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的春和朱自清的春有什么区别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张晓风的春天与朱自清的春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妙?~

张晓风的>写的是北国春光,朱自清的>写的是江南春光.>详细而生动的描写了北方春天的特点,>用了许多修饰手法,也十分真实的再现了春天的美丽.这两篇文章都写出了春天的美.
每一片绿叶,都在叙述着春天的故事。有多少片绿叶,就有多少个春天的故事。在作家张晓风和朱自清笔下,春天都被渲染得有灵性,有诗性,有个性,按照独特的存在方式,酝酿着自身的故事,规划着自身的美丽。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多种修辞方法写活了春天的美丽与活力。

《春》描写细腻,富于情致。盼春,是文章的开端。作者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连用两个“盼望着”,可见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是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了春天的消息,你听,那春天的脚步声近了。短短的十几个字,就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细致地观察了初春的山、水和太阳。“山朗润起来了”,写积雪消融、春光明媚、嫩草新绿,显得格外清爽和滋润。“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将太阳拟人化,既表现了春天太阳的温暖,抓住了春阳的特征,更表现了春天太阳的内在神韵。写初春的山、水和太阳,是从大处落笔,勾勒出一个总的轮廓,为下文细致的描绘张本。在下面的文字中,作者就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等几个方面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钻”字用得何等传神;“嫩嫩的,绿绿的”,“草软绵绵的”,又是何等简洁而富有质感地写出了初春草的特点。

春天里的花更美。那花儿开得多么热烈:“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那花儿的色彩多么美丽:“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那花儿的味道多么怡人:“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还有野花呢,“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当春天的阳光照临大地,杨柳吐出了新绿,微风轻拂,吹到人们的脸上,是那样温暖柔和,已经感觉不到一丝的寒意了。作者以“吹面不寒杨柳风”引起对春风的描写,接着撷取了一个生活化的令人倍感亲切的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尽了春风的气韵神情。然后,作者又以极细腻的笔触,写春风的味道:“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最后是写春风中的乐音——鸟儿的宛转的曲子和牛背上牧童的短笛。“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作者通过细腻的感受,运用生动的笔墨,将难以状写的春风写得神韵透彻。

作者写春雨,先写春雨的特点:“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然后写雨中的景致,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水墨春雨图。

春景如此,春天里的人们是怎样的呢?春天来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写出“蛰伏”了一冬的人们迎来风和日暖的喜悦。人们充满了希望,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的最后,作者用三个比喻总写春天。春天是新的,春天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是美的,是活泼生动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是健壮有力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文章描写的顺序也耐人寻味,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

《春》的结构严谨精美,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文章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结于拟人,其构思布局、修辞润色,颇具匠心。至于语言的秀雅清新、朴实隽永,则更能令人感受到那“味道极正而且醇厚”的情致。

一、表达的感情不同

1、朱自清的《春》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张晓风的《春之怀古》表达了对没有被现代文明所污染过的春天的向往。

二、写作手法不同

1、张晓风的《春之怀古》采用以古衬今的写作手法。

2、朱自清的《春》采用大量的修辞艺术。

三、写作目的不同

1、《春之怀古》:作者深受现代环境之害、之苦,非常怀念那个时代的春天,提倡人们环保,她极其想要地球恢复原来那个样子。

2、 《春》作者写这篇散文借以表现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扩展资料

朱自清的散文《春》充满了叙不完的诗情、看不尽的画意。他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水乳交融在一起,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朱白清在这篇仅仅30个句子的简短散文中,运用了二十多处修辞手法,频率之高,令人惊诧。

作品是以“春”贯穿全篇,由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组成,逐层深入、环环相扣。而作者正是以修辞格来作为《春》的“颜料”,淋漓尽致地描绘出那幅五彩缤纷的早春图。

《春之怀古》文章结尾:“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是此文‘题眼’顺着作者的笔尖,回首眺望了半天的“古”,原来却都是为了反衬“今”,即对烟囱如林的环境污染的控诉。

作者正是深受现代环境污染之害、之苦,所以才缅怀一去不复返了的古代的春天--那纯净的温煦的仪态万千的春天。如此一来,一篇文情并茂的写景散文,便具有了社会学的意义,并沉甸甸地扣击着读者的心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之怀古

百度百科-春(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的《春》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张晓风的《春之怀古》表达了对没有被现代文明所污染过的春天

张晓风的<<春之怀古>>写的是北国春光,朱自清的<<春>>写的是江南春光.<<春之怀古>>详细而生动的描写了北方春天的特点,<<春>>用了许多修饰手法,也十分真实的再现了春天的美丽.这两篇文章都写出了春天的美.


张晓风的春和朱自清的春有什么区别视频

相关评论:
  • 19762316672张晓风的春和朱自清的春有什么区别
    卫该江答:一、表达的感情不同 1、朱自清的《春》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张晓风的《春之怀古》表达了对没有被现代文明所污染过的春天的向往。二、写作手法不同 1、张晓风的《春之怀古》采用以古衬今的写作手法。2、朱自清的《春》采用大量的修辞艺术。三、写作目的不同 1、《春之怀古》:作者深...

  • 19762316672张晓风的春天与朱自清的春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妙?
    卫该江答:张晓风的<<春之怀古>>写的是北国春光,朱自清的<<春>>写的是江南春光.<<春之怀古>>详细而生动的描写了北方春天的特点,<<春>>用了许多修饰手法,也十分真实的再现了春天的美丽.这两篇文章都写出了春天的美.每一片绿叶,都在叙述着春天的故事。有多少片绿叶,就有多少个春天的故事。在作家张晓风和...

  • 19762316672朱自清的《春》与张晓风的《春之怀古》在内容和写作方法上有何不同?
    卫该江答:内容上《春》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而《春之怀古》表达了对没有被现代文明所污染过的春天。写作方式上《春》的语言运用准确、巧妙,特别是动词、形容词的运用,使文章富有动态感和形象感。《春之怀古》作者...

  • 19762316672张晓风的《春之怀古》与朱自清的《春》有什么不同
    卫该江答:《春》是写春草、春花、春雨、春风的画面,是赞美春天的秀丽景色。《春之怀古》是作者静动结合的感悟,是期待春天的心情

  • 19762316672张晓风的《春天》和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有哪些异曲同工之妙_百度...
    卫该江答:春是多方面的描写,大多是侧面描写,而另一个是正面描写,写景抒情 都是

  • 19762316672描写春天的文章名家名篇有哪些?
    卫该江答:1、朱自清《春》《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

  • 19762316672描写春天的文章
    卫该江答:的社会发出我的坚决的呼声“I’accuse”(我控诉)。2、《春》——朱自清《春》是一篇满贮诗意的散文。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绿草如茵,花 木争荣,春风拂煦,细雨连绵,呈现一派生机和活力。3、《春之怀古》——张晓风《春之怀古》,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作品之一。作者深受现代环境...

  • 19762316672关于春天的散文名篇
    卫该江答: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箩与烟箩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2.朱自清《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

  • 19762316672春天什么美
    卫该江答:和你推荐两篇文章,一篇是朱自清的《春》,一篇是张晓风的《敬畏生命》。其实春天的美,在于它的生机与活力,那是一种刚健而又不乏阴柔的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的美,美得自然,美得优雅,美得令人想忘记却不能忘记,不愿想起却禁不住想起。

  • 19762316672读了《春》和《春之怀古》后的感悟
    卫该江答:阅读张晓风的《春之怀古》,使人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朱自清这一名篇劈头一句就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下文洋洋洒洒均是写景。其实文章最关键的恐怕要数开头这一句。张晓风此文则与之迥异,一开头便洋洋洒洒写起春天,最后才别开生面地点出--“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