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传的解释

来自:知识屋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白居易传 翻译~

《白居易传》

白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①,(元和)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

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利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六》)
白居易从小就聪明过人,胸怀博大。他在十五六岁时带着一册自己的文章,向著作郎吴地人顾况自荐。顾况善文,不过性情浮躁,看不起别人,后辈的文章没有合他心意的。看过白居易的文章之后,顾况不由得把白居易请上门并友好地会见他说:“我以为文人已经绝迹了,没想到遇见了您。”白居易文辞富丽华美,尤其擅长于写诗文。他写的上百篇诗歌,都含有讽谏之意,针砭时俗的弊病,补救政事的缺陷,因而读书人、品德高尚的人都很赞赏他,(这些诗文)也常常流传到宫中。章武皇帝纳谏思治,渴望听到正直的言论,元和二年十一月,征召白居易到翰林做学士。三年五月又授予他左拾遗的官职。白居易自认为遇到了爱好文学的君主,破格提升自己,(因此)要用平生所学得的知识,上报君主的恩遇。

白居易与河南的元稹交好,元稹由监察御史被贬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在皇上面前说元稹无罪,白居易也多次上疏恳切劝谏,奏疏呈上后没有回音。皇上又要封河东人王锷为宰相,白居易劝谏说:“宰相是皇上的辅佐大臣,不是贤良的人不能担当此职。王锷强令他人供给物品、搜括百姓钱财,并以此来求得恩泽,不能让天下人认为您是得了王锷的进奉而给他宰相的职位,(这样做)对圣朝是很没有好处的。”(皇上)这才取消了(让王锷当宰相的想法)。

皇上下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中上奏章(阻止此事)的人有十分之七八,白居易也当面向皇上谈论(自己的看法),言词十分激切。不久,他又请求停止河北用兵,(奏章)长达数千字,其中有很多话是别人不大愿意说出口的,(这些意见,皇上)有很多都听取采纳了。只有劝谏不要任命承璀一事,因为言辞过于激切,皇上很不高兴,并对李绛说:“白居易这个小子,是我一手提拔而有了名位的,但对我却这般放肆,我实在有些忍不住了。”李绛回答说:“白居易之所以冒着死罪,事无大小都要直言进谏,大概是因为要报答您大力提拔(的恩泽)罢了,决不是轻易进谏啊。陛下要想广开谏诤的言路,就不宜阻止白居易进谏。”皇上说:“你说得对。”从此,(白居易的劝谏)很多都被皇上听取采纳。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
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

原文:《新唐书.卷一一九.白居易列传》
居易於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初,颇以规讽得失,及其多,更下偶俗好,至数千篇,当时士人争传。鸡林行贾售其国相,率篇易一金,甚伪者,相辄能辩之。初,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稹卒,又与刘禹锡齐名,号「刘白」。其始生七月能展书,姆指「之」、「无」两字,虽试百数不差;九岁暗识声律。其笃於才章,盖天禀然。敏中为相,请谥,有司曰文。后履道第卒为佛寺。东都、江州人为立祠焉。
译文:
白居易在写文章方面精深而又准确,然而他最擅长的是写诗.当初他用诗歌来规劝政事的得失,等写多了以后,更是得到了下层百姓的喜爱,以致于达到数篇之多,当时的文人争相传阅.古代新罗国的商人把白居易的诗集卖给他们国家的大臣,那些特别假的,他们国家的大臣能够新辨识得出来.当初,他曾和元稹两人相互应和作诗,因此人们称他们"元白";元稹死了以后,又和刘禹锡齐名,被称为"刘白".他出生七个月即能打开书来看,虽然不会讲话,却能用手指指认"之""无"两字,即使成百遍地测试他也会不出错.九岁即谙熟音律.他精于文章,大概是天赋使然.后来敏中做了宰相,为白居易请求谥号,官府赐他"文".晚年笃信佛教而最终皈依佛门.东都和江州人都为他立了祠堂.

原文:《新唐书.卷一一九.白居易列传》
居易於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初,颇以规讽得失,及其多,更下偶俗好,至数千篇,当时士人争传。鸡林行贾售其国相,率篇易一金,甚伪者,相辄能辩之。初,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稹卒,又与刘禹锡齐名,号「刘白」。其始生七月能展书,姆指「之」、「无」两字,虽试百数不差;九岁暗识声律。其笃於才章,盖天禀然。敏中为相,请谥,有司曰文。后履道第卒为佛寺。东都、江州人为立祠焉。
译文:
白居易在写文章方面精深而又准确,然而他最擅长的是写诗.当初他用诗歌来规劝政事的得失,等写多了以后,更是得到了下层百姓的喜爱,以致于达到数篇之多,当时的文人争相传阅.古代新罗国的商人把白居易的诗集卖给他们国家的大臣,那些特别假的,他们国家的大臣能够新辨识得出来.当初,他曾和元稹两人相互应和作诗,因此人们称他们"元白";元稹死了以后,又和刘禹锡齐名,被称为"刘白".他出生七个月即能打开书来看,虽然不会讲话,却能用手指指认"之""无"两字,即使成百遍地测试他也会不出错.九岁即谙熟音律.他精于文章,大概是天赋使然.后来敏中做了宰相,为白居易请求谥号,官府赐他"文".晚年笃信佛教而最终皈依佛门.东都和江州人都为他立了祠堂.
《新唐书.卷一一九.白居易列传》
居易於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初,颇以规讽得失,及其多,更下偶俗好,至数千篇,当时士人争传。鸡林行贾售其国相,率篇易一金,甚伪者,相辄能辩之。初,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稹卒,又与刘禹锡齐名,号「刘白」。其始生七月能展书,姆指「之」、「无」两字,虽试百数不差;九岁暗识声律。其笃於才章,盖天禀然。敏中为相,请谥,有司曰文。后履道第卒为佛寺。东都、江州人为立祠焉。
译文:
白居易在写文章方面精深而又准确,然而他最擅长的是写诗.当初他用诗歌来规劝政事的得失,等写多了以后,更是得到了下层百姓的喜爱,以致于达到数篇之多,当时的文人争相传阅.古代新罗国的商人把白居易的诗集卖给他们国家的大臣,那些特别假的,他们国家的大臣能够新辨识得出来.当初,他曾和元稹两人相互应和作诗,因此人们称他们"元白";元稹死了以后,又和刘禹锡齐名,被称为"刘白".他出生七个月即能打开书来看,虽然不会讲话,却能用手指指认"之""无"两字,即使成百遍地测试他也会不出错.九岁即谙熟音律.他精于文章,大概是天赋使然.后来敏中做了宰相,为白居易请求谥号,官府赐他"文".晚年笃信佛教而最终皈依佛门.东都和江州人都为他立了祠堂.


白居易传的解释视频

相关评论:
  • 17626516767白居易传的解释
    苗股胆译文:白居易在写文章方面精深而又准确,然而他最擅长的是写诗.当初他用诗歌来规劝政事的得失,等写多了以后,更是得到了下层百姓的喜爱,以致于达到数篇之多,当时的文人争相传阅.古代新罗国的商人把白居易的诗集卖给他们国家的大臣,那些特别假的,他们国家的大臣能够新辨识得出来.当初,他曾和元稹两人相互应...

  • 17626516767白居易传(元)辛文房 详细翻译
    苗股胆白居易传 (元)辛文房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

  • 17626516767传文言文
    苗股胆传:传 zhuàn 动词义: 1、作传;记载。 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唐·韩愈《送杨少尹序》 2、为作传。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转》:“传其事以为官戒。” 3、注释、解释。 名词义: 1、传记。 2、注释、解释的文字。 2. 陈循传文言文和译文 文言文:(景泰)二年十二月进少保兼文渊阁大...

  • 17626516767文言文白居易应举翻译
    苗股胆后来,顾况经常向别人谈起白居易的诗才,盛加夸赞,白居易的诗名就传开了。 2. 古文《白居易应举》的解释 译文: 白居易去长安考试。他刚到北京,就带着自己的诗去拜访了著名诗人顾匡。看着白居易诗稿上的名字,他仔细地看了白居易,说:“长安很贵,恐怕白居易不容易。” 等到他看到这首诗,第一首是:“把青草放在平...

  • 17626516767白居易的简介
    苗股胆《旧唐书·白居易传》载:「初,居易罢杭州,归洛阳,于履道里得故散骑常侍杨凭宅,竹木池馆,有林泉之致。家妓樊素、小蛮者,能歌善舞。」白居易作诗赞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后世小说家多有描述其私生活,真实与否,或未可知。如北宋钱易《南部新书》载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尝蓄妓,「白乐天任杭州刺史,携妓还...

  • 17626516767古代文学 名词解释
    苗股胆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江南士女语才子者,多云元白。”又《新唐书 白居易传》:“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初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两人为好友,文学主张也相同,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16、古文运动是我国散文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文学革新运动。它经历了从两晋到隋的萌芽期,初唐到盛唐的准备期,...

  • 17626516767仍孙是什么意思
    苗股胆(2)《旧唐书·白居易传》:“ 白居易字乐天 , 太原人。 北齐五兵尚书建之仍孙。”(3)宋·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此帖流传至於智永 , 右军仍孙也。”3.词语分解 (1)仍的解释 :依然,还,照旧:~须努力。~然。~旧;因袭,沿袭:一~其旧;频繁,重复:频~。(2)孙的解释 ...

  • 17626516767根的定义
    苗股胆根荄的解释 (1).亦作“ 根垓 ”、“ 根核 ”。植物的根。 《文子·符言》 :“故羽翼美者,伤其骸骨;枝叶茂者,害其根荄;能两美者, 天下 无之。” 汉 刘向 《说苑·建本》 :“树本浅,根垓不深。” 《汉书·五行志中 之上 》 :“入地则孕毓根核。” 唐 白居易 《问友》 ...

  • 17626516767雕瘵的引证解释雕瘵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苗股胆”⒉泛指民生疾苦。引《新唐书·白居易传》:“按_诛求百计,不__瘵,所得财号为‘羡_’以献。”宋曾巩《代太平州知州谢到任表》:“惟此方_瘵之旧,属比岁凶_之_,任在拊循,惧无称效。”。雕瘵的引证解释是:⒈凋残病困。引唐李德裕《奏银妆具状》:“一恐聚_之吏缘以成奸,_瘵之...

  • 17626516767仍孙的意思仍孙的意思是什么
    苗股胆仍孙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从自身下数到第八世孙称仍孙。引《尔雅·释亲》:“_孙之子为仍孙。”《旧唐书·白居易传》:“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北齐五兵尚书建之仍孙。”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此帖流传至於智永,右军...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