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解这小学奥数题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小学奥数题是怎么解?~

一起动动脑

如图:
因为杯子的底面直径是10,倾斜45°高也是10,正好溢出了10厘米的一半,是10÷2 = 5厘米的水量。
把茶杯放正后,杯中水面最高有:
40-5 = 35(厘米)

因直线没有宽度,所以可以用较宽的笔画如图的一笔,就把五边形变成为两个三角形。  

直线的定义不是很明确的,教小学生时强调的是二点:一是可往两端无限延伸,这个没有异议,二是没有粗细并强调要多细有多细而绝不是要多粗有多粗!这是从正面理解直线.更多的关于直线定义的争执于小学生不利.数学家们都说了:每一种不同的直线定义就对应一种不同的几何体系.





很简单啊
在那条斜边上划一条超粗的直线不就可以了。

用粗一点的笔,画一条从右上到左下的近似于三角形的线即可。

你确定?
嗯,这是目前我听到的唯一答案。有点这类似于脑筋急转弯。


帮我解这小学奥数题视频

相关评论:
  • 15013198332大家能不能帮我解一下这道小学奥数题啊?
    周府雁2小时淘完需要的人为12\/(X-6)=2 解得X=12人

  • 15013198332这几道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很多家长不会,你会做吗?
    周府雁S=4+7÷2-1=6.5(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面积是6.5平方厘米。第二题【题干】如图所示,每相邻三个点(“∵”或“∴”)所形成的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这样的小正三角形的面积为1面积单位。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分析】此题属于正三角形网格中的格点多边形,适用于毕克定理公式2求解。解:根...

  • 15013198332帮我解几道小学6年级的奥数题谢谢大家啦!谢谢啦·
    周府雁1、设甲做x天后,乙接着做 x\/12+(10-x)\/9=1 x=4 2、1-1\/3=2\/3 30-6=24天 24-12=12天 2\/3-1\/3=1\/3 18人修12天只完成全部工程的1\/3 还需增加18人.3、设这条水渠的总工程为 1 ,则甲 乙 一天挖 1\/30 12天挖 :(1\/30)*12=2\/5 剩下的为:1-2\/5=3\/5 乙每天...

  • 15013198332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帮忙解一下
    周府雁( 35 X 5 + 50 X 7 ) \/ ( 50 - 35 ) = 35 (分钟)50 X (35 - 7) = 50 X 28 = 1400 (米)解释一下:如果小红不迟到、不早到,从家到学校需要的时间是一个固定的数值。按这个固定的时间:第一天,小红再走5分钟的路程(35X5)才可以到学校;第二天,小红到学校后还可以多走出...

  • 15013198332我教6岁女儿奥数题,遇到难题了。请高手帮助解答一下:
    周府雁是10吗?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每一行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所得的差的二倍等于第三个数 例如:5-3=2 2*2=4 14-10=4 4*2=8 则 25-20=5 5*2=10

  • 15013198332帮忙解一个小学数学奥数题,看是不是要分类讨论~~~?
    周府雁感觉题好像没说清楚,1,需要分类讨论 如果两根钢管大于1米,则第2根剩下的多 如果两根钢管小于1米,则第1根剩下的多 如果两根钢管等于1米,则剩下的一样多,1,我认为这个题目的答案应该是有三种可能:1、如果钢管的长度小于1米,那就是第二根剩下的部分长一些;2、如果钢管的长度等于1米,那就...

  • 15013198332帮我解这小学奥数题
    周府雁因直线没有宽度,所以可以用较宽的笔画如图的一笔,就把五边形变成为两个三角形。直线的定义不是很明确的,教小学生时强调的是二点:一是可往两端无限延伸,这个没有异议,二是没有粗细并强调要多细有多细而绝不是要多粗有多粗!这是从正面理解直线.更多的关于直线定义的争执于小学生不利.数学家们都...

  • 15013198332请帮忙解小学四年级奥数题:谢谢!
    周府雁二哥年龄16 由35岁可以知道是大哥和二哥的年龄和 而33则肯定是大哥和三哥的年龄 由此可以知道三哥比2哥小2岁 因为大哥+二哥年龄是35 三哥+小弟年龄是27所以 二哥的年龄不大于17 3个的年龄不小于14 然后一推就可以知道他们年龄分别为 19 16 14 13 ...

  • 15013198332小学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与解析
    周府雁【篇一】小学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与解析 30粒珠子依8粒红色、2粒黑色、8粒红色、2粒黑色、……的次序串成一圈。一只蚱蜢从第2粒黑珠子起跳,每次跳过6粒珠子落在下一粒珠子上。这只蚱蜢至少要跳几次才能再次落在黑珠子上。答案与解析:这些珠子按8粒红色、2粒黑色、8粒红色、2粒黑色、的次序串成...

  • 15013198332小学五年级奥数题急求解!!!
    周府雁两人相向而行,应该是“中点”,而非“终点”。分析:两人在距离中点14米处相遇,乙多走14米,甲少走14米。乙比甲多走14+14=28米。乙每分钟比甲多走43-36=7米,则两人相遇时走了28÷7=4(分钟),甲乙两地相距(36+43)×4=316米。综合列式:(36+43)×(14×2)\/(43-36)=316(米)两地相距...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