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国实际论述宏观调控之财政政策的具体运用。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政治经济学(社)~

公有制为主体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调用一切有利资源,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经济增长指各项经济指标数值的增长;经济发展更多考虑经济增长后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推动作用。具体可联系“唯GDP论造成的环境污染”
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减少市场中货币流通量,防止货币流通过快,经济过热,物价上涨。
减少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增加市场中货币流通量,鼓励经济发展,活跃经济,促进经济增长

基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范围、渠道、侧重点、手段、时差和时滞方面的不同,在现实经济中,政府经济宏观调控时通常是两者并用。因此研究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讲,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如下:
⑴分配和交换是生产和消费均衡发展的基本保证,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别是政府调节分配和流通领域的主要调控手段。根据马克思社会在生产理论,分配和交换是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如果分配和交换出现问题会导致社会简单再生产无法延续和扩大再生产得不到实现。为了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国家必须调节和管理在分配和交换领域的各种矛盾,实现结构优化和总量平衡。作为分配交换领域的主要调节政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于分别作用于社会再生产两个不同环节,克服了单一政策手段的局限性,可以同时解决结构矛盾和总量矛盾,因此必须协调配合。
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和运作特点存在明显差异。
首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范围的不同要求两者必须协调配合。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税收增减,发行国债,调整支出规模和结构来影响社会需求,即通过在分配领域发挥作用来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进而实现调节目标。但是,财政政策通过增减税收,调整支出规模可能引起社会总需求的扩张或收缩,其操作上有一定的限度。如为抑制需求而提高税率,压缩支出,要受到纳税人承受能力和已形成的支出规模的限制,力度过大会挫伤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引起经济的动荡,这就需要货币政策从流通领域加以配合;就货币政策而言,其政策松紧能增减社会需求,但要受到已经形成的信贷规模及相应的投资规模的限制,力度过大会引起资金短缺进而是经济秩序紊乱,这也要求财政政策从分配领域与货币政策配合。
其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侧重点不同要求两者协调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能对总量和结构进行调节,但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强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又结构特征。而货币政策的重点是调节社会需求总量,具有总量特征。
财政政策通过变动收入和支出来调节经济结构。由于税负及支出规模的调整涉及面大,政策性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分配关系,并受国家财力的限制。因此,财政赤字或结余都不能太大,这使得财政政策对需求总量调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反,财政政策对社会供求结构的调整作用就要大得多。市场机制可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但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为了减少资源浪费,需要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干预。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的调节主要表现在:通过扩大或减少对某行业的财政投入,来“鼓励”或“抑制”该行业的发展。即使在支出总量不变的条件下,政府也可通过差别税率和收入政策,直接对某行业进行“扶持”或“限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和调节经济结构的效果。
但货币政策调节社会供求结构和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方面的作用相对有限。中央银行运用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利率差、信贷规模、公开市场业务等各种工具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达到调节社会总需求。因为银行信贷资金是追求盈利的,其在带动资源配置方面要体现市场原则的基本要求,政府不能指望银行信贷资金能直接按照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投入预期收益率低的产业,特别是公共产品产业。如果真有银行信贷金做到了这一点,则其背后往往有财政政策的支持。
再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时滞性不同要求两者协调配合。财政通过提高或降低税收,影响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增加或减少支出,影响公共消费和公共投资,从而影响社会购买力。因为税收是以法律为依据的再分配形式,财政支出或预算拨款也可以通过建立预算法来实施,所以,财政政策是采用法律机制进行经济调节。这就决定了财政政策的决策过程较为迟缓,需要通过立法程序才能完成,相比之下,财政政策的效果时滞比较短。如国际一旦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会很快减少企业和居民收入;紧缩预算拨款和控制基建规模,会很快减少公共消费和公共投资,见效比较快。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利率水平的变化调节经济,不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因此,出台后的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所需时间较长。
⑶为了兼顾效率与公平,财政政策必须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偏重公平分配。财政政策是影响和制约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主导环节,以其调节力度和广度,完全能够建立起利益调节和收入分配机制,即运用税收和社会保障手段,限制收入分配的过分集中和过快增长,适当缩小居民收入差距,防止两级分化,确保社会稳定。保证收入分配的适度公平,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货币政策偏重效率有限。货币政策主要作用于流通领域,参与国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积累活动,制约和调节着再分配。而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决定了货币政策对信贷结构与利率的调节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从而引导资金流向效益好的领域,促进生产效率的的提高。
⑷为了更好地解决社会经济结构矛盾和总量矛盾,必须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经济结构,间接作用于经济总量;货币政策直接作用于经济总量,间接作用于经济结构。从财政政策调节看,对总供给的调节首先反映为社会经济结构的调节,如财政运用税收、贴息和投资政策,引导货币流向新型产业和瓶颈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对总需求的调节主要通过扩大或缩小财政支出,以结构调节为前提,以刺激和抑制社会总需求。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投放货币和再贷款等手段控制基础货币量,通过准备金和再贴现率等控制基础货币乘数,以有效控制社会总需求。同时,中央银行在控制社会总需求的基础上也会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
⑸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调控手段、运行机制和理论认识决定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协调配合。旧体制下的调控手段、运行机制和理论认识需要过度和转变,这导致了财政与银行之间的非正常关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必须协调的因缘仍然存在。在计划经济下,直接的行政命令控制一切,计划、财政、银行三者层层从属,在计划框架下的财政与银行的协调是简单的、被动的和狭小的;在市场经济下,市场调节取代计划调节,财政与银行的相对独立性加强,计划、财政、银行的关系变得更为清晰,财政和银行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旧的关系未理顺,新的要求已经出现,因而政策协调的必要性进一步加强。

一,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首先,我国经济从98年金融危机到现在已经连续九年以两位数的增长,07年前三季度更是达到11.7%的增长速度。而今年由食品引发的价格上涨已经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达6.5%。经济过热的现象已经明显出现。因此,防止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将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
二,货币政策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做出用从紧的货币政策替代施行了十余年的稳健货币政策。给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出了最强硬的信号。无论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么复杂,从总量上看,都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不变价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提高利率可使现有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即期社会需求,同时也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则相反。央行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其主要政策手段是: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央行就会采取紧缩货币的政策以减少需求。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目前确定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贴现、中央银行贷款、公开市场,其余的列入国务院确定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因此,在保持公开市场通过央行票据、特别国债等工具大规模回笼货币的同时,目前市场预期最大还是升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有专家称,2008年利率将提高100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到15%以上,同时,央行将把商业银行信贷年增速控制在13%内,以切段加剧流动性过剩的根源。
三,财政政策
我国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到“稳健”三年来,政府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但投资和信贷回落的基础仍不稳固。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依旧突出,而且还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和资产价格持续上升等问题。因此,下一步仍需继续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延续稳健的财政政策,加强对国民经济的一些薄弱环节的投入,改善民生、改善生态、改善结构,为更好的发展积累能量,为更快的发展奠定基础。
财政政策稳健就是政府加大对公共品的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如果这样,就能够控制住两大资产价格泡沫,稳定物价水平,降低整个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的风险,从而让中国经济真正走向持续稳定发展的轨道。


联系我国实际论述宏观调控之财政政策的具体运用。视频

相关评论:
  • 18222333883宏观调控机制我国宏观调控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左重钢回顾以往,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方式从直接转向间接,调控对象从企业转向市场,调控活动从条块集中到中央。形成了以计划、财税、金融部门为主,以间接手段调控引导市场活动的模式。当前,宏观调控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财政金融政策伴随的风险加大;政府与市场关系尚不清晰;各部门间协调不够。...

  • 18222333883试述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
    左重钢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分为: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你讲的计划手段包含在行政手段中.经济手段有时是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法律手段有时是政府制定的经济法规;行政手段则是政府发布的经济命令。经济手段:这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

  • 18222333883结合现状,分析我国应如何利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左重钢因此,可以判断“控通胀”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施货币收紧的方向将难以改变,而关键在于收紧力度的斟酌。同时,由于收紧政策滞后性、叠加性以及日本地震等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考验。“控通胀”与“保增长”,需要寻找之间的平衡点,而实际上,由于宏观经济运行错综复杂,它们之间的平衡点是难以...

  • 18222333883结合现实经济,简述我国目前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
    左重钢国家一般通过税收、立法或行政措施来控制对资源的开发利用,防止掠夺性开采和环境破坏,防止过度消费。我国对资源的配置也利用税收或其它政策措施进行重新配置,以实现国家经济调控的目标。8、可以维护市场秩序,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国家通过法律来规范经济主体的所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

  • 18222333883如何正确认识我过宏观经济政策(用宏观经济学角度解释)
    左重钢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条主线上进行宏观调控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政策目标的。然而这四大目标相互之间是有矛盾的,最明显的就是,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不可兼顾。所以一国的宏观经济调控都是围绕着这几大目标...

  • 18222333883宏观调控的作用(高中政治宏观调控的作用)
    左重钢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3、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什么叫做宏观调控呢,它有什么作用。。宏观调控是政府实施的政策措施以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在市场...

  • 18222333883浅谈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关系论文
    左重钢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尤为重要。本文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谈几点体会。关键词:市场经济;宏现调控;市场价格;资源配置 宏观调控,许多人认为那是国家考虑的问题,与己无关。实际上,它距离百姓生活又是如此之近,或间接...

  • 18222333883谁能具体给我解释一下‘宏观调控’的概念和意义?
    左重钢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在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主要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及行政手段。 经济学家理解这个词就是宏观经济政策。但实际应用上...

  • 18222333883高中政治我国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有哪些
    左重钢宏观调控的经济经济手段主要有财政手段与货币手段。A:财政手段 1.财政的支出手段:有财政投资、出口退税、降低税率、产业补贴、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国有企业补贴、政府购买岗位等等。2.财政收入手段。具体有提高税率等等,和前面的支出措施基本相反。B金融手段。分为:1、存款准备金率,货币创造乘数不变...

  • 18222333883我国当前的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和手段是什么?
    左重钢宏观调控的目的和它真正的作用是什么?宏观经济调控,是指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目的。具体来说就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①经济手段 含义: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