非常痛苦,但是顾城却感觉是他女儿国梦想的实现。

转载自顾城谢烨吧,http://tieba.baidu.com/f?ie=utf-8&kw=%E9%A1%BE%E5%9F%8E%E8%B0%A2%E7%83%A8


顾城的人生经历?视频

相关评论:
  • 18471565141除了《一代人》,顾城的这些诗也美得令人心醉
    时亨诸答:诗人以儿童的遐想为我们编织了一个天然纯真的童话。“门口”、“早晨”这些细小的我们随处可见的意象,表达着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短暂的美好。我们常常把心中所追求的梦幻与美好寄托于遥远的地方,却错过了身边唾手可得的片刻的美好。拥有童心的诗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那么美好,人生所经历过的每一个瞬间...

  • 18471565141寻——写多篇现代已逝诗人的散文,如《顾城,孤城,一顾倾城》、《与落花...
    时亨诸答:他经历了文革,看到了太多的残忍与伤害。从那时候起,他对外界就是躲藏的、回避的态度,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渴望没有人只有天籁的纯净世界。 顾城太过偏执,这是束缚他走出幻想世界的内在因素。因而在幻灭的痛苦之后不是清醒,调整自身,而是更固执地退回内心,去做白日梦。顾城从诞生,学语,到最后,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梦...

  • 18471565141<顾城 孤城一顾倾城> 这篇文章的 结构层次 主旨观点 表达特色 是什么...
    时亨诸答:这种幻想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他经历了文革,看到了太多的残忍与伤害。从那时候起,他对外界就是躲藏的、回避的态度,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渴望没有人只有天籁的纯净世界。顾城太过偏执,这是束缚他走出幻想世界的内在因素。因而在幻灭的痛苦之后不是清醒,调整自身,而是更固执地退回内心,去做白日梦。

  • 18471565141人生失意还是诗意作文
    时亨诸答:或许是天妒英才,人生后期充满失意的顾城,了却心念,早早离开了人世。顾城的人生,诗意还是失意?我想,人生是离不开它们的。就像泰戈尔说的:没有流过血的手指弹不出世间的绝唱。没有经历过艰辛历练,难以创造人生的奇迹。终究,是失意成就了诗意。梭罗,又或许是因为人生的失意,才选择来到瓦尔登湖。

  • 18471565141顾城与谢烨:或许世上有最纯净的爱情,但它只存于我们心底
    时亨诸答:顾城的诗总是有着美好的幻想,童话般的渴望,可他的人生呢,却总免不了让人心疼,就如他自己所说,他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如果这个世界可以任由他任性下去,可以任由他做着美好的幻想,固然是好的, 可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生活,都要真真切切地活在这个世上,经历七情六欲,经历生老病死。也许走了那么...

  • 18471565141顾城的诗一代人(灵魂的旅程)
    时亨诸答:然而,灵魂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它需要经历各种考验和磨砺。诗人写道:“我们的灵魂,是一只在黑暗中飞翔的鸟,它的翅膀,是一片片破碎的镜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灵魂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挣扎的思考。黑暗象征着人生的困境和挫折,而破碎的镜子则是指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面对自身的缺陷和矛盾。...

  • 18471565141有人称顾城为“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那么什么才是“唯灵”呢
    时亨诸答:唯灵是指的唯灵论和唯灵主义。唯灵论,是主张灵魂和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的宗教和唯心主义哲学学说。由唯灵论思想凝聚并抽象而成的一种立场叫做唯灵主义。灵魂是唯一的,世界万物都是有灵魂的,地球有“地球灵魂”,世界有“世界灵魂”。而唯灵论所说的“世界灵魂”,是一个包括一切的大灵魂,也就是...

  • 18471565141顾城的诗有哪些
    时亨诸答:《一代人》顾城的《一代人》通过简洁而深邃的笔触,展现了一代人的心声。诗中蕴含了对社会变迁的敏锐观察和对个体命运的深刻思考,反映了那一代人的共同情感与经历。《远和近》《远和近》是顾城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诗中通过对距离的探索,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顾城以独特的视角审视现代...

  • 18471565141谁知道 《英儿》的文章内容吗!急求急求!!!
    时亨诸答:顾城的初衷,就是要把对自己至关重要的人生和情感的际遇叙述出来,告诉人们他经历了什么,领悟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这种打算我们从《英儿》开始几节的颇见理性的文字中都能感觉得到。但顾城和英儿超乎寻常的关系,使他很难保持叙述主体的平静和冷峻,因此,我们从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篇幅里,看到的是他和英儿无...

  • 18471565141顾城的英儿是怎样的人
    时亨诸答:学生——知音——知己——知体,英儿是顾城的学生,顾城在诗歌流派上与其他人产生分歧,只有英儿支持他,后来成为情人。顾城和谢烨原本是非常相爱的,顾城爱谢烨好像爱一个女神一样。但后来很不幸地,英儿介入了他们的感情。 顾城和英儿,谢烨在一个诗会认识。诗会上朦胧诗被砸得很厉害,但当时英儿立挺...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