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讲孔子的后人为什么那么多?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孔子已有83代,每一代孙都记录的清清楚楚。但只有男,没有女。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世界最长家谱”。有2500多年历史。 曲阜孔氏家族,一般被分为内孔和外孔。 孔子的后裔为内孔,人数不太多。 孔末(早先不姓孔,谎称姓孔的人)的子孙和历代在孔子家扛活被授予孔姓的人的子孙称为外孔或伪孔。 外孔不能入孔氏的家谱,在曲阜姓孔的人中,外孔既不能入家谱的人为数众多,而且自己到底是内孔还是外孔都不知道的人也很多。 清康熙年间续修的家谱共计孔子后裔近2万人,乾隆年间为10万余人,到了民国时期已增至56万人,2009年全球已多至400万人。

应该说,孟子的伟大在于他用自己的经历和实力重新演绎了孔子的人生与抱负,虽然都功败垂成,但他们毕竟都高扬并实践了“仁政”的理想主义旗帜,为中华文化史贡献了最为丰富的一章人文遗产。这是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的惟一基础。孟子站在孔子的肩上,继承、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主张人性善,提出了“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的观点,为其人性论建构了一个较为完备的思想体系。但把这样一位思想大师,作为亚圣和儒家学派的第二把手来看待,其实是宋代之后才慢慢确立的,这之前,大师的灵魂一直在默默地度过漫漫长夜。但伟大不容埋没。自唐朝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惟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晋级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以后《孟子》一书更是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从此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绵延至今。

孟子(约前385年—约前304年)出生时,孔子已经作古。尽管当时孔子未竟的事业依然前景不明,但因其传教生涯及其弟子不遗余力的推广,孔学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有关孔学私孰依然热闹非凡。可想而知,作为一前一后的同时代人,又一个邹国一个鲁国离得很近,孟子从小就应该知道孔子的大名,更何况,少年孟子师从孔子的孙子孔伋为学,这自然在他心中种下了立志为儒的志向。关于孔伋,古籍史料没有留下大多记载,只知道他字字思,晚年居住鲁国,年终六十二,其思想以“诚”为核心,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告诫人只有通过修养才能达到“至诚”的境界,才能够与天地鬼神息息相通。孔伋无疑深得孔子思想的精髓,其教育理念和孔子血脉相通。孔伋的这种教育,很是引得孟子的兴趣,也让他从小对孔学深为仰慕。

公平地说,孟子周游列国的失败,有他性格上的原因。孟子有着刚毅的性格与胸襟,面对权势,他敢于直言;面对困难,他坚韧不拔。有一个故事就很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有一次,孟子要去朝见齐王,准备坦陈自己的政治见解,正巧齐王这时派了一个使者,对孟子传达齐王的话:“我本来应当来这儿看你,但是最近却受凉感冒了,不能亲自去见你。只有明天早上我早朝时,请你前来朝上,让我见你。”孟子很是不悦,他回话使者说他也很不凑巧生病了,不能去早朝。孟子显然没有生病,只是在寻求一个理由回避矛盾,因为在孟子看来,他是去帮助齐国讲授治国之道的,作为君主理应礼贤下士,如果反倒要摆君王的臭架子,那对不起,我孟子也只好以生病以牙还牙了。这样的事,如果搁在温文尔雅的孔子身上,没准就是另外一个结局。

孟子是怎样师从孔伋学习的,我们从史料中难于找到材料,倒是有文献有记载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让后人一直津津乐道。据说,孟子一家原先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从小耳闻目睹学会了一些丧葬、痛哭之类让人悲痛、压抑的事,天天在这种氛围中生活,孟母想这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全家就搬到了街上。可不久孟母又发现家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很快就对做买卖和屠杀有兴趣,这种环境孟母担心日后孩子会形成见利忘义,心狠手辣的习性,就又将家搬到了一个学宫旁边。学宫是学习的地方,邻居的孩子们都纷纷去那里上学,孟子嚷着也要去,而且那里夏历每月初一,大小官员们都要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这种礼仪,很高兴地跟着去学,从此慢慢变得很有教养。孟母从此很为孩子居住在学宫边上自豪,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从此没有再搬过家。孟子的母亲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女教育家,她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更知道学习环境的重要性,何况她还身在孟子三岁父亲就逝世,只有母子相依为命的破败之家的环境中。没有孟母的悉心教育,从小就十分贪玩的孟子显然难于成器。


讲一讲孔子的后人为什么那么多?视频

相关评论:
  • 15624825832讲一讲孔子的后人为什么那么多?
    苗咬卫孔子的后裔为内孔,人数不太多。 孔末(早先不姓孔,谎称姓孔的人)的子孙和历代在孔子家扛活被授予孔姓的人的子孙称为外孔或伪孔。 外孔不能入孔氏的家谱,在曲阜姓孔的人中,外孔既不能入家谱的人为数众多,而且自己到底是内孔还是外孔都不知道的人也很多。 清康熙年间续修的家谱共计孔子后裔...

  • 15624825832为什么孔子的后代多?实际上孔氏能存下来实属侥幸?
    苗咬卫不要以为孔子的后代多是理所当然的,孔子后裔发展到现在能有数百万,完全是历史的奇迹,生命的奇迹。中国古代男子酒后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才有了第3代,10个人里面就会有7个人,绝后时代下来有很多大概一个都不是。以孔子为例,说孔子是大族,所以子孙后代多,这其实是个误解,实际上孔是有极高的概念...

  • 15624825832孔融不是被灭门了吗?为何还会有孔子后人?
    苗咬卫由此可见,在东汉时,孔子的后裔在鲁国有很多人,这些后裔中的嫡系子孙,也就是宗族大支,在两汉时期,都是养尊处优的存在,一直传承到现代。2、孔子嫡系子孙的传承 孔子的儿子是孔鲤,孙子孔伋,曾孙孔白。孔白则是三世孙。笔者就单单来介绍从汉到唐这段时间,孔子的嫡系传承吧。在《后汉书•...

  • 15624825832为什么孔子有那么多的弟子
    苗咬卫孔子那么多铱钵弟子,更有七十二贤人门生,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能像小他们许多的孟子那样,能够和孔子一样,成为影响历史的又一座文化的高山。如果不是孔子的弟子的无能。那又是什么原因让孟子后来居上,不说超越前辈,至少也弄得了一个和孔子平起平座的地位,让我们后人素来将其相提并论,称之为孔孟...

  • 15624825832既然在汉末时孔融被灭门,那孔子的后人从何而来?
    苗咬卫这并不是传闻,而是清朝的现实的历史。毕竟朝廷不控制人口,当时的社会制度又是一夫多妻制,很多皇亲贵族一个人手下都有上百个女人,比皇帝还要多,所以传承的子嗣也就多了。到了晚清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属于皇族的满族人员就多达几百万。孔子的家族虽然没有“皇家”这个身份支持,可是也...

  • 15624825832孔子家族为何一直兴盛,孔子家族一直是嫡子嫡孙血脉相传,一代也没
    苗咬卫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大力推崇。孔子,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

  • 15624825832孔子后人衍圣公,为什么能历经多朝而不衰呢?
    苗咬卫这很正常,因为衍圣公是孔子的后人,我国历朝历代统治者推行的都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孔子,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必定会优待孔子的后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迸发出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历史对于这段时间的评价是“百家争鸣”。经过社会的发展,最后刘邦一统天下建立汉朝,到了汉武帝时期...

  • 15624825832孔融三族被曹操灭满门,为何后世各朝各代还有「 ”衍圣公”?
    苗咬卫孔融是孔子的后人,曹操杀死孔融三族以后,为什么在之后的朝代里,还存在着孔家后裔?并且在宋代还会有孔家后人被册封为衍生公,并延续到民国? 孔融虽然是孔子的后人,但是,从世系角度来说,古人传承子孙,讲究大宗和小宗,嫡系和庶出。 孔融并非孔子的嫡系子孙,而受到册封的孔子后人,都出自大宗和嫡系。

  • 15624825832孔子后人的数量巨大,为何古人都热衷入孔子的族谱?
    苗咬卫而是为了获得儒家的支持,掌握天下的大义。儒教已经控制中国的思想长达2000年,孔子被称作圣人,但是在儒家思想中就是神明,是让儒生能够统一在一起的思想基础,所以孔圣人的后代就成为了一个精神象征,人们即便对他们心中存有不满,也不敢明确的表达出来,因为这触犯了一个庞大群体的利益,而历朝历代为了...

  • 15624825832汉末时孔融已被灭门,那孔子的后人该如何解释?
    苗咬卫一、孔融也许并非嫡孙,时间太久了,孔子子孙兴盛。在史书后汉书对孔融大概的描述就是孔融是当世大儒,是孔子的二十四世孙。这个孙并没有说明到底是什么孙,嫡孙还是庶出这谁也不知道。所以孔融也许只是孔子的其中一个后人而已,只不过孔融在三国的名气比较,自小才华比较出众,这才让认为孔融是三国孔子后...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